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嚮往自由,往往卻受到身體的限制。想要擁有一天好心情,下班了約上幾個好友放肆吃喝,火鍋、日料,種類繁多的美食恨不得都入胃來。要是上完廁所,還能小腹恢復平坦,豈不美哉。
現實會給你沉痛一擊,讓你感受一下胡吃海喝的下場。坐在馬桶上想拉也拉不出來,這時你才知道人生最痛苦的事情除了愛而不得,還有排便。找找鏡子,面色蠟黃,肚子上一層肥肉,都是便秘害的。
宿便是健康的殺手,身體中的毒素長時間無法排出,久而久之就成了便秘。多數人早期還不以為意,心想著吃點兒蔬菜喝點兒水,兩三天就能好。想起來幹預的時候或許已經吃了,伴隨便秘來的還有一個叫痔瘡的好兄弟。
多數人一直有個哲學性的問題想不明白,究竟是先生痔,後便秘還是先便秘後升瘡。爭議之大不亞於雞蛋誰先誰後,那麼便秘和痔瘡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專家研究了多年,依舊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去證明便秘和痔瘡有著直接的聯繫。但是得了痔瘡就會伴隨便秘的症狀,便秘之後不改善就會得痔瘡。很多人一聽,更糊塗了,言簡意賅來說,就是便秘會加速痔瘡的生成。
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在排毒前都會發出信號,提醒你快去廁所。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憋著忍著,時間一久,腸胃蠕動受到障礙,等到你想要排便時,它還會鬧小脾氣,就是躲著不出來。
身體器官是不停運作的,大便沒有及時排出,再次在大腸中遊走,水分被吸收。即使你坐在馬桶上,腸道也無法幫你把它推出肛門。等到最後玩累了,排出來的大便都是一粒一粒地,跟羊糞球似的。
痔瘡就不一樣了,便秘就像是打前陣的將軍。等到糞便在肛門口徘徊時,局部肌膚受到擠壓,上個廁所花了十幾二十分鐘,經常疼痛出血讓你見到了痔瘡的威風。當然了,痔瘡的主要病因是靜脈曲張和肛墊下移。避免長期的久坐、少吃刺激性食物才是預防的好辦法。
不管便秘和痔瘡是否狼狽為奸,身體健康腸胃順暢才是最重要的。痔瘡犯了,排出就會困難,有些患者怕疼會忍著,時間一長就變成了便秘。相輔相成地,大便乾結滯留,就給痔瘡創造了滋養的溫床。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顯得尤為重要。清晨起床先喝杯鹽溫水,走動走路促進腸胃蠕動,這時候去廁所坐坐,是不是排便就變得容易點兒了;排便時放下手中的報紙手機,專心一點兒,不然便便還會調皮不出來;馬桶坐著不舒服,放個小凳子在腳下,排便更簡單。
老生常談多喝水,人體一天需要大量的水分維持機體的內環境。喝水多了,糞便便無處可藏,儘早的排出身體,免受便秘的折磨。不管是工作性質問題還是自己的習慣,坐久了主觀意識地控制自己站起來走走,休息時還要運動一下才好。
便秘和痔瘡就像一對親兄弟,感情好的不得了,但給我們的健康造成的隱患倒是不小。積極運動,養成健康的作息習慣,及時排便,遠離痔瘡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