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幻覺、超自然現象和意識狀態

2021-02-22 打坐站樁

按現代心理學的定義,意識狀態改變(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簡稱ASC)是指因冥想、致幻藥物、催眠和生理病變等因素導致的明顯不同於正常清醒時意識狀態的其它意識狀態。意識狀態改變是心理學研究中一個極為重要且引人入勝、但又極為敏感的領域。

文/黃文戈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曾遊學英國多年。

以實證主義哲學為基礎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曾一度將對這一領域的研究排斥於科學研究之外。直到上世紀60年代,對意識狀態改變的研究才得以復甦。主流心理學對這一領域的研究主要採用兩種範式:一是科學實驗範式,從神經生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研究意識狀態改變的生理機制;二是理論研究範式,用現象學的方法對不同的意識狀態進行分類和描述,進而從整體上揭示各種意識狀態間的關係及其變化規律。但由於對主觀意識領域進行實證研究的困難性,再加上對濫用致幻藥物的擔憂等因素,主流的研究仍持相當保守和謹慎的態度,以致研究進展緩慢,尚未形成統一的理論體系。

與主流心理學的研究狀況不同,非主流心理學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用一個所謂的「大腦過濾模型」來解釋意識狀態的改變。

麥司卡林,「1950年代,因阿道司·赫胥黎的著作《知覺之門》而為人所熟知,在接踵而至的『迷幻藥物時代』中成為廣泛使用的毒品。」(來源:Wiki)

「大腦過濾模型」是經由赫胥黎的「眾妙之門」一書得以普及並流行起來的;它源自法國著名哲學家伯格森的創新思想、尤其反映在其「物質和記憶」一書中,後又經過C.D.布羅德的發展和完善。但赫胥黎在他們的基礎上走得太遠,一下就從對記憶和外部信息的過濾直接走向了對意識的過濾,即他提出的「自由的心智(Mind at Large)」假說。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弗雷德裡克·梅耶(Frederic Meyer)和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就提出過類似的過濾理論:他們認為,存在獨立於大腦的意識,大腦的功能主要是過濾龐大的意識(包括幻覺、超自然現象、神秘體驗等);這通常被稱之為「擴展的意識」,跟赫胥黎的「自由的心智」是同一個意思。後來的追隨者們(無論是Robert G. Jahn還是Edward F. Kelly等)也都未超出這一範疇。雖然這一「大腦過濾模型」貌似能通過過濾功能的變化簡捷、全面地解釋很多意識狀態的改變現象,但它一直被主流心理學界所排斥:一方面是因為它解決問題的方法過於簡單化,等於把問題本身當成了黑匣子,使得它很難被證偽;另一方面是它違反了主流科學界的唯物主義信條,走向了二元論或唯心主義。

綜上所述,可見現代心理學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於較為粗淺的階段,對意識狀態改變的本質遠未達成共識。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對冥想、致幻藥物、催眠和生理病變等各種意識狀態改變方式的經驗描述為實證資料的基礎之上。首先通過對實證資料的初步梳理,總結出意識狀態改變中會出現的四種基本現象,然後依次對它們進行深入分析:最先,從幻覺狀態下、外部客觀刺激和內部虛假刺激可同時作用於知覺層這一新的維度,通過對二者相對強弱關係變化的剖析,揭示不同幻覺狀態的特徵,並對出體體驗和ESP(超感官知覺)等超自然現象作出科學的解讀;其次,通過建立一個新的過濾假說來解釋覺知的更敏感現象,並發掘其潛在價值。然後在此基礎上,從上述實證資料中進一步梳理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從而揭示意識狀態改變的本質:自我的消失帶來三種機制,分別是覺知的更敏感、幻覺的產生和禪定的發生;三者間的關係也隨之被得以揭示。最後,本文還進一步揭示了佛教深觀的本質和止觀之謎。

對實證資料的初步梳理

通過對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和蒂莫西·利裡(Timothy Leary)等關於服用LSD體驗的描述、阿姜布拉姆和阿姜摩訶布瓦等關於禪修體驗的描述、Martin T. Orne和Kirsch & Lynn等關於催眠的研究文獻和Jill Taylor等生理病變案例的初步梳理,我們發現了兩個主要規律:

一是意識狀態的改變,無論是由冥想、致幻藥物、催眠還是生理病變等方式所導致,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首先是自我的消失。也就是說,自我的消失是導致意識狀態改變的直接原因,而其它因素都只是引發自我消失的不同方式。

