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的寶藏博物館,涵養校園育人文化

2020-12-15 中國經濟網

大學是文化創造和傳播的重鎮,是堅定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陣地,大學博物館雖然大多數「養在深閨」,卻早已成為育人的重要陣地。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專門印發《關於加強高校博物館管理工作的意見》,對高校博物館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首條即「提高認識,堅定文化自信」。高校博物館要放眼社會,始終站在堅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著眼於中華文明和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充分利用好館藏資源,將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作為重要任務。

高校博物館是大學發展的文化象徵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高校博物館,如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哈佛大學皮博迪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柏林洪堡大學自然博物館等。許多國家博物館也都起源於大學。Museum一詞本意就是指「大學建築」,是「用於追求治學和學藝的大樓或房舍」。埃及亞歷山大學院和大圖書館的一部分,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館的雛形,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藝術與科學中心,被譽為「繆斯學園」。牛津大學的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被稱為第一個現代博物館,正是它,奠定了當代大學博物館的基本組織體系。在中國,1862年開辦的京師同文館,既是中國最早的大學博物館,也是中國人創辦的首家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後,高校博物館在中國博物館界也享有許多「第一」的稱號,中央美院美術館是首座專業類美術展覽館,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印刷博物館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第一個專業的人類學博物館。

高校博物館的藏品也出乎意料的豐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1400多件藏品中不乏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等名家作品;中央美院的博物館鎮館之寶是李叔同等名家的書畫;四川大學博物館中有大量三星堆的文物……在上海,大學博物館同樣是藏寶之地,上海海洋大學博物館裡有一條長達18.4米的抹香鯨標本;華東政法大學則收藏了「華人神探」李昌鈺的偵查工具;東華大學的學校博物館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綜合反映中國紡織服飾歷史文化和科技知識的專業博物館……

這些博物館矗立在大學校園,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

源遠流長的館藏涵養校園人文價值

高校博物館收藏的主題文物蘊含育人價值,對薰陶人、感染人、塑造人具有重要意義,在塑造大學精神、繁榮大學文化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高校博物館收藏文物是中華文明結晶,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館藏包括從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的典型文物標本,豐富的文物展品通過科學性與觀賞性相結合的陳列語言,勾畫出一條完整清晰的中國古代史的發展脈絡,大學生參觀文物、了解文物創作過程,追溯文明發展歷史,不僅能激發大學生創造熱情,開發自身創造潛力,更能傳承中華文明,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要求。

而且,高校博物館中無論哪一種館藏文物,其所具備感染力、影響力,都對大學生深入了解文化歷史背景、堅守價值自信、培養藝術美感、傳承和創新中華文化起到促進作用。比如,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博物館,是全國規模最大創立最早的中醫歷史博物館,館藏中醫藥文物14000多件,收藏《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醫藥典籍6000多冊,更有包含上世紀20-30年代出版的3000多冊醫藥刊物,反映五千年來中醫藥學發展的重要史實和主要成就。這些有重要史料價值的藏品讓年輕人從另一個維度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高校博物館同樣能夠激發大學生民族自豪感、文化歸屬感,激發大學生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東南大學的吳健雄紀念館就是為紀念傑出女物理學家吳健雄而建,她與居裡夫人、莉絲·麥特勒被物理界公認為20世紀最傑出的女性物理學家,其中珍貴的館藏之一是「探測弱作用中宇稱情況的實驗設備」,正是運用這套設備,吳健雄與其團隊探測到了弱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

線上線下豐富展覽構築學生文化自信

推動高校博物館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發揮博物館的美育功能,豐富文化育人體系,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

高校博物館館藏文物可供大學生參觀、學習、研究,起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用。陝西師範大學已在新生入學季期間,組織學生赴校教育博物館進行參觀,了解中國教育的發展歷程:從中國早期教育的興學設教、近代教育的西學東漸,到民國時期的中西合璧,再到改革開放前的承上啟下。這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感性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

同時,數位化與大學博物館的結合,使得線上線下形成育人的合力。清華大學數字博物館、南開大學博物館數字展廳已正式上線,無處不在的博物館學習成為可能。尤其是在本次抗擊疫情的階段,線上博物館更是需要成為高校博物館存在的另一種形式,它不再是建築裡的博物館,它可以從校園裡的「館舍天地」走向線上線下的「大千世界」,運用現代科技和考古現場,為學生呈現更生動的文物館藏,從而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

