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這首詞不愧是一首詞中上品,將思念的難以抑制描繪的淋漓盡致

2020-12-20 於翕龠

南唐後主李煜,在詞界中一直享有「千古詞帝」的稱謂,這和他本來就是帝王並沒有關係,而在於他的詞,真乃一絕。明代詩人陳繼儒曾感嘆:「天何不使後主現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為恨恨!」大意是說,為什麼不讓李煜就文人的身份存在呢?讓寫詞卓絕的他做天子,這個位置實在是耽誤了他,真是一件恨事啊!

太多的人為他感嘆,如果不是這個身份,或許他可以寫出更多的詩讓後人觀摩、品讀。他的帝王身份害了他,也害死了一位天才。

他不僅在書法上自創了金錯刀、攝襟書、撥鐙書三種字體,更在繪畫上對於墨竹、翎毛、山水清爽不俗。尤其是他的墨竹,人送「鐵鉤鎖」的美稱。而音律上,更不在話下,他不僅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鈴曲破》等等,更是大周后完善了《霓裳羽衣曲》殘曲。但是他在詞上的造詣,才是成就最高的。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從善去宋朝進貢,被扣留在汴京。李煜多次請求宋太祖讓其弟回國,都沒有被允許。對於親人的思念,作為小國之主又能如何?於是他寫下了這首《清平樂·別來春半》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看著這春天漸行漸遠,對於親人的思念讓他難以抑制。站在梅樹下,梅花零落如雪,此情此景使人柔腸寸斷。後面一句「拂了一身還滿」此句雖簡譜,足以說明詩人站在樹下的時間是很久的。為什麼站在樹下呢?因為心裡想著事情,想著弟弟一個人被別國拘禁不能回歸。很有畫面感,讓人仿佛看到了一個憂鬱的李後主站在梅樹下久久徘徊,不能歸去。

弟弟不但被拘禁,「雁來音信無憑」就連音信也沒有半個,這怎能不讓人擔心?在那邊吃的好嗎?穿的暖嗎?可一點消息都沒有,委實讓人心焦。「路遙歸夢難成」想想這身處異國,肯定是做夢都想回來的,可是「難成」兩個字包含了太多的無奈。多次的求情,都不被允許,是自己害了弟弟,卻又救不了弟弟。「離恨恰如春草」,春天的草生長的是極為迅速的,仿佛一夜之間便「更行更遠還生」。用春草來形容這日益難挨得思念太貼切了,它無窮無盡,更行更遠。

這首詞的上片開門見山,直接點明「別後」,以春將去的「哀景」來擬哀情,扣人心弦。在學習詩詞上,情景交融怎樣才能不違和呢?這就要向李後主學習了。下片點明主題,加以把哀傷的心情升華,上下兩片渾成一體而又層層遞進,感情的抒發和情緒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筆力透徹,尤其在喻象上獨到而別致,使這首詞具備了不同凡品的藝術魅力。

