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構」實時觀察PDZ結構域中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

2021-01-10 DrugAI

2020年10月,來自弗萊堡大學物理研究所的Gerhard Stock課題組和蘇黎世大學化學系的Peter Hamm課題組合作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Real-time observation of ligand-induced allosteric transitions in a PDZ domain」的文章,介紹了一種實時觀察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的方法,使用PDZ2作為模型體系進行研究。

——背景——

別構表示蛋白質或者蛋白質複合物中兩個位點的耦合,當配體與遠端位點結合後能夠改變活性位點的親和力。由於生物學功能與蛋白質結構密切相關,配體誘導的蛋白質功能變化通常與蛋白質平均結構的變化相關。另一方面,配體的結合也可能會改變蛋白的柔韌性,從而改變結構的變化並為自由能提供熵的貢獻,稱為「動力學別構」,已經被用於解釋配體結合後沒有明顯構象變化的情況。研究動力學別構的方法主要是NMR光譜學,但是這僅能解釋平衡動力學。

儘管結構上的變化和動力學上的變化這兩個模型似乎都是合理的,但是「別構信號」的性質還不清楚,所以需要去研究別構的成因。這主要包括三個步驟:1)配體的結合,2)導致蛋白質的原子經歷非平衡的時間演化,3)最終導致蛋白質遠端位點的結合親和力發生變化。這被稱為「變構轉變」,是一個非平衡過程,僅在極少數情況下能直接觀察到,一方面是因為結構變化的微小性使得轉變途徑難以通過實驗觀察,另一方面是因為分子動力學(MD)模擬的時間尺度的限制。本文主要是發展了一個研究前兩個步驟的方法,以PDZ2結構域作為模型體系來研究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

——結果——

由於PDZ結構域結合配體以後的構象變化很小,所以是研究動力學別構的一個很好的例子。PDZ結構域介導的相互作用在許多信號轉導複合物中起著關鍵作用。PDZ結構域中的別構信息流被認為是通過蛋白質中保守的別構網絡進行傳導的。此處考慮的體系是來自hPTP1E(human tyrosine phosphatase 1E)的PDZ2結構域和連接有偶氮苯部分作為光控開關的RA-GEF-2肽衍生物(Ras/Rap1 associating guanid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2)(圖1)。通過對偶氮苯部分進行光異構化,可以在精確定義的時間點改變配體的結合親和力。作者將時間分辨振動光譜法與同位素標記策略結合使用,以實時監測蛋白質的結構變化,並執行大量的(大於0.5 ms的總模擬時間)全原子非平衡MD模擬與Markov建模相結合來解釋根據系統的結構演變得出的實驗結果。他們發現該蛋白質的平均結構變化相當小。但是,在實驗和MD模擬中,蛋白質的自由能表面都可以以少量的亞穩態構象狀態為特徵。與將別構作為亞穩態狀態的相對群體之間的相互轉換的觀點相一致,他們看到配體誘導的PDZ2結構域的響應如何最好地描述為自由能態的重塑,以及該響應如何從配體傳導到蛋白而不會引起蛋白質結構上的明顯變化。

圖1. 配體轉換的PDZ2結構域。在光控開關(紅色)的反式構象中,配體(藍色)在結合口袋中結合的很好,而當轉換為順式時配體開始移出。

作者利用醯胺I條帶範圍內的瞬態紅外光譜研究配體誘導的構象轉變。該帶主要來自肽/蛋白質主鏈的C=O拉伸振動,並且具有強烈的結構依賴性。儘管無法從醯胺I條帶確定蛋白質的結構,但是蛋白質結構的任何變化都會在該條帶中引起微小但明顯的變化(圖2A–C)。圖2顯示了在trans-to-cis(圖2D–F)或cis-to-trans(圖2G–I)進行光轉換後,醯胺I振動光譜區域中的瞬態IR響應。選擇性同位素標記可用於區分肽配體與蛋白質的貢獻。兩種同位素的瞬時IR響應看起來都非常相似,因為該信號主要由可光轉換的肽控制,該可光轉換的肽直接受到偶氮苯部分的幹擾。圖2的右圖顯示了移除可光轉換肽配體貢獻的double-difference光譜。總體而言,這些double-difference光譜的動力學非常複雜,並且涵蓋了多個時間尺度。此外,trans-to-cis(圖2F和3A和C)與cis-to-trans轉換(圖2I和3B和D)的響應不是彼此的鏡像,這可能暗示蛋白質在相反方向上採取相同的途徑。

