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換道超車」:聯手全球汽車工業巨頭 「站在巨人們肩膀上」起跑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恆大「換道超車」: 聯手全球汽車工業巨頭 「站在巨人們肩膀上」起跑

作者: 李溯婉

恆大開創了逾百年汽車工業史上前所未有的造車模式。

11月12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在廣州召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峰會現場用5句話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恆大的造車路徑:「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按恆大對外公布的投資和量產規劃,其三年投資450億元人民幣,今年計劃投資200億、明年計劃投資150億、後年計劃投資100億。恆馳的第一款車叫「恆馳1」,計劃明年上半年亮相、2021年量產。

不過,作為一家依靠房地產行業發展起來的企業,恆大,在汽車領域裡可謂是從零開始,將拿什麼來造車,又將如何趕超世界上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歷史的汽車龍頭企業?

許家印的答案是,從戰略上、從策略上,恆大開闢一條和全世界所有汽車企業走的不是一個路子的新造車道,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

憑著雄厚的資金實力,恆大迅速買下整條汽車產業鏈。在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上,恆大讓外界看到其「換道超車」的大戰略、大目標、大格局、大決心以及超強的執行力。德國FEV集團全球CEO Stefan Pischinger、德國EDAG集團全球CEO Cosimo De Carlo、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團全球CEO Francisco López Pe a、賓尼法利納集團全球CEO Silvio Pietro Angori、德國博世集團新興市場全球CEO Stefan Seiberth等206家全球汽車產業工程技術、造型設計、製造設備、零部件、電池、電機等領域龍頭企業的CEO及高管共1100多人出席這次峰會,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影響之廣,堪稱世界汽車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史詩級「聚會」。

與此同時,恆大在峰會上一次性與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這些企業包括博世、麥格納、大陸、採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如此強大的陣營,足以讓傳統車企嘆為觀止。

參加恆大峰會的合作夥伴都是引領世界汽車工業發展的核心力量,站在眾多巨人的肩膀之上,恆大的造車之路的起點就已經一騎絕塵。

恆大的造車路徑

成立於1996年的恆大,從零開始,通過23年的努力,發展成為總資產2.1萬億元,年銷售規模6000億元,年核心淨利潤700億~800億元的世界500強企業。為什麼從過著滋潤日子的房地產行業跨界到相對艱辛的汽車製造業,當恆大闖入新能源汽車領域時,這令人費解。

現在,恆大確定了以房地產為基礎,旅遊、健康為兩翼,汽車產業為龍頭的四大產業格局。至於為何要造車以及把汽車產業作為四大產業的龍頭,許家印給出了三大理由:第一,新能源汽車是保護環境、造福人類的產業;第二,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巨大,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第三,新能源汽車在世界汽車歷史上,它的誕生和發展是世界汽車歷史的一場革命,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和商機。許家印稱,恆大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不管從社會責任、產業規模還是發展機遇的角度,都是與恆大的多元化發展、打造百年老店的戰略不謀而合。

非一時興起,非盲目跟風,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恆大制定了造車的目標、造車的定位、造車的規劃和造車的策略措施等,其目標是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恆大新能源汽車打造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恆大新能源汽車定位為「三個必須」:一是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二是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三是成本必須大幅度下降。

對於傳統車企而言,毫無造車經驗的恆大要在短短幾年內實現這些設想,簡直是天方夜譚。不過,恆大走的不是尋常路。作為造車後來者,許家印正帶著全球超級豪華團走上「換道超車」的造車路徑。

恆大根據自己獨特的造車策略已邁出「買買買」的步伐,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買了。例如,恆大全世界去找新能源汽車3.0底盤,並找到了FEV和本特勒所研發、世界領先的3.0底盤,在這個底盤基礎上做5款、10款,100款車都可以。

按照造車的正常邏輯,一輛新能源汽車要達到各方面技術都是世界最先進的,從研發到量產至少需要4~5年時間,但如果要花這麼長時間才把車造出來,恆大將可能會錯過最好的發展機遇期,因此通過買買買,縮小產品研發周期,縮短造車進程,來搶佔市場先機。

