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第二季:論螃蟹的一百種食法,樣樣讓人垂涎欲滴

2020-12-22 戰臺烽

《風味人間》第二季剛到第二集,就把"蟹"給"祭"了出來,這是妥妥的大招啊,要知道,放眼人間,要論到 "鮮美"二字,能賽過螃蟹的真不多。更別提那道用雞蛋做的"賽螃蟹"了,距離真正的螃蟹的味道差太遠,不過是表達了一種垂涎欲滴中望梅止渴的美好願望罷了。

所以,把這期本可以壓軸而出的鮮美,就這麼"急匆匆"的放送,也不得不讓人為後面的節目內容捏一把汗了,至少目前來看,無論是第三期的"醬",還是第四期的"雜碎",都被螃蟹那橙紅的殼、金色的黃與膏、雪白的肉給"壓制",明顯黯淡了許多。

若論起世間千萬種生物,或許螃蟹是唯一一種"八爪橫行"的動物,由此被我們賦予了"橫行霸道"的彪悍。但是,看過了本期《風味人間》卻發現,任爾"東西南北風",最後還不是經歷了百般的烹飪手段,最後都進了食客之口,這一集,真的是滅螃蟹威風,長吃貨嘴臉。

對於西方許多國家而言,會更青睞於帝王蟹的鮮美蟹肉,而對於國人而言,最難忘的一口鮮莫過於大閘蟹的蟹黃蟹膏……。"蟹黃",就是雌蟹體內呈條狀的紫褐色的葉狀卵巢;"脂膏",指雄蟹無色透明膠狀的精囊,熟後呈桔紅色塊狀,這兩種分別"隱藏"於雄蟹和雌蟹體內的美味,也為它們招惹了太多的"殺身之禍"。

吃蟹,講究的要用"蟹八件",善食者能吃出整齊劃一的美感。但人類對蟹的開發,卻不僅僅是"蟹八件"這種工具,而是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不僅蟹肉蟹膏蟹黃,連蟹體內的汁水都可以給粥增鮮,許多缺肉少黃的小蟹,還能"粉身碎骨"之後成為佐餐之物……

我們常說,在嗜鴨的南京,"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走出南京",而今放眼全球,似乎也很少有一隻螃蟹,能夠巧妙地度過這一生。儘管,蟹的發源,比我們人類要早太久,但是,也似乎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食蟹的記載就始終綿延。

比如說,在中華歷史上,最知名的兼顧了詩人、政客與吃貨三位一體的蘇東坡,就特別愛吃蟹,甚至在仕途失意時仍不忘此物,發出"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的喟嘆,他在《丁公默送螃蟹》詩中也曾寫道:"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用一詩,換一公一母兩對蟹,雖然沒有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忽而將出換美酒"的豪氣,卻也是為吃費盡心思。

當然,伴隨朝代更迭,世事興衰,螃蟹的地位也宛若"身世浮沉雨打萍"一般起伏不定。給今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一幅老照片,1945年上海貧困家庭的窮人靠吃大閘蟹度日,引得多少蟹粉蟹迷們垂涎,當然,這張照片的真偽,或者說明的真偽有待考證,至少在照片上,食蟹的少年一臉的滿足,還是很讓人嫉妒的。

戰臺烽似乎有點扯遠了,其實就近年看,大閘蟹絕對是河鮮市場的硬通貨,特別是陽澄湖的大閘蟹,國人的扎堆追捧,讓陽澄湖的蟹供不應求,由此出現了許多的"洗腳蟹"甚至山寨蟹,而後更多的大閘蟹產地,也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南有太湖,北有盤錦,還包括固城湖、寶應湖、洪澤湖、高郵湖等等等等。其實,產地在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蟹的品質。

不過,似乎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大閘蟹的行情卻不是太妙,似乎是在一夜之間,人們不愛吃大閘蟹了,蟹賣不出去,蟹券賣不出去,價格越跌,越乏人問津,價格跳水嚴重,不及前一年同期的一半……也或許是這幾年來,各種不明就裡的套路營銷讓消費者對蟹失去了信任,終於在這一刻顯露出來了吧。

不過,幸而有《風味人間》這期"螃蟹橫行記",或許又一次激起了天下眾吃貨們食蟹的熱情,看片中的大小廚師們,對蟹用盡各種料理手段,不由得感嘆,再"橫行霸道"的活物,也抵不過"橫行霸道"的吃貨之口。這一集可以稱為"螃蟹的一百種死法",但戰臺烽以為,稱為"螃蟹的一百種食法"無疑更精準微妙一些。

《風味人間》系列,實在值得好好解讀,細細揣摩,一幀幀的鑑賞。風是風俗、風情,味是味道、味覺,偌大的人間,被"風"與"味"填滿,跟隨《風味人間》一起尋味全球,這是爆裂在味蕾、炫舞在舌尖的超級享受。

