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高考季,各種各樣的「高考迷信」便流傳開來,
考生家長可謂費盡心思,各出「奇」招,大家也早就見怪不怪。
考場上辛苦的是孩子,考場下操心的是一家子!
今天孩子教育課堂就帶大家走進高考大型「迷信」現場此時不「迷信」,更待何時?
送考途中看到數字575就覺得是好兆頭;看到數字268就心裡一沉;看到629又心中竊喜......此時的家長,內心慌得一匹,卻又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淡定從容,不急不躁。
對陪考家長來說,「看到一些數字,明明不相干的,也會在心中拐好幾個彎想到娃的考試成績。」
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歸根結底,只能用「用情頗深」來讚美,只不過前者是迷戀,後者是迷信。
莫言說孩子在自己學校高考,環境熟悉又免於奔波,這是運氣好。
「信佛的妻子說這是佛祖的保佑啊!我也說,是的,這是佛祖的保佑。」
你看,連莫言老師夫婦也不得不從迷信中尋覓一絲信念,那麼我們這些普通家長平時沒事迷信一兩下怎麼了?
其實不管是不是信佛,每個家長都需要一個聽起來舒服的科學或非科學的解釋,作為緊張時刻的必要精神支撐。
2016年我從哈佛大學帶回來一面小旗子,我把它掛到了兒子房間裡,幾天後,他語數外三門課都考了第一。
孩子他爹:「咱們兒子這次肯定認真複習過了啊!」
我:「別瞎說,這是哈佛學神學霸學仙們顯靈了!」
孩子他爹:「誰?……」我一臉滿意地望著那面磚紅色小旗,內心充滿敬意。
他一臉迷茫地看著我,覺得我腦子有毛病。然後我翻出了一系列吉祥物,整齊羅列好,堆在了兒子書桌的一角,每次小考時我撫摸一遍它們,大考時我便讓它們上身......
於是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只見一名頭戴鑲有字母T的紫色清華小帽子、穿著波士頓紅白相間的哈佛衛衣、手捧斯坦福牛皮封面定製筆記本、懷揣牛津開過光的原子筆、包裡放著麻省理工口水巾的中年婦女,遊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那就是我。
考得好的時候:顯靈了。考得不好時:糟糕,怪我,這次忘了別上北大的校徽!
曾經以為我屬於走火入魔,精神扭曲,但縱觀各年齡段的家長,尤以中年老母為甚,相比下來我真的只算個入門級小白。
前些天我朋友告訴我她在網上看到一個手環,沒用3秒鐘就直接拿下,眼都不眨。只因這個東西包含了兩個高級元素吸引了她——1. 文昌。2. 價格985。
這個吉利的價格985,直戳高考家長內心軟肋,就算覺得它的價值也就值個211,但此刻都寧願985,不願211......
能讓一個含辛茹苦12年的中年老母放下防備、瞬間傾倒、感恩戴德的東西,有時就是那麼樸實無華且枯燥,就像985這個數字,平時它只是一個數字,但在高考這一刻,985如同天降甘霖,人見人愛。
比如這兩天獲贊最多的警車,應該就是下面這輛了:
不瞞你說,自從兒子進了初中,我連銀行卡密碼都改成985985了,我容易麼我。
全國各地的意識流家長們,無所不用其極地在「吉祥物」上下功夫,求好運。比如高考前夕的東北,你絕對猜不到,原本的小眾物品——紫色內褲脫銷了!因為這叫「紫腚能行」(指定能行)......
但在南方的考場外,媽媽們肯定覺得紫腚也沒人知道,還是外露的更有效果。
手拿甘蔗上面綁幾個香蕉,寓意「有招(蕉)一日..苦盡甘(甘蔗)來」!
此外,媽媽要穿旗袍寓意「旗開得勝」,爸爸要穿馬褂寓意「馬到成功」,都是為了給參加考試的孩子討個好彩頭。
爸爸穿耐克,因為全是√,不能穿特步,因為是個×,還有人穿上了吉利服:考的全都會,蒙的全都對
衣服還要有4種顏色
紅:第一門就考開門紅
綠:高考出行一路綠燈
灰+黃:考完後走向輝煌
向日葵也成為了高考幸運花,因為中文「葵」與「魁」同音。不少考生家長在考場外手舉向日葵等候,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舉奪魁」。
還有四川一班主任給高考的學生們送上了向日葵,並囑咐他們一定要舉起來,這波操作,只能說一句666。
向日葵表示:版權費是不是應該結一下~~
此外,在吃的上面也有一番講究,吃鯉魚很重要。在考試前一天晚上或者考試當天早上,家長要給孩子做一條鯉魚,然後魚頭、魚身、魚尾孩子要各吃一口,寓意「鯉魚跳龍門」。
有人吃蛋糕和粽子,因為要「高中」(糕粽);有人吃豬蹄,因為要金榜題名;還有人吃必勝客,寓意考試必勝!
吃的穿的都安排好了,那該幹點啥呢......起床先做個不一樣的懶腰,來個「撅腚能行」,考試絕對能行!
選房間號也有講究呀!部分家長認為在孩子人生的重要關口,什麼都要「相信」,什麼都要「做足」,不能輸在小細節上。
只要有可能,就希望都能做到完美,不想將來有悔恨。
中國有句成語叫「七上八下」,對此,國人愛鑽研,愛搞學問,有創造性的個性又表現出來,直接結果就是讓這句成語有了新釋意,在高考期間,酒店預訂房間時,特別講究專挑尾號為「7」的房間,實在沒有,其他也可以,但就不能有「8」。
再去名牌大學錄取通知書開箱視頻那裡,刷彈幕吸歐氣(運氣)
一切都準備就緒,再換張手機壁紙,全身上下也就充滿了好運 - 勝券在握。
別忘了在答題前親吻下試卷,意為「穩(吻)過」!
以上這些屬於「被動撞好運」,看到就是好預兆。
還有一種是主動求好運,除了媽媽們的各種求神拜佛,還有各種針對性更強、學科分化更明確的愛的供養,魯迅,孔子,陶行知,愛因斯坦和牛頓最近都承載了太多太多......
別說高考了,就連小升初和中考,也是廣大老母秀意識流的絕佳舞臺......據一朋友的描述,這種意識流還挺靠譜。
那麼這屆家長為啥這麼迷信呢?
唉,主要是因為科學已經解釋不了「他們不能提高孩子分數」這件事了,所以大家給孩子找個更硬的後臺——神佛護佑。
中年家長能屈能伸,可進可退,遇上事不但可以不要面子,還能不要裡子。
學習這事,放在自己身上就是竭盡全力,放在孩子身上就是無能為力,不得不訴諸神佛。
寒窗苦讀十餘年,又寒窗陪讀十餘年,人到中年的陪考家長相信這恐怕是人生最後一搏了,於是嚴絲合縫地踐行著科學與迷信共存的理論,認真學習好好複習交給孩子,求神拜佛祈求好運的事爹媽來做。
又一年高考塵埃落定,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日子,那些迷信起來連自己都深信不疑的家長之中,估計也會有一大批就此了斷前塵,成為無神論者。
但不管怎樣,孩子負責拼搏,家長負責後勤,只要能讓雙方安心,迷信也是一劑良藥,關鍵時刻拯救焦慮的內心,管用。
最後要祝所有學子金榜題名!所有父母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