不過,恆大也深諳,並非所有的技術都是可以買過來的,因此用上「合合合」的第二招:與德國hofer強強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製造世界頂尖三合一動力總成系統,此次實現了恆大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技術方面的世界領先;跟科尼賽克聯合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和生產製造世界頂級新能源汽車,科尼賽克是世界超跑的頂級企業,做到百公裡起步1.2秒、最高時速能跑到每小時457公裡等世界之最,通過和科尼賽克合資成立公司,恆大計劃年產1000輛世界頂級汽車;此外,包括工程技術的研發、零部件的集成和研發,恆大正與全世界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合作,寄望以此實現恆大新能源汽車在核心技術、產品品質等在全球領先。

除了收購以及合作之外,恆大還發起「圈圈圈」的猛烈攻勢。今年以來,許家印帶領恆大汽車產業高管奔赴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先後考察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龍頭企業,為實現「汽車夢」拼命奔波於全球各地,經常一天跑兩個甚至三個城市。

無論是世界500強大企業,還是頂級設計大師的個人工作室,只要具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頂尖技術,許家印都親自逐一走訪,不斷擴大恆大造車的「朋友圈」。今年9月份,恆大和5家全世界最大的、實力最強的工程技術研發企業,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工程技術研發方面的第一個「朋友圈」;10月份,跟全世界15位頂級造型大師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造型設計方面的第二個「朋友圈」;在這次峰會上與60大汽車零配件供應商、零配件集成的研發企業共同籤約了戰略合作,建立了世界汽車供應鏈領域的龐大「朋友圈」。

為儘快坐上全球新能源汽車盟主的寶座,恆大還採取「大格局、大戰略、大規模」的「大大大」策略,包括在中國、瑞典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建設十大整車生產基地,在整車製造的十大生產基地建設擁有核心技術的零部件配套生產基地,以及同步研發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所有檔次及轎車、SUV、MPV等15款車型,這是在世界汽車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打法。

許家印談到,十大生產基地,每個基地規劃產能50萬輛,首期是10萬輛,計劃2~3年內年產規模超過100萬輛,10到15年內年產規模要超過500萬輛,將為消費者提供品質好、造型好、價格好的新能源汽車。

豪華的造車「朋友圈」

恆大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不足一年,便迅速結識一批全球汽車圈頂尖的「朋友」, 令其汽車夢迅速照進現實。除了豪門的光環以及自身的努力,恆大還靠什麼一下牽手這麼多世界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

舒勒集團全球 CEO Demonico Lacovelli給出與恆大在衝壓技術上合作的理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肯定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市場,而恆大在這個市場裡面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有180年歷史的舒勒集團與很多車企有合作的經歷,而恆大的雄心是非常大的,在未來幾年要達到的產量是該集團目前見到的最大項目。

「在電動車方面,恆大和其他中國新創車企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畢竟我們在一個行業裡實現從0到80%,要比從80%到100%這一步容易。現在,我們一開始就做15個車型,在短時間內將達到很高的產量和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舉措。」 Demonico Lacovelli如是說。

與舒勒集團一樣,汽車領域多個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皆看好中國的電動車市場以及與恆大的合作。FEV集團全球CEO Prof.StefanPischinger談到,該公司新3.0電動車底盤,其主要的優勢在於它可以適應多種車型。中國市場發展非常迅速、非常開放,中國人非常願意接受新技術,這對FEV集團來說是充滿吸引力的地方。至於恆大顛覆式一下開啟15個車型生產是否存在步子太大的問題,他的回答是,從恆大的發展歷程中看到,恆大有能力完成一些很大項目,而且實現飛躍性的發展,它完全有能力完成這個巨大的新變化和這麼大的新項目,而對FEV集團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新項目。

安通林集團家族成員兼副董事長 María Helena Antolin則稱,現在整體新能源汽車行業其實並不太樂觀,但是恆大決定加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勇敢的決定。而作為一個西班牙的公司,安通林希望成為恆大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一員,一起把新能源汽車產業給帶起來,將為恆大提供最新的技術和最新的內部零件。她還談到,決定和恆大合作也是因為中國的市場。恆大雖然之前沒有什麼造車經驗,但安通林公司已在新能源汽車上積累不少經驗,雙方可以通過合作共同進步。

賓尼法利納集團全球CEO Silvio Pietro Angori認為,和恆大合作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賓尼法利納參加過不同的競標,但是從來沒有參加過一個規模這麼大的競賽,能夠勝出,將與恆大一起去進行新的嘗試,並實現新的飛躍,恆大集團關注的不光是汽車作為產品本身,更多的是汽車行業一種新形勢的服務。