相關焦點

  • 《風味人間2》:論螃蟹的一百種「死」法
    螃蟹,水中至鮮。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一道美食。《風味人間2》開播第一期,就用「甜」徵服到不少觀眾的味蕾。昨天,看了第二期「螃蟹橫行記」之後,又一次刷新了筆者對「吃」的認識。節目當真是使足了力氣「勾引」觀眾的口水。螃蟹有八爪,走起路來總是橫行霸道,所以給人一種彪悍的形象。到了風味人間,它卻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道鮮美食物。
  • 象山紅膏熗蟹亮相《風味人間》第二季,光是看看都下飯!
    象山紅膏熗蟹亮相《風味人間》第二季,光是看看都下飯! 《舌尖上的中國》展現了象山的年糕、淡菜……而在新一季的《風味人間
  •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完美收官:山海依舊 風味不改
    ——《風味人間》解說詞6月14日,由稻來紀錄片實驗室主理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完美收官。自4月26日上線,這部紀錄片陪伴了我的晚春到初夏,那些疫情中在老家陪伴年邁父親的略帶張惶和窒悶的時光。
  • 《風味人間2》的文案,看餓了!
    在這一季的《風味人間》中 ,通過八個主題,八類食材,八種故事,解析了八樣人生,且每一集的主題充滿了江湖氣息:「甜蜜縹緲錄」「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談」「雜碎逆襲史」「顆粒蒼穹傳」「雞肉風情說」「根莖春秋志」「香腸萬象集」。
  • 《風味人間》第2季美味紛呈魅惑人間
    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七期「香腸萬象集」,已於上周日晚21:20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隨著本季節目漸入尾聲,《風味人間》第2季描繪的全球美食圖景愈發清晰——從崖蜜到魚子顆粒,從廟堂到市井鄉間,鏡頭跨越山川湖泊,生動展現了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人情。
  • 《風味人間》第二季:人類的快樂源泉,甘甜到底有什麼秘密?
    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美食節目《風味人間》第二季於4月26日正式上線,而這次第一集講述是「甜蜜縹緲錄」,依然是陳曉卿導演,李立宏配音,讓大家再一次享受到當年「舌尖上的中國」那種驚豔感。看起來好好吃,可惜我吃不到……而這一次的《風味人間》第二季一共有八集:甜蜜縹緲錄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淡
  • 看《風味人間》品匠心營造啤酒 讓這個夏天「蟹」不離口「酒」不離手
    近日,由陳曉卿導演的《風味人間》第二季正式開播了,那仿佛隔著屏幕也能聞到香味的美食又一次勾起了天下吃貨們肚裡的「饞蟲」。隨著第一集「甜蜜縹緲錄」和第二集「螃蟹橫行記」的先後播出,觀眾好評如潮,在豆瓣上的評分高居9.4分。
  • 《風味人間》第2季解鎖「重口味」 品醬料百味
    本文轉自【網易娛樂】;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三期「醬料四海談」,於昨晚21:20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在經歷了「甜蜜縹緲錄」、「螃蟹橫行記」兩期「連環暴擊式」的美食洗禮後,近期各大社交平臺持續刮著一陣強勁的「風味旋風」,有關風味美食的討論層出不窮。而第三期以醬料為主題,讓這位憑藉一己之力便可左右整道菜餚賞味體驗的「調香烹味高手」走到臺前,帶領觀眾領略全球各種醬的「風情」。
  • 《風味人間》第2季 記錄,「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
    朝夕之味,美好恬淡,人間與風味時時碰撞……日前,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宣布定檔,將於4月26日起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從設計師黃海打造「朝露夕霞」海報來看,這檔高口碑美食探索紀錄片依舊保持原味——和觀眾一起回歸風味星球,重啟每個普通人的美食記憶。
  • 《風味人間》第二季畫面滿分,文本不及格,但是果斷還是要看!
    等待一年多的《風味人間》第二季本周終於出現在了廣大吃貨的面前。自從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上映以來,導演陳曉卿便和美食二字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風味人間》可以算是對《舌尖上的中國》的一種延續,同時也彌補了陳導無法拍攝《舌尖3》的一種遺憾(豆瓣3.8分,沒什麼可惜的)。不過從《舌尖1》到《風味人間》第二季,陳導這段美食之旅,也走走停停了4季,能不能拍出美食的新意,走進新天地,這也讓我這個美食迷一陣擔心。從《風味人間》第二季第一集來看,我的擔心看來不無道理。
  • 最強下飯綜藝回來了,人間風味,嘗過才知道!
