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隆中對,今看襄陽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陽

2020-12-17 騰訊網

2010年12月9日,湖北省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

本文從荊楚文化、三國文化、漢水文化、詩賦文化、書畫文化、歷史名人等方面介紹襄陽的文化底蘊,還有唯美的手繪襄陽……

簡介

襄陽地理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遊平原腹地。襄陽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歷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重鎮。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1949年以後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分設襄城、樊城兩區。

襄陽名勝古蹟旅遊以三國文化為主要特色,著名景點: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城等;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醉美的襄陽風光

荊楚文化

【荊楚文化發祥地】

楚國(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熊氏。

西周初,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在位時,感念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時期,大臣們輔佐朝政的功績,於是提拔他們的後代,將周文王的火師(祭祀時持火之人)鬻[Yù]熊的曾孫熊繹封在南方蠻荒之地,建立楚國政權,居於丹陽。經過熊繹和數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國疆域不斷擴展,國力不斷增強,由一個方圓僅有五十裡的小國發展成泱泱大國。

楚國歷史800多年,在襄陽經歷了兩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長達500多年。留下了穿天節、端公舞、牽鉤戲、鎖吶巫音、苞茅縮酒等楚風遺俗,留下了西周鄧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棗陽九連墩等楚文化遺址。

【楚國國君的典故】

楚國國君約40位,按照時間的順序,比較有名的國君的及其典故:

1、楚國人卞和在荊山中得到一塊璞玉,進獻給三代君主:楚厲王、楚武王,楚文王。最後終於被楚文王的玉匠確認為寶玉。於是把它命名為「和氏之璧」。

2、楚莊王:春秋五霸之一。成語:一鳴驚人、問鼎中原,均出自楚莊王。

3、楚靈王:(1)偏愛細腰之士,「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指他。

(2)晏子出使楚國,拜見的是楚靈王。有了成語「南橘北枳」。

4、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

5、楚宣王:成語「狐假虎威」出自楚宣王。

6、楚頃襄王:

(1)秦昭襄王詐以公主許配給楚頃襄王,屈原長跪城外力諫不果。秦軍趁頃襄王開城迎親,長驅直進,攻入楚都郢,時為前278年。屈原投河自盡。

(2)宋玉,中國古代十大美男,楚國文人。為屈原之後學。曾事楚頃襄王。「下裡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東牆」、「巫山雲雨」等典故皆他而來。

7、楚考烈王:從前272年開始在秦國做質子,前263年其父楚頃襄王病危時,其欲回國爭奪王位,但秦昭襄王以情況不明為由,不放歸。後其侍人黃歇以偷梁換柱的計略騙過秦國人,使其逃歸楚國並順利繼承王位。

黃歇,楚國大臣,曾任楚相,封為春申君,為「戰國四公子」之一。

三國文化

上承漢末,下啟魏晉,在近百年群雄爭戰、風雲際會的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謀劃《隆中對》,襄陽成為三國鼎立格局形成的源頭;以羊祜鎮守襄陽、杜預上表滅吳方略為標誌,襄陽成為晉滅吳、完成統一大業的策源地。

(諸葛亮故居)

東漢末年,北方戰亂,劉表領荊州牧,「愛民養士,從容自保」,把襄陽治理得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成為亂世中一片安寧的「綠洲」,數以千計的士人紛紛來到襄陽,諸葛亮、司馬徽、龐德公、龐統、徐庶、崔州平等一批謀略精英,經學家宋忠、文學家王粲、書法家梁鵠、音樂家杜夔等一批傑出人物匯聚襄陽。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著《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等,對中國史學發展影響深遠。

東晉高僧釋道安在襄陽長達15年之久,研究佛學,講經弘法,統一佛教姓釋,確立僧律戒規,首創中國僧制,編撰中國第一部佛經目錄,奠定了印傳佛教中國化的基礎,對中國文化儒釋道格局的形成乃至整個漢傳佛教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使襄陽一度成為全國的佛教傳播中心。

襄陽是「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三國文化遺產豐富,《三國志》86卷中有18卷寫到襄陽,《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現存有50餘處三國歷史文化遺址遺蹟,司馬薦賢、三顧茅廬、馬躍檀溪、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發生在襄陽的三國故事。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和品格,三國演義世人尊崇。

