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的北洋軍閥是被誰打敗的?北洋軍閥是什麼意思?
清廷原計劃在全國編練36鎮(相當於師),以北洋新軍為中央軍,各地編練的新軍為地方軍,到辛亥革命爆發時,全國共練成二十六鎮,共有軍官11463人,士兵168544人。其中,以袁世凱的北洋六鎮,裝備與訓練均高於各地編練的新軍,實力最強,遍布直隸、山東與東北。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五胡為何不趁機入侵中原?這9字很有威懾力
在中國歷史上,一旦中原王朝陷入衰弱和混亂之中,那麼位於邊疆的少數民族就會趁機入主中原,比如在西晉衰弱的時候,五胡迅速入侵終北方,中原地區迅速分裂,形成了十六國的局面。
-
我軍前去撤僑時,為何武裝分子不敢阻攔?看看警示牌上寫的啥!
我國在近年撤銷行動中,無論是利比亞暴亂,還是紐西蘭地震,又或者是以色列大火等等,中國每一次的撤僑速度,都讓世界各國都另眼相看。那麼,在戰亂國我軍前去撤銷時,為何當地武裝分子不敢阻攔呢?在2011年利比亞暴亂時,我國在撤僑時調動民航、貨輪,還動用了運輸機,甚至租用外國遊輪,成功把35860名中國公民安全接回家。而在2015年葉門動蕩時,將執行亞丁灣護航的中國海軍第十九批護航隊派去葉門撤僑,第一批撤離154人,第二批撤離455人。
-
中國有座城市,地理位置險要,二戰中日本卻始終不敢佔領
我們知道,中國近現代史上,日本帶給中華民族的傷痛是難以言說的。尤其是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看清了晚清王朝面目,雖然從表面上看是龐然大物,但內部早已虛弱不堪,根本沒有多大的反擊能力。這也刺激了日本人進一步加快侵略中國的野心。
-
日本二戰唯一不敢入侵的城市,如今是中國最富有地方,人均50萬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在戰前吞併了朝鮮和中國臺灣,之後又開始侵略了中國、菲律賓、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其佔領的範圍有半個亞洲。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日本是入侵了當時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地區,唯獨對彈丸之地澳門卻不敢染指,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筆者之前的文章裡提到,日軍的戰鬥力是驚人的,抗戰將領張發奎曾說,「我感覺敵人能攻佔任何他們想要的目標;倘若他們沒有佔領某地,那是因為他們不想要。在整個抗戰期間我思路一貫都是這樣。一切都是時間問題。」
-
北洋軍閥真如教科書上評價的那麼不堪嗎?
歷史是一段又一段令人傳頌的故事,我們聽到怎樣的歷史,並非全部取決於歷史事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講述者的加工。在歷史書上對於北洋軍閥的評價過於偏激。那個時代是一個複雜的時代,所謂的善惡也是相對而言的,北洋軍閥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近代中國戰火紛飛。但在那個動蕩的時代裡,他們中的很多人始終保持著一個中國人應有的氣節。
-
這一物種成功入侵中國,中國吃貨:不敢吃啊!
當然了,這些物種入侵事件其實是因為人為失誤。而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們中國似乎從來沒有面臨到這種問題,因為很多的生物來到中國之後貌似都成為了我們的一道美味。
-
民國時除了袁世凱,此人最有稱帝希望,卻被算命大師嚇得不敢造反
他在位期間一統北洋軍閥,發展近代經濟,建立君主立憲制,也曾作出一番豐功偉業。在當時,能與袁世凱掰手腕搶皇帝位置的還真沒幾個,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山西就有一位土皇帝,可以與袁世凱爭上一爭。他就是山西王,閻錫山,不過時人更喜歡稱呼他為「閻老西」或者「山西土皇帝」。從這個稱呼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在山西閻錫山的勢力有多大。
-
為什麼袁世凱一死,中國就開始了軍閥混戰?一切得從曾國藩說起
"軍閥"一詞,據說是梁啓超從日本翻譯過來的,感覺一聽就不是什麼好詞。古代中國也有軍閥,不過那時候叫「藩鎮」,比如康熙滅的「三藩」就是所謂的「軍閥」。所以,軍閥勢力的存在,一般就意味著「動蕩」、「動亂」。不過實事求是地說,「三藩之亂」那時候的社會再動蕩,跟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
-
日本侵華期間,為何不敢動喬家大院?學者:你看門口放的什麼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大地陷入戰亂之中。小小日本島國,野心卻大得驚人,他們妄圖吞併整個中國,甚至是稱霸世界。日本入侵中國後,可謂是無惡不作,日軍在中國所犯下的罪行更是罄竹難書。日本入侵中國期間,曾實行「三光政策」,所到之處無一活口可言根據《抗日戰爭史》中的記載,在1941年至1942年期間,日軍曾在我國華北地區進行多達174次的掃蕩。
-
二戰日本唯一不敢入侵的我國城市,現在富得流油,人均收入50萬
二戰的時候,日本和德國作為侵略方幾乎入侵了亞洲的所有地區,除了中國,越南這些地方外,還入侵了當時還是屬於英屬殖民地的香港。也不知道日本是從哪裡找到如此大的底氣,敢有這樣的野心,後來竟然還在太平洋和美國爆發了戰爭。
-
抗戰時中國軍隊,為何能將歐洲不待見的「盒子炮」,玩得大放異彩
如果不組合槍託,有效射程只有25至50米,那就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打哪指哪,全憑運氣。 但那時的中國軍隊卻對其極為青睞,很多北洋軍閥都給自己的部隊配備盒子炮,抗日時期也一樣,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喜歡裝備這種槍枝。 在歐洲不受待見的盒子炮,為何到了中國卻能大放異彩呢?
