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飛機的飛行員是如何知道飛行高度的,難道是千裡眼?

2021-01-18 騰訊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飛機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當中了,它以速度之快、時間之短,獲得了人們的芳心。

大家都知道飛機在飛行的過程當中,其實是需要多方面的一些綜合數據來進行反饋和整合的,那麼飛機怎樣知道自己在多高的高度呢?我要想確定自己目前的位置,一般都是依靠GPS的。而潛艇以及很多戰機設備都是需要依靠雷達,來知道自己以及對方的位置的。那麼飛機是怎麼樣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吧!

據悉,最早的飛機導航很簡單,基本就是拿眼睛看,或者說是按地標飛行,但後來需要飛得高,飛的遠了,特別是要跨洋飛行,光靠地標導航做一套就不靠譜了,就依靠儀表導航飛行了。然而,還有飛行員用普通指南針導航,但指南針有時候也不靠譜,就有了無線電羅盤,簡單說就是發射一道無線電波,通過電磁羅盤引導沿著無線電飛行。但因為無線電的局限性很大。隨後就出現了天文羅盤了,天文羅盤和航海導航的原理類似,都是根據時間不同,判讀天體為止判斷自己所在位置進行導航,但是這種導航方式操作困難,往往需要專制的導航員。不過,無論哪種方法其實都不能百分之百可靠,所以往往是幾種方法混用。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現在飛行員確定飛行高度都是依靠氣壓來判定的。大氣壓力是由空氣的重量堆積而成的,越到高處空氣的厚度就越小,氣壓就越低。隨著高度的增加,氣壓線性下降。如果在飛機上能測出外面的氣壓,當然就可以換算出飛機此刻的飛行高度。

現如今,飛機上裝的就是以這樣原理做的氣壓表。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氣壓計,通過測量飛機周圍的氣壓,利用氣壓隨高度變化的規律,間接測量出飛機相對某一氣壓基準面的高度,方便飛行員的使用。

現在你清楚飛行員是怎樣確定飛行高度了嗎?