漢水文化

古有「江河淮漢」之說,漢水流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襄陽踞漢水中遊,東西交匯、南北貫通,「漢晉以來,代為重鎮」,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陽成為歷史上的區域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成為漢水文化中具有重要影響和代表性的區域。主要體現在商業文明歷史悠久。漢水是中國古代內河最便捷、最暢達、最繁忙的「黃金水道」。襄陽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是漢水流域最重要的水陸碼頭,商業文明延綿2000多年。

詩賦文化

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詩經》《楚辭》均發源和交匯於漢水流域。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國風·周南·漢廣》描寫的漢水女神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影響最深遠的江河女神形象。一直演繹至今,從未間斷。歷經千百年流傳,漢水女神形象成了千萬漢水女兒美麗、善良、聰慧、高貴的象徵,寄託了漢水流域人民在不同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對美的追求、善的推崇和情的嚮往。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並且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原收戰國楚人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辭賦共16篇。後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17篇。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是承襲屈賦的形式。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楚辭·離騷》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楚辭·漁父》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楚辭·涉江》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楚辭·九歌》

書畫文化

襄陽是「中國書法名城」,歷史上代表性人物有三國時期的梁鵠、邯鄲淳,隋唐時期的丁道護、杜審言,北宋時期的米芾、米友仁、張友正等。

米芾[fú],世稱「米襄陽」,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他的畫以「米點山水」著稱於世,他的《研山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習書臨摹的法帖。

《研山銘》,卷縱36釐米,橫136釐米,用南唐澄心堂紙書寫行書大字三十九個。「研山銘五色水浮崑崙潭在頂出黑雲掛龍怪爍電痕下震霆澤厚坤極變化闔道門寶晉山前軒書。」

《人物龍鳳帛畫》和《人物御龍帛畫》,是迄今所見中國古代最早的兩幅帛畫,是「早期國畫的雙璧」。

金庸武俠劇

金庸的三部武俠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中的劇情均與襄陽城有著密切的聯繫,地域特色,文化魅力,一部部影視劇賦予了襄陽城獨特的歷史傳承文化。

郭靖、黃蓉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家喻戶曉的人物。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郭靖黃蓉這一對兒神仙眷侶,放棄了在世外桃源桃花島上的逍遙生活,來到襄陽,幫宋軍抗元,一住十多年,郭靖的幼女也因此取名「郭襄」。

襄陽名人

【古代名人】

卞和:荊山腳下獻玉人

伍子胥:一夜急白了頭的名將

宋玉: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著名辭賦家

龐統: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

龐德公:曾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被譽為「知人」。對諸葛亮、龐統等人早年影響較大,並得到諸葛亮的敬重。

馬謖[sù]:蜀漢將領。街亭失守,被諸葛亮斬首

廖化:蜀漢將領。「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

杜甫:詩聖,祖籍襄陽。

張繼:唐代詩人,《楓橋夜泊》作者

米芾:北宋著名書法家

【近現代名人】

羅忠毅,新四軍抗日名將。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黃火青,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

張光年,《黃河大合唱》詞作者。

陳光美,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楊明光,襄陽畫家,中國最具收藏投資潛力畫家之一, 創作《千裡漢江圖》,系中國有史以來首度呈現漢江全貌的巨幅長卷中國畫,成為以國畫繪漢江全景的歷史第一人。

袁姍姍,影視演員,「中國第一陽光暖女」,主演古裝愛情劇《宮鎖珠簾》。

賈玲,喜劇女演員,師從馮鞏,發起並創立酷口相聲。

蔣方舟,中國青年作家,代表作品 《打開天窗》。

黃秋爽,前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2011年體操世界盃女子全能年度總冠軍。有用其名字命名的「黃秋爽轉體」。

手繪襄陽:帶你領略襄陽文化

襄陽古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隆中因諸葛名垂宇宙,清幽的景致也盡數關聯孔明。著名的隆中十景早在明代已形成。後又逐步修建了眾多人文景致。屬於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臨漢門又名小北門,整個城樓的氣勢,淋漓盡致地反映了冷兵器時代,「鐵打的襄陽」在古代戰爭中的地位與作用。歷史無情,紅塵滾滾,巍峨的臨漢門固守在原地,靜看漢水東逝去,歲月更迭中,依舊等你來!

