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中醫學的傳統理念放到我們未檢工作中同樣適用。修訂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夯實了司法保護責任,這對我們未檢工作也提出新要求。我們將以『一個品牌、兩個團隊、三個系統、四個基地、五個機制』逐步建立起『一體化、立體化和系統化』的未檢新格局。」
——王君
卓蘭,蒙古語意為「燈芯」,寓意著智慧之光、溫暖之光、希望之光。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檢察院在兩級院選拔36名業務能力強、富有愛心和責任心的檢察人員,成立「青城·卓蘭未檢」工作團隊。該團隊實行一體化工作機制,兩級院聯手開展司法保護、犯罪預防、教育挽救、社會救助等,形成工作合力,為做優做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打下了基礎。
智慧未檢,為未成年人保護築起「防火牆」
2019年12月初,呼和浩特市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查詢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是「卓蘭」未檢團隊為落實「一號檢察建議」,確保入職查詢和從業禁止制度發揮最大效力而自主研發的查詢系統。
據介紹,該系統直接與教育機構、社會救助機構等職能部門對接。根據呼和浩特市檢察院與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共同會籤的《侵害未成年人利益違法犯罪人員信息查詢實施辦法》,查詢系統可供教育單位、社會救助機構、體育館等經常接觸未成年人的行業進行入職查詢。目前,該系統原始碼已經向全國各級檢察機關開放。
今年4月1日,興安盟檢察分院「海蘭」未檢團隊與「卓蘭」未檢團隊共同籤署了跨區域侵害未成年人利益違法犯罪人員信息查詢平臺合作協議,對平臺中查詢申請受理、案件數據管理、檢察人員管理等多個模塊實現功能共享,形成保護未成年人的合力。
重拳連擊,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
「卓蘭」未檢團隊堅持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與公安機關會籤《提前介入偵查規範》。2019年11月,呼和浩特發生一起利用網絡聊天誘騙並性侵未成年少女案件。該團隊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獲取關鍵證據,並對被害人及時開展司法救助,取得較好效果。
「卓蘭」未檢團隊注重在辦案中發現疑點、發現問題,通過召開聯席會議、案件研討會等方式,加強與公安、法院的業務交流,統一證據審查標準和司法辦案尺度。2019年以來,先後審查批捕侵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59人,審查起訴215人。
此外,「卓蘭」未檢團隊嚴格把握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刑事政策,對涉及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案件依法開展訴訟監督。
用心呵護,對未成年被害人關護全方位
「卓蘭」未檢團隊堅持未成年人保護利益最大化原則,把保護的觸角向「案外」延伸。他們與自治區團委聯合建立自治區首家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基地——呼和浩特市青禾未成年人觀護中心,後被確定為全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建設試點單位。與婦聯共同啟動「重點青少年心理支持項目」,委託心理諮詢公司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諮詢和心理疏導服務。截至目前,已為21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救助。
該團隊還聯合檢察院控申部門制定了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暢通對未成年被害人的經濟救助通道。
2019年,明明的母親殺害了他的父親,11歲的明明成了「事實孤兒」。「卓蘭」未檢團隊與呼和浩特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溝通協調,為明明辦理了臨時監護手續,協調教育部門為明明辦理了轉學。考慮到明明經濟上的困難,檢察官又與轄區民政部門協調,參照孤兒基本生活費發放標準,給明明發放最低生活補貼,並為他申請了3萬元的司法救助金。
預防教育,為未成年人自護打好「防疫針」
今年7月,最高檢對「法治進校園」全國巡講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表揚,「卓蘭」未檢團隊、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檢察院檢察官郝文霞榜上有名。
新城區作為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區,有在校學生9萬餘名。新城區檢察院以「法治進校園」為切入點,建立了有檢察長參加的21人法治副校長團隊,擔任41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並聯合司法、團委、婦聯共同開展活動,有效預防了未成年人犯罪。
呼和浩特市檢察院「卓蘭」未檢團隊負責人王君告訴記者,該院以「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為依託開展未成年人自護教育,舉辦法治教育宣傳講座514場,覆蓋學校163所,受教育學生120萬餘人,基本實現校園普法全覆蓋。同時,還利用「卓蘭」未檢微信公眾平臺,原創「寒假課堂」「暑假課堂」等系列自護微信文章30餘篇,通過網上法治教育基地、「雲上法治教育課」等形式,讓孩子們宅在家裡也能接受到優質的法治教育。
與此同時,呼和浩特市檢察院「卓蘭」未檢團隊還與市婦聯合作開展「學習民法典,構建和諧家庭」系列普法活動,利用抖音、快手平臺發布39個普法作品,累計播放量達1000萬。
(本報記者沈靜芳 通訊員李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