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考的迷信還能持續多久?

2020-08-14 鐵劍幫總幫主

很多人迷信高考,認為高考絕對是人生的一大轉折,也是決定人生命運的關鍵。於是很多家長展開學習的「軍備競賽」,從娃娃抓起,在孩子身上瘋狂砸錢搞教育,要孩子在高考中脫穎而出,考上重點大學。而考上重點大學的目的也就是找個好工作,掙好多錢,此外,別無他求。


在此背景下,資本介入高中教育,對於高考的作用誇大宣傳,慫恿並鼓動家長和考生們不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和智力備戰高考,而且還要對高考狀元們進行賣力宣傳,放出一個又一個「人造衛星」,讓萬眾矚目。媒體也不肯閒著,對於高考推波助瀾,擴大宣傳力度,連高考時的考生準備、交通狀況、家長心態、考題等內容都要宣傳個夠,也要作為熱點事件來宣傳。也就會說,高考已經成了全民活動,而非一些人的活動。為了高考可以全民總動員,可以讓附近的工地停工,可以暫時封道,禁止機動車鳴笛,可以動用城市資源為考生服務等等,如此興師動眾就是為了營造一種公平公正的考試氛圍,以及維護整個教育產業鏈的利益。如果這些場景發生在國外簡直不可想像,就是外國人在高考期間到了國內,看到高考的壯觀景象,也會嘆為觀止,大為驚嘆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待考試如此重視,如此大動幹戈。


可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每年考上重點大學的人數都是很少的一部分,而考上非重點大學的人數卻是很多。偏偏家長們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而考完之後,失望的居多。考上理想大學的自不必說,認為考得不好的考生很多會選擇復讀,再咬緊牙關,奮戰一年。只有考生自己知道,高三的一年是如何在煉獄中度過的,而那些勵志的心靈雞湯大多是為他們準備的。在全民迷信高考的環境下,作為高三的考生確實被推到了長跑賽道上,而且不管多麼疲憊,哪怕是暈倒了也要緩過來,堅持到最後一秒。如此沒有人性的折磨,到底是不是考生應該得到的?不高考能不能養活自己,能不能成材?


當然能,很多人都已經驗證了這個道理。雖然很多專家學者都鼓吹高考是寒門出學子的唯一途徑,也是跨越階級差別的最公平途徑,但是,他們忽略了在如此的途徑之上,扼殺人性的反覆練習,把自己變成做題機器的乏味和無聊,以及在此單一價值觀指導之下的心理變態。很多高考高分學生後來就不怎麼學習了,除了大學學習以外,工作之後就不再學習和讀書了,只是幹自己的工作,也沒什麼創建和進取心了。


那麼,高考除了浪費大量資源製造做題高手,還有什麼值得迷信的?如果說高考可以讓一部分學生接受大學教育,那麼,也僅僅是騙了家長的錢,讓學生們畢業了找不到工作,淪為和輟學生一樣的打工境地。如此一來,就可以看到教育產業背後的資本運作規律了。大學擴招之後,參加高考的大部分學生就要付出更多的教育成本,去讀大學,讀完之後才知道找不到工作,還得去讀研究生。一批一批篩選之後,剩下的也僅僅是找到了一份養活自己的職業,有時候養活自己都困難,還要負擔樓市的貸款……

而這一切受難的出發點就是高考,一旦深陷對高考的迷信之中就不可自拔,直到事實教育了人們,但已經晚了,而一批一批的高考大軍正在路上,雄赳赳,氣昂昂,奔赴高考的戰場……