拱宸門又叫大北門,拱宸門的甕城是襄陽古城所遺三座城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立於拱宸門城樓之上,可東看震華門飛簷,西望臨漢門亭臺,南對「荊州古治」的過街券門,北眺漢江對岸的公館門碼頭,特別是厚重的古城牆根淹沒於湯湯漢水,大寫著「固若金湯」的豪邁傳說。

震華門又為長門。是著名襄陽城牆上所遺三座城門之一,建於明代初年。現長門遺址即震華門的屯兵城,此處的特別看點是,該城樓附近有一段被雜樹灌木藤蔓覆蓋,難得現其真容的土城牆片段,有興趣者可探古尋幽。

仲宣樓是襄陽人民為紀念晉代文學家王粲,建於古城東南,護城河邊。樓巍峨,水波光。駐足仲宣樓上,峴山在望,城池可瞰,漢水中的江島隱沒於繚繞的煙雲,翻飛著的鷗鳥穿梭在蔥鬱的林間。如果說,城牆是襄陽的標誌,從而勾勒出了這座古城威嚴的輪廓,那麼,仲宣樓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對這個城池的風雅記憶!

昭明臺又叫鼓樓,是聳立在襄陽城中心的一座樓臺。為紀念梁代昭明太子蕭統而建,「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鐘鼓,為方城勝跡。」是襄陽城的標誌性建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昭明臺中的二樓三樓現為襄陽博物館的展廳,遊客免費遊覽觀光的同時,還可以通過那些沉默的文物,很方便地了解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襄王府坐落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城南的綠影壁巷東端。崇禎十四年王府全部被毀,唯照壁(襄陽人俗稱綠影壁)保存至今。影壁造型莊重,雕刻華美,風格豪放,生動雄偉,與北京北海九龍壁、山西大同九龍壁和河南襄城文廟影壁並稱為中國四大影壁。同時它也是全國唯一的石質照壁,屬國寶級文物。

米公祠即米氏家廟,始建於元末,是為紀念我國北宋時期傑出的書畫大師米芾而修建的祠宇,明代被毀,現存全部建築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間重建,佔地16000平米,於樊城隔漢水相望襄陽小北門。院內建築別致,有曲徑通幽之妙。

鹿門寺因唐代詩人孟浩然宦場失意幽居鹿門山而聞名於世。還有漢末名士龐德公、晚唐文學家皮日休都曾隱棲此地。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是漢唐以來的佛教勝地和文人雅士的集聚地。鹿門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龍頭池更添鹿門寺雅趣。邀親朋攜家人來這裡登高懷古,祈福許願,定會收穫滿滿,不虛此行。

襄陽牛肉麵、123黃酒、王記清湯、金剛酥、襄陽大頭菜、油饃筋、南漳豬油餅、李家糊辣湯、鄧家牛腩、酸漿面、福氣豬手、憨貨火鍋、劉娃火焰雞、三味真火燒烤、腸子湯、宜城大蝦、香辣蟹、丸子火鍋、牛雜火鍋……還有好多襄陽的風味小吃躲在巷子裡等你來品嘗。

《2017襄陽神曲》北上廣VS大襄陽

參考:

