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琴棋書畫,金庸小說裡,我只服這部!

2020-12-22 莫折柳的亂彈

《笑傲江湖》是我最喜歡,卻又不知道怎麼下筆的金庸小說。有人說《笑傲江湖》有隱喻,諷刺當年某些現象,這個我不知道,不過要論及琴棋書畫的描寫之精,非《笑傲江湖》莫屬。

《笑傲江湖》的書名,本身就是取自書中劉正風曲洋所作之琴簫合奏曲。《笑傲江湖曲》中有一段是曲洋根據嵇康《廣陵散》改編而成。為了得到《廣陵散》曲譜,曲洋曾經挖掘了二十九座漢墓。這番作為既邪性又膽大包天,難怪曲洋所在的日月神教被正派人士認為是魔教。而《廣陵散》主要是表現聶政的故事。聶政是最義烈的刺客,據《史記》記載,韓國大夫嚴仲子跟韓相俠累有矛盾,有人推薦聶政。嚴仲子以重金給聶母祝壽,又著意結交,聶政因母親在堂,並未答應。待到母親去世並守孝三年之後,聶政為了報嚴仲子知遇之恩,去刺殺了俠累,殺人後,聶政刺瞎雙目,毀花了臉,為了不讓人認出自己,連累親姐。後來他的姐姐,去給聶政收屍,自盡在聶政身旁。聶政姐弟倆都是義烈之人,以至於後人作《廣陵散》之曲以祭。《笑傲江湖曲》取了《廣陵散》中最精華的一段,由曲劉二人攜數年之力而成。此曲盪氣迴腸,讓人有高山流水之感,但需要有兩個內功相若、通曉音律,又心意相通之人,放眼整部《笑傲江湖》,也就是曲洋劉正風以及後來令狐衝任盈盈可以演奏。除了《笑傲江湖曲》,姑蘇梅莊的大莊主黃鐘公也是好琴,他在琴音中貫注內力,和令狐衝比劍時,惜敗於令狐衝手。

關於棋的描寫,莫過於令狐衝向問天到訪姑蘇梅莊,跟梅莊二莊主黑白子的比試。圍棋我是不懂的,只聽向問天給江南四友下套的時候提到傳說中的著名棋局,想來應該是比較厲害了。比如王質在爛柯山遇仙的棋局,劉仲甫在驪山遇仙對弈的嘔血譜,王積薪遇狐仙婆媳的對局。這些棋譜攪得黑白子坐立不安,而對我來說是不知這些之厲害處。除了笑傲江湖,天龍八部中還有提到珍瓏棋局,算得是棋局之最,數十年來無人能破。

書法還是江南四友老三的禿筆翁玩的溜,禿筆翁以筆做武器,把書法融到了武功之中,又是顏真卿的裴將軍詩,又是二十八路石鼓打穴手法,又是張飛的八蒙山銘,看到張旭的率意帖簡直呆住了。黑白子的書法水準高低,我們從小說中看不出來,倒是後來被任我行批得一文不值。

論畫,最熱衷的當屬老四丹青生,丹青生號稱好酒、好畫、好劍。丹青生自詡酒為首,丹青次之,劍道居末。他好畫的表現就是當向問天拿出北宋範寬的溪山行旅圖時,他簡直兩眼發直。不過,這幅畫只能算作是向問天給江南四友下的餌。最後江南四友都因自己的愛好而中了向問天的圈套,落得生不如死,黃鐘公自盡以謝。

金庸先生本人據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好友蔡瀾曾評價金庸,是一代宗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而同樣身為「香港四大才子」的他只是小混混。