圖2. PDZ2在醯胺I條帶區域的瞬態紅外光譜。D–I中的紅色表示正吸光度變化,藍色表示負吸光度變化。

圖3A–D中的紅線是使用最大熵方法對信號進行時間尺度分析得到的擬合曲線。時間尺度譜在圖3A–D中顯示為藍線。上面討論的每個動力學過程在這些時間尺度譜中都顯示為一個峰,並且圖3A–D中所示的所有例子的峰圖都不同。儘管如此,動力學特徵似乎表明相對較少的離散時間尺度(圖3E–F)。

圖3. 進行trans-to-cis(左)和cis-to-trans(右)轉換時,在1,636 cm-1(A和B)和1,579 cm-1(C和D)處的瞬態13C15N-WT差異數據,突出的特徵標記為圖2中的1至 3。E和F顯示了相應的動力學特徵。G和H顯示了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動力學特徵,它是通過對平均Cα距離的非平衡時間演化的時間尺度分析獲得的。

圖4A顯示了從5×5 s長的反式平衡模擬中獲得的自由能表面,該模擬描述了PDZ2的配體結合態。自由能態揭示了四個定義明確的局部最小值,表明系統的亞穩態構象狀態。基於密度的聚類確定狀態1接近晶體結構,而狀態2則表示結合口袋的開放狀態。圖4A和B揭示了cis中可及的構象空間大大增加,並且狀態5的出現顯示了結合口袋的進一步打開。圖4D顯示了配體的光控開關引起了狀態群體的顯著轉移,主要是從狀態1轉移到狀態2和5。為了說明與這些狀態相關的構象變化,圖4E顯示了狀態1和2以及cis中特有的狀態5的能量最小結構的疊加圖。圖4F顯示了主要狀態對應的蛋白質結構以及配體的位置密度。

圖4. 確定亞穩態的構象狀態。從PDZ2的trans(A),cis(B)和無配體(C)平衡模擬中獲得的自由能態圖,是兩個基本殘基間距離的函數。

——小結——

總的來說,本文結合瞬態紅外光譜和非平衡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描述了PDZ2結構域中的配體誘導的構象轉變,這種構象轉變被認為是造成蛋白質別構通訊的原因。此外,本文的結果暗示純動力學驅動的別構和構象變化驅動的別構不像之前認為的分的很開,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從而允許蛋白根據傳入的信號調整它們的自由能態。本文介紹的光控開關方法用途非常廣泛,可以讓我們了解別構通訊中的「時間」和「速度」。

參考文獻:

Bozovic, O., et al. "Real-Time Observation of Ligand-Induced Allosteric Transitions in a Pdz Domai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7.42 (2020): 26031-39.

