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飢餓是什麼?大量兒童正在遭受,一些常見食物都是「假營養」

2020-12-24 育兒心課堂

讓孩子身體健康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其實十八歲以下都是孩子身高成長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家長恨不得將所有有營養的東西全部給孩子,只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身體。但是讓很多家長不敢相信的是,很多父母認為的「高營養」食物,其實都是「假營養」。

其實只是家長眼中認為的「高營養」,並不是真的有營養。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經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高達七億人的五歲以下兒童中,約有1.1億的孩子正在遭受這隱性飢餓」。

我想,家長們自然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身體長的健康。不過應該也有不少家長在疑惑,明明現在孩子的生活條件變得這麼好了,怎麼還會飢餓呢。

其實「隱性飢餓」只是一個名稱。世界衛生組織將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稱之為「隱性飢餓」。並且是指機體由於營養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以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等。與此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的過度攝入,從而產生隱性營養需求的飢餓症狀。

其實這種症狀一般認為是一種因為無法保證正常營養成分吸收而導致的飢餓症狀,常出現在兒童或者青少年群體中。所以此「飢餓」非彼「飢餓」,有些孩子即使吃很飽,還是會有「隱性飢餓」。

要怎樣保證孩子既能「吃得飽」又能吃的健康呢,主要還是要看食物的營養密度。就是指食物中能量與營養素的含量,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濃度。營養密度高,就是食物中熱量低營養高的食物,營養密度低的反之同理。

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大多都偏向於米飯、饅頭、麵條、包子、餃子等,以米麵這些食物為主。但是這些食物含量最多的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類。

那麼如果這些食物吃得過多,就相當於糖類攝入過多,危害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吧,雖然很有飽腹感,但是很容易轉化為脂肪,甚至誘發糖尿病或是冠心病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減肥人士表示自己不吃碳水的原因。

其實這種就屬於營養密度低的食物了,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吃大米白面是咱們的傳統食物,怎麼現在就這麼不健康了呢?其實主要是由於現在的大米過於精細,為了滿足現在人們的追求的口感和口味將有營養的那部分已經打磨掉了。

其實不只是現在我們常吃的主食是「假營養」,還有一些家長們認為十分有營養的食物也是「假營養」。為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家長們可千萬不要給孩子多吃了。

骨頭湯

很多家庭都有喝湯的習慣,不僅暖胃,還中和了吃主食乾乾的口感。很多人認為骨頭湯是「大補」之物,所有營養物質都在湯裡,不僅能夠補鈣還能補充很多人體中所需的營養。

但是這是很多人對於骨頭湯的「誤區」,動物的骨頭裡的鈣量含有的確實不少,但是真正能被煮到湯裡的卻少之又少。不僅如此,骨頭長時間經過高溫熬製還會破壞骨頭中的鈣含量,所喝到的大多數不過是脂肪而已。不僅營養孩子的體重,還極易引發脂肪類的疾病。

白米粥

很多人認為這個裡面既沒有脂肪也不會破壞鈣質總會健康了,但是其實不然。

上文剛剛說過,大米中的含量大多數都是糖分,營養物質實在是少得可憐。如果孩子只喝粥,不僅會缺失營養,影響身體發育,還極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

果汁

果汁現在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飲品,很多人都知道買的果汁大多都摻雜了一些添加劑,所以選擇買新鮮的水果自己榨汁。本以為這樣就健康了的人們,那可就犯錯了。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營養也不少。但是榨出的果汁很容易在壓榨的過程中與空氣接觸被氧化,損耗了不少營養物質,反而是糖分佔得更多。

其實,這幾類食物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並且存在一定的誤區。但是並不是不讓孩子吃這些,只是想讓家長們明白,營養均衡搭配很重要,光靠一種食物是完不成的。

