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終追遠,緬懷英雄,既要了解清明節的來歷,更要做到深切哀悼

2020-12-22 達叔講歷史

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關於清明,人們流傳下來很多的諺語,大多透露著農民們對於春耕春種,對於有個好收成的美好期盼。早在西漢時期的著作《淮南子·天文訓》中,就有著這樣的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其中不僅寫到清明的日期,更有著天朗氣清,春和景明之意。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不僅是自然節氣,還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形成的習俗,經歷了歷朝歷代的流傳,長此以往已經形成了中華民族的特色節日和習俗。人們往往會在清明當天,上墓祭祀,對家中死去的族老和祖先進行祭拜。另一方面清明也是人們出行郊遊,踏青,觀賞春景的好時刻。

此外,清明還是人們俗稱的「植樹節」,儘管清明節不是公認的植樹節,可自古就有清明時節戴柳插柳的民俗習慣,所以清明時節,天氣適宜,加上點點細雨,非常適合樹苗的成活和成長。

清明起源於周朝之前,但現今人們所熟知的關於清明節的來源是「介子推」的傳說故事。傳說是在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為逃避追殺選擇了流亡,只帶了一些隨從和要臣。

可是流亡的途中也沒辦法到處去找吃的,重耳等人攜帶的糧草很快就吃完了。而後晉公子重耳餓得實在是跑不動了,隨從和大臣們都很慌亂,不知道該怎麼做好。這時,介子推走到一旁,抽出刀子,將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塊用來煮湯給晉公子喝。

晉公子重耳吃到食物清醒後,感動得熱淚盈眶。皇天不負有心人,晉公子忍辱負重的逃亡換來的是他一躍成為了晉國國君,便是那大名鼎鼎的晉文公。成為君主的重耳將曾經跟隨自己流亡,吃盡苦頭的隨從和大臣都賞賜了一遍,卻漏掉了一個人,那就是介子推。

原來是介子推不願和那些貪圖功勞和賞賜的人同流合汙,他覺得自己割肉奉君的事情本就是身為臣子的他該做的。為了不引起人們的注意,介子推背著年邁的老母親躲到了綿山之中,過著隱士的生活。

後來,晉文公重耳聽說了這件事,這才發現竟然忘掉了當初自己的救命恩人。晉文公重耳連忙帶人到綿山,派人尋找介子推,找了好久一群人也找不到介子推。最終晉文公接受了放火燒山的建議,想要藉此逼出介子推,大力封賞他。

可沒想到的是介子推竟然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再接受晉文公的賞賜。大火燒掉了山林,搜尋的人得以更容易地找尋介子推,可這次找到的卻是介子推和他的老母親的屍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介子推死去的那天規定為「寒食節」,之後又把第二天規定為「清明節」。

顯然這個故事只是個傳說,並不是真正的清明節起源。可在北方的很多地方都傳承下來了清明節「不開火,吃寒食」的習慣,甚至有的地方不僅不生火做飯,而且是將祭祀用過的食物當作當天的吃食。

與北方吃寒食不同的是,南方廣為流傳著「吃青團」的民俗,有些人也把青團叫做「清明餅」,每年的清明節南方地區都會製作一些青團、糕點等食物,既可以用來當作祭祀祖先的祭品也可以當做出門遊玩的食物。

今年的清明節更是有著非凡的意義,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形勢下,我國的疫情形勢以及得到了切實有效的控制。這離不開那些為了國家和國民生命健康安全犧牲的人,那些為了抗擊疫情,身在一線的烈士們和逝世同胞們。