二是無論哪種方式引發的意識狀態改變,都可能會出現四種基本現象:幻覺、超自然現象、覺知的更敏感和神秘體驗。

為了便於對意識狀態改變過程中出現的幻覺現象進行深入分析,我們先按經驗描述把幻覺分為「初級幻覺狀態」和「深度幻覺狀態」兩類:前者產生於自我逐漸消失的過程中,表現為能夠分辨真幻,視幻覺以變化的光、色彩和幾何圖案/形狀為主,跟所謂的簡單視幻覺(SVH)類似;後者產生於自我完全消失的臨界點及之後,表現為已無法分辨真幻,視幻覺以逼真的事物和完整的場景為主,跟所謂的複雜視幻覺(CVH)類似。

有些人聽到特定聲響時,會「看到」各種色彩。

而所謂的超自然現象包括出體體驗、超感官知覺(ESP)、聯覺(Synesthesia)等,一般出現在「深度幻覺狀態」中。覺知的更敏感通常表現為聽覺、觀察力、觸覺的更靈敏等,但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所謂的神秘體驗,通常發生在禪定狀態中。

接下來,我們將依次對這四種基本現象進行深入分析。

幻覺研究的新維度

按照現代心理學對幻覺的定義,幻覺就是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換句話說,幻覺就是人內部產生的對知覺層的虛假刺激。按照這一定義,我們知道要產生知覺體驗就有兩種方式:一是外部客觀刺激經過感覺層進入而作用於知覺層;二是內部產生的虛假刺激直接作用於知覺層。對於知覺層來說,二者的效果是一樣的。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在通常所說的幻覺狀態下,外部客觀刺激和內部虛假刺激其實是同時作用於知覺層,這會引發什麼樣的效應呢?我們在研究中發現,通過深入分析二者對知覺層作用的相對強弱關係的變化,可以揭示不同幻覺狀態的特徵,並對所謂的超自然現象作出科學的解讀。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我們這裡所討論的幻覺的強弱並不是指某項刺激的強弱程度(比如強烈的視覺衝擊),而是指整體虛幻場景的完整性、統一性和逼真性。

1、內部虛假刺激遠小於外部客觀刺激時

當內部虛假刺激遠小於外部客觀刺激時,人其實就是處於前面所說的「初級幻覺狀態」中。人首先會覺察到與當時的外部客觀場景設置不相符的來自內部的虛假刺激;然後由於內部虛假刺激遠弱於外部客觀刺激,他能分辨真幻,因此他會把覺察到的不相符的刺激判斷為幻覺。

2、內部虛假刺激跟外部客觀刺激相差不大時

二者混淆在一起,知覺層會同時產生兩種不一致的體驗,從而導致感知的矛盾和錯亂,也讓人糾結於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這是一種不同於平時正常狀況的奇特體驗,但在「深度幻覺狀態」下卻會經常發生。它屬於」深度幻覺狀態」的第一階段,我們將其稱作「矛盾幻覺狀態」。從「初級幻覺狀態」轉到「矛盾幻覺狀態」主要是因為內部虛假刺激變強了,形成了逼真的場景。這一狀態可以解釋好些超自然現象的產生機制。比如說出體體驗,就是因為一方面內部虛假刺激讓你以為你到了另一個地方,但另一方面你的客觀觸覺和視覺等又還在發揮作用、告訴你你的身體還停留在某個地方;這種矛盾感和錯亂感正是讓人產生靈魂跑出體外的感覺的根本原因。又比如聯覺現象,所謂看到聲音、聽到圖像等,其實正是因為內外兩種刺激同時作用於知覺層,使得兩套五感出現了錯配:比如在聽覺上外強內弱,而在視覺上外弱內強,人會自發地把客觀的聽覺和虛假的視覺配對在一起從而引發上述現象。


3、內部虛假刺激遠大於外部客觀刺激時

這會引發一些更為奇妙的效應。當內部虛假刺激遠強於外部客觀刺激時,會形成各種較為完整、統一和逼真的虛幻場景設置;人完全處於幻境中,外部客觀世界被暫時忽略。它屬於「深度幻覺狀態」的第二階段,我們將其稱作「完全幻覺狀態」。由於視覺佔人類所接受信息量的70%以上,如果閉上眼睛,外部的客觀刺激就會大大削弱;因此,從「矛盾幻覺狀態」轉到「完全幻覺狀態」,更主要是因為閉眼造成的外部刺激減弱、從而使得內部虛假刺激相對變強。

