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國北方草原的「別樣」清明節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北方草原的「別樣」清明節

  中新社呼和浩特4月4日電 題:疫情之下,中國北方草原的「別樣」清明節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若干年後,當中國北方草原內蒙古自治區2500多萬民眾們回憶起2020年的清明節時,一定會用「別樣」兩個字來概括。

  4月4日是清明節,也是全國哀悼日。這一天抗擊疫情犧牲者的事跡被媒體再次提及,這一天網上祭祀不再是新鮮詞,這一天出行人數銳減,餐館仍未迎來火爆。

內蒙古邊檢民警國門下緬懷先烈致敬英雄。郭鵬傑 攝

  公開資料顯示,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中國國務院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當天上午,駐守在中國北方草原的滿洲裡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二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阿日哈沙特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等地的民警,在防空警報響起之時,舉行下半旗儀式緬懷先烈,致敬英雄。內蒙古各盟市旗縣相關部門亦通過各種方式舉行了哀悼活動。

  內蒙古民警張嘉聞認為:「這是一場無需動員的哀悼,那些在戰『疫』中付出生命的英雄們,他們的事跡值得銘記。」

  清明節當天,那些抗擊疫情中的犧牲者被官方媒體給予大篇幅報導。

  內蒙古官方媒體《內蒙古日報》對倒在疫情防控一線的何建華、包長命、秦紅、王玉柱、滕逸鶴專門製作了專題,引發網友大量留言。

  受疫情影響,內蒙古各地回鄉祭祖的人數較往年相比有大幅度減少,而「網上祭祀」成為高頻詞。

內蒙古邊檢民警國門下緬懷先烈致敬英雄。郭鵬傑 攝

  「疫情期間,回鄉祭祖不一定是唯一的祭奠方式,網上祭祀也許會成為未來一種主要方式。」內蒙古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蓋志毅認為。

  疫情之下的清明節,正在發生著一些微小的變化。

  記者從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政府了解到,為倡導和推進文明祭祀,官方禁止任何人在門店、路邊等一切場所銷售冥紙、冥幣、紙紮實物等封建迷信祭祀用品,對銷售冥紙、冥幣、紙紮實物等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的組織和個人,由市場監管和城市管理部門依法予以沒收。

  內蒙古阿爾山市消息顯示,4月4日,該市各單位、各部門及廣大民眾深切悼念在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並通過中國文明網、中華先烈網、雲祭祀等網站,用一束鮮花、一句祝福、一份思念等方式緬懷親人、表達敬意。

  包頭市九原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亦提示廣大市民要理性祭祀,從儉治喪,倡導推行樹葬、草坪葬、花壇葬、壁葬等少佔或不佔土地的節能生態葬法,樹立綠色殯葬新風尚。

  記者從內蒙古交通部門獲悉,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清明小長假除了一部分人選擇回鄉祭祖外,更多的民眾則選擇「宅」在家裡讀書、刷屏、追劇等。

  值得一提的是,從3月10日迄今,內蒙古餐飲業就餐人數正在緩慢爬升。一位餐飲業負責人表示,「或許過了清明節後,會一天比一天好。」(完)

