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中夫妻思想觀念要一致

2020-10-10 七色陽光阿

在孩子成長中,夫妻對孩子教育觀念必須一致。

孩子成長中需要夫妻精心呵護陪伴。若夫妻好吵嘴打架的對孩子成長很不利,孩子小的時候會害怕 父母吵嘴打架,漸漸長大點會討厭,再大些就會對父母有反感,羨慕別人的家庭。思想向上的孩子會發奮學習,這樣的孩子比較少見。大多數孩子會自暴自棄,這樣學業就完了,甚至會有以後不想成家的思想。

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和興旺,家長要努力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再大的事都是小事,只有孩子的成長是家庭中最大的事。

自開學以來,我和娃爸對娃娃的教育有些分歧,雖然我是對的,但是我會順著娃爸,為了娃娃更好的成長,我選擇了以退為進。

娃娃上學年的學習思想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變,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以往娃娃認為學習是給爸媽學的,現在知道學習是為自己學的。所以在學習上就很努力,不用督促。

娃爸認為往前自學越多越好。我認為學多少無所謂,只要能跟上老師的教學步伐,徹底接受每天所學內容,做到舉一反三,輕鬆學習,不要給娃娃壓力。因此我和娃爸的意見分歧,但是我選擇了支持娃爸,不然孩子左右為難。經幾次測試,已證明我的觀點是對的。孩子分數不夠先進,會是會,但是就是錯,原因就是不紮實,沒吃透所學內容。

現在娃爸認識到了我是正確的,娃娃也認識到了我說的對。在學習上只有把分內的事做好了,才能做分外的事,否則將會得不償失!

用事實說話更有力,不攻自破,所以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時觀點一定要一致,弱者要配合強者,然後用事實說話。

