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日前,記者來到「中國蘆柑之鄉」福建省永春縣採訪時發現,鬱鬱蔥蔥的果園一眼望不到邊,綠葉掩映中的蘆柑向人們展露出金燦燦的笑臉,農民朋友正帶著幸福的喜悅忙碌著採摘蘆柑。據了解,今年的永春蘆柑一上市就獲得青睞,至11月30日,就出口到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5400多噸,創匯423萬美元。
近年來,永春蘆柑走出了自己特色發展之路,知名度與日俱增。從國內銷售走走向東南亞、歐洲、美洲等世界各地。國內外市場上,標註了「永春蘆柑」四個字商標的蘆柑鮮果成了消費者的搶手貨,出口量連續10年居全國首位。
記者通過對永春縣蘆柑產區的採訪,深深感到,當地蘆柑產業能發展到如此紅火的地步,與縣委、縣政府重視生產標準化、重視科技投入的主導思想是分不開的。永春縣地處我國優勢蘆柑產區,具有四季分明、光照資源豐富、土層深厚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當地政府就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蘆柑產業。近年來,由於各地競相發展蘆柑種植,蘆柑市場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這對永春蘆柑也形成了一定壓力。面對這一狀況,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通過實施蘆柑生產標準化,推動蘆柑產業上檔次、上臺階,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洋上村是永春縣蘆柑重點產區之一,近年來,該村致力於綠色果園建設,通過栽培技術的改進走上了品牌高效農業發展之路。據永春縣農業局副局長陳躍飛介紹,1997~1999年,永春縣組織實施了「海峽兩岸永春蘆柑生產技術綜合改進合作項目」,借鑑臺灣蘆柑生產技術,對全縣蘆柑進行了技術改造。「效果非常顯著。」陳躍飛說,實行閩臺合作技術後,一級果率從30%-35%提高到50%-60%,生產成本降低20%-30%,並形成了一套先進、成熟、實用的蘆柑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果農康鵬錦告訴筆者,由於提高了果品質量,園內優質蘆柑畝收入已達到4000元,在洋上村,人均果業收入達到1500元左右。
據了解,在改進蘆柑生產技術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永春縣把實施蘆柑生產技術標準化作為進一步提高生產科技水平的根本措施。「永春蘆柑生產標準化示範區」1998~2000年列為全省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2001~2003年列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永春蘆柑標準綜合體》於2000年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實施,2005年修訂後,發布實施為《永春蘆柑綜合標準》。2005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授予永春蘆柑生產「國家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稱號,永春縣人民政府被評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先進單位。2008年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永春蘆柑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無公害、綠色食品蘆柑生產技術的使用使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高,為不斷開拓國外市場,長期出口歐盟等國家打下了堅實基礎。(記者吳陸牧 通訊員 康文展 施由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