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標準化生產讓小蘆柑走向大世界

2021-01-09 中國網

本網訊 日前,記者來到「中國蘆柑之鄉」福建省永春縣採訪時發現,鬱鬱蔥蔥的果園一眼望不到邊,綠葉掩映中的蘆柑向人們展露出金燦燦的笑臉,農民朋友正帶著幸福的喜悅忙碌著採摘蘆柑。據了解,今年的永春蘆柑一上市就獲得青睞,至11月30日,就出口到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5400多噸,創匯423萬美元。

近年來,永春蘆柑走出了自己特色發展之路,知名度與日俱增。從國內銷售走走向東南亞、歐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國內外市場上,標註了「永春蘆柑」四個字商標的蘆柑鮮果成了消費者的搶手貨,出口量連續10年居全國首位。

記者通過對永春縣蘆柑產區的採訪,深深感到,當地蘆柑產業能發展到如此紅火的地步,與縣委、縣政府重視生產標準化、重視科技投入的主導思想是分不開的。永春縣地處我國優勢蘆柑產區,具有四季分明、光照資源豐富、土層深厚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當地政府就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蘆柑產業。近年來,由於各地競相發展蘆柑種植,蘆柑市場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這對永春蘆柑也形成了一定壓力。面對這一狀況,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通過實施蘆柑生產標準化,推動蘆柑產業上檔次、上臺階,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洋上村是永春縣蘆柑重點產區之一,近年來,該村致力於綠色果園建設,通過栽培技術的改進走上了品牌高效農業發展之路。據永春縣農業局副局長陳躍飛介紹,1997~1999年,永春縣組織實施了「海峽兩岸永春蘆柑生產技術綜合改進合作項目」,借鑑臺灣蘆柑生產技術,對全縣蘆柑進行了技術改造。「效果非常顯著。」陳躍飛說,實行閩臺合作技術後,一級果率從30%-35%提高到50%-60%,生產成本降低20%-30%,並形成了一套先進、成熟、實用的蘆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果農康鵬錦告訴筆者,由於提高了果品質量,園內優質蘆柑畝收入已達到4000元,在洋上村,人均果業收入達到1500元左右。

據了解,在改進蘆柑生產技術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永春縣把實施蘆柑生產技術標準化作為進一步提高生產科技水平的根本措施。「永春蘆柑生產標準化示範區」1998~2000年列為全省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2001~2003年列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永春蘆柑標準綜合體》於2000年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2005年修訂後,發布實施為《永春蘆柑綜合標準》。2005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授予永春蘆柑生產「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稱號,永春縣人民政府被評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先進單位。2008年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永春蘆柑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無公害、綠色食品蘆柑生產技術的使用使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高,為不斷開拓國外市場,長期出口歐盟等國家打下了堅實基礎。(記者吳陸牧 通訊員 康文展 施由森報導)

