浦發銀行再領80萬元罰單: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轉為定期...

2020-12-24 騰訊網

12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台州分行因存在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貸款資金轉為定期存款,為辦理貸款業務提供質押擔保違法違規行為,被銀保監會台州監管分局罰款80萬元。

據了解,今年以來,浦發銀行各級分支機頻繁「出錯」,罰單不斷。據北京商報不完全統計,浦發銀行因同業、理財、信貸等多項業務違規,已被罰超3000萬元。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浦發銀行今年收到了銀保系統最大罰單。

8月11日,上海銀保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因存在未按專營部門制規定開展同業業務、同業投資資金違規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延遲支付同業投資資金吸收存款、個人消費貸款貸後管理未盡職等12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責令改正並罰款2100萬元。

除此之外,柒財經梳理發現,近幾個月來,浦發銀行每個月都收到罰單,且與貸款業務違規有關。

具體來看,領完巨額罰單之後,9月9日,河南銀保監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鄭州分行因貸後管理不到位導致個人消費貸款被挪用、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於房地產領域、房地產開發貸款被違規挪用於支付土地出讓金、貸款轉存銀承保證金或開立質押存單,虛增存款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250萬元。

10月29日,襄陽銀保監分局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襄陽分行存在貸款資金回流借款人用於籤發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25萬元。

11月11日,河南銀保監局洛陽分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洛陽分行因依據虛假的首付款資料辦理按揭貸款,對貸款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不到位、資金流入房地產和股市等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60萬元。

與罰單相伴隨而來的是,浦發銀行營收、淨利增速大幅下滑。

2020三季報顯示,浦發銀行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87.31億元,同比僅增長1.6%。而在2019前三季度,其營收同比增長15.40%。

另外,浦發銀行前三季度實現利潤總額516.32億元,同比下降10.56%;淨利潤447.42億元,同比下降7.46%;扣非淨利潤445.50億元,同比下降5.44%。

資產質量方面,浦發銀行前三季度不良貸款為794.76億元,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加118.6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85%,同比上升0.09百分點。