清明節舉行全國性的哀悼活動,緬懷英雄,讓我們向那些護佑中華安康的英雄們,致敬!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慎終追遠,民歸德厚。清明祭奠先人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但祭祀的方式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特徵。那麼,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的句子有哪些,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怎麼發呢?小編整理了下相關語句,供大家參考!
  • 清明節致敬英雄,哀悼逝者的句子,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三、清明節,致敬英雄,哀悼逝者,每一位停留在晚冬初春的英雄,你們走好,謝謝你們為了我們的明天做出的貢獻,請安息!清明節,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四、清明節,致敬英雄,哀悼逝者,留在冬天的你,希望有我們的銘記,不會感覺到到寒冷,謝謝你們守護了我們,向你們致敬!清明節,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 慎終追遠 謹始正行——寫在清明節
    學校的放假通知:清明節4月4-5日放假兩天,周一(4月6日)網上教學正常開始。自3月1日始,網上教學已經連續進行了34天。考慮孩子也該休息一下了,所以不準備布置假期作業了。昨天晚上網課時間,徵求孩子們的意見,孩子們要求再做一套高考模擬題!
  • 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的句子,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致哀!
    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為逝者點一盞燈,願這一盞燈點亮你去時的路! 願這一盞燈的光亮給你溫暖! 願這一盞燈給你陪伴不再孤獨! 逝者安息!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清明節緬懷逝者,致敬英雄的句子,此刻,讓我們一起向英雄致敬,向逝者致哀!
  • 致敬生命,緬懷英烈 | 校學生會線上活動
    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020年的初春他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應當被我們銘記4月4日校學生會各部門通過線上主題會議等多種方式一起致敬生命,緬懷英烈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4月4日,校學生會辦公室部的幹部及志願者們進行了清明節線上哀悼活動。
  •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起源與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因此得名。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 致敬公安英雄 | 今年清明節,讓「網上祭祀」成為最好的緬懷
    致敬公安英雄 | 今年清明節,讓「網上祭祀」成為最好的緬懷 2020-04-06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陽市第三十七小學開展清明節主題班會教育活動
    今日頭條訊:為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培養學生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學生學習烈士捨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4月1日下午,南陽市第三十七小學各年級開展了「緬懷先烈 不忘初心」清明節主題班會。
  • 今天,要告訴學生們,為什麼24節氣中,只有「清明節」放假?
    很多朋友知道清明節的來歷,但我們也要告訴學生們、孩子們,為什麼清明節這麼重要?首先,告訴學生們清明節的來歷。其次,告訴學生們,清明節的重大意義。從清明節(寒食節)的來歷,可以知道,清明作為24節氣,原本就是春回大地、雨量增多、一片清明景象,是春耕春種、生命蓬髮的時節。也正因為這個時候,更是要明白,今天的好日子,是無數逝者以生命奠基而成。
  • 疫情之下,中國北方草原的「別樣」清明節
    4月4日是清明節,也是全國哀悼日。這一天抗擊疫情犧牲者的事跡被媒體再次提及,這一天網上祭祀不再是新鮮詞,這一天出行人數銳減,餐館仍未迎來火爆。內蒙古邊檢民警國門下緬懷先烈致敬英雄。郭鵬傑 攝  公開資料顯示,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中國國務院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 2020年舉國哀悼的清明節 花饗逝者,致敬在抗擊疫情中的勇士們!
    2020年舉國哀悼的清明節 花饗逝者,致敬在抗擊疫情中的勇士們!時間:2020-04-04 10:35   來源:酒店新媒體聯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舉國哀悼的清明節 花饗逝者,致敬在抗擊疫情中的勇士們! 2020年,在這個舉國哀悼的清明節,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顯得與眾不同。
  • 逝者安息 生者奮進——全國各地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
    以行動告慰英烈「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一些醫務人員在抗擊疫情一線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默哀,是對逝去的戰友和同胞最深切的紀念。」湖南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錢招昕說,作為醫務人員,在疫情防控中要繼續履行使命,堅決奪取抗疫最後勝利,告慰英烈和逝世同胞。
  • 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清明節的祝福語,這些你有知道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清明節的來歷和意義,學習清明節的一些正確的祝福語:於是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是緬懷已逝生命,激發現有生命,紀念自己身邊的,自己親近的已逝的親人,感謝先人賜予我們生命的一個節日。
  • 清明節的真實來歷,作為父母的你教過孩子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大節日,國家四大法定節假日之一,今年的清明節更是莊嚴,肅穆。疫情以來有太多醫護人員,公務人員犧牲在一線,除了個人祭祖、掃墓以外,國家也舉行全國哀悼,降半旗以緬懷和告慰英烈。我們應該記住這些英雄,他們是為我們的生活、工作更加穩定和健康犧牲了自己,今日全國防空警報、汽車、火車鳴笛,人們默哀三分鐘,追憶那些抗疫逝去的烈士和同胞,全民哀悼是為了更好的前行。每個人都知道清明節放假,清明節掃墓、祭祖,清明前後攜家人春遊、踏青。但是有幾個人能清楚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呢?
  • 2020年4月4日全國哀悼活動寄語 為疫情逝者哀悼句子
    綿延2500多年的清明節,是一個慎終追遠的日子。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清明節,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無疑具有特殊含義。致敬和紀念英雄,也是為了不能忘卻的犧牲。  全民哀悼,悼念的還包括在疫情中逝去的感染者。敬畏生命,寄託哀思。在這場世界級疫情中,個人或許渺小,但當全國乃至全世界團結起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時,終將戰勝共同的敵人。悼念活動是寄託我們的哀痛,擦乾眼淚後,繼續奮勇前行。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將迎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清明,既是哀悼,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
  • 清明節祭祖:我們緬懷先人,寄託哀思,只願逝者安息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
  • 願花饗逝者、春暖斯人……廣東高校降半旗誌哀,師生用文字緬懷
    在抗疫非常時期的清明節,廣州大學全體師生積極觀看、收聽全國、廣東等的悼念活動直播,通過雲祭掃、網上獻花互動、朋友圈互動等各種方式寄託哀思,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 清明節的由來\手工\教案\清明文明祭掃倡議書,還沒看的趕緊來!
    讓孩子參與到清明節的活動中來,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就是讓孩子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從而敬重生命,珍愛生命,這才是我們要給予孩子的關於「生命意義」 的教育。活動目的: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清明節的活動。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係,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 鈞正平工作室:全國性哀悼,致敬每一個逝去的生命
    對於阡陌縱橫的農業中國來說,清明是「浸種耕田莫延遲」的節氣,人們「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完成與自然的首季對話;對於借景抒懷的文化中國來說,清明是「佳節清明桃李笑」的季節,「風乎舞雩,詠而歸」;對於仁義孝悌的道德中國來說,清明是「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節日,飽含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的深切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