此時,如果某些外部客觀刺激增強,會使得處於幻境中的人覺察到這些刺激與他所處的內部虛幻場景設置不相符。

由於人完全處於幻境中,把內部的虛假刺激全都當作真實的,而且也沒有真幻的概念,因此他會把這些不相符的、「無法解釋」的外部客觀刺激錯誤地當作超自然的現象或超越感官的知覺。這與前面所描述的「初級幻覺狀態」恰恰相反,一個是外強內弱、一個是外弱內強,只是幻覺變成了超感官知覺;此可謂名副其實的「假作真時真亦假」。顯然,從另外一個虛幻的世界來反觀本來真實的客觀世界確實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體驗。

如果純粹按照ESP(Extra Sensual Perception)的定義,我們通常所說的幻覺,其實就可以看作是超越感官的知覺:這是因為日常的知覺體驗都是通過感覺層感受外部客觀刺激而實現的;而幻覺卻是內部虛假刺激直接作用於知覺層、不用通過感覺層;但人們卻把它稱作幻覺,而不是ESP。

可見,所謂的ESP現象源於可以有兩個通道同時作用於知覺層;其本質是誤把內部虛假刺激當作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並誤把真正經感官而進入的外部客觀刺激當作不經感官而產生的知覺體驗。

幻覺的另一種極端狀態

睡覺時的做夢狀態通常不被當作幻覺狀態。但按幻覺的定義「沒有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我們認為做夢在本質上也是一種幻覺狀態。不同於普通幻覺狀態的產生是由於自我的消失,做夢時幻覺的產生是因為感覺剝奪。人在睡覺時,五入處的感覺層關閉,導致對知覺層的外部刺激幾乎為零、遠低於「感覺剝奪實驗」中的外部刺激(尤其是觸覺),從而短時間內就可能導致虛幻場景的產生。也正因為做夢時感覺層是關閉的,因此知覺層受到的就只有內部產生的虛假刺激。

結論

在通常所說的幻覺狀態中,外部客觀刺激和內部虛假刺激可同時作用於知覺層;二者相對強弱關係的變化將導致三種不同的幻覺狀態:「初級幻覺狀態」、「矛盾幻覺狀態」和「完全幻覺狀態」,後兩者同屬「深度幻覺狀態」。

所謂的超自然現象一般出現在「深度幻覺狀態」中,而我們的分析表明在意識狀態的改變中,並不存在真正的超自然現象,它們只是伴隨幻覺而產生的錯覺而已。但很多經歷者卻堅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這是因為從「深度幻覺狀態」中清醒過來和從做夢狀態中醒來有著本質的區別:由於做夢時感覺層是關閉的,知覺層受到的全是內部產生的虛假刺激;這使得雖然人在做夢的過程中無法分辨真幻,但在醒來後卻能清楚地判斷剛才是在做夢(處於幻覺狀態)。而人處在「矛盾幻覺狀態」時,內外兩種刺激同時作用於知覺層,且強度相差不大;因此人在清醒之後,仍然無法明確判斷在過程中哪些是真實發生的、哪些是產生的幻覺。而人處在「完全幻覺狀態」時,所謂的超感官知覺是「真實」發生了的,不同於純粹是在夢中「夢見」發生了超感官知覺;因此人在清醒之後,會誤以為超自然現象是真實發生過。

一個新的過濾假說

在意識狀態的改變中,人會表現出覺知的更敏感,比如超敏銳的視覺觀察力(對同一個東西你會看到平時看不到的特徵和細節)、超靈敏的聽覺分辨能力、超強的記憶力(包括回憶起嬰兒時期的記憶)等等。不過跟幻覺和神秘體驗相比,覺知的更敏感往往被大家所忽視;但其實覺知的更敏感在意識狀態的改變中應該佔有重要的位置。這一節,我們嘗試建立一個新的過濾假說來解釋覺知的更敏感現象。

面對眾多的研究文獻,我們認為,伯格森關於記憶和知覺的最初理論,也許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每個人在每個時刻都能夠記得所有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也能夠知覺到正在宇宙中到處發生的每件事情。腦部與神經系統的功能是:不要讓我們被這麼大量的大多為無用與無關的知識所壓倒與迷惑,而其方法是:排斥我們在任何時刻會知覺到或記住的大部分事物,只留下可能有實際用途的很小、很特別的部分。」(C.D.布羅德)。