相關焦點

  • 金庸小說後記的啟迪
    自從讀了金庸先生寫的武俠小說,我就想像金庸先生那樣寫武俠小說。忽然發現,大部分武俠小說都沒有後記!讀了幾百本武俠小說,終於想到,目前來看,只有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是有後記的,而我正是通過這些後記了解到,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的誕生是和報紙的發行密不可分的!
  • 金庸一生寫了15部小說,給孩子看這一部最適合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這樣的評價毫不誇張,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金庸先生的小說都承載著很多人的青春回憶,被譽為「世界華人的共同語言」。他一個人,就代表了一個武俠時代,代表了一代人的江湖。
  • 林保淳||金庸小說版本學
    基本上,我以金庸早期在報章上的「刊本」為始點,但在資料不足下,部分則取香港出版的「舊本」,更不得不在「舊本」難尋的窘境下,藉助於臺灣的「盜本」。所幸,這幾個版本雖互有差異(如回目),但大體上均與原「刊本」相差無幾,已足夠具體分析、解決相關問題。至於「修訂版」方面,我用的是遠流於1980年出版的《金庸作品全集》。
  • 古龍對金庸小說的評價:「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學生時代,不知道多少學子們曾偷偷地躲在課桌下看武俠小說,甚至讀的廢寢忘食,當時古龍和金庸的小說,看了一遍又一遍,他們倆可以說是陪伴了無數個如今的中年人。當時我很喜歡古龍的小說,心裡覺得古龍肯定對金庸很不滿,兩人也一定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後來翻讀古龍的散文隨筆時才發現,原來古龍不僅不恨金庸,還是金庸的"頭號大粉絲",古龍曾說:如果我手邊有十八本金庸的小說,只看十七本半我絕對是睡不著覺的。
  • 最適合學生閱讀的金庸小說,我認為是這三部
    今天參加一個徵文,跟大家聊一聊金庸的小說。對於我們80後,成長的經歷離不開武俠小說,特別是金庸的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幾部小說,有的我讀過好幾遍,每個年齡段讀的時候,心態都不一樣。有的,卻只讀了一遍,因為實在是不忍也不想再讀第二遍!十一二歲的時候,第一次接觸武俠小說。
  • 金庸小說裡的島嶼 你知道哪幾個?
    金庸小說裡的島嶼 你知道哪幾個?作為金庸的武俠迷,無論電視裡什麼時候在播《天龍八部》或《神鵰俠侶》等任何一部劇,都會立刻停下來看,看著劇裡的場景幻想自己也在劇中,今天就給大家盤點金庸小說裡的島嶼 你知道哪幾個?
  • 眾金庸影視劇歌曲,為什麼我獨愛《神話情話》,因為一句愛上一歌
    據資料顯示,金庸小說被搬上媒體,最早要追溯到1960年,電影版《神鵰俠侶》。電視媒體是在1976年,那一年同時上映了三部金庸的武俠劇,分別是《射鵰英雄傳》,《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這三部電視劇可以算是金庸電視劇裡的開山鼻祖。這三部劇中同時也流傳了一些經典歌曲,但介於年代久遠,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或者聽過其他版本但不知道是出自這裡。
  • 號稱金庸第一奇功,連九陰真經都不願學
    談到金庸武俠總是很難逃脫誰武功更高的爭論,而武俠江湖每隔十幾年便會誕生一位武功絕頂的高手,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規律。很多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真正的「高人」,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江湖武林的成就離不開那些驚才豔豔的人傑,而現在要談的是金庸武俠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武學宗師——桃花島島主東邪黃藥師。黃藥師在金庸筆下是極其罕見的奇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奇門五行、八卦方位,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無所不精。而他的武功路子走的也是奇門路線,與其他人的佛道路子不同。
  • 由金庸小說改編的5部經典電影,你都看過嗎?
    最近金庸先生離世的消息,席捲整個新聞界。金庸先生的作品影響了幾代人,而且金庸先生的小說的15部作品,大多都被改編成電視劇,現在90後大多都很少讀其他的小說,但是對於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都非常熟悉。那我們就來看一下5部根據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其實數量和版本還有很多,但是這裡就聊一下這比較有代表性的五部。《鹿鼎記》-周星馳版要是最經典的韋小寶版本,我一直覺得是周星馳版的。因為韋小寶身上的市井氣和無賴的感激。
