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本軍隊攻陷了香港,卻為何不敢侵佔澳門?

2021-01-11 文史群英會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開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同樣,在這14年的時間裡,日本軍隊的鐵蹄踏遍大半個中國,除了中國內陸領土外,連當時被英國人佔據的香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也被日本人攻陷。

說到香港,就不得不提澳門,因為這兩個地方是當時除臺灣外,中國僅有的兩處被西方國家所佔據並經營多年的殖民地。日本人攻陷了香港之後,按說揮兵南下,旦夕之間就可以拿下澳門,為何挺住了腳步,沒有入侵澳門呢?

原因就在於日本在巴西有大量的移民,使得其不敢對澳門輕舉妄動。但是澳門又不是被巴西殖民,為什麼日本人會投鼠忌器?下面來細細為你道來緣故。

美洲大陸發現後,巴西這塊幅員遼闊、土壤肥沃之地很快就成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後來並建立了巴西國。由於當地人口稀少,巴西政府就打起了引入外來移民的主意。一開始巴西政府還有種植園主打算引進咱們中國勞工,因為中國勞工吃苦耐勞,比較勤奮,是種植莊家的一把好手,甚至有人建議招募100萬華人去巴西。

但是目光短視的清政府居然拒絕了巴西提出的招募華人勞工的請求,清政府答覆道:「華人入海外,非奸即盜,捉到了應就地斬首」,試想一下,如果當初年百萬華人勞工去巴西,經過數代繁衍到今天,起碼有近千萬華裔人口。

被清政府拒絕後,巴西政府轉而把目光投向了日本,雙方一拍即合,大量日本農民奔赴巴西。經過幾十年的人口遷移,到了日本侵華戰爭時,日本移住巴西人口已達30多萬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本橫掃東南亞一帶的美英軍隊,在攻下香港後,葡萄牙人擔心澳門也被日本給佔了,就以「同出一元之巴西」為由,照會日本政府:如果日本侵佔澳門,巴西則將遷居在本國的日本僑民全部遣返回去。