從中我們首先可以得出如下推論:在正常狀況下,知覺層的敏感度被自然地設置在一個合適的閥值;而在非正常狀況下,大腦對信息的過濾功能會減弱,使得更多細節湧入,從而導致知覺層變得更敏感。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再進一步進行延伸和擴展:出於生物學上的生存的目的,不僅外界信息和內部記憶不是越多越好,而且對內部的各種感受、思考、本能/直覺等過程的覺知也不是越細緻越好,一切都得有個度。在非正常狀態下,由於大腦過濾功能的減弱,除去知覺層會變得更敏感之外,也將導致對內覺知的更敏感,就像是看電影的慢鏡頭。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一個新的過濾假說。

雖然我們的新假說跟舊的「大腦過濾模型」的核心都是過濾機制,但新假說研究的是大腦的過濾機制如何使得外部和內部都只有部分信息能夠到達意識層面;而舊模型討論的是大腦如何對「擴展的意識」進行過濾。顯然,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

此外還需指出,現代主流心理學後來發展起來的過濾器模型或選擇性注意理論(Donald Broadbent,1958)討論的只是狹義的過濾功能,它主要研究的是跟即刻生存目標和目的相關的過濾機制;而我們的新假說討論的是廣義的過濾功能,它研究的是任何時刻出於生存目的都存在的過濾機制。

新的過濾假說暗示大腦在各方面都具備更大的潛能,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它們並不表現出來;可見,出於生物學上的生存的目的,極致並不是最佳的策略,適中、和諧反而更好。但在特定狀況下,它們會因覺知的更敏感而表現出各種超乎尋常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講,很多天才其實只是對知覺層的控制出現問題的非正常人而已。而且這還意味著,跟人們通常的認識不同,人的超常能力其實跟潛意識無關,而是跟意識層面變得更敏感的覺知相關。

關於禪定

關於禪定的發生機制,尚無從了解。但按眾多經歷者的經驗描述,在禪定狀態中,由於自我已完全消失,所以思維活動無法進行;同時,知覺層是關閉的,並啟動一種全新的感知模式,一種完全不同於我們平時通過五入處來感知世界的模式;人會產生跟宇宙融為一體的感覺、並感覺到日常的一切都消失了、甚至連自己都消失了等神秘體驗。此時,意識和潛意識均已消失;我們稱之為一種超意識、超知覺的狀態。

意識狀態改變的本質

自我的消失帶來三種機制,分別是覺知的更敏感、幻覺的產生和禪定的發生。覺知的更敏感屬於意識層面,幻覺的產生屬於潛意識層面,禪定的發生屬於超意識層面;前兩種機制都跟知覺層密切相關,而禪定的發生則是一種超知覺的機制。

接下來,我們將以自我的消失和恢復的過程為主線,仍然以對冥想、致幻藥物、催眠和生理病變等各種意識狀態改變方式的經驗描述為實證資料,從中梳理出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以揭示三種機制間的關係。

自我消失的過程

在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的自我逐漸消失的過程中,人必然會同時發生兩種機制:一是我們在新的假說中所指出的大腦過濾功能減弱,導致覺知變得更敏感;二是幻覺的產生。

兩種機制會相互作用:一方面是因為知覺層變得更敏感,導致幻覺被加強;另一方面,往往被忽略的是幻覺會干擾覺知的更敏感(尤其是對內的覺知)。

自我完全消失

隨著自我逐漸消失,覺知變得越來越敏感,幻覺也越來越強烈,一直持續到自我即將完全消失的那一瞬間:

禪修進入禪定時;

嗨藥即將嗨大時;

人瀕臨死亡時;

……

上述情形都是自我即將完全消失的臨界點,在那一瞬間人們通常都會產生對完全失去控制的極大恐懼。

之後,由於尚不完全清楚的原因,只有少數情況下人會進入自我完全消失的禪定狀態,而大多數情況下人會進入仍殘留自我的「深度幻覺狀態」。

當年蒂莫西·利裡等曾將「西藏生死書」改寫成一本服用LSD等迷幻藥的指南「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其實,「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和「西藏生死書」這兩本書通篇講的都是同一個主題:在自我完全消失的臨界點及之後,如何擺脫「深度幻覺狀態」,從而進入禪定狀態。這導致之後對這一領域的關注基本都是以禪定狀態為主、到禪定狀態為止;但其實對禪定狀態之後自我恢復過程的研究還能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自我恢復的過程