相關焦點

  • 愛美客上市玻尿酸的風光還能持續多久?
    儘管玻尿酸很受市場歡迎,但是由於門檻低,玻尿酸賽道上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預計未來3-5年內,玻尿酸產品將會陸續取得註冊證,與老巨頭們展開競爭,三巨頭還能保持多久的巔峰狀態,尚屬未知。而且巨頭們早已對這塊市場虎視眈眈,早在2016年4月,阿里就投資了「美麗神器」,入駐天貓醫美平臺。
  • 那年,我親身經歷的高考迷信
    又是一年高考季,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個文廟,各個魁星閣都香火鼎盛。這都是比較正統的例子,大有放之天下而皆準的態勢。錦鯉楊某某除了比較傳統的燒香拜師,還有一些小清新的高考迷信,什麼轉發錦鯉,轉發楊超越,轉發千年一遇的這個,轉發千年一遇的那個
  • 英語熱詞:「高考迷信」怎麼翻譯?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高考迷信」怎麼翻譯? 2019-06-14 10:2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每逢高考季,各種各樣的「高考迷信」便流傳開來,考生家長可謂費盡心思,各出「奇」招,大家也早就見怪不怪。
  • 手機行業「蔚然成風」的抄襲現象還能持續多久?
    一些國產廠商已經認識到這一點,開始尋求另外的出路,那麼這種在行業內被人嗤之以鼻的現象還能持續多久呢?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在上個月出席一次活動時,談到了對當今手機行業發展的看法,他表示「領先的企業越做越差,尾隨的企業越抄越不要臉。
  • "高考迷信"見怪不怪!你為考試做過哪些迷信事
    每逢高考季,各種各樣的「高考迷信」便流傳開來,考生家長可謂費盡心思,各出「奇」招,大家也早就見怪不怪。
  • 我們被「高考改變命運」忽悠了多久?
    在萬千迷茫焦慮的眼光中,追尋「意義」的需求便催生了販賣「意義」的市場,這個市場中最經久不衰的爆款就是高考。高考為何能夠持續熱銷?這裡面有唐宗宋祖等歷代天子的背書,有王維文天祥等各朝狀元的直播帶貨,還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熬了千年的老母雞湯。
  • 海員工資上漲,到底還能持續多久?
    海員工資上漲還會持續多久?那麼,許多人會問海員工資上漲還會持續多久?答案也需要來說,目前,國際疫情以歐美地區為代表,已明顯進入了第二波的疫情爆發,而最新消息發現,印度現在的疫情也不斷新高,菲律賓等傳統海員外派大國疫情也比較嚴重,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 「掛證族」還能「掛」多久?
    原標題:「掛證族」還能「掛」多久?   多部委聯手整治「掛證」問題   「掛證族」還能「掛」多久?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連續曝光9人,因工作單位與註冊單位不一致,被撤銷造價工程師註冊。
  • 洗髮水的保質期是多久 洗髮水過期還能用嗎
    那麼洗髮水的保質期是多久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洗頭髮的時候都要用到洗髮水,而洗髮水的主要功能就是去頭屑。可能很多人在用洗髮水的時候都沒有注意過洗髮水的保質期,就算是過期了也還在用。那麼大家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洗髮水的保質期,下面就由三八女性網帶大家去了解一下具體事宜。
  • 監管介入平臺關停 ICO投資暴富神話還能持續多久?
    原標題:監管介入平臺關停 ICO暴富神話還能持續多久?監管介入 平臺關停周三晚間,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發布「關於防範ICO相關風險的提示」,直指ICO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投資者自行承擔投資風險。這是繼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之後,監管層又一次對ICO存在的風險進行提示。
  • 高考讓我們看到,這屆家長迷信起來,連自己都信了
    每逢高考季,各種各樣的「高考迷信」便流傳開來,考生家長可謂費盡心思,各出「奇」招,大家也早就見怪不怪。考場上辛苦的是孩子,考場下操心的是一家子!今天孩子教育課堂就帶大家走進高考大型「迷信」現場此時不「迷信」,更待何時?
  • 古代「高考」之令人啼笑皆非的科舉考前迷信