相關焦點

  • 永春這5所中學被擬定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
    日前泉州市教育局公布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名單永春有5所學校上榜一起來看詳情>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印發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評估辦法與標準(修訂)的通知》(閩教基〔2018〕102號)和《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2019年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創建工作的通知》(閩教辦基〔2019〕5號)的精神和要求,在學校自評申報、縣(市、區)教育局核查申報的基礎上,我局組織市級評估專家對2019年申報"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的普通中學開展實地核查評估。
  • 永春:發展特色農業
    康慶平 康福實 攝  近年來,永春縣外山鄉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態及氣候環境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位於該鄉墘溪村的永春綠翔農林專業合作社通過建設特色水果示範基地、推廣應用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種植蜜柚、砂糖橘、沃柑等水果新品種400多畝,有效地帶動了當地農業尤其是名優水果的發展。
  • 盤點永春文化 周杰倫竟是永春人
    所獲榮譽永春縣是國務院首批開放縣之一,是「國家衛生縣城」、「中國蘆柑之鄉」、「中國紙織畫之鄉」、福建省烏龍茶生產出口基地縣、全國最大的陶瓷燈飾生產縣、全國最大的神香生產出口基地和全國重點地方產煤縣。永春無煙煤儲量達1.3億噸,煤質好,是全國地方重點產煤縣之一,閩東南地區的煤炭主要供應地。高嶺土儲量豐富,分布甚廣。坑仔口盤龍山礦泉水是全國第四家由國家礦產儲量委員會命名的優質天然礦泉水,其水質可以與比利時士巴礦泉水、法國埃維昂礦泉水、美國山谷礦泉水等世界名牌相媲美。
  • 永春:打造特色產業 「三創」營商環境樣板
    協同合作難、產業配套不完善,創造發明難度大,怎麼破解?去年以來,永春緊扣創新創業創造中的「三難三問」共性問題,推出「一園一策一規劃」措施,以產業園區「聚弱成強」作答「規模小、競爭弱」,以專項政策「增強信心」作答「需求不明、氛圍不濃」,以產業規劃「構建鏈條」作答「合作難、配套少」,打造特色產業「三創」營商環境樣板。
  • 福建永春漆籃:120萬海外永春籍僑親的鄉愁寄託
    福建永春的龍水漆籃,跟永春籍華僑華人一樣,足跡遍布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你一定很難想像,現今,每回永春尋根祭祖的永春籍華僑華人,返鄉時,總要帶上幾個漆籃。對於120萬海外永春籍華僑華人而言,漆籃,不僅實用,還成了思鄉之物,是海的那頭最綿密的想念。  龍水村,原名「水路村」,仙夾鎮一座半山腰的村落,下雨時,山上來的水經過卻不停留。
  • 永春老醋闖新路
    永春老醋釀造迄今已有千年歷史,不僅品質優良,而且具有藥用價值。永春老醋曾多次獲得輕工業部及省人民政府頒發的部優、省優產品稱號。  長期以來,受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等因素影響,永春老醋生產企業量少體弱,產業規模偏小,無法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生產。此外,永春老醋的多數經營者缺乏品牌意識,只有名品沒有名牌,品牌影響力弱。
  • 杏壇18所小學開永春課
    杏壇永春進校園正式啟動成立教練組,學「偏身拳」和「伏虎拳」  由鎮宣文辦、教育局、文化站、陳華順永春拳武術總會等聯合主辦的活動將在接下來大半年的時間裡將永春拳走進杏壇鎮學永春不僅強身還能讓你更專注  為什麼選擇在小學推廣永春文化呢?陳華順永春拳武術總會教練黃文濤提到:「一般來說,小孩子的領悟力高,可塑性強,更容易成『大家』。另外,學永春不僅是學拳術,更是傳承謙遜、踏實、勤懇等優良品質和永春內涵,這些文化的傳承希望能從娃娃抓起。」
  • 標準化「護航貴州長通集團走向「一帶一路「
    貴州長通集團依託標準化工作,以優質、穩定、安全的產品,穩步走向「一帶一路」國家,成功在尼泊爾、緬甸打開市場。長通集團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在集團層面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從頂層設計上統籌推進標準化工作。公司目前提出了包括科技創新、工業生產、營銷貿易、基礎管理等方面的轉型升級路徑,其核心就是以標準化的思維構建穩定的經營體系,以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具體來說,包括技術標準體系、生產標準體系、商務標準體系、管理標準體系等。通過一段時間以來的宣貫、引導,全集團上下已基本統一思想認識,並自覺性地再推進落地。
  • 帶貨直播推介永春老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為深化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提升永春老醋在省內乃至全國的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促進永春老醋品牌和產業雙升級,近日,永春縣舉行以「千年紅曲醋,健康伴你行」為主題的永春老醋品牌宣傳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並邀請知名主持人劉儀偉作為帶貨嘉賓,參加永春老醋品牌專場直播活動。