當然也希望所有的小孩,都能夠通過科學營養的食物搭配方法健康快樂地成長。

本文聲明:文字均為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1億兒童在遭受「隱性飢餓」,看似吃飽了,補的卻是「假營養」
    還有一種飢餓,會存在人的身體內,表現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被稱為「隱性飢餓」。隱性飢餓實質上是營養不良,人體內缺乏某種礦物質、維生素,造成的營養不平衡。1.1億兒童在遭受「隱形飢餓」,看似吃飽了,補的卻是「假營養」這幾天,母嬰群裡的壯壯媽媽非常煩惱,7歲的壯壯體重已經接近80斤,屬於嚴重超標。從小壯壯就很能吃,家裡人也覺得能吃是好事,長身體,孩子胖乎乎的也可愛。
  • 全球1.1億孩子「隱性飢餓」,這4種常見食物,都是「假營養」
    但是有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明明天天吃著大魚大肉,都是非常有營養的食物,怎麼看不出孩子有什麼變化呢?其實孩子有可能正在被「隱性飢餓」拖住了腳步。「隱性飢餓」是什麼?但是米飯並不是一種很有營養的食物,米飯只包含了糖分和一些的熱量,諸如維生素、蛋白質、各種微量元素這些都是米飯所不能提供的營養。孩子雖然肚子吃飽了,卻不能滿足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所以孩子僅僅只是吃飽了,其他器官都得不到發展,這就是「隱性飢餓」。
  • 全球1.1億兒童染「隱性飢餓」:這4種常吃的,都是「假營養」
    很多人覺得從很早開始,喝粥就是早餐的「標配」,白粥有營養對胃也有好處,怎麼突然就不讓喝了?我們祖祖輩輩從來都是這樣的啊。但「從來如此,便對麼?」早餐給孩子喝粥,不僅沒有營養,還可能讓孩子營養不良,造成孩子的隱性飢餓。
  • 孩子天天喝骨頭湯,卻營養不良?90%兒童被「隱性飢餓」折磨
    全球1.1億兒童正遭受「隱性飢餓」,近90%的兒童存在「隱性飢餓」,而中國屬於較為嚴重的國家之列。你家的孩子,可能也是這百分之九十的一員哦~什麼是隱性飢餓?當你有沒有想到當你酒足飯飽的時候,也許你沒有真正地吃飽,可能存在著「隱性飢餓」。
  • 下列食物沒營養還佔肚,是孩子「隱性飢餓」主因,父母別再搞錯
    ,但其實是「假營養」,不僅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更是導致娃「隱性飢餓」的主因。「隱性飢餓」201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公布《兒童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7億的5歲以下的兒童中,正在遭受因缺乏必須營養而造成的「隱形飢餓」大約有1.1億的兒童。
  • 1.1億兒童處於「隱性飢餓」狀態,醒一醒!你家飲食結構該調整了
    文|福林媽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9年公布了「兒童現狀調查報告」,其中提到:全球7億的5歲以下兒童中,約有1.1億兒童正遭受因缺乏必需營養素而造成的隱性飢餓。這個比例相當於每7個5歲以下兒童中,就有1個正在遭受「隱性飢餓」。我想沒有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的吧?可是孩子怎麼還會出現「隱性飢餓」?
  • 3億中國人面臨隱性飢餓困擾 存在營養不平衡等問題
    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行動造就未來 健康飲食實現零飢餓」。這是世界糧食日的主題首次將飢餓問題與健康飲食聯繫在一起。「零飢餓」不僅要應對飢餓,還要保證人體獲得充足的營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資料顯示,全球約有20億人正遭受隱性飢餓的困擾,中國隱性飢餓的人口達3個億。
  • 「隱性飢餓」你聽過嗎?你家寶寶可能正在經歷
    隱性飢餓是指由於營養不平衡或者缺乏某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過度攝入,而產生隱蔽性營養需求的飢餓症狀。  簡單說就是:膳食中缺乏維生素、礦物質。  由於這種由微量營養素缺乏導致的身體異常十分隱匿,所以我們才稱為「隱性飢餓」。
  • 全球一半兒童陷入「隱性飢餓」,你家的孩子真的吃「夠」了嗎?
    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我國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攝入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飢餓」這兩個字似乎可以被永遠地踢進歷史文獻庫裡。然而,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表的《2019世界兒童狀況》報告,全球有一半兒童有「隱形飢餓」問題。
  • 你知道什麼是隱性飢餓嗎?你以為孩子吃的多,其實他營養不良
    1.1億兒童,都存在「隱性飢餓」。 因缺乏必需營養素,「隱性飢餓」已然成為廣大兒童身體健康的「定時炸彈」。 而這1.1億兒童,卻並非大家所想像的全都生活在貧困、落後的非洲,而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在中國,在歐美,在明明早就擺脫了飢餓威脅的國度。 很多家長都感覺難以置信:我給孩子買了那麼多營養品,孩子怎麼可能還飢餓?
  • 兒童多見「隱性飢餓」?科學膳食要有「四格餐盤五類食物」