通過對阿姜布拉姆、阿姜摩訶布瓦等關於禪定出定後經驗的描述進行分析和研究,我們認為:雖然原因尚不明確,但在出定後禪定可以暫時抑制幻覺的產生,從而使得對內和對外覺知的更敏感在禪定後的自我恢復過程中可以充分地顯現出來且不受幹擾。

而「深度幻覺狀態」之後自我的恢復過程,跟自我消失過程中兩種機制的相互作用類似。

綜上所述,覺知的更敏感和幻覺的產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同時發生,以致後者會干擾前者;禪定狀態跟「深度幻覺狀態」相平行,且禪定會在結束後暫時抑制幻覺的產生。

深觀的本質和止觀之謎

再進一步,我們會發現佛教中所說的深觀或內觀,其實就是我們在新的假說中所強調的因大腦過濾功能減弱而導致的對內覺知的更敏感。當對內的覺知變得很敏感時,人會覺知到每一個感受、每一個念頭和每一個本能/直覺等的生起和消失,而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在正常情況下所覺知不到的。打個比方,人在通常情況下對內的覺知就相當於是在正常地看電影,而覺知變得更敏感就相當於是看電影的慢動作放映。因此,對內覺知的更敏感對佛教修行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按佛教的教法,正是通過深觀五蘊,從而最終獲得證悟。

換句話說,深觀的本質(或所謂念力的增強)其實就是因大腦的過濾功能減弱而導致的對五蘊的覺知變得更敏感,而不是觀察得更專注。其實覺知的更敏感,早在禪定發生前自我逐漸消失的過程中就已經存在了;但同時產生的幻覺會干擾覺知的更敏感。所以只能在禪定後自我恢復的過程中,因禪定暫時抑制了幻覺的產生,深觀才變得可行。此所謂先止後觀、由定生慧。也正因為如此,佛陀才會在修到最高無色定後,再苦修六年,仍無果;佛陀最終的證悟來自於禪定之後的深觀,佛陀真正的創見也正是在禪定之後進行深觀。

參考文獻

Bentall, R., 1990, The Illusion of Reality: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Hallucination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Vol 107.

Bergson, H., 2004, Matter and Memory, Dover Publications.

Boowa, A., 2005, the Path to Arahantship, Baan Taad Forest Monastery.

Brahm, A., 2006, Mindfulness, Bliss and Beyond: A Meditator’s Handbook, Wisdom Publications.

Broadbent, D., 1987, Perception and Communi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rles, T., 1969,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Harper.

Coleman, G., 2007,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Penguin Classics.

Freud, S., 1899,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Random House Inc.

Horowitz, M., 1975, Hallucination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in Hallucinations: Behavior, Experience, and Theory, New York: Wiley.

Huxley, A., 1954,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HarperCollins US.

Jahn, R., 2011, Consciousness and the Source of Reality, ICRL Press.

Jung, C., 1962,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Vintage.

Kelly, E., 2007, Irreducible Mi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Koch, C., 2004, The Quest for Consciousness: A Neurobiological Approach, Roberts & Company Publishers.

Lynn, S., 2010, Handbook of Clinical Hypnosis, Barnes & Noble.

Leary, T., 1964, The Psychedelic Experience: A Manual Based on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 Citadel.

Orne, M., 1965, The Nature of Hypnosi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chwartz, T., 1996, What Really Matters: Searching for Wisdom in America, Bantam Books.

Taylor, J., 2009, My Stroke of Insight: A Brain 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Penguin Books.

Zimbardo, P., 2007, Psychology and Life (18th Edition), Pearson.