相關焦點

  • 「張老師作文」:應縣小學生《別樣清明節》三篇
    「張老師作文」:應縣小學生《別樣清明節》三篇山西省應縣三小六(2)班 史傑龍:別樣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的主要活動為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在我們這裡每一年的清明節人們都會做這件事,今年的清明節我依然是和爸爸去掃墓,只是今年的掃墓讓我覺得是別樣的。老天爺也不知是怎麼了,在清明前一天下起了大雪、冰雹。
  • 呼倫貝爾草原:世界著名天然牧場,被譽為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搖籃
    但我明白,雖然我看到了草原,但這只是冰山一角。哦,大草原,我渴望撲倒你溫暖的懷抱,真正領略你更加迷人的風姿。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
  • 「河北·張家口」塞外山城的別樣草原風光
    | 張家口 · Zhangjiakou | 張家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北方名城 自古即為兵防重鎮和進入蒙俄及東歐市場的陸路商埠
  • 古詩詞中別樣的草原美景!
    古詩詞中別樣的草原美景!很多朋友聽到大草原,心中總是不斷的在想像,究竟傳說中的草原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否有傳說中那麼的壯麗、遼闊。今天,小編想通過古詩詞的方式,來讚美草原文化,讓大家感受一下大草原的魅力。《旅夜書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 「草原歌曲」桑吉卓亞《北方牧場》好聽醉了
    天上白雲朵朵飄遠方地上牛羊成群滿山坡牧羊犬翹首守護氈房北方牧場座落在百花岡河岸楊柳挺拔立雲中山岡百花盛開映山紅牧羊人甩鞭放聲歌唱北方牧場座落在正北方北方牧場歌舞的海洋歌中有我真情的浪漫北方牧場美酒的家園酒中有我陶醉的夢幻王中新 作詞
  • 草原保護丨豐富而多樣的中國草原
    中國的草原與草業擁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和多樣的重要作用。近日,《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對我國草地學家、遺傳育種學家、北京林業大學草地資源與生態研究中心主任盧欣石教授進行了專訪。 我國草地資源不僅豐富而且特殊 我國是草原大國,草原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40%,居世界第一位。我國草原主要分布在北方。我國南方還有一部分草地,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華南丘陵山地等地帶,這部分草地屬於次生草地。北方天然草原和南方次生草地,都是我國寶貴的草地資源。
  • 2020清明節抗擊疫情寄語 關於清明節的寄語10字簡短的
    2020年清明節在4月4日,也就是明天,下面小編整理了2020抗擊疫情寄語,還有一些關於清明節的10字簡短寄語。  2020清明節抗擊疫情寄語  1、 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掌握生命的寬度,睜開眼睛,擁抱這世間萬物,溫暖的陽光,凌烈的寒風,珍惜身邊的人,滾燙的過好每一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2、天佑中華,眾志成城,共渡難關!風雨過後一定有彩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災難我們一起面對,一起承受!
  • 縱橫北方草原數百年的契丹人,為何最後卻出現在雲南?
    今天中國的56個民族當中,為何沒有契丹族?這個曾經雄霸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為何最終銷聲匿跡了?一、部族興衰契丹起源於中國東北,最初分為8個互不統屬的部落,稱為「八部契丹」。由於長期統治中國北方,11世紀的中外交流很大一部分是由遼朝進行的,很多外國人竟然誤認為契丹就是中國,至今,歐亞許多斯拉夫和
  • 草原避暑遊 一嗨租車推薦北方美景天堂
    炎炎夏日,我國北部廣袤的草原絕對是清涼避暑的好選擇,此時的草原美景也是一年中最亮麗的。近日,一嗨租車也為廣大用戶推薦了草原避暑路線。帶您暢遊草原美景天堂。 錫林郭勒大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盟境內,景色壯美。每年的5月至9月,草原上鮮花盛開,是最佳旅遊季節。
  • 草原鋼城、北方兵器城,包頭市旅遊推薦,這些景區一定不能錯過!
    包頭中國遊牧文化旅遊節是以達茂旗為核心的文化活動,充分展示了達茂旗的遊牧文化和當地旅遊資源,文化旅遊節融合了自然、人文、休閒、體驗等多種時尚元素,突出「草原本質生態、遊牧特色文化、公眾參與體驗、民生人文關懷」主題。
  • 草原保護丨中國的南方草原