    李安的《飲食男女》則傳遞出了食與味、愛與欲、解不開的生活謎題,以及說不盡的萬般生活愁滋味。人,終究還是抵抗不了食物的誘惑,有了食物、有了煙火氣息,才能叫做生活。而國內關於吃的文學、影視作品,則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道不盡。當然,其中最為生猛的還是當屬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 《風味人間》第2季將播 講述不同文明飲食文化差異
    中新網4月20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將於4月26日晚播出。今日該片發布終極預告,曝光本季尋味人間之旅的分集主題。這八個主題將與極具妙趣的食材相結合,幫助觀眾深入了解和思考美食的起源和發展,感知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美食碰撞。
  • 《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 根莖類食物有多美味?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關注,它通過甜味、螃蟹、醬料、雜碎、雞肉、顆粒、香腸、根莖8大主題,以全球視野展現包羅萬象的美食文化,讓觀眾領略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騰訊視頻依靠美食與時間的巧妙關聯,先後推出《早餐中國》一、二季,及以夜宵文化為主的《宵夜江湖》;愛奇藝側重挖掘不同場景下的的飲食文化,比如以深夜異鄉食客為主的《此食此刻》,聚焦火鍋燒烤的《天下一鍋》和《爐火江湖》,揭示中國獨特宴席文化的《中國宴》;優酷偏愛形式上的創新,早幾年的《原味》以及即將推出第二季的《大地私宴》,強調美食、生活與自然三者之間的平衡;芒果TV
  • 《風味人間》太「狠」了!竟把杭州宋代名菜搬了出來,知道菜名的人...
    一部讓人垂涎三尺的下飯紀錄片  《風味人間》  昨天第三集了  小編餓著肚子咽著口水  心心念念盼著  杭州菜終於登場亮相  在南宋文人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記載了蟹釀橙的製作方法:選黃熟的大橙子截去頂,剜掉肉瓤,留少許液汁,將蟹肉放進裝滿,再將頂蓋上,放進盆裡用酒醋水蒸熟,再加醋、鹽拌食,有酒、菊、香橙、螃蟹的風味,食之「既香而鮮」。
  • 豆瓣高分《風味人間2》 鮮活「在地飲食」傳遞美味歡樂
    《風味人間2》劇照。  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近期在騰訊視頻播出,浙江衛視同步播出。與第一季在豆瓣取得的9.1分相比,第二季播出過半已經拿到了9.4分的高分,可以說是平穩過渡、略帶驚喜的表現。  《風味人間2》延續了「風味」系列世界視角的切入角度,節目遍尋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拍攝超過300種美食,最終選擇了《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談》《雜碎逆襲史》等八集主題的內容對世界美食加以呈現。和上一季相比,外國美食的比例進一步提升,和中國美食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 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第二季熟悉中透著幾分新鮮,世界各地的雞與螃蟹依舊令人忍不住深夜犯罪,大腸生猛抵不過文藝中略帶騷情的旁白,黑乎乎的醬料被拍出了嬌俏的旋轉跳躍,餐桌與爐膛間,上演著東方與西方、口舌之欲與精神信仰的對撞。 第二季「雜碎逆襲史」的導演丁正曾感嘆,做《風味人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職業。僅僅是因為劇組可以堂而皇之吃道具麼?娛sir自然不信。 這次採訪雖沒目睹公司傳說中最現代化的廚房,但我們至少可以向《風味人間》總導演一探究竟:從《舌尖》到《風味》,陳曉卿與飛速變化的紀錄片市場正在經歷什麼?
  • 《風味人間2》這樣拍美食,隔壁小孩又雙叒饞哭了!
    看過風味人間第二季《螃蟹橫行記》的網友,相信都跟瞧妹一樣,邊看邊流口水。沒有什麼比吃螃蟹更吸引人的了,從視覺到味蕾,都是饕餮盛宴。風味人間節目組對全世界螃蟹的吃法全部介紹了遍,跨越東西方,螃蟹的菜品豐富多樣,顛覆了瞧妹只知道香辣蟹的淺薄認知。
  • 《風味人間2》呈現不同料理手段
    中新網5月25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五期「雞肉風情說」已於周日晚上線。本期的主角雞肉,是美食屆人見人愛的「流量王」。燒鳥由於雞的飼養周期短,雞肉逐漸成為人們最經濟最主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 《風味人間》種草尼泊爾 訊飛翻譯機3.0讓你輕鬆暢遊
    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於4月26日正式開播,節目首播後豆瓣開出 9.5 的高分,備受網友好評。這季《風味人間》的八集對應八種風味,第一集《甜蜜縹緲錄》為觀眾「種草」尼泊爾米亞格迪美食。多數網友被尼泊爾的異域美食和風土人情打動,開始默默安排起尼泊爾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