相關焦點

  • 號外|浦發銀行的2019:罰單如潮錢如紙
    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包括分拆授信、越權審批;將貸款資金轉為存款;用印管理不審慎;信用卡業務授信不審慎;信貸資金被挪用,違規流入房市;內控管理存在漏洞、信貸管理嚴重不審慎形成風險等。相關閱讀浦發銀行屢罰不改?
  • 中信銀行因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等19項問題被罰2020萬元
    日前,中信銀行因為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被挪用於購房等十九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北京市銀保監局開出一張2020萬元的罰單。記者梳理之後發現,自2018年11月以來,中信銀行已經三次領到2000萬元以上的罰單。
  • 銀行貸款違規亂象頻發-涉房貸款是「重災區」
    但根據近日銀行業貸款違規現象罰款來看,各地銀保監局仍有開出大量罰單,合計罰沒金額近億元。  貸款亂象頑疾難清  根據各張罰單來看,違法發放信用貸款、重大關聯交易未按規定進行審批、辦理業務中背景審查不嚴造成財產流失、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違規行為仍是處罰的重點「關照」區域。受到處罰還有這些銀行的數十位責任人。
  • 浦發銀行洛陽分行資金流入房地產和股市被罰 行長蘇洪濤好交代嗎
    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李秀梅/文近日,浦發銀行洛陽分行被查出大問題,銀行和五位員工都因此被罰。據銀保監局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浦發銀行洛陽分行,存在依據虛假的首付款資料辦理按揭貸款,對貸款資金使用情況監督檢查不到位、資金流入房地產和股市等領域等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60萬元。
  • 「嚴監管」仍是銀行業關鍵詞全年13張千萬級罰單涉及這些違規高發區
    13張罰款金額上千萬的罰單涉及銀行包括民生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廣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襄陽分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興業銀行、上海浦發銀行、北京銀行以及交通銀行溫州分行,合計被罰約6.07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13張罰單中,2張罰單金額上億。
  • 浦發銀行上半年利潤大降12%,陷罰單風波緣何成業界反面典型
    8月中旬上海銀保監局發布的一張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引發市場震驚,浦發銀行2013年至2018年因存在12項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以罰款共計2100萬元,再次成為業界的反面典型。盈利能力下滑在36家A股上市銀行中,浦發銀行上半年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率為-9.81%,在其中僅排名第23位。
  • 嚴懲違規「輸血」房地產,中信信託、北京銀行等共被罰350萬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11日,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北京銀保監局公布5張罰單,其中有4張均因違規「輸血」房地產,處罰對象為:中信信託、建信信託、北京銀行、渤海銀行北京分行,處罰金額共350萬元罰款。
  • 快看| 向「四證」不全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招商銀行鹽城分行被...
    記者 | 李俊潔編輯 | 張一諾12月24日,鹽城銀保監分局公布三則罰單,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鹽城分行及相關負責人被罰。罰單顯示,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鹽城分行存在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流入樓市,授信資金用途管理不到位的違法違規事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條第(五)項,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鹽城監管分局對其處以罰款85萬元,相關負責人也受到處罰。
  • 浙江新昌浦發村鎮銀行存在多項違規行為被罰款40萬元
    11月30日,中國銀監會官網發布的紹銀監罰決字〔2016〕5號行政處罰書顯示,浙江新昌浦發村鎮銀行因發放無真實用途小額貸款降低戶均貸款金額,部分貸款資金流入證券資金帳戶,被罰款40萬元。
  • 中信銀行、光大銀行雷池玩火?千萬罰單VS洗牌精變
    銠財梳理發現,中信銀行連續三年收到千萬元級別罰單。短短四年內因各類違規被罰1.2億元。僅從2012年11月至今的一年半內,已收3張2000萬級的大罰單,金額總計超6500萬元。2018年12月,因理財資金違規繳納土地款等6項違規行為,中信銀行被銀保監會罰款2280萬元。
  • 杭州銀行發起成立25億個人房抵貸ABS 2020年因貸款流入房企累接3次...
    據中國債券網公開信息顯示,由杭州銀行發起成立的「杭盈2020年第一期個人房屋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下稱「杭盈個人房抵貸ABS」)於6月22日向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發行。另柒財經旗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注意到,截至2019年末,杭州銀行零售金融業務線貸款餘額超1000億元,其圍繞「有房」和「有薪」發展了個人住房按揭與消費信用貸款業務。值得一提的是,杭州銀行在布局貸款業務同時,因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企遭到監管處罰。
  • 貸款、債券、信託融資全面收緊!房地產找錢不容易
    監管重拳出擊銀行違規「輸血」房地產近日市場傳言銀行房地產開發貸額度收緊。據媒體報導,多家銀行近期收到窗口指導,自即日起收緊房地產開發貸額度。一位銀行業人士表示,原則上開發貸控制在2019年3月底時的水平。這就意味著,房地產開發貸餘額將從二季度末的11.04萬億元減少至一季度末的10.85萬億規模。
  • 上海農商銀行四成貸款流向房地產,屢破審慎經營紅線被處罰
    (80.38%)、陽穀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64.89%)、日照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74.30%)、泰安滬農商村鎮銀行(持股81.46%)。截至2019年末,該行公司客戶房地產行業貸款餘額為971.18億元,佔該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例為20.80%,不良貸款率為0.85%;個人房產按揭貸款餘額為985.09億元,佔該行行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的比例為21.10%,不良貸款率為0.28%。  從個貸數據來看,2019年末,上海農商行75.11%的個人貸款為房產按揭貸款。
  • 13億元罰單考問內控 銀行「強監管」繼續
    進入2021年,國內金融形勢仍然不穩定,銀行經營環境並未明顯改善,央行的宏觀審慎結合銀保監會的微觀審慎管理,將繼續發揮強有力的監管力度,仍將保持高壓態勢。屢觸信貸違規「紅線」虛假貸款、利益輸送、審慎不嚴……2020年的罰單基本涵蓋了銀行業市場亂象和存在問題的主要類別,其中最為突出的依舊繞不開貸款業務違規操作。
  • 監管連出大額罰單 四家銀行合計被罰1265萬元
    罰單信息顯示,此次公布的銀保監罰單中,興業銀行北京分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北京分行、新韓銀行浦西支行和富陽農商行的4張罰單所涉及的金額合計高達1265萬元;違規事項涉及「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融資」、「違規通過同業投資規避監管指標」、「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向法人股東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等多種類型。其中,興業銀行北京分行被罰金額最大,達到600萬元,佔比近半。
  • 中國銀行等9家銀行頂風作案 因涉房貸違規被罰482萬
    同日,中國銀行常州分行因違規發放商業用房貸款,遭常州監管分局罰款45萬元,1名相關責任人予以警告。同日,該行漯河分行還因貸後管理不到位,遭漯河銀保監分局罰款25萬元。記者查閱銀保監會官網發現,中國銀行除此次收到罰單外,近日,還因貸後管理不到位等違法違規行為收到銀保監會罰單。
  • 哈爾濱銀行8成貸款投房地產,上饒銀行5成貸款投房地產,原來股東是...
    ,然而當時的包商銀行已經深陷困境,只不過這些困境在報表中體現不出來,根據今年公布的情況來看,包商銀行完全是被股東玩死的,在成立十幾年來,包商銀行的股東明天系通過二百多家空殼公司向其貸款,貸款餘額高達1560億元,並且最終都成了不良貸款,使得包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超過30%。
  • 泰安浦發銀行以貸轉存遭罰:業內揭銀行存款壓力轉嫁借款人內幕
    浦發銀行(圖片來源於網絡)  魯網4月10日訊(記者 徐坤)因涉「貸款用途管控不力,貸款資金轉為定期存款」主要違法違規問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安分行(下稱浦發銀行泰安分行)因此遭到監管處罰。
  • 揭開銀行中間收入「催肥」套路:將貸款利息收入轉為顧問費諮詢費
    這樣的情形並不鮮見,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銀行虛增中間業務收入的套路多種多樣,將貸款利息收入轉為顧問費、諮詢費,推遲或提前確認收入等手段層出不窮。 「催肥」套路1 以息轉費 銀行中間收入本質上是銀行不依賴傳統存貸利息差的收入,不過,有銀行為了增加中間收入,常會採用將貸款利息轉為中間收入服務費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