    高考來臨之際,大家有沒有心裡默念幾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保佑啊」?筆者當年還給自己用硬幣算過一卦,雖然知道沒什麼卵用,但也是求個心安,高考那天還穿了身灰色和黃色的衣服,求個「輝煌」。在高考期間,總有一些投機份子開始大力宣揚迷信思想,售賣所謂開光符等等,甚至還有在線上做法來為考生祈福的,神神道道,莫衷一是。其實這種迷信活動由來已久,古代最重要的考試——科舉,前後也是各種迷信層出不窮,令人啼笑皆非,簡直亮瞎眼。科舉迷信之一:祈夢。也就是科舉考生在考前覺得哪個神仙最靈,就去神仙廟裡睡一晚,做個夢,根據夢的內容來預示科考結果。
  • 呼吸機不緊俏了 魚躍醫療的好業績還能持續多久?
    魚躍醫療可能也意識到優異的盈利能力無法持續太久,從合同負債也可看出端倪。今年起,新收入準則要求將原預收帳款,拆分為預收帳款和合同負債。魚躍醫療也表示,「在與客戶的合同中,公司將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移商品或服務的義務列示為合同負債。當本公司履行向客戶轉讓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義務時,合同負債確認為收入。」
  • 人死後,人的聽覺居然還能維持30秒,那大腦意識還能持續多久呢?
    對於人來說大腦是非常複雜的器官,我們的意識就是由大腦產生的,那麼人死後,大腦的意識還能持續多久呢?我們身體上的各個器官又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其實人的死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意外死亡,例如高處墜落或是出車禍。另一種是腦死亡。不過不管是哪種,普遍情況下都是心臟先停止跳動。
  • 血汙夜之儀式料理效果持續多久 料理的效果介紹
    血汙夜之儀式料理效果持續多久 料理的效果介紹 血汙遊戲中的料理系統非常有意思,豐富的料理不僅為我們帶來搜集要素
  • 盈科中國突破1萬人,律所的規模紅利還能持續多久?
    2020年,法律行業變革叢生,律所「規模紅利」還能持續多久?「1萬人」大所之路 10月31日,「2020律師行業發展論壇暨盈科中國突破10000名律師慶典」在盈科總部新址正大中心舉行。由於律所規模的持續擴大,盈科 律師人均收入(RPL)等相關收益數據因而略有下降。 「2020亞太地區律所100強」報告中稱, 盈科希望到2021年底時,將創收規模從50億翻一番,達到100億元人民幣左右 。今後,如何繼續整合資源,將規模影響發揮到極致,提升律所的人均創收與創利能力,是關乎該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
  • 高考,你不知道你的爸媽能變得多迷信
    高考今天結束,這場延期了一個月、經歷了各種波折的重要考試終歸是來了又走。對於學生而言,考試本身才是最重要的事;而對於老師家長來說,這可能是他們一年一度的最「迷信」時刻。他們不能親身進入考場,但是把所有象徵好運的元素披掛滿身,是送考最後一程的祝福。有在著裝上動腦筋的。穿紅色是不可少的,旗袍更意味著「旗開得勝」。
  • 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送給父母的考前須知
    又是一年高考到,每當這個時候,家有考生的父母最煎熬,本文通過2位名人大作家對待女兒參加高考的心態分析和折射的道理,提出了父母的考前須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女兒高考,「迷信13年前,劉墉的女兒參加美國高考,劉墉送給女兒三個字「平常心」,後成文《給女兒的考前須知》。從各自的文章中,我們了解到兩種心態截然不同的父親。莫言的迷信。
  • 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送給父母的考前須知
    又是一年高考到,每當這個時候,家有考生的父母最煎熬,本文通過2位名人大作家對待女兒參加高考的心態分析和折射的道理,提出了父母的考前須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女兒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20年前,莫言的女兒參加高考,莫言前往陪考,隨後寫了一篇散文《陪女兒高考的一整天》來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
  • 高考後的你,懵逼了多久,又靜止了多久
    ,我和T君都撓禿了頭,高考的落幕,帶來了一紙文憑,但關於未來,我們的迷惘卻遠大於興奮。我曾一度懷疑,T君有一種不為人知的能力,就是私下裡可以做到自己與自己嘮嗑,還能互動著把自己逗樂兒的那種。我曾自詡為了高考放棄了很多,將高考視為了終點,一路肆意狂歡。之後的我,懵逼了多久?又靜止了多久?可以慢下來,可以靜下來,但真的不可以放棄撲騰停下來。再回首,十七八歲的年紀,又有什麼算得上是真正的放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