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的金錢觀 IMEnglish

2021-02-19 IMEnglish

荷蘭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的金錢觀

文|魏蔻蔻(荷蘭TNO皇家自然科學院生物科學博士,現定居荷蘭,任醫藥產品研發及市場拓廣經理。業餘時間愛寫作,關注中西文化教育和思維差異,分享留學定居海外生活面面觀。)

以「小國大業」而聞名的荷蘭,其舉國文化就是「通商和賺錢」,荷蘭人絕不掩飾自己的愛財之心,賺錢之道。那麼,在荷蘭父母的耳濡目染中,在整個社會的影響下,荷蘭孩子的金錢觀念是怎樣的呢?

「再給你42歐元?對不起,我做不到。」

中國有不少父母,只要自己力所能及,決不讓孩子吃苦,甚至孩子闖禍了,也不惜用金錢和自己的關係網,以確保孩子的人生能一帆風順。可在荷蘭,父母都不刻意避免讓自己的孩子受挫折,也少有父母會用錢來幫孩子擺平問題。

我一個荷蘭朋友18歲的女兒讀大學一年級,荷蘭大學的教科書不強制購買,學生可以選擇向圖書館借閱。這女孩為了複習方便,還是花了42歐元買了這本書,可在考試前一周她把書弄丟了,於是她決定向圖書館借書應付考試。

她預約在第二天上午十點前去圖書館拿書。考試季節需要借書的人很多,圖書館規定如果誰沒有在約定時間取書,那麼書會馬上順延給後一個預訂者。而她偏偏在取書的前一晚參加一個派對瘋到凌晨,第二天睡過頭,誤了取書的時間,趕去圖書館時,館存的書已經全部被別人借閱了。

於是她回家後,向爸爸再要42歐元,否則她沒書考試肯定過不了。她爸爸在聽完事情經過之後,斬釘截鐵地拒絕了她。順便說一下,她爸爸可是個億萬級別的富豪,42歐元對於他來說完全不是事兒。他拒絕他女兒的理由是:「你把自己的書弄丟了,已經是三心二意不負責任的表現;而該去借書的時間你又錯過了,再一次不負責任,不遵守承諾。發生了兩次這樣的行為,你應該接受教訓,承擔後果。你還想指望別人幫你清理現場?」

當時我在邊上為孩子說話:「可孩子沒書考試就過不了,她已經知道錯了,就給她買書吧。」結果他對我也對著他女兒大聲表明態度:「她這次最壞的結果的只是過不了一次考試,可是她如果沒有承擔這個後果並且消化它,她以後就會過不了很多人生的關口。看起來只是一本42歐元的書,可是背後是比42歐元的書嚴重得多的責任感和規劃性問題。她今天這樣,覺得家人有能力為她承擔這『42歐元』,如果我們幫她,她今後可能因為缺乏責任感自律性,要承擔『4.2億歐元』的問題時,誰來管她?」

結果當然是沒有給孩子買書。孩子當晚哭了一場,很快就振作起來,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了:她和另外一個有書的同學談好,一起複習功課,當同學不用書而複習其他材料時,每天借給她看兩小時的書。每天兩小時的閱讀,無法讓她考到一個好成績,但是她至少考試及格了。我想她應該一輩子都會記得這次經歷。

孩子出生後就給辦銀行卡

和中國人一樣,荷蘭人喜歡存錢理財。荷蘭父母從孩子很小就開始帶著他們共同儲蓄理財,孩子出生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孩子辦張銀行卡和一些長期理財的基金計劃,一般到孩子五六歲的時候,父母就會教他們使用網絡銀行,和他們共同探討理財的計劃了。因此在荷蘭的家家戶戶裡,不難見到父母和孩子一起坐在電腦前梳理帳目、講解商議計劃、探討方案的情景。

當然在這個階段,孩子關心最多的是他們的零用錢該如何處理,是全部存起來,還是分成幾部分做不同用途?那麼父母會和他們一起分析利弊。有時,父母也會帶孩子一起去銀行諮詢理財計劃。

荷蘭的銀行,有很多約見客戶的小會議室,裡面都放著很多讓孩子一目了然的理財玩具和工具,比如很萌的分類存錢罐、卡通圖解的理財玩具等,孩子可以像下棋一樣做一些排列組合,然後得到理財得失的答案。