-
抗戰時期,日本軍隊攻陷了香港,卻為何不敢侵佔澳門?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開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同樣,在這14年的時間裡,日本軍隊的鐵蹄踏遍大半個中國,除了中國內陸領土外,連當時被英國人佔據的香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也被日本人攻陷。
-
日本為何一定要入侵中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就明白了
日本為何一定要入侵我國?把「中國地圖」倒過來,你就徹底明白了,下面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說到中國東部的鄰國:日本,這真的不叫人省心吶,這個國家一點也不老實,整天都在思考怎麼佔我國的便宜,覬覦我們的土地,無論是從遠古時代在現代,是真的沒少騷擾我國啊。
-
老外:古代中國這麼強大,為何從未入侵過日本?是看不上嗎?
@Robert Maxwell:首先,日本沒有中國需要或者想要的東西,日本相對於中國幾乎是資源匱乏的,在二戰期間,日本的主要資源基本上都需要依賴進口,這個方面講,中國沒有什麼理由去入侵日本這個小國。而古代的中國最大的威脅幾乎都是在其西部和北部邊境,因此,中國人會傾向於把軍事行動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同時,古代中國所需要的資源(例如馬)並不在日本這個地區產出。所以中國為什麼要去入侵日本,攻擊日本,不會並不會打開任何寶貴的貿易路線,相比於中國西方,日本沒有任何的商業價值,也就是說古代的日本並沒有什麼中國能看的上地方吧。
-
推薦:北洋軍閥史推薦讀書目錄——必讀版
小編語:北洋軍閥史是近現代史研究不可忽視的至為重要時期,在近代中國研究中,北京政府時期的歷史相對處於被輕視,甚至被忽略的狀態。
-
日本天皇地位崇高,為何公主去學校,卻被同學欺負到不敢去上學?
日本天皇制是世界歷史上最長的君主制度,從古代起日本就沒有改朝換代過,始終是菊花王朝,也始終是同一個王族,號稱「萬世一系」。不過日本天皇不擁有實權也並非只是現代的事情,自1185年鎌倉幕府建立到1867年大政奉還,天皇權力被架空了620年。
-
為何多數中國父母,不敢讓孩子「獨自上下學」?擔憂並非沒有道理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有篇關於孩子上學的文章,將日本孩子和中國孩子上下學做對比。日本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獨立上學,不需要家長接送;反觀中國家長不止小學,初中、高中還在接送孩子上下學。為何多數中國父母不敢讓孩子「獨自上下學」?
-
抗戰時日本唯一不敢招惹的中國城市,今人均年收入50萬,政府還發紅包
日本在二戰時期,瘋狂的入侵我國,他們發動戰爭,佔領了我國東北地區後,發現佔領中國比想像中的容易很多,中國群眾很好奴役還不反抗,於是妄圖佔領整個中國,甚至是整個東亞地區,然後實現稱霸世界的美夢
-
趙構下令處死嶽飛後,為何金國不趁機滅了南宋?原因令人心酸
趙構下令處死嶽飛後,為何金國不趁機滅了南宋?原因令人心酸「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想必大家對於這首詩,應該都不陌生吧!此詩相傳正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所作,當中原大地陷入了敵方之手,局勢緊急,若無此壯志,怎敢復河山!嶽飛在當時正是嶽家軍中最有本事的人。他在騎射方面頗有「第一」之名,而在統領軍隊又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