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得不信,難以拒絕的小迷信

2020-12-14 小豬豬的娛樂生活1

記得有一段相聲裡面說過,有一個小孩考試之前要吃一根油條和兩個雞蛋。寓意著考試會考一百分。但是他只考了一分,因為他先吃的雞蛋。

現在的孩子們也會有他們自己的小迷信。每當考試之前都要換上」耐克「的鞋子。因為」特步「的標誌是一個紅色叉,而」耐克「的標誌是一個紅色勾。在試卷上當然是紅勾比紅茶更受歡迎。

生活中還有些忌諱跟迷信有關。比如,中國人對」4「的忌諱,雖然這只是個諧音。這就是諧音惹得禍。在西方國家,比14小的13也不受歡迎,因為基督教的耶穌是在13號遭難被訂上十字架的。那麼很就會對13和14都忌諱。以此連」1314「代表的」一生一世「都不敢用了,實在是平白無故添了這麼多麻煩。

有的一位朋友,特別熱愛中國傳統,每天都要看皇曆,但是他並不迷信。比如哪天要出門,必然會先看看皇曆,如果皇曆上寫著」今年不宜外出「,他再查一下星象運勢圖,可能星象圖顯示他今天又好運,他就把皇曆拋之腦後。他說,自己看皇曆和星座運勢只是給自己求一個心理安慰,但是並不盲從,只揀好聽的信,只求個心理安慰吧。

幾乎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迷信,因為我們都是由情感支配的血肉之軀,不肯能做到像機器人那般理性。外國籃球界有個明星球員,在他打球的時候有個小迷信,就是戴髮帶,穿長筒的襪子。他說要是沒有這兩樣東西帶著身上,心裏面就會沒有底氣,發揮不出正常的水平。心理學家認為:這樣的小迷信屬於個人專屬的心理建設方式,對於人有積極的作用,能給人帶來自信和平靜。他的小迷信並沒有使得他忘記努力的訓練,沒有產生任何的負面作用。

同樣的道理,一個學生在考試前去燒香拜佛,期望自己可以考出好的成績,這種做法作為撫慰心靈的輔助手段是可以的,但是幻想著燒香拜佛可以代替寒窗苦讀可以不勞而獲,就是迷信了。