等孩子到十二到十四歲,這張卡基本上就能交給孩子了。因為荷蘭的銀行卡都是一卡兩用,活期帳戶和儲蓄理財帳戶捆綁在一起,孩子可以自由使用活期帳戶提款或刷卡,可是儲蓄理財帳戶的錢是無法擅自動用的,這樣既保護了理財的延續性,又可以讓孩子自由支配一些錢。

總之,就是和孩子的錢有關的事情,他們很早就參與規劃,而有了這些鍛鍊,孩子總會從似懂非懂逐漸形成一些金錢觀念並學會對金錢的管理,另外父母通過幾年和孩子的交流,對自己孩子的金錢處理和分配方式也會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荷蘭家庭的交流裡,家長不時把「慈善」理念灌輸給孩子。孩子們都很有同情心,在他們帳戶的每月花費裡,總有一部分是他們自願定期捐助給需要幫助的人和動物的,比如每月1歐元捐給非洲教育機構,讓女孩子也可以讀書;或50歐分捐給動物保護組織,可以讓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驢不負重勞動等等。孩子們也會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捐獻給宗教組織,用來幫助窮困的孩子。

讓孩子自己做活動預算表

荷蘭孩子對錢的態度是「務實和精細」的。我主要是指荷蘭小孩並沒有把從家人處取得經濟支持當成理所應當。

比如,從小學開始,荷蘭孩子的校慶活動都是孩子在老師家長的協助下自己組織,一般模式是家長和孩子互動的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活動的經費預算都是孩子通過團隊合作方式自己制定。

老師一般會指定3個小組來做預算,一個小組2-3個孩子,然後PK性價比最高的預算計劃來執行。為了被選上,孩子會嚴格根據活動流程制定一個最划算的詳盡計劃。活動如果需要請人編排舞蹈,搬運東西,孩子一般會找親友幫忙,但他們不會把家人給的錢當成「零成本」。對親友投入的時間,車馬費都會算成基本的成本投入。

有一回,因為我任職的營養公司有很多展會留下了不少飲料,我就贊助了老公侄兒校慶活動的所有飲品。後來我看到孩子在預算上清楚註明「所有飲品為xxx贊助,市值xxx歐元,請明年作預算的同學把這筆費用考慮在內。」

這種做法很理智,很現實,可想而知從小孩子們做預算的態度就是專業和明晰的。如果把親人的投入完全當成無償的,在經費預算上就會有偏頗,這種習慣和思維在成年後的職場上非常不利於實際項目的策劃和執行。

先自問擁有這件東西的三個理由

荷蘭父母並不把金錢和物質佔有進行直接關聯。如果孩子看到一個很貴的東西想買,有些中國父母會很生硬地拒絕:「那麼貴,沒錢買。」這種方式雖然直接,但有一個弊端就是孩子很小就會認為自己的願望無法達成完全是錢的原因,這樣的心態對以後的生活態度很不利。

而荷蘭父母更多地是和孩子探討對這件東西(如玩具,衣服)擁有的原因和必要性。他們會問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啊?」「你給我三個想擁有它的理由。」

在這種看似簡單的分析交流中,孩子會更理性地對待這個事物,對購買它的必要性也會有更明確的認識。這種思維方式和邏輯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學會思考和審視,分析和考量,對日後孩子做任何決定都有幫助。

一些童言無忌的孩子會看著廣告說:「我以後要送我女朋友鑽石戒指!」,國內的一些父母會馬上說:「你要送女朋友鑽石戒指,那你就要有錢,想掙錢你就要好好讀書。」如此一來,還沒有分析該願望的實質和必要性,父母就把願望,和錢與學習成績簡單的掛鈎了,這樣雖然沒有全錯,但邏輯不完全成立,會給孩子誤導和壓力。

荷蘭的父母一般會這樣說: 「為什麼是鑽石呢?她可能喜歡也可能不喜歡鑽石呀。送女朋友東西最重要的是送她喜歡的,你要花時間和心思去了解她,發現她喜歡什麼再送。」

以談判契約的方式來獲取、分配和管理金錢是荷蘭人的強項,也影響著荷蘭人所有的日常生活模式、思維習慣和對孩子的教育。荷蘭人看重錢,但不濫用錢,不誇大錢的力量,對金錢的態度是平和的,那麼孩子對錢的態度自然就能是理性的。

