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座!陝西最「寶藏」的大學博物館之一:已投資2000餘萬元!

2020-12-22 陝西科技大學招生辦

人間最美四月天,正是賞景好時節!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陝西科技大學中國輕工業博物館閉館不閉展,服務不打烊。陸續推出了「雲端中國輕工業博物館」系列節目,通過音頻、視頻、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國輕工業博物館的五個展覽,即陝西科技大學校史專題陳列、輕工業發展歷程主題展、科教築夢專題展和兩個臨時展覽。零接觸,雲科普,用最溫暖的聲音,用最感動的畫面與您一同踏青賞「景」。讓你足不出戶,即可「雲」遊中國輕工業博物館!

陝西科技大學中國輕工業博物館位於陝西科技大學校園內秀麗的科大湖畔,展廳面積約4435平方米,已投資2000餘萬元,於2018年6月26日正式開館。

該館是我國第一座以輕工業為主題的博物館,致力於收藏和保護中國輕工業展品,展示中國輕工業支撐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工業化歷史進程,彰顯中國智慧、增強文化自信,高揚中國人民構建自己的工業體系的民族心、報國志。

本期「雲」遊輕工業發展歷程主題展,以時間為序分為五大版塊:文明搖籃,工藝傳承;百年徘徊,中國製造;勵志前行,中國質造;民族復興,中國智造;工業強國,中國創造,展示中國輕工業支撐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工業化歷史進程,弘揚工業文化,傳播工業文明,堅定文化自信。

1、文明搖籃,工藝傳承

在這部分展覽,首先看到的是遠古時期縫紉工具骨針,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秦漢時期鐵針出現並普及後才被淘汰。從骨針其中的青銅鏽可以判斷出這個骨針應該不晚於周代。

2、百年徘徊,中國製造

由於列強的不斷入侵,民族工業在曲折中發展。

這幅展板反映的是我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情況。

這張是永華火柴廠的電費收據和火花。永華火柴廠,始建於1912年,時任民國代總統的馮國璋以四萬元現洋入股公司,改寫了國人依賴「洋火」的歷史。

這張是三友實業社的發票、稅票以及三角牌的線。三友實業社生產的三角牌毛巾,促使日本瑞和毛巾廠被迫歇業,日本鐵錨牌毛巾也於1923年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20世紀初,日本的野豬牌蚊香獨霸中國市場。方液仙派得力助手到日本野豬牌蚊香廠充當苦力,偷偷學習技術,終於研製出三星牌蚊香,國產蚊香開始躋身市場。通過一場蚊香大戰,將日本的野豬牌蚊香趕出中國市場。

陝甘寧邊區豐足火柴廠是邊區第一個火柴廠,改變了邊區擦石取火的面貌。他們生產的「豐足」牌火柴被毛主席譽為「窯洞之最」。周恩來拍板定奪將火柴名稱定為「豐足」牌,寓意「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該印版存世量極少,是比較珍貴的文物,也是目前中國輕工業博物館中具有代表性的輕工產品

火柴商標由魯迅藝術學院設計,正面畫面是兩顆麥穗,象徵著豐衣足食。背面圖案以葉代浪表示生產高潮。還依照周恩來提議加上「發展生產 繁榮經濟」八個字。任弼時、周恩來與朱總司令,董必武,謝覺哉幾位老同志們協商,決定在火柴的正面的四個角印上醒目直白的「頂上火柴」四個大字。

這張陝甘寧邊區貿易公司商業流通券的材料便是用薴麻紙做的

國民黨對邊區進行封鎖時,紙張特別缺乏。為了造出合適的紙張,華壽俊以馬蘭草為原料,試驗了長達兩個多月,證明了馬蘭草是造紙的好原料。同時馬蘭紙的發明改變了邊區紙張缺乏的狀況。錢志道用薴麻研製出證券紙和鈔票用紙,極大地方便了邊區生產生活,緩解了國民黨對邊區的資源封鎖,為支持抗戰做出重要貢獻,因此錢志道被評為邊區「特等勞動英雄」稱號。

3、勵志前行,中國質造

新中國成立後隨即成立了輕工業部,並由黃炎培出任首任輕工業部部長。這是國家輕工業局和中國輕工總會曾經使用的門牌。新中國成立後雖然受蘇聯模式的影響重點發展重工業,但是對於輕工業的發展也比較重視,從此中國輕工業的發展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這塊手錶是上海牌A581手錶,上海輕工業局組織上海鐘錶行業58位老師傅用手工製作了18隻細馬機械手錶樣機。1958年上海手錶廠正式建廠,生產出第一批上海牌手錶,改寫了中國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歷史,定名為上海牌A581。