    一說到草原,人們總是會聯想到北方的內蒙古大草原,人們總覺得牛羊吃草、馬兒奔跑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只會出現在內蒙古大草原。其實,我國南方也有滿眼青翠的草原風光。準確地講,草原在全國各省(區、市)均有分布。與四川一樣,湖南也有兩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桑植南灘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和燕子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雖然面積小,沒有北方草原遼闊,但類型多樣,湖南省共有暖性灌草叢、熱性灌草叢、低地草甸、山地草甸4類,有南方草原特有的靈秀。湖南各市州均有草原分布:郴州仰天湖草原、湘西八面山草原、張家界南灘草原、邵陽黃荊嶺草原、汝城白雲仙草原、衡陽老山草原、永州韭菜嶺草原、懷化黃沙崗草原、株洲五門草原等。
  • 明星獻唱草原盛宴 2019烏蘭察布草原音樂文化周八月舉辦
    旨在通過活動進一步挖掘烏蘭察布文化旅遊資源優勢,緊緊抓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機遇,打造文化旅遊大IP,將烏蘭察布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同時用音樂講述中國故事,以藝術禮讚70周年。對於推動中心城區旅遊與關聯產業的深度融合,將公共設施建設和高效服務管理從景點景區延伸至全域,實現產品開發特色化、要素配置全域化,營造共融、共建、共享氛圍,叫響中國「草原雲谷」、「避暑之都」的獨特品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 別樣的日子 別樣的成長記憶 ——寫在2020年「國際兒童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何阻止了學子們上學的腳步;別樣的日子,又留下了怎樣的成長記憶……  家國情懷的「童」心孕育   日前,由天津市教育兩委主辦的天津市大中小學「抗疫第一課」,吸引天津市160餘萬大中小學生通過網絡收看直播。
  • 清明節的來歷簡介
    我們都知道清明節是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日子,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那麼,你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嗎?今天跟隨我來了解一下吧!所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清明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它之所以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係。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很接近,後來清明逐漸取代了寒食節。而寒食節原有的一些風俗活動,比如:掃墓、冷食、蕩鞦韆、郊遊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 留學幾年,我忘記了清明節
    、不懈努力之下逐步得到控制,人民生活也慢慢恢復正常。有人已作了回國的打算,不禁詢問道:「形勢好像不那麼樂觀,清明節前能回來嗎?」「清明節?什麼時候?」,他的回答驚掉了我的下巴,「大哥,四月四號,國定還三天假呢,還將近一個月吧」我略帶譏諷答到,他並不言語,跟我講了他兩三年的一些深刻經歷。
  • 草原文化是「從西方傳入中國的」嗎?
    近年來在中國學術界有一個新觀念: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多地區的國家。這在幾十年前還不是那麼被重視,而現在已經被進一步認識到,因此區域文化的研究和發展在這些年是逐漸進步的。區域文化也有不同層次,有的範圍很廣,有的範圍就比較窄。
  • 2020清明節放假通知_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放幾天假?
    2020清明節放假通知_清明節是幾月幾日?放幾天假? 2020清明節放假通知來啦_清明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清明節放假時間是4月4日(星期六)至6日(星期一),共3天假期。雖然目前疫情形勢有所緩解,但防控不可掉以輕心。
  • 不「疫」樣的清明節!文明祭掃,就是對逝者最好的懷念
    春來景芬芳,又至清明日;文明寄哀思,共戰疫情時。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迎來不「疫」樣的清明節。祭祀在「心」,不在「形」,別樣的清明,別樣的祭掃,因「疫」而變,共戰疫情,貴州各地倡導這樣來紀念,弘揚文明祭祀新風尚!
  • 《日光之下》:我在北方的暖陽裡,大雪紛飛
    雪村歌詞裡的東北,充滿了憨厚簡單的人情智慧;《鋼的琴》中的東北,在重工業的疲憊身軀下守護著一方小小的浪漫;《大象席地而坐》的東北,冷漠銳利充斥著疼痛;載歌載舞嬉笑怒罵的戲劇天團是東北,遲暮蹣跚日漸凋落的工業城市也是東北,馬頔的歌唱出了東北人此時此刻的感受: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冬夜裡四季如春
  • 中國有清明節,外國也有清明節,它們的習俗和我國一樣嗎?
    國外也有「清明節」,儘管稱呼和日子不同,但它們的性質和意義是一樣的。在新加坡、越南、朝鮮、日本的民間,受中國文化影響都有清明節。日本的盂蘭盆節,在每年農曆七八月間舉行,與我國北方有些地方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行的「盂蘭盆會」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