【作者註:本文由魏蔻蔻撰稿,2014年8月22日首發於微信公號少年商學院(YouthMBA),在微蔻上重發略有刪改。】

IM簡介

關於我們:

IMEnglish是一家具備創新精神的教育機構,我們致力於幫助中國學生成為具備國際化思維的自信溝通者。IM有來自世界各地最頂尖大學的R&D教學和研發團隊,自主研發IMCC課程體系備受關注。IM提出的ICL(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教學法,也在紐約大學的教育論壇上引起轟動。ICL的教學法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形式上都徹底顛覆了傳統的英語課堂,正在接受IMCC課程學習的學員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驚人變化!他們自信,他們喜愛用英語表達自己,熱情地用英語探索世界!

怎樣聯繫我們:

想進一步了解ICL教學模式,了解IMCC課程的信息,第一時間了解IM最新動向,歡迎關注公眾微信imenglish。

也歡迎加我們微信:IMjiaoxuefuwu

北京市海澱區大鐘寺中坤廣場C座5層503

International Minds- 與世界溝通的起點。

相關焦點

  • 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要讓孩子知道,錢是不說有就一定有的,是父母通過工作賺的,是有限的,父母有多少能力來滿足孩子的願望要說清楚,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還是不可取哦。 從無到有,孩子的金錢觀念有沒有?答案是很明顯的,要融入生活中,孩子的金錢觀念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估計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吧,說到給孩子買東西,父母常常會處於內疚的情緒,給孩子購買他們並不需要的東西,卻沒有考慮如何處理才能讓孩子正視金錢觀?久而久之,沒能控制孩子的購買慾,他就沒有辦法辨別什麼東西該買,什麼東西不該買,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
  • 經濟社會,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這話有一定道理,如果孩子身上一點零花錢都沒有,如果在外邊真遇到需要花錢的時候,的確讓孩子很為難。但是,假如家長只知道給孩子錢,而不去引導孩子的金錢觀,不去引導孩子如何花錢,那問題就出來了。特別是那些攥著比別的同學多的零花錢的孩子,難免產生擺闊、攀比的心理。在我們抱怨、埋怨孩子浪費的同時,做家長的應該先檢査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在平日裡只要孩子一要錢就給他呢?
  • 孩子的財商教育,父母一定要重視,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受益一生
    可當你問起孩子的時候,他也總是有想買的零食,想要的玩具或者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這些就需要孩子用金錢去滿足了。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賺錢之前,滿足這些物質條件當然需要父母的幫助,就要培養孩子金錢觀,就比如當孩子向你要零用錢的時候,父母的做法可能影響孩子。
  •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仔細想想,小小的「大富翁」遊戲確實蘊含了不俗的金錢觀,尤其適合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金錢,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註定繞不過的話題。既然如此,儘早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於他未來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那麼「大富翁」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呢?
  • 如何培養小學生正確的「金錢觀」?
    事實上,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金錢觀」的重要時期,家長應重視對孩子的金錢觀以及消費觀的教育,讓他們明白錢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也不是萬能的,更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尺度。對於孩子金錢觀念的教育,主要可以圍繞三個方面展開,即錢從哪裡來?錢能幹什麼和不能幹什麼?如何管理自己的錢?
  • 教育專家:如何培養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想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是對的,但是不應該採用「哭窮」的方式,因為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無論貧富,孩子都應該自己養成正確的金錢觀,未來在孩子自己的手中,不應該由父母去掌控,而應該讓孩子自己去領航。
  • 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會讓其受益一生,父母可以從3點入手
    有朋友說,這個年紀也不小了,既然家庭情況如此艱辛,孩子應該更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還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教育疏忽了。那麼對孩子的金錢教育這麼重要,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是忽略對他們的金錢教育。一、家長為何總忽略孩子的金錢教育?
  • 孩子擁有一個正確的金錢觀,會讓其受益一生,父母可以從3點入手
    有朋友說,這個年紀也不小了,既然家庭情況如此艱辛,孩子應該更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還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教育疏忽了。那麼對孩子的金錢教育這麼重要,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是忽略對他們的金錢教育。一、家長為何總忽略孩子的金錢教育?
  • 4個小方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終生受益
    這些新聞讓我們啼笑皆非,卻又夾雜著一絲心酸和擔憂——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意識太可怕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該如何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呢?01.建立學習興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引導金錢觀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的,只有父母重視金錢觀的培養,才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但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 想要改變孩子命運,父母需要先賦能自己,再從金錢觀開始談起
