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樹媽媽
原創文章,其他公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跟幾個朋友去餐廳吃飯,剛點完餐,一個朋友就說了一句:不好。
我問怎麼了,朋友指了指旁邊的餐桌。
那一桌的人在聚餐,看得出來,他們可能快吃完了,正在喝著小酒閒聊。
朋友忌憚的應該是那桌的三個孩子,看起來最大的不過 6、7 歲的樣子,圍著餐桌瘋跑。
果然,那頓飯我們就在孩子的追逐打鬧聲中度過。
期間有服務人員提醒過孩子的父母,建議孩子不要亂跑,以免在服務員上菜時燙傷孩子,孩子的父母也會叫孩子到身邊,說上一句:
你們幾個老實一會兒。
但顯然,對孩子的震懾力遠遠不夠。
後來那桌人終於買單走人,我們才落得個清靜。
朋友說:看看現在的孩子,我小時候哪敢這樣,長輩不坐下我都不敢坐,更何況這麼大庭廣眾下吵吵鬧鬧,東奔西跑的呢。
另一個朋友馬上接口道:你可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現在的孩子可不是都這樣。我鄰居家的孩子,規矩定的可嚴了,食不言寢不語是最基本的,寫錯個字父母也要把本子撕掉讓孩子重寫,小小的孩子臉上連個笑模樣都看不見,倒是寧願那孩子能瘋玩一會。
愛孩子和立規矩
從來不是單選題
其實,太過嚴厲或太過縱容孩子的父母,在我身邊都不少見。兩個陣營甚至互相認為對方在毀掉孩子。
嚴格派父母則認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溺愛派父母認為:
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
圖片來源:電影《亨利之書》
這兩種觀點聽起來都有些道理,但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處理矛盾的方式不是綜合考量,而是在「愛孩子」與「立規矩」之間做起了單選題。
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太嚴格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
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
民國年間,廣東一位省長寫過一本叫做《家庭教育》的書,書中寫到:
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活潑,沒有規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規矩,不活潑叫做呆板。
聽起來很拗口,但理解起來卻不難。
比如牧牛場,周圍用鐵柵欄起來,牛在柵裡吃草喝水,東奔西跑,這叫做活潑,放牛的不好干涉它;如果跳出柵外,就是放肆,不幹涉就不能了。
不準牛出柵,這就是規矩;
如果在柵裡,也不準它吃草喝水,也不準它東奔西跑,定要把動物裡的牛,變成植物裡的木頭,如此就是呆板了。
我們的孩子不是牛,但道理卻是一樣的。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愛,造成了孩子的自私與懶惰,讓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能力與教養,那這種愛就貽害無窮。
相反,如果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造成了家的淡漠和冰冷,讓孩子的天性受到了壓抑和扼殺,那麼這種規矩就毫無作用。
家的本質是內心的歸宿,需要的是真誠的關懷和親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兒和同理心。
家是應該是港灣,而不是監獄。
真正的規矩是體現愛的規矩
真正的愛是帶有規矩的愛
有人把英語中的愛「love」進行拆分解讀:
E 代表 Excuse(寬容)
這種解讀對愛的解讀對待伴侶是合適的,其實對教育孩子也有幾分道理。
▍傾聽
在給孩子訂立規矩之前,傾聽一下孩子的想法。
最好是跟孩子進行一次充分的討論,而不是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進行控制。
比如孩子吃飯沒規矩,東挑西撿,用手抓著吃,又或者孩子總是剩下半碗飯。
家長完全可以耐心的詢問孩子是什麼原因,是因為食物不可口?不習慣用筷子?還是真的是因為吃不下了?
傾聽、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再給孩子制定規矩。
什麼時間開始吃飯、吃飯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如果再調整之後再吃飯沒規矩,再約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感恩
這裡不是指給孩子立規矩時需要一顆感恩的心,而是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都需要一顆感恩的心。
發自內心感謝孩子的到來,才能讓自己有勇氣與無數的瑣事和讓人崩潰的問題抗衡,才不會被自己情緒的魔鬼所左右,才能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我們的管教。
前蘇聯教育家傑爾任斯基說過: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她,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孩子最喜歡愛她的人,也只有愛才能培養他,當孩子看到並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時候,他會努力聽話,不惹父母生氣。」
▍尊重
給孩子立規矩需要表達出你的尊重。
孩子做客的時候沒規矩、見到別人家的主人不打招呼、喜歡亂動別人家的東西、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理所當然的索要、在餐廳追逐打鬧、在圖書館大聲喧譁等等。
我們要尊重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這個年齡段愛玩愛鬧的特點,也要教會孩子尊重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尊重約定俗成的禮儀。
可以跟孩子訂立規矩,告訴孩子在這些場景、場所,我們要保證不影響他人。
圖片來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寬容
寬容不是溺愛,更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線之上,幾乎可以允許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
每個孩子都會有無知和調皮的時候,某一階段某些事情上的「沒規矩」,並不是天塌地陷般的災難,也非一定會影響孩子的品質和人格。
在孩子「不規矩」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孩子看到規則之美,心悅誠服地接受。
在規則教育中,父母的榜樣作用和包容心,遠比強制力更能讓孩子學到守規矩。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規矩和愛的統一
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杜布森博士在《勇於管教》中有一段話談說規矩的:
「如果懸崖邊上設有欄杆,那麼人就敢靠著欄杆往下看,因為不會害怕摔下去。
如果沒有欄杆,大家再離懸崖很遠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別說站在懸崖邊緣往下看了。
欄杆就是界限,知道界限(規矩)的孩子會有安全感,相反,沒有界限的孩子沒有安全感,因為他不知道安全的尺度在哪裡。」
我們終究無法陪伴孩子一生,終究有一天要目送他遠去。
如果說有什麼是我們能為他做,並且讓他受益終身的事情,那就是給孩子我們全部的愛,並教會他做人做事的規矩。
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
給孩子立規矩,讓他成長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樹媽說:
文章之後,還有件事情要跟大家說一下。咱們2月27號晚7點,要開啟保稅倉進口好物的直播了。
之前給大家預告過,但因為受疫情影響只能延期。現在直播時間終於定下來了。
這些進口好物都是我親自進入保稅倉幫大家選的,因為保稅倉享受了國家的各種跨境稅收優惠政策,到手價特別便宜!直播一共有80多款國際大牌口碑化妝品、營養品、日用品。比如雅詩蘭黛眼霜、日本宙斯美容儀、資生堂紅腰子精華、美可卓藍胖子成人奶粉……樣樣都是必囤好物。還給大家準備了有道詞典筆、日本tomoni無線電動拖地機、筀影頭層牛皮高跟鞋、小CK的包包、C&C施華洛世奇水晶套裝……超多大獎免!費!送!直播時間是2月27號,也就是正月十六周六的晚上7:00。大家現在就可以點擊下面的圖片立即預約,以免錯過。〖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更多精彩原創,點擊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