最近娃娃作業也不像原先,天天多少都要錯一點。我認為平時作業做到不錯,考試就能有好成績,不是說,會了成績就好,要用事實說話,考試卷就能證明成績好差。

我認為在陪伴孩成長的同時家長也要學習,家長也要經常做自我總結!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父母要保持意見一致
    有的家庭恰恰相反,父親嚴厲管教,媽媽卻流露出對孩子的溺愛,父親剛教訓完孩子,哭泣的眼淚還沒幹,母親就迫不及待的把孩子叫到另一間屋裡,又是發糖果又是擁抱。無論父母哪一方嚴厲,或者放縱,若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中暴露出矛盾,都會帶來副作用。但是,教育孩子父母要保持意見一致,才能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 夫妻如何在教育孩子上達成一致?
    民間有句俗語說:&34;把這句話放在教育孩子上,就會導致大問題——夫妻教育觀念不一致,給孩子成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一是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導致孩子沒問題變成有問題,小問題變成大問題;二是夫妻兩人不一致的教育觀念會使孩子暈頭轉向,不知道採取什麼樣的行為處事的準則才是對的。
  • 育兒觀念不一致:"手錶效應"預警,小心孩子形成"雙重人格"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部分夫妻或者家人總是很難達到一致的想法,在心理學的認知中,可以用&34;來解釋。如同上面所講的案例,奶奶和爸爸是一種教育觀念,媽媽是另外一種教育觀念。兩種觀念的教育同時讓孩子接受,就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不知聽誰的好。這樣的衝突多了,孩子常處於這樣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是非不分、見風使舵,嚴重的話就會形成&34;,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 教養觀念不一致,可能是夫妻關係有問題
    最難以忍受的是,每當她在安撫孩子時,老公都會跳出來各種拆臺,一會兒說她說的不對,一會兒又說她太慣著孩子,要把孩子寵壞。  她更憂慮的是,如果兩人長期不能達成一致,孩子可能會鑽空子,到最後可能誰的也不聽。  類似的情況在很多家庭存在,甚至在一些有長輩參與孩子教養的家庭,矛盾就更突出了。
  • 法官:應樹立起牢固的夫妻觀念與家庭觀念,重視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原告(女)本想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和被告(男)年齡的增加,能夠對自己及家庭能夠有所轉變。但事與願違,被告(男)自2014年開始就經常對原告(女)惡語相加,原告(女)在驚恐中於2014年離家外出打工,二人開始分居至今。原告(女)認為被告(男)在婚前隱瞞自己的實際年齡,傷害了原告(女)的感情。
  • 小升初後家長的觀念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非常注重自己在同齡人中、朋友中的地位。他們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別人的接納與尊重。為此,他們要力爭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格。當自主性被忽視或受到阻礙,個性伸展受阻時,就會引起反抗。反抗期的出現是青少年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發展的必經途徑。
  • 夫妻教子要一致
    朋友無奈的搖搖頭說,「沒辦法,孩子在外淘氣惹了禍,爸爸要管,媽媽卻找理由護著,孩子沒教育成,倆口子卻吵翻了。四鄰也跟著不安!」 我不由的一陣感慨:在關心教育子女的問題上,父母的觀點做法能否一致,往往是家教成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疼愛孩子是必要的。但孩子出了問題,一方要嚴管,另一方卻袒護,雙方為此爭論不休。
  • 兩夫妻的育兒觀念不同,媽媽學3招輕鬆搞定
    圓圓媽媽說:「不是逼她去學,我們可以問問圓圓的意見啊,而且平時你也要觀察觀察女兒,她喜歡些什麼,你都不關心。培養她一個興趣未必不好呀。」圓圓爸爸說:「她現在還小,每天去完幼兒園,晚上就還要去上課,會影響她的身體成長的。」
  • 夫妻育兒觀念不統一,教你怎麼辦?
    夫妻之間的育兒觀念不統一時該怎麼辦?這種事情其實很常見,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家庭,從小受到的教育也各不相同,成長的方式也有差異,因此出現意見上的分歧是十分自然的,這種時候,相比爭論出「對」與「錯」,找到應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那麼,具體應該怎麼辦呢?首先,夫妻意見對立時,應該坦誠地說出自己的主張,但是表明自己想法的同時,絕對不要以反駁對方為目的。
  • 父母關係和諧讓孩子健康成長。分享家庭關係中,夫妻相處的上中下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父母親的夫妻關係尤為重要,夫妻和諧的家庭孩子非常有安全感,透過看到父母的關係,也會樹立一個正確的婚姻觀。反之父母經常吵架,夫妻不和諧,孩子就會有擔心,有恐懼,對婚姻也會有一些過濾,或者孩子不想跟爸爸媽媽去交流,膽小,遇見事情會有逃避的想法。分享一下家庭關係當中,夫妻相處上、中、下三策。第一個是下策。夫妻兩個人共處的一個結果。你是錯的,我是對的。
  • 夫妻育兒觀念衝突是縮影,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我現在準備離婚 ,不單純是因為育兒觀念的分歧, 還有很多很多 。但是我認為: 育兒觀念的分歧其根本上是兩個人各方面觀念不一致所造成的 ,育兒觀念只是其中的縮影。也就是說兩個人其實並不合適 ,只是通過育兒觀念分歧表現出來而已 。有多少人是因為孩子寒了心?
  • 父母教育孩子時,觀點不一致怎麼辦?
    今天我說一個比較敏感的家庭教育問題,當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觀點不一致怎麼辦?發生了很激烈的觀點對撞,矛盾衝突怎麼說?可能有的家長跟我說,你看我管孩子他就跟我擰著,老跟我想法不一致,結果孩子多受傷啊!家長,您別這麼想,凡事都是有兩重性的,其實我倒覺得夫妻兩個人觀點不一致未必都是壞事。
  • 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別,給孩子成長帶來傷害,當心孩子變「兩面派」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觀念不同,即使親密如夫妻,在很多事情上也免不了有分歧,尤其是教育孩子這種很複雜的事,兩個人真的很難達到統一,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原本很恩愛的夫妻在生了孩子之後天天吵得不可開交,這樣不僅影響夫妻之間的心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各執己見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 思想觀念怎麼轉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幹部員工對「轉觀念」討論熱烈,共收到10.3萬條意見建議。「轉觀念」成為石油人熱議的高頻詞。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就難以打贏這場提質增效的硬仗。  本版根據幹部員工熱議的話題,圍繞「為什麼轉、轉什麼、怎麼轉」予以分析解讀。
  • 如何有效地樹立孩子尊重和恥辱的觀念
    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家長是絞盡腦汁,全力以赴,目的都是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如何才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助其更加優秀,更具完人的追求。在家庭教育中,都在追求教育的思想觀念的改變,以及對教育的感悟,更在尋求家庭教育的真諦。
  • 糾正「啃小」歪風,須端正思想觀念
    兒童博主的「吸金」能力超過成年人早已不是秘密,甚至有博主通過發布孩子的短視頻,月收入就超過15萬,不覺間「啃小族」在悄然流行。(12月2日《中國青年報》)前幾年的 「啃老族」現象餘溫尚在,「啃小族」又粉墨登場。縱觀兩者的共同之處,皆是缺乏獨立,沒有自主能力的「寄生」行為。年輕人無休止地向父母索要錢財,固然令人聞之反感,而「啃小族」比起前者,尤為更甚。
  • 教育孩子是夫妻雙方的事
    2、只有一方教育孩子,另一方什麼都不管,與此同時,其中一方還有很多的抱怨;這一類會出現第一種類型的特點,還會使得夫妻關係留下積怨造成夫妻關係的緊張和矛盾,對孩子未來成長很不利。3、夫妻雙方教育孩子意見不一致
  •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夫妻和諧的家庭孩子非常有安全感!
    夫妻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親,父母親的夫妻關係尤為重要,夫妻和諧的家庭孩子非常有安全感,透過看到父母的關係,也會樹立一個正確的婚姻觀。反之父母經常吵架,夫妻不和諧,孩子就會有擔心,有恐懼,對婚姻也會有一些過濾,或者孩子不想跟爸爸媽媽去交流,膽小,遇見事情會有逃避的想法。所以今天晚上我會跟大家探討,我們如何給孩子一個幸福開心的環境?爸爸媽媽的關係如何相處得更加融洽,讓這份融洽的親情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
  • 父母教育孩子時口徑要一致
    由於夫妻雙方的經歷、修養、個性、期待不同,在子女教育中出現意見分歧完全是正常。問題是,對於這種分歧,事前應該儘可能通過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一時不能統一,則求同存異,但無論如何不能暴露在孩子面前。有時,夫妻中一方對另一方管教子女的方法看不慣,這時應克制自己的感悄,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愛人進行指貴,事後同愛人交換意見。
  • 夫妻教育意見不同,傷害的不僅是夫妻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那是因為他還沒意識到,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產生意見、互相拆臺,那「拆」掉的將不僅僅是夫妻關係,還會傷害孩子。父母意見不統一,孩子會沒有「主心骨」,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養成趨炎附勢的特性,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夫妻之間一定要有一個默契,一個人在管孩子的時候,其他人不要隨便插手,更不要「互相拆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