這款手錶是上海牌A623手錶,被稱為「總理表」。1962年,上海手錶廠在A581型基礎機心上增加日曆機構,定型生產A623型機械手錶。這是國內最早生產的日曆機械錶,累計生產了一萬隻。為弘揚國貨和表現自力更生,周總理花費120元買的這款手錶,一直佩戴到去世,原件保存在中國革命博物館。這裡展出的這個是同款手錶。

輕工教育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這些展品中展示了這個時期部分輕工教育的狀況。

4、民族復興,中國智造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中國工業化的發展從單純的重化工業調整為消費導向型,輕工業的發展也獲得了新生。

這裡展示的是70年的家庭場景,人民的生活水平較建國前有了較大的提高,家庭中隨處可見輕工業產品。

這張圖片呈現的是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場景,八九十年代較七十年代的輕工產品數量、樣式都大大增加,體現了改革開放以後輕工業的迅速發展壯大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激發了工業增長的活力,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舉辦北京奧運會,從應對全球性災害到服務航空航天築夢未來,中國輕工業碩果纍纍,改善著人民生活質量,構建著人民的美好生活。

這些陶瓷是矽元陶瓷,這裡是矽元陶瓷中的國家用瓷,是陶瓷中的精品。

5、工業強國,中國創造

中華民族歷史悠長,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建設要注重特色。要讓文物說話,讓文化說話。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自正式開館以來,中國輕工業博物館已陸續接待了來自校內外近5萬名觀眾。2019年3月,中國輕工業博物館被共青團陝西省委確定為「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19年5月,中國輕工業博物館成功辦理「身份證」,向省文物局正式備案;2019年8月,陝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授予其「陝西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榮譽稱號。中國輕工業博物館正在按照具有標誌性、綜合性、現代化的國家級博物館的標準進行充實和建設,努力打造成為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載體、高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輔助基地、高校匯集校友行業社會力量的平臺、展示高校和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的名片,彰顯中華文明發展史的窗口。期待早日重回陝科大校園,好好參觀中國輕工業博物館!