有的時候尋求心靈寄託並不是迷信,對著流星許願,對神佛祈福,以此來祈求家人平安。我們可以接受無傷大雅的小迷信,必須拒絕毫無道理可言的大迷信,如此甚好。

相關焦點

  • 如何寫一封讓人難以拒絕的工作求助信?
    文/小微字數/1205字閱讀時間/預計3分鐘你好!今天,我想與你聊一聊,如何寫一封讓人無法拒絕的工作求助信。前段時間,一位朋友說,後續想做負責全國業務的職位(總監級)。我們先聊了他的優勢,然後他說自己的劣勢是不太會向人求助。然而,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幾乎每個人的工作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與支持。即便如此,很多人不管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很難向別人開口求助。一般來說,「金口難開」的阻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求助者本人,二是求助對象。
  • 【現代宗教問題】信仰與迷信
    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斷乎不能一切都憑直接經驗而認識是非,甚至也來不及尋找到充份的理由,就需採取行動;我們需要信人家的話。不但人常生活如此,我們的學問也是由信人家的話而學來。一個小孩子學習言語,應當信他的父母的話。
  • 小迷信,是我們對未來的安慰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小小迷信,它不僅僅限於街邊擺攤算命的瞎眼神算子,很多生活中忌諱和迷信的東西都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諸如前文所說的耐克和特步是給人視覺上的感官。各地文化的不同也影響著人們對文化價值的判斷。視覺是其一,聽覺也是一種文化差異。
  • 美國大學的拒絕信.
    加利福尼亞州的丹尼爾·貝萊斯福特是收到杜克大學這樣一封拒絕信的18000個學生之一。丹尼爾寄出了17份申請,收到了14封拒絕信。他說:「讀了杜克大學的拒絕信後,我認為我是一個很不錯的申請者,而不僅僅是一個未被錄取的學生。」
  • 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論者多謂王林之所以得以成功,是因為社會自身從上到下滲透著濃烈的欺騙氛圍、功利之風、暴戾之氣和信仰危機或信仰缺失;若要不被騙,則須學會獨立思考,自強不息,無欲則剛云云。  然而,如此議論,表面上頗能大行輿論批判,可謂不得要領,難以深入當代中國李一、王林式問題。
  • 紀法小課|自從中了封建迷信的邪,這些幹部就一錯再錯
    原標題:紀法小課 | 自從中了封建迷信的邪,這些幹部就一錯再錯 有人曾說「迷信就是傻子遇到騙子的結果」,但沉溺其中的人似乎絡繹不絕。近日,浙江省嘉興市委原常委、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原黨工委書記何炳榮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通報罕見地指出他「不信馬列信風水」。
  • 孩子重症監護室等待手術,奶奶居然迷信不讓醫生做手術,並且不讓兒子兒媳看望孩子
    都說人老隔輩親,爺奶疼小孫。對於餘女士而言,孫子就是她的命。可是半個多月前,當餘女士像往常一樣去看孫子的時候,卻遭到了兒媳粗暴的拒絕。於女士含淚控訴傷心不止,為了能夠見到孫子她跟兒子兒媳來到了金牌調解。
  • 女大學生飛機上撒幣:這屆90後的迷信鄙視鏈
    個人的渺小與生命的無常,再加上源源不斷的焦慮,面對生活中的小確喪,轉錦鯉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種抵抗。 ,越迷信,因為科學和理性實在無法讓我們獲得對生活的控制感。 沒有誰是不希望生活能夠朝正面的方向發展的,人的內心總是渴望能儘可能地消除未知,因為未知可能是意味著危險,有點小迷信在心理層面起到點兒作用,又不會有什麼害處。上班遲到、考試掛科、偶遇前任,諸事不順利,全都怪水逆,也好過死磕一件事,鑽牛角尖與自己為敵強。
  • 【 熱 點 】名校花式拒絕信,全都是套路啊....
    免不了接一封最不想看到的拒信,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要優雅一點,小編多想給你一個愛的抱抱噢!想通了不過就是大不了,明年重新來過!要麼反正已經有學校讀了,我有書念了嘛!只要不去回一封拒信,你要怎麼發洩都是可以的噢!今日頭條的名校拒信盤點,希望能給小夥伴們一個萬能滴心理準備噢,但願我們嚮往的名校能再多給我們一些真誠呢……
  • 生活中,要學會拒絕別人!
    所以說,不拒絕別人的要求,永遠說沒問題,並不會讓你快樂,反而會給你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到頭來因為不能實現自己的諾言,反而傷了彼此之間的和氣。經常對別人作出承諾,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個犧牲者,有太多事要做而無法休息,若拒絕別人的請求,又會產生內疚感,所以我們總是處於進退兩難的狀態。
  • 名校花式拒絕信,套路!全...都是套路!
    所不同的是,他們除了會收到錄取信,還會收到大學的拒絕信。因為美國的大學是自主錄取新生,無論是否錄取,都會向每個提交了申請的考生發送回信。美國的錄取通知書和我國的大同小異,一個厚厚的信封裡,是到該學校上學需要的資料和一封該校長的歡迎信:「恭喜你加入。」而外表看上去薄薄的一封拒絕信,裡面的內容卻是各有千秋、大有看頭。
  • 美國大學「拒絕信」大有看頭
    ——貝茨學院  位於美國緬因州的美國貝茨學院,在全美學校中的排名不算很高,但是很有貴族氣質。而該學院負責新生錄取工作的領導威裡·米切爾說話的口氣也很衝。  接受採訪時,威裡·米切爾對自己學校的拒絕信解釋道:「我們只是沒有通過某個人的申請,並沒有把誰踢出去。怎麼回信,還不都是一樣?」
  • 生活壓力大,香港年輕人在迷信中尋找安慰
    這些迷信活動,似乎和香港的現代化格格不入,但如今的趨勢卻是:不止老一輩相信,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也開始熱衷於這些「迷信」。香港《南華早報》7日以《風水,算命先生和星座:年輕的香港人在迷信中尋求安慰》為題,指出這種趨勢背後,反映的是香港年輕人的壓力和「不安全感」。
  • 關於嬰幼兒的這些傳統迷信,寶媽們可別信,不然會害慘了寶寶
    很多傳統迷信說法看似很在理,但其實是沒有任何科學道理,甚至很多因為相信迷信,而給寶寶造成一定的傷害比比皆是,所以這些迷信並不是那么正確,反而給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哪些在生活中常聽到傳統迷信,是完全不可信的呢?
  • 民間俗語:「門前墳,房後水」,並不全是迷信,生活中值得注意
    眾所周知,古代的科學不發達,也完全沒有科學一說,所以那時的人們都很迷信,崇拜神仙,害怕鬼神。當他們遇到一些無法解釋的事情,就想當然的以為是鬼神所為。好事情就是神仙保佑,壞事情就是報應,是牛鬼蛇神所為。如果放到現在,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這種想法嗤之以鼻,現在科學發達,很多事情最終都會有依據的呈現出來。
  • 男孩不要生在子夜,女孩不要生在午時,不全是迷信還有這些小原因
    選擇孩子的出生時間,究竟是不是一件迷信的事呢?其實在生活上,古人給我們總結了很多經驗還是比較實用的。有些是迷信的說法,但有些則是必須要信的說法,而更多時候古代人總結出的話,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說的。在古代,孩子的出生時間尤為重要,一個孩子這輩子是否有好福氣,以及命好不好,都要看自己能不能選對時間。男不生子夜,女不生午時,為什麼?
  • 男孩不要生在子夜,女孩不要生在午時,不全是迷信還有這些小原因
    其實在生活上,古人給我們總結了很多經驗還是比較實用的。有些是迷信的說法,但有些則是必須要信的說法,而更多時候古代人總結出的話,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說的。在古代,孩子的出生時間尤為重要,一個孩子這輩子是否有好福氣,以及命好不好,都要看自己能不能選對時間。
  • 孕期3個「迷信」禁忌,竟然都是真的!
    懷孕的時候,準媽媽們都希望胎兒能夠健康發展,而為了達到這一個目標,大家都會向過來人諮詢一些經驗,這其中經常有一些比較「迷信」的禁忌。對於這類迷信禁忌,準媽媽們大多嗤之以鼻,沒有科學依據的事情還是少信為妙。但事實,有不少「迷信」禁忌其實是正確的,比如下面這三個事情,孕期媽媽就不要做了。
  • 【網信科普】拒絕非法盜用 保護智慧財產權
    【網信科普】拒絕非法盜用 保護智慧財產權 2020-12-24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生活中,我們要拒絕別人過分的要求,必要時學會說「不」
    拒絕別人的要求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有體會。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同時也不希望別人不愉快,因而,也就難以說出拒絕的話了。但是,你應該想一想,倘若答應對方的要求,將會給自己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那麼,就應該拒絕,而不要為了面子問題,做出違心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