加上澳門本身面積不大,戰略位置沒有香港重要,日本私下裡便於葡萄牙達成了秘密協議,因此,14年的抗戰中,日本沒有對澳門下手。

回過頭來,再來看看當初的日本移民巴西舉措。有數據顯示,現在巴西是全球日裔最多的海外國家,巴西有人口兩億,日僑日裔就佔了1%,即200萬左右,在巴西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清政府的無腦行為,真是讓人扼腕嘆息!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軍為何不敢進攻澳門?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侵略成性,相繼佔領了香港、廣州灣、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英法的殖民地,卻唯獨對於跟香港毗鄰的澳門島,絲毫不敢侵犯,原因是什麼?
  •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為何不敢瓜分中國?他的話讓洋人不敢囂張
    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敢保證自己一直都是強大的,就算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中國也是如此的。清朝末期是我國最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那個時期的中國飽受列強的欺負。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為何不敢瓜分中國?他一句話讓洋人不敢囂張。
  • 抗戰時期日本軍隊殘忍極端,八路軍是如何感化大量日本俘虜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暴虐與殘忍,這和日本當時過於極端的國情、軍情有關,日本當時異化了「武士道精神」,普通的日本人成長在那樣的環境下,完全異化成了禽獸,以至於在戰爭中暴行累累。 但是,二戰時期的日軍在中國戰場上也有個相當奇特的地方:出現了大批革命戰士。
  • 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卻只有幾百萬
    不過雖然兩國都在拼命的爆兵,但中國軍隊數量始終維持在400-500萬,巔峰時期也不過540萬,而日本軍隊數量卻高達700多萬,軍隊數量遠遠超過中國。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抗戰時中國有好幾億人口,為何軍隊只有幾百萬,還沒有7000多萬人口的日本多?第一,中國雖然人口數量多,但幾乎全是樸實的農民。
  • 日本侵略軍為何沒佔領澳門
    日本侵略軍為何沒佔領澳門? 1941年12月25日,港英政府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日本,標誌著香港淪陷,日本統治香港的開始。
  • 抗戰時期,我軍繳獲了很多日本軍大衣,為何很少有士兵穿上?
    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說個問題,在抗戰時期,我軍繳獲了很多日本軍大衣,那麼,為何很少有士兵穿上呢?首先,在戰場之上,戰局瞬息萬變,八路軍戰士在繳獲了敵軍物資後,通常來不及轉移到自己的陣地。那麼,對於軍大衣這種戰略性物資,我軍肯定不可能將其白白留給日本人的,於是大多採取就地燒毀。其次,當時中日雙方水火不容,八路軍戰士對日本人更是痛恨萬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肯定不可能去穿日本軍大衣。一般來說,這些被安全運回的軍大衣會被後勤人員抽出其中的棉花,重製成一件中國軍大衣,再運到前線去給將士們使用。
  • 一個日本軍隊的山崎大隊,擁有多少兵力,為何抗戰時期那麼難打?
    抗日戰爭時期,雖然中國軍隊人數數量上有很大優勢,但裝備上的欠缺不是一星半點。日本的山崎大隊是負責掃蕩的任務,但是偶然間卻進入了根據地。結果他們被各種軍隊包圍,但各支部隊竟怎麼都打敗不了這個大隊。那麼,這山崎大隊總計有多少兵力呢?
  • 葡萄牙佔領澳門多年,之後為何又主動談判歸還?原因很簡單
    葡萄牙佔領澳門多年,之後為何又主動談判歸還?原因很簡單大家都知道在過去我國有一段非常屈辱的歷史,國家的很多領土都無法收復,國家也充滿著侵略和戰亂,很多地方被國外的列強所佔領,其中大家都熟知的就是當時的香港和澳門,這兩個地方都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但是卻被侵佔,這兩個國家分別是英國和葡萄牙。今天要說的就是其中之一的澳門,那麼當時澳門是如何被葡萄牙所侵佔的呢?
  • 除香港和澳門,中國還有一地被租借99年,卻提前50年回歸我國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加入瓜分中國的行列中,我國籤訂了一系列的條約,賠了大筆銀兩,割了很多土地,其中包括英國佔領的香港和葡萄牙佔領的澳門。後來,經過後人不斷努力,終於將失去的領土收復了回來。港澳兩地先後在1997年和1999年歸國。
  • 銘記歷史,令人震驚的抗戰時期老照片
    蔡廷鍇1932年,蔡廷鍇,率領十九路軍在「一二八事變」後奮起抗擊日軍,使日軍侵佔上海的陰謀不能成功。讓世人知道在東北不抵抗之後,中國還是有一批能打和熱血的軍人。日軍1937年,日軍攻陷上海,真在巷戰的日軍。
  • 香港推出抗戰主題VR虛擬展覽館 全方位呈現史實
    中新社香港9月17日電 (記者 韓星童)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為紀念此重要歷史事件,中國文化研究院(研究院)17日宣布,推出「抗日戰爭與日佔香港」資料套裝,並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首次製作以抗戰為主題的VR虛擬展覽館,全方位呈現這一重要史實。據悉,「抗日戰爭與日佔香港」VR虛擬展覽館將於18日上載至研究院網頁,供教師、學生及公眾人士免費瀏覽。
  • 抗戰夫人、淪陷夫人、劫收夫人,抗戰時期重婚案為何如此多
    然而,抗戰是一個持久戰,交通被破壞,人們流動起來很難,通訊不發達,人與人交流滯後,分隔在淪陷區和後方的夫妻別說見面了,連寄封信都挺困難,實際上已經沒有了正常的家庭生活。當張忠良母親帶著兒媳、孫子上門來找張忠良時,張卻迫於王麗珍的施壓,不敢相認,絕望的素芬投黃浦江自盡。當年《一江春水向東流》上映後引發上海觀眾的共鳴,連映六周,場場爆滿,甚至出現了「滿城爭看一江春」的盛況,由此可見這個故事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是多麼的典型。
  • 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都裝備了哪些國產步槍?一起來看看!
    圖為漢陽造步槍,漢陽造也就是「漢陽八八式步槍」,為清末漢陽兵工廠仿造德國授權的Gewehr 88步槍,從1889年就開始服役了,共生產超過100萬支,是二十世紀初中國軍隊的代表性武器之一,在抗戰時期,漢陽造為中正式還未出現前的過渡槍枝。圖為快利步槍,此款武器為李鴻章江南製造局所制,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種連發槍。
  • 抗戰期間日軍究竟侵佔了我國哪些省市?
    作為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在千百年的歷史中,給我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尤其是14年抗戰時期,日本再度對中華民族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作為島國的日本,苦於地狹人稠且火山地震頻發的惡劣環境,一直以來都渴望在東亞大陸尋找新的立足點。所以每當日本實力強大且東亞大陸盛極而衰,日本的侵略就不可避免。
  •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華南抗戰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抗戰時期的華南沿海是各種戰略物資輸入內地的重要區域性通道,具有一面多點的特徵,沿海的香港、澳門、汕頭、鎮南關,以至廣州灣、海南島等港陸據點都是非常重要的外援物資通道和潛在的輸入口,是日軍整個對華封鎖戰略中極為重視的區域。日軍在淞滬會戰結束後籌劃侵略廣東,其目的就是封鎖華南的戰略物資通道,以迫使重慶政府屈服。
  • 香港首次推出抗戰主題VR虛擬展覽館 加強青年學生及大眾對史實的理解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為紀念此重要歷史事件,中國文化研究院17日宣布,推出「抗日戰爭與日佔香港」資料套裝,並運用虛擬實境(VR)技術,首次製作以抗戰為主題的VR虛擬展覽館,全方位呈現這一重要史實。
  • 為什麼不得將回歸前的香港、澳門稱為『殖民地』?
    而被佔領地只是臨時失去主權,被佔領地的主權名義上、法理上仍然存在,即歸其祖國擁有,被佔領地未來的主權地位走向就是歸屬其祖國,不存在其他的可能性。第三,聯合國大會已將香港和澳門從殖民地名單刪除。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後不久,當時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黃華於1972年3月8日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主席,明確宣布:「香港、澳門是屬於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帝國主義強加於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結果。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和葡萄牙當局佔領的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解決香港、澳門問題完全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內的問題,根本不屬於通常的『殖民地』範疇。
  • 銘記抗戰歷史,這些地方值得去「打卡」
    電影《八佰》熱映後,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成為熱門參觀地點。而我們廣東也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根據地之一,銘記抗戰歷史、緬懷抗日英烈,廣東人身邊就有不少值得去「打卡」的地方。
  • 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為什麼一敗再敗,一位美國四星上將說出根本原因
    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的數量遠遠多於日本侵略軍,就武器裝備而言,在抗戰前期,國民黨軍隊的裝備不如日軍,但是在抗戰後期,由於美國的幫助,部分國民黨軍隊的武器裝備大為改善,少數部隊的武器裝備質量水平已超過日軍。
  • 抗戰劇裡,為何總能看到牆上「仁丹」的廣告,這個人更是不可忽視
    抗戰劇裡,為何總能看到牆上「仁丹」的廣告,這個人更是不可忽視 日本仁丹的發明者森下博文在侵佔臺灣時是一名日本軍人,他在臺灣受到一種以砂仁為主要原料的清涼解暑藥的啟發,回日本後對配方重新進行改進,創造了日後風靡一時的「仁丹」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