http://www.wenming.cn/syjj/dfcz/hb_1679/201604/t20160427_3320974.shtml

相關焦點

  • 金庸最愛的襄陽,如何成為「湖北第二城」?
    整個湖北從經濟地理位置上面一分為二,流傳出來了鄂東有武漢,鄂西有襄陽的大話。襄陽的古往今來很多人了解到襄陽的歷史並不是親身去過想,而是通過金庸老先生筆下的襄陽城知道了這座千年名城。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這句話一下子就道破了襄陽在中國地理上面的重要位置,從唐宋以來,但凡有戰事,絕對離不開襄陽城。
  • 湖北副省會城市襄陽,這幾個排名靠前的獨特美景,你都知道嗎
    襄陽市襄陽,湖北省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成員、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襄陽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遊平原腹地,北鄰河南省南陽市,南與荊門市相鄰,東接隨州市,西連十堰市;景點有古隆中、襄陽城、唐城等。西漢初年始建襄陽縣;隋朝,隋文帝時屬襄州;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
  • 襄陽旅遊不得不去的景點
    襄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襄陽名勝古蹟旅遊以三國文化為主要特色,有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城等著名景點,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那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去襄陽不得不去的景點,要不都不好意思和大家說你去過襄陽!1、古隆中風景名勝區(AAAA)隆中景區是湖北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重要支撐點更是三國旅遊線的起點和主要客源集散地。
  • 襄陽4個好玩的地方!你去過幾個?
    襄陽: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被稱為「華夏第一城池」,境內有古隆中、襄陽城、中國漢城、水鏡莊等人文景點。古隆中:位於湖北襄陽,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 包括古隆中、水鏡莊、承恩寺、七裡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主景區古隆中位於襄陽城西十三公裡處,自然景色優美,人文景觀豐富。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湖北襄陽:華夏第一城池,擁有中國最寬護城河,平均寬度180米
    天下護城河,以湖北襄陽護城河寬度為最。襄陽護城河位於襄陽市襄城區,長5060米,最寬處達250米,平均寬度180米,面積91萬平方米,為亞洲最寬護城河,得益於此,襄陽城被譽為「華夏第一城池」。襄陽城雄據漢水中遊,楚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歷史;城池始建於漢;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寬度就超來了180米,周長7公裡,最寬處達到250餘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如今,雄偉壯觀,古樸典雅的城地,與新近修復的仲宣樓昭明臺等歷史名勝融為一體,交相輝映,為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 「襄陽也是一線城」,何必羨慕北上廣?
    漢唐兩代,襄陽城處於歷史上的鼎盛時期。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表為荊州刺史,將州治從漢壽遷至襄陽,地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及河南、廣東、廣西、貴州等省(自治區)的一部分,成為當時中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劉秀稱帝,建立東漢政權,襄陽成為政治高地。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有172次戰爭發生在襄陽,其中宋元之戰曠日持久,歷時6年,「鐵打的襄陽」因此名噪海內外。
  • 一座城,是群雄逐鹿的古戰場,是文人騷客薈萃之地,更是千古帝鄉
    來襄陽可以去哪玩呢?習家池背倚峴山面迎漢江的習家池又名高陽池,為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鬱的私家園林,延存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園林建築之一,全國現存少有的漢代名園,享有「中國郊野園林第一家」美譽。
  • 湖北新晉5A景區,三國文化底蘊深厚,情景劇演出引人入勝
    這裡是林木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最近公布了全國22家新評的5A級旅遊景區,其中湖北省唯一上榜的是襄陽古隆中旅遊景區。這對於創建5A多年的旅遊景區來說是個喜事,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襄陽市民來說也是值得慶賀的事。
  • 湖北具有「潛力」的城市,讓武漢「倍感壓力」,名氣也不小
    近年來,中國各大城市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快,特別是中部地區的各大城市,得到了國家的支持,中部地區的城市已經崛起很多,比如安徽的合肥,湖南的長沙,湖北的武漢,現在的發展非常好,但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城市幾乎是所有省的省會城市,當然這一點在我國各省之間比較常見,但在各省大力發展省會的時候,一些城市也在繼續自己發展
  • 襄陽,這九大景點你去過哪?
