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齊向陽
出品:全球財說
2020年快將結束,爆款基金的大量湧現也讓一批權益基金經理迅速走紅,公募行業也由此開始一輪新陳代謝,部分成名已久的老牌基金經理業績欠佳而處境尷尬,比如本文中的主角永贏基金一哥李永興。
數據顯示,作為當年交銀施洛德的明星基金經理、九泰基金的投資總監督,李永興在公募基金經理崗位的任職時間已經超過6年,目前已經是永贏基金的副總經理。
不過,他的最好業績還是早年交銀時代的127.44%。從今年在永贏基金的情況看,或是由於李永興新管多隻基金分身乏術,管理產品中年內最好的業績也僅在40%一線。
年內新管4隻公募產品
李永興一拖八 忙碌異常業績平平
最新資料顯示,李永興在永贏基金所管理的產品數量已達到8隻,裡面不僅有權益類基金,同時還有永贏雙利債券,這其中竟然有4隻都是2020年才成立的新基金。
也就是說,永贏基金本意或許是利用李永興來競爭爆款,但4隻產品的募集成績並不理想。
相對表現最好的是永贏科技驅動,該產品兩類份額的最新規模約為28.26億元。同時,永贏醫藥和永贏股息優選才僅僅幾億元量級。
那麼,為何這位在多家基金公司都曾任要職的明星基金經理,卻沒能在權益火爆的年代光芒四射、大放光彩呢?
《全球財說》試圖從李永興所管理產品的季報中尋找蛛絲馬跡。
在其目前管理的多隻產品中,年內表現相對較好的是永贏高端製造。這隻主題類產品主要受益於順周期的大背景從而業績並不太差。
但是,從逐季的重倉股來看,基金經理的選股思路模糊並不清晰,特別是重倉風格漂移卻沒能成功布局市場最強板塊,可以說是有弄巧成拙的嫌疑。
上述產品自2019年11月成立以來,至今發布過4份財報。2019年四季報,包括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財富和海通證券均排在了基金重倉股中的前五位;2020年一季報,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東方財富仍佔據了十大重倉股的前三位;到了二季度,雖然前三位的券商股依然還在,從第四大重倉股開始,美的集團、平安銀行、格力電器、新華保險等核心資產類股票也進入到前十,整體來看基金的風格似乎更加偏向於全市場類的藍籌型股票。
不過,2020年三季報顯示,與基金主題相符合的一些股票及時回歸, 如三一重工成為了第一大重倉股,同時長安汽車和領益智造也成為十大重倉股中的新面孔。唯一留下的券商股票海通證券卻成為了明顯的敗筆,該股從年初至今下跌已超過15%。
從這一年的變化來看,雖然基金的投資目標在契約中白紙黑字地寫著重點關注國家高端製造業發展過程中帶來的投資機會,但是四個季度風格漂移操作頗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
《全球財說》認為,如果能夠一直按照基金約定布局相關領域的股票,或許目前該基金年內的業績已經翻番。參照來看,同類主題的廣發高端製造2020年的業績增長率已經達到123.68%。
李永興投資究竟擅長哪一領域?
對比看李永興所管理的另一隻產品永贏惠添利,問題就逐漸浮出水面。
這隻成立於2018年5月的基金,正是不折不扣的大盤藍籌風格。基金契約顯示,滬深300指數在其中佔據了60%的比例。從產品成立至今,李永興是唯一的一位基金經理。
從今年以來的季報重倉股看,永贏惠添利反而是特別「聽話」的在滬深300股票中尋找投資標的,但一大突出的問題是遠離了醫藥、科技、白酒等三大長期的熱門行業板塊。
基金三季報中,頭號重倉股為美的集團,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則是二三號重倉股。該季度的10隻股票中,沒有一隻在二級市場中成功實現年內翻番的股票,從而也導致產品年內回報和同類排名均處於不佳的地位。
就從上述兩隻基金看,或許李永興本人的投資風格也存在爭議,究竟是擅長核心資產的藍籌風格路線,還是擅長機械製造等領域的主題風格呢?
以二選一的角度,永贏基金給李永興減負去掉不適合的產品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從永贏基金的整體持股看,永贏基金十分偏愛金融股,如新華保險、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國太保和華泰證券均在十大重倉股之列。
但是,永贏基金管理規模已在2020年6月30日達到高點1879.07億元後開始下降,9月30日時已降至1670.78億元,降幅11.08%。
●現已入駐平臺●
今日頭條 | 新浪財經 | 一點資訊 | 中金在線
百度百家 | 騰訊證券 | 騰訊理財通 | 界面
東方財富號 | 搜狐號 | 企鵝公眾平臺 | 雪球
QQ訂閱號 | QQ股票 | 鈦媒體 | 鳳凰號 | 同花順
微證券 | 騰訊自選股APP | 企鵝號 | 大魚 |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