相關焦點

  • 科學界研究超自然現象的三個階段
    在這個指導思想下,「神秘學」客觀記載了各種民間傳說的超自然現象。其中一些很有普遍性,比如「附體」「轉世」等等,會出現在各種文化背景裡面。進入現代社會,民俗和神話等領域的學者繼承了這類研究。不過,他們刪除其中的超自然成分,把它們當成文化現象。類似「怪獸」「不明飛行物」或者「特異功能」,有不少古籍中都有記載。相比於它們,當代超自然事件傳說只是換湯不換藥。
  • 《招魂》系列主人公去世,一生都在和丈夫研究超自然現象
    電影《招魂》系列主人公沃倫夫婦原型之一,超自然現象研究者羅琳·沃倫於近日離世,享年92歲。沃倫夫婦曾在現實中調查了很多超自然現象,最出名的是阿米蒂維爾事件。除了《招魂》,《鬼哭神嚎》、《安娜貝爾》系列等電影也是基於沃倫夫婦的調查而創作的。
  • 非常意識狀態
    ,以下簡稱NOSC)或變換意識狀態(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指一類與「正常的、理性的清醒意識狀態」不同,具有短暫性和自願性特徵的意識狀態,不包括睡眠和由疾病或反常社會處境所致的精神障礙催眠狀態,出神狀態,銷魂狀態,附體體驗,分離狀態,入靜,禪定,中邪等均是以此有關的專業或非專業概念.NOSC是一種跨文化現象,存在於幾乎所有民族的療病手段或宗教、精神生活中。
  • 為什麼科學解釋不了一些超自然現象?
    準確地說,科學不是無法解釋一些超自然現象,而是無法解釋所有的超自然現象。迄今為止,科學無法完美解釋宇宙中發生的所有現象,而解釋不了的,說得唯心一些,叫做靈異事件;說的唯物一些,叫做超自然現象,也就是超越或違背了自然規律的現象。
  • 為什麼科學無法解釋一些「超自然現象」?
    而在那個憑經驗生活的年代,也沒人知道小夥伴的不適是否真的和動土有關,可能是偶然性事件,也可能是某種科學暫時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不知道,生活在另一個地方的你,是否也遇到過、或聽說過什麼難以解釋的超自然現象?
  • 哈爾濱街頭驚現「超自然現象研究和防禦局」車輛 ,什麼來頭?
    來源:生活報27日早高峰,哈爾濱市民陳女士駕車經過安發橋附近時看到,一臺白色車輛有非常奇怪的字樣:"超自然現象研究和防禦局"。"車上還有英文字母BPRD,像一個國際機構。之前從來沒聽說說過這種機構,感覺來頭不小的樣子。"她說。
  • 冰城街頭驚現「超自然現象研究和防禦局」車輛 咋回事?
    龍頭新聞訊(記者丁燕)27日早高峰,哈爾濱市民陳女士駕車經過安發橋附近看到,一臺白色車輛有非常奇怪的字樣:「『超自然現象研究和防禦局』。車上還有英文字母BPRD,像一個國際機構。之前從來沒聽說說過這種機構,感覺來頭不小的樣子。"她說。
  • 幻覺
    有人說這是前世的記憶,也有人覺得自己有預知未來的第六感,科學家們把這種現象叫做「記憶幻覺」。事實上,目前我們還很難用科學的方法來直接研究這種「記憶幻覺」,因為沒有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驗室中重現這種「記憶幻覺」。但我們不妨從側面來挖掘和研究一下這種幻覺現象可能發生的原因。
  • 我的世界:一個超自然現象「怪物」聚集地,「SCP基金會」模組
    SCP基金會(Special Containment Procedures Foundation)是一個以各種超自然現象、物品或者生物等等異常,作為主題的系列小說。同時也是該小說中的一個組織名稱,故事的主體完全圍繞一個名叫「SCP基金會」的組織,其本身的運作不受到任何國家組織的幹涉和管轄,其唯一目標為「收容世界上所有的超自然異常現象、事件、個體等等」,並統稱其為「收容物」(即SCP)。「SCP基金會」對每個收容物,都會有一個對應的編號如:SCP–XXXX。
  • 探尋未知世界,超自然現象到底存不存在?神龍到底存不存在?
    超自然現象(英文:Supernatural Phenomenon),又稱靈異現象,包含了超自然現象和超自然力量,即是在自然界無法見到同時無法用通常手段證實的力量或現象。超自然是不存在的,一旦超自然能夠被證實,則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
  • 現實中真的存在科學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嗎?