    父母每天刷劇玩遊戲,孩子就會沉迷遊戲;父母每天看書努力,孩子就會熱愛學習。父母上進,孩子就會積極;父母懶散,孩子就容易輕易放棄。像我們這種普通家庭,改變孩子命運的最佳方式,就是父母先去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然後再陪伴和引導孩子的成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希望他們長大後衣食無憂、既有錢又有閒,甚至最好能財務自由。
  • 睿智燈塔-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接觸金錢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因此也常常抱怨自家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管不顧的,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其實很多父母並沒有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意識,他們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
  • 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從娃娃抓起
    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正確的金錢觀》一書對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提出很好的建議和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父母可以參考這本書,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學會如何合理分配金錢,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正確的金錢觀》01 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在物質富裕的今天,孩子們幾乎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如果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欲望,很難讓孩子真正了解金錢的意義和如何支配金錢。在家庭中應該如何讓孩子認識金錢?
  • 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真的太重要了
    看著孩子一副財迷的樣子,我卻高興不起來,現在社會物質豐富,如果忽視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一味索取;如果向孩子傳遞了錯誤的金錢觀,可能會導致孩子唯利是圖。孩子天生就對錢感興趣,而小學和初中階段是孩子價值觀形成和發展階段,孩子只有形成了正確的金錢觀,他們才有能力扛起自己的人生,也才能有本事為自己的未來買單。而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如何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
  • 樹立孩子的金錢觀!讓你的孩子在起跑線上領先別人
    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一輩子都會和錢打交道,但是有很多人忽視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教育,本質上就是教會孩子如何獲得和對待擁有。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會珍惜。只有絞盡腦汁勉強得到東西,才會視如珍寶。對失去不在乎的人,學不會珍惜。金錢教育最能直接教育孩子,怎麼對待得失。
  • 如何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我認為這些都屬於欲望的範圍,內心不願支持孩子購買,這是我的問題嗎?如何做才是協助孩子呢?第一,孩子良好的金錢觀建立後,才能把大額度的錢給孩子。如何幫孩子建立金錢觀?在平常就要不斷跟孩子聊金錢的事,利用一切機會教孩子正確看待金錢,比如為什麼節儉?這個原理你有沒有讓他懂?我兒子馬上高中畢業了,在加拿大讀高三。前兩天跟我分享,他有個同學上周花了三千多Dollar,人民幣將近2萬塊錢。
  • 孩子出手大方,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3個方法引導他們金錢觀
    導語: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他們習慣了什麼東西都是自己的,只要是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就一定要得到,以至於在不少人的心目中,&34;反而成了獨生子女的專有名詞。不少父母為了不讓自家小朋友成為&34;的人,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要求孩子愛分享,懂禮儀。只要孩子表現出大方的樣子就能得到父母的稱讚。
  • 孩子"視錢如廢紙",家長用3招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父母每日給孩子相同數目的零花錢,也讓孩子產生了一種錯覺:爸爸媽媽的錢取之不盡。孩子認為獲得金錢易如反掌,只需要向父母索取便可。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無條件滿足,還會告訴孩子&34;。但孩子金錢觀的形成,如果沒有父母的客觀的引導,經過自己的主觀意會之後,金錢觀會產生略微扭曲。孩子會逐漸追求物質上的滿足,將金錢和物質當作展現自己&34;的陪襯品。
  • 孩子向父母要錢時,父母做到這三點,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有的父母認為,再窮不能窮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要有,不管自己的經濟條件如何,只要孩子提出來 ,父母想盡辦法,也要滿足孩子。這樣做的結果是,養成了孩子強烈的虛榮心,父母的有求必應,讓孩子體會不到父母的辛苦,花錢大手大腳 ,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孩子沒有了感恩之心。
  • 《小狗錢錢》: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邁出成為有錢人的第一步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背後是年輕人消費方式的改變,同時也折射出部分年輕人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財方法。如何做才能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呢?作為父母,該如何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呢?《小狗錢錢》這本書會為你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