另闢蹊徑,恆大正快速構建一個巨大的汽車商業版圖,未來在造車路上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挑戰。不過,恆大不是孤獨戰鬥,而是集全球各方的造車力量於一體。許家印自信地說:「在造車路上,有這麼多世界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幫助恆大來造車,想不成功都是很難的。」

相關焦點

  • 206家巨頭聚力恆大 許家印詳解「換道超車」大布局大戰略
    對恆大而言,這艘船是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親力親為之下的「換道超車」大布局大戰略,而中國乃至全球龐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由此帶來的產業耦合機遇無疑將是全球汽車產業巨頭嚮往的真正產業藍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造車「沒人、沒技術、沒產能、沒經驗,恆大做房產在行,做汽車卻是一窮二白。」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開篇分析恆大造車的起點時,用樸實自然的現身說法言明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初入造車局時所面對的事實局面。
  • 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基地啟動試生產,恆馳量產又近一步
    恆大造車又迎來一次裡程碑時刻。近日,恆大上海、廣州造車基地啟動試生產,意味著距離量產上市又邁進一大步。一年多以來,恆大後發先至,以閃電般的布局速度,構建了涵蓋研發、生產、銷售等領域的全產業鏈閉環,可謂「換道超車」,其發展方式,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也是極具代表性。
  • 汽車行業進入大變局的時間節點,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換道超車?
    新能源汽車在經歷了前期的浮沉後,正以噴薄之勢給汽車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可以說,汽車行業已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間節點。如何把握變局,換道超車,也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與全產業鏈所必然要回應的現實問題。先發優勢,換道超車由於新能源汽車作為新生事物,誕生初期難以在成本、技術上與傳統燃油汽車進行競爭,其前期技術積累、市場導入期間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特色的行政手段發揮了關鍵作用。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國務院確定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 恆大、碧桂園等超千億市值的巨頭們怎樣玩轉跨界?
    這是恆大新能源造車計劃喊出的15字方針。恆大就是用這種簡單直白的方式,向外界宣告恆大的造車戰略。去年11月,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上,有德國FEV集團、西班牙海斯坦普集團等206家全球汽車龍頭企業的CEO及高管出席。其規模之大、規格之高、影響之廣,堪稱世界汽車工業史上未有。
  • 花生財經:恆大汽車上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玩家
    直到12月7日,恆大汽車第一款新車——恆馳1的實車路跑視頻流出,引發大量關注。與此同時,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的親身體驗,再次將恆大汽車送上各大平臺熱搜。恆大汽車的誕生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時勢造英雄,恆大汽車此時的入局,恰恰順應時代潮流,實打實的投入研發和產品,勢必將在巨頭林立的行業中開闢一條獨有的造車路。在製造和供應鏈布局上,恆大汽車從一開始就選擇了自建工廠,在上海、廣州等地建設全球十大智能製造基地。
  • 首個新車路跑視頻公布,恆大汽車用實績回擊質疑
    他還特別強調,恆大是「換道超車」而非「彎道超車」。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作為汽車未來發展的大趨勢,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至中國國家戰略高度。恆大方面對此自然心知肚明。有趣的是,目前佔據國內市場主流地位的新能源車企,全部都是成立時間不到20年的新勢力。
  • 恆大造車加速度!動作頻頻引關注
    換道超車,絕非易事!在新能源車迎來新機遇的當下,造車新勢力層出不窮,換道超車的恆大,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造車的路上堪稱締造了傳奇。最近強勢霸屏熱搜的恆大造車再次迎來新進展,上演了一場"造車加速度"。有顏有料 超豪華內飾曝光近日,恆大汽車正式發布恆馳1路跑官方視頻。全球首創的環繞式三聯屏,3D曲面屏從儀表一直延伸至兩側車門,科技感爆棚;穹頂式玻璃車頂帶來無遮擋超大視野,上空美景一覽無餘。
  • 恆大的造車野心:六車齊發,新能源汽車市場重新洗牌
    2019年,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親赴歐美日,最終促成恆大與全球15位頂級造型設計大師的戰略合作,為恆馳注入最強「顏值基因」。此次亮相的6款車,分別出自享譽全球的設計大師Anders Warming、Michael Robinson和丸山公顧之手。