  • 金庸小說最好聽的6個男角名字,風清揚排第一!
    上篇讀書燈下分享了《金庸武俠最好聽的6個美女名字》,包括任盈盈、周芷若、王語嫣、木婉清等等,既好聽又有韻味。而比起女主角們名字的動聽程度,金庸先生花在男主角取名上的力氣似乎就省了許多,大多都兩個字都打發了,看看——蕭峰,段譽,虛竹,郭靖,楊康,楊過,胡一刀,石破天……當然,掃遍主角與配角,仍然有令人覺得驚豔的名字,讀書君羅列幾個,看有木有你心中的那個!
  • 他是金庸小說第一劍術高手,劍法超過獨孤求敗,來歷卻是一個謎
    所謂「劍乃百兵之君子」,讀者朋友都知道,曾經有一部作品可以稱為近代武學小說的開山之作,這部作品喚做《蜀山劍俠傳》,乃是由昔年大文人還珠樓主所寫,金庸先生其實也是還珠樓主的一位書迷,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在金庸武俠小說當中咱們可以領略到許多劍客的絕世風姿,其中有三位高手熱度最高,
  •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著作改編的經典遊戲 金庸群俠傳囊括了金庸筆下...
    ­  大家好,這裡是正經遊戲,我是正經小弟。,玩家可以與部分金庸小說裡的人物共同冒險,而且遊戲裡大部分人物、武功、物品及劇情發展都十分忠實於金庸原著。­  天龍八部——金庸小說改編網遊的扛鼎之作­  在由金庸老先生的小說改編的遊戲裡,大多數作品都以劇情為賣點,同時將武俠小說中的各種特色,諸如經脈、輕功、絕技等元素遊戲化,玩家一片叫好,但是真正賣座的並不多。
  • 金庸各部小說之間有怎樣聯繫,先後時間順序又是怎麼樣的?
    金庸武俠小說一共有15部,十二部長篇,兩部中篇,一部短篇。開卷之作是《書劍恩仇錄》,封筆之作是《鹿鼎記》。最初,金庸在寫小說的時候,以連載形式發表在《新晚報》上,形成了第一個版本,連載版。現在的連載版已經很少見。
  • 金庸小說:被歪曲和篡改的新疆(下)
    對於第二種意見,我坦白的說,對於這兩部小說,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沒有,也不會給金庸扣上什麼居心叵測、賣國賊之類的帽子,就是本著這兩本小說中所寫的新疆來說問題,正常範圍的探討。我只不過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分享出來而已,至於大家怎麼認為,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兒。
  • 古龍和金庸小說之間的區別:前者童話版現實,後者現實版童話
    不過,對我們來說,無論是古龍亦或者是金庸,都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宗師,都曾經在我國武俠小說興起的時代裡閃耀著他們的光芒,開創了中國近代武俠小說的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向歷史高峰。 兩者性格和風格如此的迥異不同,也和兩人不同的早年生活有關。
  • 為何金庸小說熬夜讀,卻看不下去《百年孤獨》?看網友回答我樂了
    在他們眼中,這個問題就變成了:為何當年看金庸的小說咱們能熬夜讀完,卻讀不下去《百年孤獨》。本期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1、《百年孤獨》的名字太難記了我們先來看看金庸小說裡的人名:修羅刀秦紅棉、十方秀才全冠清、星宿老怪丁春秋、君子劍嶽不群、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老頑童周伯通。
  • 金庸這輩子最沉痛的話,寫在《倚天屠龍記》小說修訂版的後記裡
    《倚天屠龍記》是金庸長篇武俠小說之一,最初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相信大家至少都看過電視劇,但是不讀小說我認為會是一個遺憾,因為影視作品裡通常對愛情要著重描寫,對其他的感情則不會那麼充分的展現。
  • 古龍評價金庸小說:「我能看出他模仿了誰,但並不算抄襲!」
    學生時代,我曾酷愛古龍的武俠小說,常常讀得廢寢忘食,每遇精彩處兀自顱內高潮迭起拍手稱奇,覺得古龍的武俠小說天下第一,對同學推薦的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之類嗤之以鼻:趕快拿走,真不稀罕看金庸。當時的我覺得古龍一定也和我一樣恨死金庸了,兩人一定是水火不容勢不兩立,後來翻讀古龍的散文隨筆時才發現,原來古龍不僅不恨金庸,還是金庸的"頭號大粉絲",古龍曾說:如果我手邊有十八本金庸的小說,只看十七本半我絕對是睡不著覺的。
  • 論「安全褲」我只服楊冪!錄節目被吊在半空中,邁腿一刻A...
    2021-01-09 07:42:00 來源: 白蘇解語 舉報   論「
  • 金庸最後的一部小說修仙?獨孤求敗和她究竟誰更勝一籌
    阿青這個人物是金庸最後一部小說《越女劍》的主角,在金庸先生的創作晚期,《笑傲江湖》或許已經是一個巔峰,甚至後人乃至金庸自己都不能逾越的高度,這是一個作家的驕傲,也是他的悲哀,《鹿鼎記》是金庸的又一個突破,他用一種反武俠小說的風格打破了這個高度,新的山峰也將隨之出現,於是金庸放棄了長篇武俠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