    所以,現實中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並不能說明什麼,這種情況很正常,我們不要以為科學就必須「無所不能」,不要認為「如果科學不能解釋某種現象」,科學就失去了說服力!同時,科學永遠是沒有盡頭的,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看起來「高大上」的觀點實際上透露的是對科學本質的不理解。科學是一直向前發展的。
  • 意識狀態的評估
    一、格拉斯哥昏迷記分(GCS):為新的昏迷評分法,臨床較常用,GCS對傷者的睜眼(反映腦幹激活系統的活躍程度),言語(反映大腦網狀結構系統功能和高級綜合能力)、運動(反映大腦皮質的功能狀態)三方面所得總分表示意識障礙程度。
  • 靈異事件是人的幻覺?華航怪異事件,低沉哭泣聲為何至今都沒答案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一個人在夜晚,行走在路上,總是感覺後面有人跟著,甚至有人說,鬼是存在的,但是事實告訴了我們,這就是心理狀態引發的,可能不同的人,走在同一個比較「陰暗」的角落,會產生不同的狀態,這就是心理產生的,所以這就是心理上的一種恐怖狀態,自己都無法解釋的「靈異事件」。下面這張圖,你看看是不是有幻覺出現?
  • 中國有哪些專門處理靈異、超自然現象的部門?
    但實際上,749局是專門研究超自然現象的機構,不了解的同學可以自行百度。   ——王佑西   幾十年前人是真信這些,那會兒飛碟、水怪之類的超自然現象也很流行。現代人接觸信息多了才不信了,這種部門也消失了。
  • 我的世界:一個超自然現象「怪物」的聚集 地,「SCP基金會」模組
    SCP基金會(Special Containment Procedures Foundation)是一個以各種超自然現象、物品或者生物等等異常,作為主題的系列小說。同時也是該小說中的一個組織名稱,故事的主體完全圍繞一個名叫「SCP基金會」的組織,其本身的運作不受到任何國家組織的幹涉和管轄,其唯一目標為「收容世界上所有的超自然異常現象、事件、個體等等」,並統稱其為「收容物」(即SCP)。
  • 世界上發生的4個超自然現象,人們議論紛紛,很難用科學解釋!
    世界上發生的4個超自然現象,人們議論紛紛,很難用科學解釋!科技的進步讓人們開始了探尋史前文明的道路,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無法解釋超自然現象,即使利用高科技很難解答問題背後的答案,自然界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通過它的鬼斧神工可以創造出很多神秘現象,一些沒能解開的問題,久而久之成了未解之謎。在地球上曾經發生過這4個非自然現象,迄今為止都沒能解開答案,很多人對這些現象爭議不斷。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超自然現象?一份來自懷疑論者的解讀
    靈媒能夠使椅子和桌子漂浮起來,憑空出現幽靈,物體會突然出現或消失,或者處於恍惚狀態的靈媒會傳遞來自「另一方」(一般為死者——譯者)的信息。靈媒福克斯姐妹 | Wiki有趣的是,這種靈媒信仰不僅為公眾所接受,也為當時一些最優秀的科學頭腦所接受,有人還證明了這一現象的真實性。
  • 「音頻毒品」泛濫 刺激腦電波使陷入幻覺狀態
    現象  「幾天前,我在瀏覽網頁時發現了這種音頻,據說聽後可以產生吸入古柯鹼、海洛因和大麻等毒品後的感覺,我想嘗嘗鮮。」市民王先生說。從網絡上的留言來看,像王先生這類想嘗鮮的人不在少數。  吸引他們的就是「音頻毒品」。在相關網站有關於「音頻毒品」的介紹:「音頻毒品」英文名稱為I-Doser,也可以稱作「聽的MP3毒品」。
  • 科學探索:「驚馬槽陰兵過路」神秘超自然離奇現象留給我們人類的啟示
    這些神秘的現象,究竟能否真相大白?陰兵過道傳說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奇蹟?   關於「陰兵過路」,故宮的專家給過解釋,說是朱紅色的宮牆富含四氧化三鐵,四氧化三鐵是磁性物質,可以記錄聲音,在閃電雷鳴的氣候中,閃電和四氧化三鐵產生化學反應,導致這面城牆有了磁帶的記錄功能。
  • 中國的神盾局:研究「超自然現象」的507所,錢學森擔任院長
    人體超能力這一詞彙,聽起來更像是虛無縹緲或者人為想像的的東西,這種現象只存在於影視劇中,然而,人體超能力現象並非空穴來風,在現實生活中,關於人體特異功能和超能力現象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據稱,中國歷史上就曾有研究這類現象的機構,那便是神秘的749局和507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