  • 杭州畫室-站在就巨人的肩膀上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牛頓的名言: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選杭州畫室就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挑選,把之前的學長學姐遇到的坑都甄別出來,百分百不去入坑,他們推薦的畫室,做一份比較,看看哪些比較適合自己,再從中挑選最nice的一家,這樣淘到彩色貝殼的機率大大比自己傻乎乎地翻找要高得多。搞定畫室之後,就是從老師和同學那裡學知識和技巧,不要把學習局限在老師課堂的說和做上。
  • 楊晨:傳統文學家是站在100年前的巨人肩膀上,但網絡作家是站在昨天...
    11月16日,在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的首屆全球原創論壇上,全球內容生態開放平臺正式發布,海內外網文企業代表分享產業實踐成果,行業專家圍繞「網絡文學如何促進全球文化聯結」,對中國網文出海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展開深入探討。
  • 知識就是力量,山西這樣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
    知識就是力量,山西這樣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 2020-12-03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飛翔
    老師們在運用「薩提爾」進行對話講完了學思達初期常見狀況與解決之道,輝誠老師讓老師們分享了實踐學思達的心得與收穫,有的說自己曾經迷惘過、困惑過,但一切都已走過;有的說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集體智慧的力量,看到了學生對學習的渴望
  • 著名免疫學家朱迅:換道超車,帶動全球醫藥資源向深圳聚集
    作為坪山區政府顧問,朱迅認為,深圳的後發優勢在臨床一期,這是一個換道超車的機會,可以帶動全球優勢的醫藥資源向深圳聚集。深圳不僅僅要建一所醫院,同時還要有相應的CRO機構(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並且要建立項目篩選和評價委員會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另外,由於生物醫藥領域風險極大,民間機構不敢進入,政府要及時予以資助。一旦有大量的臨床一期數據,大量的資金和機構就會湧來。
  • 許家印赴德為恆馳馬不停蹄 一天造訪兩家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
    勞模許家印在造車這件事上,從來不辭辛勞。近日,許家印再度現身汽車工業傲視全球的德國,為尋求世界最頂級的汽車零部件合作夥伴而輾轉奔波。第二站蒂森克虜伯集團也同樣歷史悠久、實力雄厚。該集團擁有200多年歷史,世界五百強排名215位,在汽車轉向系統排名世界第一,減震系統排名世界第三,全球90%的高檔汽車配有蒂森克虜伯的零部件。全球員工超16萬,業務遍布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長期與奔馳、奧迪、大眾、通用等世界知名車企開展戰略合作。
  • 四大秘訣揭秘恆大制勝關鍵
    在六款恆馳亮相後,恆大汽車近期先後公布了車標和命名體系,隨後上海、廣州生產基地全面啟動試生產的消息又被爆出。這一系列動作,既展示著恆大在造車道路上的成果,也彰示出其對布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堅定決心和闖勁。作為造車新勢力,恆大能夠贏得今天的局面,正是因為掌握了能制勝全盤的四大秘訣!
  • 攜手15位國際大師All in全系 恆馳首期6款車型驚豔全球
    恆大汽車一舉打破固有的國產新能源汽車造型屬時尚絕緣體的刻板印象,一擊即中車友們的心底,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造型比轎跑更加拉風!恆馳3六車齊發,款款驚豔,這在世界汽車工業史上可謂絕無僅有。特斯拉成立17年至今僅推出4款車,而奔馳寶馬大眾等車企巨頭,同時發布新能源汽車的最高紀錄也不過3款。有汽車界人士感嘆道,全世界也沒看到這麼好看的新能源汽車,也只有實力雄厚且敢想敢幹的恆大,才能有如此大手筆。
  • 恆大劍指高端製造名片 同步研發 15 款車型創行業先河
    而此次恆大聯手的五家巨頭,均是許家印德國聚會的座上貴賓。9月25日,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與全球頂尖的汽車工程技術龍頭德國FEV集團、德國EDAG集團、德國IAV集團、奧地利AVL集團、加拿大MAGNA集團, 在深圳恆大總部舉行研發設計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
  • 「勞模」許家印赴歐考察汽車零部件巨頭 八赴海外只為一流恆馳
    三天六城 打造汽車供應鏈領域「最強天團」繼兩天奔赴德國四城的高強度行程後,許家印此番歐洲行的第二站為西班牙,同樣瞄準世界頂級汽車零配件供應商——海斯坦普和安通林集團。其中巴斯夫集團在汽車塗料、工程塑料等領域全球領先,蒂森克虜伯集團在汽車轉向系統排名世界第一、減震系統排名世界第三,海拉集團和博澤集團分別在車燈系統、車門系統領域排名世界第一。預計恆大很快將與這些巨頭達成戰略合作,打造世界汽車供應鏈領域「最強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