相關焦點

  • 陝西漢陰籌建中國首座開放式移民生態博物館
    新華網西安3月7日電(記者 姜辰蓉)記者從陝西省文物局了解到,目前,陝西省文物部門與陝西省安康市政府正在積極籌建鳳堰古梯田生態博物館。該館將是中國首座以自然山水為背景、以古梯田為展品、以移民風俗為輔助、保護和展示原生態生產方式的開放式移民生態博物館。
  • 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
    西部網訊 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是國內首座綜合類教育博物館,被確認為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我們走進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回溯中華歷史 ,傳承愛國情懷,觸碰文物脈搏,堅定文化自信。陝西師範大學博物館始建於2006年,2017年11月正式落成並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 中國首座沉香博物館東莞落成
    中新社東莞12月3日電 (李映民 李純安致標)記者3日從廣東東莞寮步鎮政府獲悉,由該鎮建設的中國首座香博物館——中國沉香博物館近日落成完工。該博物館建築總面積約8800平方米,由世博會中國館設計者何鏡堂主持設計,將成為中國乃至全世界香文化傳播最重要的基地之一。
  • 衛星看中國四大博物館,北京故宮面積最大,陝西博物館藏品最多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及地區十分重要的財富我國有大大小小很多博物館截至2016年底,全國登記註冊的博物館已達到4873家其中在中國及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有四個是我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為我國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中華民族特色建館時間:1965年藏品數量:70萬件
  • 大學裡的寶藏博物館,涵養校園育人文化
    在中國,1862年開辦的京師同文館,既是中國最早的大學博物館,也是中國人創辦的首家博物館。新中國成立後,高校博物館在中國博物館界也享有許多「第一」的稱號,中央美院美術館是首座專業類美術展覽館,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印刷博物館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第一個專業的人類學博物館。
  • ...歷史,守護華夏寶庫 ——新中國成立70年陝西歷史博物館發展歷程
    該館作為新中國首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成為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先後被評為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與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獲得「陝西省五一勞動獎狀」「陝西青年五四獎章」和「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為共和國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 陝西最高等級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這陣容在全國沒幾個省份能媲美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小寨商圈,距離西安最著名的大雁塔景區不遠,4A級景區。陝歷博於1991年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國內四大博物館之一。館藏文物極為豐富,數量之多、等級之高堪稱全國一流。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頂級文物,在陝西是絕對的第一。放眼全國,也是毫無爭議的第一流。
  • 《長安十二時辰》:求而不得的何家村金器,就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葛老應該萬萬沒想到,這批寶藏就埋葬在長安的皇城腳下。這批寶藏之所以被稱為何家村遺寶,是因為1970年,這批珍貴的文物在西安市南郊的何家村建築工地上被發掘,故而稱為」何家村遺寶「。何家村遺寶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單獨陳列一個展廳,名為「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門票只需30元/人。這批寶藏究竟有多麼知名,以至於連導演直接搬用」何家村寶藏「這一原名呢?
  • 寶藏四方「國際博物館日」特輯:帶你走進明星網紅陝西歷史博物館
    騰訊新聞寶藏四方5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雲直播計劃第三季,將於5月11日啟動。本季將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系列直播。首場將帶你雲賞博物館界的「網紅」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給我一天 還你萬年。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擁有館藏文物1717950件(組)。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
  • 世界博物館日,來西安這些博物館縱貫古今!
    陝西這片土地,歷史源遠流長,文化遺產浩如煙海,在20.58萬平方公裡的三秦大地上,分布著52000多處文物點,數量多、分布廣,博物館的藏品價值高、影響大。這些資源既是寶貴的財富,更是培養國民素質的文化場所。在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小布在這裡為大家推薦幾個值得一去的博物館,趁著這個周末,走進陝西文明的璀璨星河吧!
  • 全國首座考古博物館7座單體建築全部封頂,2021年建成迎客
    陝西考古博物館項目是依託於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近60年來的考古發掘工作和20餘萬件文物藏品而建設的專題大型博物館。 建成後將成為全國首座展示考古工作和考古學科的專題博物館,為傳承陝西省考古文化和歷史文化,為陝西省文物事業發展和中華優秀歷史文化傳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全國首座考古博物館即將誕生
    為了讓收藏的文物標本和科研成果更好地發揮作用陝西首個、也是全國首座考古專類博物館陝西考古博物館應運而生並於2019年9月正式開工建設近日這個位於常寧新區的陝西考古博物館提前2月完成施工計劃7座單體建築全部封頂目前正在進行砌體及安裝工程施工陝西考古博物館效果圖陝西考古博物館建設實景圖陝西考古博物館效果圖
  • 【聚焦】漢陰鳳堰古梯田變身國內首座移民生態博物館
    國內首座移民生態博物館——鳳堰古梯田生態博物館成為推動文旅產業和漢陰南部山區發展的重要抓手。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陝西可謂集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精髓的中華古地,尤其是周秦漢唐盛世王朝,發端於此,統治「天下」。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
  • 三千年歷史看西安 西安市內遊之陝西歷史博物館看國家寶藏
    ——餘秋雨三千年歷史看西安,西安的歷史凝固於各種文物之中,所以陝西歷史博物館是必去的,2月7日行程的重點,我們安排了陝歷博!注意,「陝西歷史博物館」簡稱「陝歷博」,它不是省博,它是國家級博物館,館藏文物多達37萬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
  • 寶藏四方國際博物館日特輯:聽千年西安碑林的文化故事
    騰訊新聞寶藏四方博物館雲直播計劃第三季,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直播,帶網友走進網紅博物館的奇妙之旅。5月13日14時,直播鏡頭將帶你走進新晉「網紅」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在「東方文化寶庫」聽千年碑林的傳奇故事。
  • 《國家寶藏》這麼火,九大國家級博物館你不了解一下嗎?
    上博書畫館3、南京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是中國第二大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南京博物館前身是由1933年蔡元培等人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由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數字館、民國館和非遺館組成,館藏文物42餘萬件。4、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館藏文物37萬餘件,從商周青銅器到漢唐金銀器皿,無一不精妙絕倫。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舉世無雙的唐墓壁畫,還有獨一無二的文物講解器配上博物館解說員,讓你感受中華千年文化。
  • 中國著名的民間博物館
    如題,中國著名的私人博物館,除中國紫檀博物館、古陶文明博物館之外,還有哪些呢?本文將逐一介紹。1、中國紫檀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是由唐僧老婆陳麗華投資兩億元興建的,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紫檀雕刻藝術博物館,於1999年9月開館。
  • 陝西考古博物館明年9月開放|A級通緝犯落網,賣文物涉案超2000萬
    級通緝犯落網,倒賣文物涉案超2000萬 【博物館】 ■ 陝西考古博物館主體施工完畢:2021年9月免費開放 ■ 三座主題博物館明年重慶亮相 【考古】
  • 博物館裡過大年 1079萬人次在陝西體驗傳統中國年
    春節期間參觀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群眾排起了長隊。西部網訊 隨著《國家寶藏》《贏在博物館》等文博類節目的走紅,博物館成為被公眾熱捧的「網紅」。為了讓廣大觀眾度過一個熱鬧、祥和、文化味十足的春節,今年春節期間陝西文物系統通過辦新展覽、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網絡在線直播、延長閉館時間、年俗民俗展演、燈光展演、新春祈福、展覽下鄉、燈謎競猜、國學大講堂等730餘場次精彩紛呈、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向社會公眾奉獻「春節文化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