這是一首詞中上品,尤其是最後的比喻,恰當到絕佳。作者力求在含蓄中透露出一種仿佛一觸就要噴薄而出的力量,思念是一種壓抑,能把這種壓抑描繪的淋漓盡致很是難得。

歡迎關注作者:於翕龠,為您分享更多詩詞聯賦。

相關焦點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宋太宗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沒過多久就下令賜李煜毒酒,將他毒死了,所以這首《虞美人》也就成為李煜的最後一首詞作了。相傳,當時李煜的死狀特別的悽慘,他當時掙扎了許久才離世。詞中把李煜成為俘虜之後的無奈惆悵,以及對往事的追憶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詞的人都能夠感同身受。如果讀過李煜的詞的人都能夠發現,李煜在後期所寫的詞基本都帶有一絲絲的愁緒,寫的大部分都是傷感的離別,對於亡國的哀怨,這與他自身的經歷是密不可分的。
  • 李煜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詞,短短4句道盡心中無限惆帳!
    情景交融,指將感情融會在特定的自然景物中,借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來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通俗點說,就是這類詩詞只見寫景,不見抒情,而情在景中。譬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便是借景抒發了自己的羈旅愁思。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處處充滿了憂愁,但寫得卻是極為巧妙!
    李煜的一生也是充滿了戲劇性,原本他只不過是南唐中主第六位皇子,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夠繼承大統,從而登上皇帝的寶座。何況還是李煜這種內心敏感的文學家,內心自然是有了更為深沉的感傷之懷,特別是他的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更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一首,整首詞寫得極為巧妙,並沒有使用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完全是以一種白描的方式來寫內心的憂愁,可是寫得極為悽美,也無比的傷感。
  • 李煜的一首悼亡詞,可惜首殘缺一字,你能把它補全嗎?
    李煜娶大周后之初二人相當恩愛,他曾有一首詞寫到「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便是隱晦地描繪與大周后打情罵俏的生活,可謂情趣盎然!可惜大周后僅僅陪伴他十年,便病逝離去。雖說李煜再娶了小周后,但對大周后的病逝依然哀痛無比,曾寫下一組五首詞以表悼亡之情。
  • 李煜一首寫盡相思的詞,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成為了經典
    李煜,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作為一代帝王,他在現實的生活中可能並不及格,但是在藝術方面,他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成為了詞中的皇帝。他的詞哀婉動人,讀了無不令落淚。
  • 李煜前期最深情的一首相思詞,開頭6字即寫出難以跨越的距離
    因而以975年南唐亡國為界,李煜前後期的詞作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風貌,其最為人稱道的詞作多作於後期。李煜前期詞作題材多限於宮廷生活、閨怨、離愁別緒等,總體來講不及後期詞作眼界之大、感慨之深、情感之複雜,但他在詞上的用語風格及造境上的藝術審美在前期的一些詞中就已經有所體現。
  • 李煜這詞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又一篇佳作誕生
    雖然作為國主的李煜是失敗的,但是他精通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是對詞的成就是最高的,並且在晚唐時期中的五代詞中別樹一幟,雖然後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詞,但是唯獨一首《長相思·一重山》,這首詞,在600多年裡無人敢仿。作為一位詞人,李煜無疑非常成功。夾雜在「唐宋詩詞文壇」之間,李煜仍是那麼的出眾。
  • 南唐詞帝李煜最悽美一首詞:雨夜難眠,獨自憑欄,寫盡人生悲歡
    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一代帝王就此凋零,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李煜被譽為"詞中之帝",平生留下的詞作,不在少數。
  • 李煜一首殘缺的詞,中間缺少12字,卻依舊經典!
    「詞中之帝,亡國之君」這八個字,是對南唐後主李煜一生,最好的概括與評價。李煜一生有眾多作品流傳,提起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首?「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還是「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亦或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 李煜生病時,思念亡妻,寫了一首傷感詩,道盡了人生惆悵無奈
    豪邁的,悲情的,愉快的,歡樂的,歷史都照單全收,流傳下來的,就是精品,其中,李煜的詞就讓人不自覺地想要流淚。李煜,一個代表「悲」的名字,他的詞作中,讀來都是悲傷的心緒,或許,這與他所處的時代和經歷分不開,「剪不斷,理還亂」寫出內心的寂寞和萬般無奈。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悽苦,人間悲觀!
    王國維將詞的發展分為五代、北宋、南宋三個階段,對每一階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進行了深刻且獨到的評論,而尤為推崇五代詞。這句話,正是對李煜一生的真實寫照。李煜的詞作句句都是經典,尤其是國破被俘之後的作品,更是意境開闊,情真意切,是他用血淚、更是用生命凝成的佳作。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得讓人心醉!
    李煜的詞,詞境優美,情真意切,尤其是在李煜被俘入宋後,更是以自己人生苦難無常的親身經歷,寫出了亡國破家後的悽涼和悔恨,並通過對宇宙人生的審視,讓世人從他的詞中能夠看到人生中不一樣的悲劇性一面。李煜詞中的言情深度和廣度更是超越了很多詞人。
  • 李煜很冷門的一首閨怨詩,卻全詞不見一個「愁」字,美得讓人窒息
    而後世之人,對於李煜的詩詞,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虞美人》和《長相思》。這兩首詞都是在他亡國被囚之後的詞作,一首比一首讓人心醉,幾乎被很多引用過,當人們愁緒無處安放的時候,便會詠上一首李煜的詞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安慰安慰自己,然後再獨自領悟生活的悲楚與美好。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李煜的詩詞以他被囚禁為界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作品多寫宮中奢靡生活與男女情愛,後期多抒發亡國之痛,比較出名的《相見歡》就是寫於降宋之後。李煜還有一首詞是前期成為皇帝之後所作,主要描寫男女歡情。雖然李煜心中不願坐擁天下,可時局所致,他不得不坐上皇位,整日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煩惱之餘作詞一首,生趣盎然,叫人讀過之後便難以忘卻。
  •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
    李煜的一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不信邪,隨手一寫被後世奉為經典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在歷史上是一位非常「不靠譜」的皇帝,但是在古代文壇,李煜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煜的作品就像天空中那些璀璨的星星,每一顆都與眾不同,詩詞愛好者們總會陶醉於他的作品之中,給人以感悟。
  • 「詞中之帝」李煜的十首詞,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寫的一首詞,短短4句皆是名句,多年來從未被超越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亡國之君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挑一句都是千古名句,無人能超越
    圖片:李煜劇照說起李煜的作品,大家最為熟悉的便是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不僅是一篇傳頌上千年的名作,還是李煜的絕唱。作為李煜創作的最後一首詩詞,這首詞中包含了李煜對於故國的思念之情,也有自己對於曾經的懊悔。
  • 李煜最深意的一首詞:全篇無一愁字,卻盡顯愁意,值得仔細品味
    李煜最深意的一首詞:全篇無一愁字,卻盡顯愁意,值得仔細品味文/鬧騰的歷史我國的古詩詞文化還是很博大精深的。我國古代詩人在表達感情的時候,都不會說的太過直白,都是用古詩來表達或寄託什麼情感。他就是五代唐李後主李煜。他的最炫計的一首詞:全篇無一個愁字,卻道盡了愁意,值得大家細細品味。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詞能夠有這麼高的評價,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番。李煜,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是自己王國的最後一個皇帝。他一直都不是太喜歡皇位,他喜歡作詩,他希望自己能與詩長久相伴。可是事實是殘酷的,他沒有如願,他最後當上了自己國家的皇帝。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生在皇家,當個弱地的君王,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個詞中之帝,卻是李煜自己的選擇。對南唐來說,讓他登上皇位是不幸的;但對文壇來說,有了他的加入,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開始大放異彩。其實李煜一生的詞作並不多,存世的僅30餘首,字數加起來或許還敵不過一篇中篇小說,但這些詞卻讓世人記住了這個一腔愁腸的男子。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被稱為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便拿出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未被超越!究竟是什麼詞呢?竟然能有如此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