相關焦點

  • 飛機連續飛行10多個小時,難道飛行員不用休息?網友:原來如此
    要說到速度最快的那一定是飛機了,有時候去遠一點的地方,火車動車需要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飛機最多兩三個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無疑節省了很多時間。不過如果是出國旅行的話,要漂洋過海所以只能選擇飛機,但是飛到國外還是比較遠的。那麼飛機連續飛行10多個小時,難道飛行員不用休息嗎?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
  • 飛行員在夜間如何開飛機?
    首先飛機每次飛行是有設定好飛行路線的,飛行員只需要在執飛之前把飛行路線輸入電腦,飛行儀表會就顯示正確的飛行路線。而大家都知道,飛機一般的飛行高度都非常高基本都在萬米上下,這種高度下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飛鳥的比較安全。
  • 通航飛行不進雲,結冰說這個鍋我不背|飛機|應答機|空域|飛行員...
    總之:進雲飛行,僅從飛機控制來聊,對於VFR飛行員是嚴厲禁止的。  接下來的內容,我相信對絕大多數飛行員來說,是比較新奇的。無疑如果對某件事情,如果我們對其追根溯源,了解前世今生後,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 大神級女翼裝飛行員在張家界天門山飛行時意外身亡原因剖析
    當天,劉某參與拍攝的翼裝飛行從飛行高度約2500米的直升機上起跳,在翼裝飛行過程中,因偏離計劃路線導致失聯。事發後,當地政府迅速啟動應急搜救,組織多支專業救援隊和熟悉地形的當地村民等組成聯合搜救隊伍。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大面積地面搜尋。
  • 半夜開飛機飛行員困了怎麼辦?
    當飛機從準備好的地面,起飛,爬升到預定的航程高度進行水平巡航時,它就會自動轉向。此時,其實飛行員不必操作油門、操縱杆和腳蹬,只需一位飛行員監督下的工作即可,另一位飛行員則可適當放鬆。若飛行中有困意,兩人可互換休息姿勢,喝杯咖啡解乏,或坐在座位上眯一會兒。
  • 如果飛機上沒有它
    進入現代,飛機的飛行控制系統幾乎都是使用電傳操縱。電傳飛控是指飛行員不直接控制飛機的各個操縱面,而是將控制指令輸入飛行控制計算機,經計算再對各個翼面發出動作指令,採用電傳飛控的計算機,飛行員還是要對飛機進行控制的。現在,電傳飛控已經是噴氣式民航客機發展的基礎。飛行控制系統是整個飛機機載系統的核心,保證了飛機的穩定性和操縱性,增強了飛行的安全性並減輕了駕駛員的工作負擔。
  • 飛行員養成記之五邊飛行
    五邊飛行是給飛行員做終端目視進近的飛行規則。在《風對飛行的影響》中說過,逆風利於飛機起飛。如下圖,在機場角落有個風向袋,在後面幾組飛行時,風向袋是向右揚起,說明風是從左向右吹,飛機就要從右向左滑行,即從17跑道起飛。
  • 為了保證飛機在空中的飛行安全,從此飛機上有了陀螺儀
    小編一直都特別好奇那麼大的飛機在空中飛行是怎麼保持它的平衡的,難道是靠飛行員的直覺嗎?可是人的直覺有時是不準的,萬一出錯了怎麼辦?後果想想都可怕,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都這樣的疑問。所以,最近小編特意做了調查。原來飛機的平衡不是靠飛行員的直覺判斷的,而是它。
  • 為什麼飛機一定要飛到萬米高空呢?難道不能飛低點嗎?可算知道了
    飛機飛行的高度是非常高的,所以人們常常都說飛機是在萬米的高空中飛行。我想這時候一定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飛機一定要在這麼高的天空裡飛行呢?難道就不能飛的低一點嗎?首先,大家都知道地球的形狀大致是一個圓形吧?所以我們在地面上如果在兩個定點之間走的是曲線的話,那麼飛機如果飛得越高,其飛行的路線也就越直。這樣不僅僅能省去很多的飛行時間,還減少了燃料的銷售。
  • 同樣是飛機故障,中國飛行員榮獲一等功,國外一飛行員進軍事法庭
    飛機是現代戰爭中非常關鍵的武器裝備,現在的先進飛機具備有飛行距離遠、飛行高度高、載彈量大、具備隱形性能、以及先進雷達、制導設備等電子系統。一架先進的飛機是現代工業王座上的明珠,是頂尖科技力量的體現。不過在現實當中,這樣緊密、高科技、採用特殊材料的飛機也難免出現各種問題而導致發生空中故障。
  • 飛行員養成記之五邊飛行(2)
    在《風對飛行的影響》中說過,逆風利於飛機起飛。如下圖,在機場角落有個風向袋,在後面幾組飛行時,風向袋是向右揚起,說明風是從左向右吹,飛機就要從右向左滑行,即從17跑道起飛。如上圖所示,就是一個典型的左五邊航線。以航線高度為1000英尺為例:1起飛後,進入離場邊(Upwind)。
