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阿純
編輯 |文藝女優
「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出軌了?」
「幫我看看下個月財運怎麼樣?」
「我的正緣什麼時候到啊。」
自從成為網上「命理師」之後,我的聊天室裡就常有人問這樣的問題。
像我聊天室這樣的網上算命場所很多,各個平臺都有;命理師也是龍魚混雜。而前來求卦問卜的客人,大多是90後。
不迷信的90後
已經開始算命了
錦鯉楊超越,星座運勢,八字算命……你或許對玄學並不感興趣,但這些內容勢必會定期出現在你的首頁。
從抽錦鯉,再到楊超越,錦鯉已經成為年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博實時搜索好運,就能看到一大批跪求轉運的網友。
一張圖片,幾句祝福就能收割網友們的流量,讓我不禁感嘆,如今的新媒體真是太好做了,我上,我也行!
宮崎駿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精心製作的電影畫面,會變成大洋彼岸另一群年輕人的轉運儀式。龍貓,起風了,連千與千尋都沒能放過。管你電影裡是妖精還是人類,反正到了微博統統變成轉運招財貓。
估計老爺子自己看見也要納悶,我是呼喚愛與和平,不是呼喚錢財與姻緣啊!更別說龍貓在當年上映之初並沒能回本,中國網友也算是病急亂投醫了。
但俗話說,對症下藥,現在大家已經不滿足於單純的祈求好運,更希望能準確地把握自己的未來。
自從B站互動視頻功能開啟之後,雲算命功能的潛質就被玄學博主發掘了。只要觀眾從數張塔羅牌中選擇一張,up主就會通過對牌面的解讀,測算你未來的運勢。
即使B站在視頻上方打上了「僅供娛樂,請勿輕信」的臺頭,也擋不住後浪們的熱情。有up主憑藉佔星運勢,塔羅牌算命等話題,吸納了大量的粉絲,成功躋身B站玄學頭部博主。同道大叔等原來主攻微博的星座博主也紛紛入駐B站。
而在B站以外的地方,算命項目更是五花八門,西式的星盤,塔羅;東方的觀音靈籤,八字六爻;AI相面,應有盡有。
而隨手查查這些在貼吧微博熱衷算命的人,大都是90後——就連在紅旗下長大的90後,也不約而同地踏上了迷信的道路!
雲算命
新的財富密碼
本著讓我看看這有幾斤幾兩的學科鑽研精神,我也申請了六爻諮詢師的測試,藉助連蒙帶猜和度娘百科,我也順利成為了一名「命理師」。
這次「臥底」經歷為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不但讓我對網上算命這個行業更了解,也讓我看到,時代變了!
命理行業原本有句話叫「卦不走空」,傳統觀念中,更是把算命看做洩露天機的行為,必遭反噬。
因此,命理師賺的也是苦力錢——不能不收,也不能多收,每個命理師都極力去維持這種give&take的平衡。
但如今,算命已經成了一門生意,還可以是一門非常賺錢的生意。曾遊走在大街小巷的算命先生們聯合起來,各路算命平臺紛紛融資上線,各種APP層出不窮,融資千萬上線運營。
▲連自己都自稱神棍,還能成功融資,資本市場也夠玄學啊!
它們的盈利模式也很清晰——這些APP會在用戶註冊帳戶時,提供一份由AI計算的簡易命理測評,滿足用戶的好奇心。而精細運勢批改等內容,則需要付費才能觀看,更專業的人工算命也需要額外支付命理師卦金。
APP上有付費課程,可以購買開運好物,用戶甚至還可以自行註冊成為佔星師,在APP上收費為人答疑解惑。
在網上搜索,類似的生意,只多不少。更有甚者,算命改運祈福一條龍。日本御守代購,靈符販賣,佛牌代購,業務之齊全令人咋舌。
只要你願意,說不定可以用盧恩符文拼一個「恭喜發財」供給泰國佛牌,再把招財貓放在旁邊,遞上三滴魔法精油,讓老道遠程開個光,隨後點一支少林寺特供的清香。有沒有效先放一邊,至少這心意可以說是天地可鑑。
就連嬰靈超度,送還童子之類的法事也有一部分轉移到了線上,可以說是與時俱進。
看到這裡,我疑惑了——素質教育都普及這麼多年了,中國還有這麼多人迷信嗎?
事實是,還真是!2011年美國普度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有1.45億人相信風水,1.41億人相信財神,3.62億人曾在過去12個月內算過命或看過相。
俄羅斯綜藝《通靈之戰》是一檔通靈師玄幻節目,這檔綜藝被搬運至B站後,僅18季一季在國內就超過百萬播放量,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甚至吸引了國內選手參賽。可見,玄學在國內有龐大的市場潛質。
直到現在,也有網友熱衷於把當年左央「蓬萊鬼話」的故事翻來覆去的炒,把道聽途說的鬼故事整合成夜間讀物發布。人類天生對於未知的好奇和恐懼,是永遠不會過氣的流量來源。
不過,那些真正想求助命理師的,往往不是單純的獵奇者。
算的不是命
是焦慮
當「命理師」的臥底經歷,讓我看到了太多不能把握自己命運,把希望寄托在玄學、神秘力量上的人。
對他們來說,算命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人們只不過想藉助所謂的神秘力量,找一個想要的答案。而更值得同情的是,有人僅僅是想找個人傾訴——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人願意聽他們傾訴的。
我曾和一個來看八字的女孩語音聊到深夜,覺得自己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命理師,更是一個兼職心理諮詢的網友。
她當時的狀況很低迷,結婚6年,有一個兒子,自己在家做家庭主婦。每天就是面對鍋碗瓢盆,和婆婆的關係也很糟糕。丈夫不著家,還精神出軌。
當時的她束手無策,只希望找到一個陌生人分享自己的遭遇,幫她指出未來的生活方向。
那時我就覺得,如果命理師心術不正,想要害一個人,那簡直太容易了!
此外,執著於算命的人,大多想為自己不那麼滿意的生活,尋找一個令人寬慰的理由。
「風水吧」中,有人發布自家的戶型圖,表示自己連年不順,親人離世,是不是陽宅有衝的問題。
「仙家吧」中,有人連續數年執著於看名,確認自己是不是冤親債主纏身,仇仙擋道,導致事業婚姻不順。
「分手挽救吧」中就更是神魔亂舞,一群大師聲稱可以用法術讓分手、出軌的戀人回心轉意。
每一個求助的背後,都可以照見一個被生活瑣事淹沒的,焦慮的人。
而由於巴納姆效應(指人容易相信一個模稜兩可的描述,並認為它特別「準」),又有很多人沉浸於此,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寄託於燒香拜佛做法事,最後變得神神叨叨。
他們遇見大事兒小事兒都要慌不迭的向大師匯報,確認是不是「冤親債主」所為。如此反覆,直到被「大師」騙光錢財之後,才幡然醒悟。
年輕人——感情事業考試,老年人——子女健康財運的走向,這些都是我們作為普通人,永遠關注的話題,也是「命理師」們常常被追問的問題。
90後沉迷算命,不過是因為他們已經從小學生,變成了需要面對柴米油鹽的成年人罷了。
那些去算命的90後,聽到一些玄學的原因,往往會很開心,仿佛鬆了一口氣,因為一直困擾他們的事情終於有了答案。生意不好的,可以說是流年不順;感情挫敗的,也認同了自己命裡就是如此。
對他們來說,這算是變相緩和了焦慮情緒。但或許他們自己心裡也清楚,玄學可以是一種止痛劑,但真正要改變命運,靠的從來不是止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