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從不缺乏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聰明、好學、聽話,什麼東西一學就會,什麼信息一想就明白,腦袋就是那麼的好使。根據環球網報導,2018年12月18日,世界頂級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發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其中中國學生曹原位居榜首,讓人振奮的消息是,這個年僅22歲的天才少年,攻破了百年世界難題,發現了讓石墨烯超導的方法,有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傳輸效率。對此不少人表示,曹原就是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而他最讓人感到敬佩的就是在美國向他拋出橄欖枝的時候,他果斷地拒絕了美國的綠卡誘惑。
關於「天才」很多人感性的態度是「嫉妒」的,但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其實不難發現,這世上聰明的人有太多太多。生活中從來不缺乏聰明的人,但很多人的聰明都被扼殺在搖籃當中了。聰明人世上有很多,他們有非同凡響的智商,腦子轉得確實比常人快,但是大多數人只能在某一段時間裡展示出這份聰明,因為得不到好的培訓,這份聰明無法培養,當先天的優勢被時間磨滅時,只能從神壇跌落下來,這時心裡上的那種落差又將給人以致命打擊。
所以說哪有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腦子是一樣的,大多數家庭是如此。孩子的成長更多的是靠父母的教育,你看曹原的家庭教育和大多數家庭的教育差別,也便能知曉為什麼有的孩子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領悟能力很好了。
初中時期的曹原就有著與眾不同的智商,他有次為了做化學實驗,但實驗的物品硝酸銀很貴並且很難買,於是他便將媽媽的銀鐲子放到硝酸中置換出了硝酸銀。大多數孩子如果敢做這樣的事,那麼等待他的將是一場終生難忘的痛揍,覺得小孩子不懂事才弄出這樣玩意兒,都是不務正業的行當。但曹原的母親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鼓勵他。這件事是真是假有待商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曹原必定是喜歡實踐的人,知行合一才能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曹原的父母也必定是支持他的家長,如果父母不支持孩子,一個沒有經濟來源,只是學習上很厲害,在某一個領悟很突出的人很難走到一個更大的舞臺上展示出自己的才華。
除了曹原之外,還有一個數學方面的天才叫柳智宇。在當時他也是名震一時的人物,但最終他選擇了出家,柳智宇的聰明對解決物質世界的難題會有很大幫助,但很明顯他思考的問題更加廣大,不單單是物質上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上的歸屬。天才們總會思考這些終極的問題,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東西吸引著他們求知,精神上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也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並去追求。比如曹原出名之後,美國向他拋出橄欖枝,給他綠卡希望他加入美國國籍,但曹原的心是屬於中國的,這就是他精神上的歸屬,每個莘莘學子都該如此。
天才不是多麼遙不可及的神話,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天才只是我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禪宗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當自己的這顆心「通透」了,智慧常伴自己身邊,天才也就不是多麼震耳的名詞了。最後希望大家都找到自己的路,明白自己的心,過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