    襄陽簡稱「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而最有名的莫不過以下這九大景點。你去過哪呢?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人,幼年失去了雙親,後隨叔父至荊州,17歲叔父亡,來到襄陽隆中,躬耕苦讀,留意世事,被稱為「臥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全面分析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局勢,提出了一統天下的謀略,這就是《隆中對》。
  • 湖北襄陽古隆中景區:5A招牌點亮一座城
    位於湖北襄陽城西13公裡的古隆中景區風景宜人,至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因諸葛亮「躬耕隴畝」、劉備「三顧茅廬」作《隆中對》,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近10年,襄陽市舉全市之力,以創建國家5A級景區為抓手,通過擴容、提質、做優,使古隆中這個「寂寂無為」的老景區蝶變成一個展示、體驗三國文化的大觀園,成為襄陽城的文旅名片和金字招牌。
  • 「湖北」襄陽牛肉麵。快樂,從早餐開始
    襄陽城· 昭明臺襄陽,湖北省地級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襄陽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遊平原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西漢初年始建襄陽縣;隋朝,隋文帝時屬襄州;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說到襄陽,不得不提的就是襄陽牛肉麵了。畢竟「民以食為天」。
  • 湖北第二強的城市到底是哪一座?襄陽、宜昌還是荊州?
    襄陽古城牆但是湖北第二強的城市在坊間卻一直存在爭議,到底是襄陽、宜昌、荊州還是黃石呢?從經濟總量上看,襄陽宜昌可以爭湖北第二城,目前襄陽GDP總量略高於宜昌,目前襄陽在經濟總量上是湖北第二強的城市。2019年襄陽完成的名義GDP為4812.84億元,同比增長7.9%,宜昌完成的名義GDP為4460.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1%。
  • 荊州荊門、襄陽襄樊、黃岡黃石…你分的清湖北地名嗎?
    隋大業三年(607年)黃州治所就搬到了黃岡縣(今湖北新洲區),以當地的黃岡山而得名。古之陽新和大冶組成了今黃石市的主體部分。而襄陽城是漢高祖時期在襄水之陽(以北)設置的城市,以之為治所設置襄陽縣,可見產生歷史較樊城要短,但是在東漢時期,襄陽逐漸成為了可與江陵
  • 湖北襄陽 東津地名趣談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鑑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地名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的名稱、稱謂、地理方位和路標,同時也是一個地方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的沿革和傳承,是一個地方群眾長期以來約定俗成的習慣稱謂,對於研究當地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具有重要作用。要了解東津,不可不熟悉東津的地名和歷史。
  • 湖北襄陽 一個奇特的地名現象:過去 襄陽只有「河」 沒有「江」
    其它河流大多稱「水」,例如:漢江古稱漢水、珠江古稱鬱水,黑龍江古稱黑水等。後來,用「江」和「河」給河流命名,江、河成了通名。連接襄陽、樊城的漢江大橋過去,襄陽有一個奇特的地名現象,只有「河」,沒有「江」。漢江穿襄陽城而過,江南是襄陽,江北是樊城。
  • 「南船北馬」襄陽城,過盡千帆迎「東風」
    城是襄陽城,人是查良鏞。金大俠筆下,襄陽是俠士之地,被提到260多次。「先生給了這座城江湖與情義」……金庸去世後,襄陽城點亮的燭光,在網上刷屏。古城襄陽,地處長江第一大支流的中遊,是中原文明與荊楚文化的交匯之地,是貫穿南北、聯通水陸的「七省通衢」。
  • 吃著炸雞穿越三國,首家肯德基「三國文化」主題餐廳亮相襄陽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身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襄陽人,我為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襄陽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金庸先生曾讚譽襄陽為「中華腹地的山水名城」。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之稱。襄陽也是「中國三國文化之鄉」,三國文化遺產豐富。
  • 大地新載丨王必勝:漢水的襄陽
    如今,人們對城市生態的注重,對宜居環境的要求,成為迫切的社會共識,成為敏感而熱鬧的話題。中國內陸城市成百上千,雖有不少依山傍水,但程度多是有限的,要不是瀕臨近鄰,要不就是規模格局有限。而一個城市,如果有充沛的活水資源,有江河流經貫穿,加上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澱,這個城市的面貌和形象就讓人刮目,猶如人體既有了經脈氣血的暢通,又有了顏面風華的雅致,這是城市之幸,而襄陽就有這個幸運。
  • 湖北襄樊這三所優質高中,教學質量高,師資力量強!
    #襄陽#襄陽,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歷代為經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是湖北省轄地級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襄陽名勝古蹟旅遊以三國文化為主要特色,著名景點:隆中風景名勝區、襄陽城等;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生在這裡。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所襄樊的優質高中,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