不久前,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成立,藉助平臺力量做好館校合作的育人課程開發、實踐基地建設、聯動展覽策劃等工作。聯盟要聯合各高校博物館的優質館藏資源、專業人力資源及社會影響力,真正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平臺。

高校是交流思想、傳承文明、培養人才的主陣地,必須把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的全過程。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館的平臺資源,通過文物傳遞歷史智慧,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升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興趣,使他們具有熱愛和崇敬之心。高校博物館內很多育人資源等待思想政治教育者去開發、挖掘,要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百花園增添一簇鮮豔鮮花,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更上一層樓,結出更加豐碩育人果實。

(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上海市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成員)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在「雙一流」大學文化專項支持下,實施「文化引領」戰略,連續五屆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連續五屆榮獲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2017年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為了鞏固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成果,學校自2018年起特別設立「雙一流」大學文化建設專項,從校園公共景觀建設、樓宇文化建設、校園導視系統建設、學術文化空間示範點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學校也於2019年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在「雙一流」大學文化專項支持下,實施「文化引領」戰略,連續五屆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連續五屆榮獲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2017年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  學校明確責任守住「紅色底線」,注重體系建設完善「內部治理」,加強供給鑄就「堅強堡壘」,把支部建在最活躍、最基層的教學和科研組織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 江南大學傳承學科文化,激活創新源泉,充分發揮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
    江南大學傳承學科文化,激活創新源泉,充分發揮高校博物館育人功能 2012-06-25 來源:江南大學   高校博物館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既傳承著學科文化的基因譜圖,也展示出辦學特色的生動圖景
  • 大學如何涵養社區與城市文化
    日前,在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辦的「切問近思談·跨學科前沿」講座上,從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學歸來的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以「作為社區公民的大學博物館」為題,講述了大學如何利用其學術、專業上的優勢和特長,發揮涵養社區與城市文化的功能。
  • 文明已成為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潤澤心靈 以文化人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發展的根基,學校擔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任,更需要積極培育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牢固樹立師生的文化自信,以優秀文化的力量成風化人。上海交通大學注重傳統藝術和經典藝術教育,每年引進京劇、崑曲、歌劇、音樂劇等經典劇目,創立「菁萃·大家講堂」,邀請人文藝術名家走進交大開課,引領大學生感受美、理解美、傳播美;深入挖掘自身校史資源,推出人物傳記、校史編述、回憶錄等,發揮育人作用;作為全國高校博物館育人聯盟的會長單位,整合全國高校的博物館資源,創辦「堂——世界博物館館長文博講壇」,邀請文博專家講授傳統文化課程,營造濃厚的人文氛圍。
  •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彰顯文化育人,涵養家國情懷
    「 彰顯文化育人,涵養家國情懷—二小師生攜手共防疫,綠色新啟航」「開學啦」~2020年9月1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度過漫長的疫情,終於迎來盼望已久的開學季!時隔一個學期同學們再次回歸校園的美好日子。
  • 東北農業大學:特色校園文化育人實踐思考與探索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承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實踐。彰顯學校特點、歷史淵源、地域文化及發展創新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對加強與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東北農業大學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始終秉承「育人為本」,既重視對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人「德」的完善。
  • 校園文化,「綠色」育人 浙江農林大學開展校園管護實踐活動
    浙江在線1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馬悅 通訊員 陳勝偉)冬日,浙江農林大學校園裡仍吐露勃勃生機。「這裡是翠竹園,佔地96畝,現有200餘種竹子,是國家林業局林木良種基地建設項目的主體……」走入校園,學校文化講解員、植物保護專業大二學生應雨蓓領著記者在「生態走廊」中一路參觀。她說,綠色校園裡蘊藏著學校的育人理念。
  • 百年校史涵養育人大課 這所上海學校打造德育「模範課」
