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教師節前夕,都可能有家長會給老師送禮,也可能會有老師變著法兒讓家長送禮。
有的極少數老師做得更「絕妙」,以交班費的方式,指定去某文具店購買價格不菲的文具,老師則從中吃回扣等等。
不過,絕大多數的老師在教師節等節假日,都是拒絕學生、家長送禮的。但要注意的是,很多年輕老師缺乏拒絕之法,有時反而容易誤會。
家長給老師送禮的心思,無非就是希望老師對孩子多些關照,以求學習更好和健康成長。
老師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孩子每天接觸最多的人,除了家長之外就是老師了。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都非常大,很多孩子甚至只聽老師的,不聽家長的。
比如做作業或其他什麼事,當家長指出應該怎麼做怎麼做才最好時,孩子可能會說,老師都是這麼說的,讓父母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糾正吧,會導致孩子有錯誤的認知;糾正吧,孩子又不服氣,還會影響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形象,擔心以後孩子不會聽老師的。
可見,老師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有的甚至會影響一生。
正是認識到老師對孩子的重要性,每逢節假日時,不少家長就打起了給老師送禮的歪主意。
畢竟老師教育孩子很不容易,特別是自己的孩子很調皮、成績又不好的,總希望老師多關照一下自己的孩子,多費點心。
於是,到了節假日的前夕,就想藉機會表達一下對老師的感謝之情。
其實這樣的心情,老師是非常理解的,學生們親手做的賀卡、一束鮮花等等,老師們都會欣然接受,這代表了學生的一片心意。
但對於貴重的禮品,絕大多數老師都會拒絕,畢竟有被「賄賂」之嫌。
見於此,有老師在教師節前夕,就想在班上告知全體同學說,回家跟爸媽說,教師節老師不收禮,只要跟老師說一聲教師節快樂就行了。
沒想到,老師的這一想法立即被有經驗的老師給制止了:這有此地無銀三百銀之嫌啊,千萬不能這麼說,不然誤會真的深了。
明明是真心不想收禮,也確實說了不收禮,怎麼就容易被人誤會呢?
作為老師,對待每個學生都會一視同仁。因為教好書,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本分工作,並不會因為哪個孩子的家長送了禮就格外偏愛某個孩子,更不會對沒送禮的孩子「穿小鞋」。
作為學生,主要任務是學習,努力搞好學習,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不應該把心思花在如何討好老師上。
那麼老師如何拒絕家長送禮,才不會被誤解呢?
情商高的老師都是這麼做的,家長真把禮送來了,直接退回去就可以了。千萬不要事先說,老師不收禮。不然,家長們還誤以為是提醒他們給老師送禮呢。
可見,情商高做事真的不一樣,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真的一點不假。
因不會說話造成的誤解,你有遇到過嗎?對給老師送禮一事,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