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身體健康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其實十八歲以下都是孩子身高成長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家長恨不得將所有有營養的東西全部給孩子,只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身體。但是讓很多家長不敢相信的是,很多父母認為的「高營養」食物,其實都是「假營養」。
其實只是家長眼中認為的「高營養」,並不是真的有營養。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經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高達七億人的五歲以下兒童中,約有1.1億的孩子正在遭受這隱性飢餓」。
我想,家長們自然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身體長的健康。不過應該也有不少家長在疑惑,明明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變得這麼好了,怎麼還會飢餓呢。
其實「隱性飢餓」只是一個名稱。世界衛生組織將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稱之為「隱性飢餓」。並且是指機體由於營養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以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等。與此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的過度攝入,從而產生隱性營養需求的飢餓症狀。
其實這種症狀一般認為是一種因為無法保證正常營養成分吸收而導致的飢餓症狀,常出現在兒童或者青少年群體中。所以此「飢餓」非彼「飢餓」,有些孩子即使吃很飽,還是會有「隱性飢餓」。
要怎樣保證孩子既能「吃得飽」又能吃的健康呢,主要還是要看食物的營養密度。就是指食物中能量與營養素的含量,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濃度。營養密度高,就是食物中熱量低營養高的食物,營養密度低的反之同理。
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大多都偏向於米飯、饅頭、麵條、包子、餃子等,以米麵這些食物為主。但是這些食物含量最多的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類。
那麼如果這些食物吃得過多,就相當於糖類攝入過多,危害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吧,雖然很有飽腹感,但是很容易轉化為脂肪,甚至誘發糖尿病或是冠心病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減肥人士表示自己不吃碳水的原因。
其實這種就屬於營養密度低的食物了,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吃大米白面是咱們的傳統食物,怎麼現在就這麼不健康了呢?其實主要是由於現在的大米過於精細,為了滿足現在人們的追求的口感和口味將有營養的那部分已經打磨掉了。
其實不只是現在我們常吃的主食是「假營養」,還有一些家長們認為十分有營養的食物也是「假營養」。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家長們可千萬不要給孩子多吃了。
骨頭湯
很多家庭都有喝湯的習慣,不僅暖胃,還中和了吃主食乾乾的口感。很多人認為骨頭湯是「大補」之物,所有營養物質都在湯裡,不僅能夠補鈣還能補充很多人體中所需的營養。
但是這是很多人對於骨頭湯的「誤區」,動物的骨頭裡的鈣量含有的確實不少,但是真正能被煮到湯裡的卻少之又少。不僅如此,骨頭長時間經過高溫熬製還會破壞骨頭中的鈣含量,所喝到的大多數不過是脂肪而已。不僅營養孩子的體重,還極易引發脂肪類的疾病。
白米粥
很多人認為這個裡面既沒有脂肪也不會破壞鈣質總會健康了,但是其實不然。
上文剛剛說過,大米中的含量大多數都是糖分,營養物質實在是少得可憐。如果孩子只喝粥,不僅會缺失營養,影響身體發育,還極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
果汁
果汁現在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飲品,很多人都知道買的果汁大多都摻雜了一些添加劑,所以選擇買新鮮的水果自己榨汁。本以為這樣就健康了的人們,那可就犯錯了。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營養也不少。但是榨出的果汁很容易在壓榨的過程中與空氣接觸被氧化,損耗了不少營養物質,反而是糖分佔得更多。
其實,這幾類食物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並且存在一定的誤區。但是並不是不讓孩子吃這些,只是想讓家長們明白,營養均衡搭配很重要,光靠一種食物是完不成的。
當然也希望所有的小孩,都能夠通過科學營養的食物搭配方法健康快樂地成長。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