    會議深入分析當前德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呈現的新特徵,提出要促進知識學習與實踐感悟相結合、思政課程與其他課程相結合、校園文化創建與社會環境淨化相結合,不斷提升中小學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會議結束後,部分與會代表走進南洋模範中學,實地了解該校堅持黨建引領,堅持德育為先、五育並舉,將立德樹人要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的校本探索。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泰山學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
    泰山這座博大精深的文化寶藏已成為泰山學院重要的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基地。各二級學院結合專業特點,在泰山上開展地理地質、文化遺蹟、植物種植、書法美術、歷史民俗等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切身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領略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 師範生編寫手冊 探訪「藏」在上海高校裡的博物館
    於是,他們發揮師範生特長,結合未來教師養成,以高校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為突破口開展實踐,開發了一套面向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滬上高校博物館資源導覽》手冊。 高校博物館,「校園裡的寶藏」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歷史系三名博物館愛好者在線聆聽了一場關於「高校博物館」的講座後,萌發了探索高校博物館的念頭。
  • 青年路小學:用和美文化涵養特色校園
    我們一起去看 用和美文化涵養特色校園 ——洋縣青年路小學校園文化簡介 —— 學校簡介校園氛圍和諧、學生和而不同的文化之境。
  • 西南大學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助推學校健康發展
    西南大學打造特色校園文化 助推學校健康發展 2012-01-16 來源:西南大學   為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西南大學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合併組建、融合發展」為契機,在建設特色鮮明
  • 用傳統文化涵養師生心靈,厚值校園文化「軟實力」——嘉定校區深化...
    以茶會友、品茗論道,笛音傳情、雅俗共賞,點滴之墨、可寫山川,雅琴識人、緣結知音……11月5日中午,在嘉定校區文化新地標文榷堂內,茶藝、笛藝、書畫、古琴、漢服等學校傳統文化社團正舉辦文榷雅集會活動。現場笛聲悠揚、墨韻飄香,師生朋友圈被「嘉園風雅進行時」的活動圖片刷屏。這只是同濟大學嘉定校區深化文化育人工作的一個縮影。
  • 文化育人:構建 「質量·創新·融合」特色文化育人體系
    ,切實發揮出學校文化育人功效。學校出臺了一系列「質量制度」、編印了質量手冊,所有實訓室均實行5S標準管理,嚴格行業標準和技術要求,從制度文化層面強化師生的質量認知;學校打造彰顯「堅韌不拔、勇承重載」橡膠品格的「韌園」和「篤行石、匠心石」等校園風物景觀,開展勞模進校園、邀請大國工匠講座等,營造追求匠心匠技的環境氛圍,從人文環境方面培養師生的質量情感,使質量意識成為師生的立身之本、品德追求和文化風尚。
  • 上海交通大學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上海交通大學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 2017-03-21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以文礪人,用價值觀自信引領文化自信。依託校史文博資源,發揮徐匯校史館、閔行校史館、文博大樓等育人陣地作用,以傑出校友錢學森人生為藍本創作話劇《錢學森》、以校友口述編撰《思源∙往事》、以學校優秀歷史建築為藍本製作視頻《交大有些老房子》、以校史故事創作相聲劇《交大那些事》等,通過歷史影像、聲音、圖片和文化作品等感染學生,受到青年學子廣泛認同。  以文育人,將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融入文化自覺。
  • 【校園文化】嶗山區實驗小學:和美育人,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價值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提出建設校園文化要堅持政治性與引領性相統一、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和針對性與實效性相統一的「六性三統一」原則。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將「六性三統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以「規範+特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實施路徑,對照《全市中小學文化校園建設實施細則》,全力打造和美教育特色學校,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價值。育人之本,在於立德鑄魂。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建設國家二級博物館紀實!
    多年來,逸夫博物館緊密圍繞學校建設地球科學領域國際知名研究型大學辦學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雙一流"建設,立足學校、面向社會,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廣泛傳播地學知識,大力弘揚地學文化,精心打造地學特色育人平臺,講好地大故事,開展了系列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以及系列特色展覽,獲得了系列重要獎項,博物館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 [迎黨代會]舉旗幟、聚民心、展形象,文化引領助力育人格局新風尚...
    「文化引領」戰略,設立大學文化建設專項,齊抓共管推進文明校園創建、鞏固文明創建成果。自2018年起,學校特別設立「雙一流」大學文化建設專項,從校園公共景觀建設、樓宇文化建設、校園導視系統建設、學術文化空間示範點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學校也於2019年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 走進北京校園 尋訪大學裡的博物館
    二環路邊、各個公園裡花開似錦。每到這個時候,貓了一冬天的我們需要尋找有意思的去處,呼吸大自然春的氣息。博物館,算是北京重要的遊覽項目。先不說故宮、國博、首博這些大型的博物館,單單就各個高校裡的博物館,也是重要的旅遊目的,今天先羅列了一些神處高校內的博物館,等開學了讓我們一起相約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