  • 一等功飛行員王建東:「手不捨得鬆開飛機……」
    低空轉向避開人口密集區 「轉到一定角度,就轉不動了」 戰機遭遇飛鳥撞擊瞬間,飛行高度為272.7米,速度為每小時545公裡。按照飛行手冊規定,遇到重大險情時,飛行高度在2000米以下,飛行員就可以選擇跳傘逃生。
  • 第一位實現超音速飛行的飛行員離開了世界
    為了照顧懷孕的妻子,葉格選擇了離家較近的美國西維吉尼亞州萊特機場,在那裡擔任試飛員,確保每一架經過修理與維護的飛機都能正常飛行。葉格的飛行技術得到了指揮官博伊德上校的賞識,不久後博伊德就讓他參與試飛員學校的培訓。葉格只有高中學歷,接受新理論的過程不是很順利,但在教官與同學的幫助下順利畢業。
  • 飛機是如何上天的?升空的那一刻,飛行員的這個操作至關重要!
    客機起飛離開地面的時刻,飛行員需要拉杆嗎?決定客機命運的操作飛機飛上天空,自身的動力是不可或缺的,同時還需要升力。有人會問,有這種升力,客機在跑道上飛行,要離開地面的時刻,飛行員還需要進行拉杆操作嗎?拉杆這是決定客機命運的操作,之所以要這樣主要還是其飛行原理所決定的。想必大家都對其動力很了解,就是客機的發動機所產生,發動機將燃料轉換為推力,推著其前進。而升力的來源其實也是和人為設計的客機形態有關,正是因為客機上下表面的形態不一致,所以會導致上下面的氣流通過的速度不一樣,這就導致行成了壓強差,從而產生了一股向上的力。
  • 《飛行少年》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一批飛行員的成長經歷
    但事實上,我們不知道這些演員是否能承載電視劇的全部情節。很多時候,這些年輕女孩的表現都不合格。就像我們今天講的電視劇叫《飛行少年》,是年輕演員的典型作品。讓我們也簡單地評估一下。這部電視劇講述了一批飛行員的成長經歷,展現了國防精神,具有深刻的內涵。整部電影講述了一群年輕女孩在進入一所特殊學校後被訓練成飛行員以保衛國家的故事。他們正在努力超越自己。
  • 深度長文:飛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部件
    我們很容易把飛行物理學視為理所當然,也很容易把我們利用它們來實現飛行的方式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常常瞥見天空中有一架飛機,但對其中原理的了解並不多。這些笨重的機器是如何升空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進入流體力學的世界。物理學家根據液體和氣體的流動方式將它們歸類為流體。
  • 飛行員打瞌睡 飛機飛過站
    【新華社微特稿】澳大利亞一名飛行員飛行時打瞌睡,致使飛機飛過頭,在距離原定降落地點46公裡處降落。英國《每日郵報》26日報導,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正在調查這一「飛行員失能」事故。報導說,這名飛行員8日駕駛Piper PA-31「納瓦霍人」輕型公務機從塔斯馬尼亞島的德文波特飛往鄰近的金島。飛行記錄顯示,飛機當天清晨6時許安全降落在金島機場,偏離原定降落地點46公裡。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發布聲明說,飛行途中,「飛行員睡著」致使飛機飛過頭46公裡,是一次「嚴重的飛行事故」。
  • 飛行員執照如何區分?
    飛行員執照如何區分?如何給飛機劃分類別?  民用航空,通常分為通用航空業務和運輸航空業務兩類。在中國,發展快速、應用成熟的是運輸航空業務,其中運輸航空公司進行經營的商業航班和航空郵件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 B-2轟炸機飛行時間最長可達70小時,飛行員要如何撐下來?
    據悉,連續駕駛B-2隱身戰略轟炸機飛行70個小時的記錄誕生於阿富汗戰爭時期,當時,一架從美國本土的密蘇裡州懷特曼空軍基地飛往阿富汗,然後返回密蘇裡州懷特曼空軍基地,加上執行作戰任務的時間,整個飛行過程持續了大約70個小時,這種遠超普通人的表現實在是令人震撼。為了連續駕駛B-2隱身戰略轟炸機70個小時,最好的辦法是輪流駕駛飛機。
  • 探營哈爾濱飛行學院:空軍第十批女殲擊機飛行員奔向戰場
    再過幾天,她們將被授予軍事學學士學位,獲得象徵飛行員身份的飛行等級證章,正式成為空軍第三批殲擊機女飛行員。時間回到2017年6月29日,二十多名女飛行員轉入哈爾濱飛行學院某旅進行訓練。而在此之前,共有三十多名女飛行員從航空大學畢業。數字遞減背後,是來自基礎理論知識、體能狀態和飛行實踐等的層層選拔與淘汰。談起當初之所以會選擇「女飛」,代玉滔滔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