  •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新媒體行活動走進永春
    泉州新媒體一行走進永春(洪榮堆 攝)蓬壺仙嶺村:產業富村 文化興村仙嶺村位於永春縣蓬壺鎮東部,是一個著名的革命老區村。生態環境優美,果樹、花卉四季常青,群山環抱,綠樹成蔭。近年來,仙嶺村結合新農村建設,通過創辦仙嶺桂花專業合作社,建設花卉批發市場,建立電商平臺,把花卉產業打造成蘇區脫貧致富的大產業。目前,擁有350平方米的仙嶺枇杷花卉批發市場,300畝仙嶺八桂園和30畝桂花廣場。
  • 永春金龍城小區飛來一隻「大飛鳥」
    有一隻長相甜美的山雞它與眾不同不想在山溝溝中生老病死於是決定環遊世界它飛越高山,穿過大海,走過沙漠……沒想到,被美麗的永春留住了↓↓↓今天上午永春網網友發來照片爆料稱永春金龍城附件飛來了一隻今天永春網旗下公眾號《永春今報》報導後,網友紛紛留言說這是一隻山雞↓↓↓我們常說的野雞、山雞又名雉雞棲息於低山丘陵、農田、地邊、沼澤草地以及林緣灌叢和公路兩邊的灌叢與草地中是雜食性動物至於它為何進城?怎麼進城的?又想去哪裡?
  • 「聚焦十二產業·辣椒」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讓凱裡酸湯走向世界
    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讓凱裡酸湯走向世界清晨,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酸湯加工廠裡,空氣中瀰漫著酸湯原料發酵的誘人香氣。「我們的標準化生產,讓凱裡酸湯走出貴州、走向世界!」該公司董事長田其明言語中帶著自豪。走進發酵車間,上萬個老壇整齊排列,蔚為壯觀。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其明在查看辣椒發酵情況。
  • 蘭州牛肉麵欲走出本地享譽世界標準化與多樣化缺一不可
    蘭州牛肉拉麵雖然成名已逾百年,但卻面臨著「有品牌而不響,遍地開花而不香」的窘迫局面,如何讓蘭州牛肉拉麵遍及世界各個角落的同時更譽滿全球;如何在這一碗麵裡做出一個大產業,成了蘭州人乃至中國人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 永春「探春記」,一個土特產計劃裡的閩南鄉愁
    一張記錄永春風土的地圖也日漸明朗。 \ 達埔鎮 / // 蔑香 達埔是全國最大的篾香生產基地。 \ 石鼓鎮 / // 白鴨湯 去到永春必吃的一道菜,又以石鼓白鴨湯最為聞名。選頭大冠紅、軀體碩壯的紅面番鴨為主料,配上 13 種中草藥烹製而成,湯味濃,滋味鮮。
  • 永春白鶴拳:活態傳承活在當下
    暑假期間,除了永春本地青少年外,安溪、德化、南安、廈門等周邊地區的青少年也慕名前來。據不完全統計,各大武館、培訓機構今年暑假招收的青少年超過5000人。  「近年來,為了讓廣大青少年熟悉、接受和練習白鶴拳,永春縣大力開展白鶴拳『六進』活動。在全縣中小學幼兒園推行白鶴拳操,永春僑中、港永幼兒園、桃城小學、五裡街實驗小學等多所學校現已實現常態化教學。」
  • 古厝茶飄香——走進永春茶葉博物館
    兩年前,這座古厝還是幾近荒廢的模樣,如今,這裡成為永春首家集茶葉歷史文化、古茶器具展示及品茶休閒功能為一體的「永春茶葉博物館」。近年來,埔頭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將一些廢棄、閒置的閩南特色古建築進行修繕、保護,並積極引入文化旅遊新業態。永春茶葉博物館,就是埔頭村與福建多暇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起打造的文化名片,如今已成為五裡街鎮「地標性」的文化旅遊新景點。
  • 【福建日報】永春蓬壺手工面線:衝出小作坊 闖出大格局
    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其面線出自永春中部鄉鎮蓬壺鎮。蓬壺手工面線源於明代隆慶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近幾年來,蓬壺鎮大力引導手工面線這一特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堅守手工製作、保留原有口味的基礎上,擴大生產規模,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符合現代人口味的新產品;加強品牌打造,統一包裝,增強辨識度;採取「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有效解決農村家庭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
  • 永春:留住「古早味」煥發新活力
    永春縣在傳統村落保護過程中,不斷挖掘文化內涵,讓老傳統、老工藝、老行當煥發新彩,成為開啟當地群眾走向富路的「金鑰匙」—留住「古早味」 煥發新活力劈竹、剖篾、編制、上漆……6月2日,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古大厝漆籃製作中心,幾位村民正按照各自分工有條不紊地進行漆籃製作
  • 給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挑刺兒」
    6月17日一早,由陽泉市應急管理局煤礦綜合科科長劉世偉等人組成的煤礦專家組,就前往大陽泉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目的就是給這個一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煤礦「挑刺兒」。大陽泉煤炭公司隸屬於陽煤集團,礦井核定生產能力120萬噸/年,於1992年建成投產。走進公司生產區,一條條寫有安全標語的橫幅便營造出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
  • 僑鄉永春:建校110周年 永春一中成立首屆校董會
    僑鄉永春:建校110周年 永春一中成立首屆校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