    然而,家長們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孩子即便是小胖墩,也可能面臨「飢餓」的問題。實際上,偏食、挑食、營養不均衡等情況,都可能造成「隱性飢餓」。什麼叫「隱性飢餓」?簡單來說,吃不飽餓肚子,那就是顯性飢餓。吃飽了,甚至吃撐了,但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卻不夠量,這就是隱性飢餓。
  • 闢謠:孩子胖是營養過剩?警惕"隱性飢餓",飲食習慣很重要
    ,導致營養不均衡,反而產生了"隱性飢餓"。"影響孩子發育"隱性飢餓"顧名思義,就是不容易被發現的營養缺乏,比如缺乏維生素或礦物質等等。在每一類下都有很多食材可供選擇,每個家庭都有格外喜好的蔬菜或肉類,比如有些內陸家庭就沒有吃魚的習慣,肉類以豬肉為主。但是為了寶寶的營養均衡,建議大家在輔食添加階段,就給寶寶嘗試多種多樣的食物,這樣他的口味就會比較廣,未來不會挑食或偏食,有助於攝入多種營養。
  • 你知道什麼是隱性飢餓嗎?你以為孩子吃的多,其實他營養不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9年公布的《兒童現狀調查報告》中顯示:全世界約有1.1億兒童,都存在「隱性飢餓」。 因缺乏必需營養素,「隱性飢餓」已然成為廣大兒童身體健康的「定時炸彈」。 而這1.1億兒童,卻並非大家所想像的全都生活在貧困、落後的非洲,而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在中國,在歐美,在明明早就擺脫了飢餓威脅的國度。
  • 「隱性飢餓」症狀涉及全球1/3人口 數量超過20億
    世界衛生組織將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稱之為「隱性飢餓」,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缺鐵、缺碘、缺鋅,缺乏維生素A、B及礦物質。現代醫學發現,70%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症、亞健康等都與人體營養元素攝取的不均衡有關,「隱性飢餓」是具有長期破壞性的健康致命殺手。如果人類飲食中長期包含不平衡的營養元素,該習慣就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及腦力效能低下,並會促使嬰兒在孕產婦患者腹內死亡率的上升,還有可能危害生產中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
  • 聯合國:全球有1.49億兒童吃不飽,超3億兒童處於「隱性飢餓",我們能...
    (數據來源於201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報告,原文連結:  https://www.unicef.cn/reports/sowc-2019-executive-summary)  更可怕的是,單在中國,就有超過3億兒童處於「隱性飢餓」。
  • 「隱性飢餓」問題突出,特配粉的新方向
    01「隱性飢餓」問題突出眾所周知,由於挑食、偏食等問題,兒童比較容易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是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原因。據不完全統計,我國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的患病率為8.1%。如果沒有及時補充營養,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慢性疾病發病率將會增加。不過,在校園裡經常會看到體重超標的肥胖兒童。他們看似營養過剩,實際可能仍處於隱性飢餓,即肚子吃飽,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卻不夠。
  • 孩子「隱形飢餓」你懂嗎?1.1億兒童飽受「隱形飢餓」的折磨
    也有媽媽反映,孩子並沒有出現挑食情況,一日三餐吃的很多,而且葷素都有,可是個子總也不見長?甚至還有一些孩子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狀況,但是平時的生活習慣很正常,水果,蔬菜,鈣片一樣都不少,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其實我們生活中一直都覺得特別有營養的食物,有很多只是表面上的假營養,孩子吃了不僅不長高,甚至還會引發一些疾病。
  • 別讓「隱性飢餓」成為影響孩子健康的「定時炸彈」
    怎麼會飢餓?怎麼會營養不良?然而事實上,不少的孩子正在經歷「隱性飢餓」。什麼是隱性飢餓?世界衛生組織把「隱性飢餓」定義為營養素攝入不足和營養失衡,即吃東西吃的營養不夠均衡,這個吃得多、那個吃得少,導致體內缺乏某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礦物質,都可能會出現隱性飢餓的情況。
  • 多半是「隱性飢餓」,三招解決問題
    事實上,每頓飯樂樂媽媽都會很用心的準備,儘量選擇孩子愛吃的食材烹飪,並且一些高端食材也時常能夠在樂樂家的飯桌上被看到。可是每次上秤稱體重的時候,樂樂媽媽都很煩惱。「孩子也沒少吃,怎麼又瘦了?這些飯都讓孩子吃到哪兒了?沒長高也沒有長胖!」事實上,樂樂身上存在的是隱形飢餓的表現。
  • 1.1億兒童正飽受"隱性飢餓"的折磨,你家孩子真的"吃飽"了嗎?
    1.1億兒童正飽受&34;的折磨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有著約20億的人,遭受著&34;,其中,我們中國就佔據了3億。而在2019年的兒童基金會公布的《兒童現狀調查報告》中顯示,全球7億5歲以下的兒童中,有著1.1億的兒童,也在遭受著&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