DOI: 10.1073/pnas.2012999117

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即可查看原文章。

作者: 謝娟

審稿:黃喬靖

編輯:林康傑

GoDesign

ID:Molecular_Design_Lab

相關焦點

  • 【別構】實時觀察PDZ結構域中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
    2020年10月,來自弗萊堡大學物理研究所的Gerhard Stock課題組和蘇黎世大學化學系的Peter Hamm課題組合作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Real-time observation of ligand-induced allosteric transitions in a PDZ domain」的文章,介紹了一種實時觀察配體誘導的別構轉變的方法
  • 名師點評| 邵振華、於曉、杜洋、孫金鵬等合作揭示多巴胺受體DRD1的配體識別和別構調節機制
    在藥理學上,該藥物表現出顯著的正向別構效應,能顯著增強DRD1對內源性激動劑多巴胺的結合能力和信號轉導效應。結構顯示LY3154207結合在第二個胞內環 (ICL2) 、TM3和TM4形成的膜包埋結合位點,PAM結合口袋主要由疏水殘基組成,通過信號轉導藥理學實驗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對該位點進行了驗證,為別構小分子藥物的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
  • 蛋白降解、別構抑制:小分子藥物改頭換面
    ARV-110令28位平均使用5種藥物進展後患者中4位腫瘤縮小50%以上,其中包括兩位罕見AR突變患者。兩個藥物均耐受良好,無3級以上毒性反應。受此消息影響ARVN翻了一倍。今天羅氏也宣布將以首付7500萬、總值6.95億獲得Relay的SHP2別構抑制劑RLY-1971與自己的KRAS抑制劑GDC-6036聯用的開發權力,Relay將保留RLY-1971與其它藥物複方的開發權力。
  • 英語中的「分詞構句」
    顧名思義,分詞構句的「分詞」,指的是現在分詞(ing)與過去分詞(done)。
  • 中國科大發現ATM激酶別構調節的分子機制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蔡剛課題組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allosteric regulation of Tel1/ATM kinase 的研究論文,闡明了基因組穩定性調控核心激酶-ATM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別構調節的分子機制
  • 新研究揭示DNA別構效應
    >  2013年2月15日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Probing Allostery through DNA」的研究報告,通過單分子生物物理等手段嚴謹地證實了DNA中確實存在別構效應
  • 謝曉亮等研究揭示DNA別構效應—新聞—科學網
    >  2013年2月15日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Probing Allostery through DNA」的研究報告,通過單分子生物物理等手段嚴謹地證實了DNA中確實存在別構效應
  • 我國科學家發現新型PGAM1別構調節抑制劑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和...
    allosteric inhibitor of 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 suppresse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率先報導磷酸甘油酸變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 PGAM1)新型別構抑制劑對非小細胞肺癌的增殖、耐藥和轉移等生物學活性的多重抑制作用,揭示通過別構調節
  • 清華醫學院布萊恩·克比爾卡研究組揭示beta2腎上腺素受體胞內別構...
    清華醫學院布萊恩·克比爾卡研究組揭示beta2腎上腺素受體胞內別構拮抗劑的工作機理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8月1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教授布萊恩·克比爾卡 (Brian Kobilka)研究組在《自然》(Nature)期刊在線發表題為《利用X射線晶體結構揭示beta2腎上腺素受體胞內別構拮抗劑的工作機理》的文章 (Mechanism
  • 生化名詞解釋:半保留複製,別構效應,核酶,操縱子,SD序列
    半保留複製(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在DNA複製過程中鹼基間氫鍵先破裂並使雙鏈斷開,然後每條鏈可作為模板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補鏈。在此過程中,每個子代分子的一條鏈來自親代DNA,另一條鏈則是新合成的,這種方式稱為半保留複製。2.
  • 聲母「歪曲」如何誘導?-/S/的構音訓練
    在康復訓練中,很多家長會反映孩子發不好平舌音,今天主要通過案例和大家分享/S/的構音訓練。:通過構音評估該兒童已習得的聲母音位有/b,m,d,h,p,t,g,k,n,f,j,q,x,l,zh,ch,sh/,韻母音位和四個聲調音位全部習得。
  • Nature:張巖/於曉/謝欣/孫金鵬團隊合作揭示膽汁酸受體配體識別及...
    P395以及膽汁酸類似物INT-777作用下與Gs蛋白三聚體形成的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結構,明確了GPBAR對兩親性配體的識別機制;揭示了GPBAR識別多種膽汁酸的指紋圖譜;鑑定了天然膽汁酸結合受體的別構位點;闡明了GPBAR非經典激活機制以及受體第三個胞內環的重要功能;同時還探究了不同配體介導受體下遊信號偏向性的結構基礎。
  • 因心造境的別構靈奇
    寫萬物之生意就得觀察自然,描繪花鳥在自然中真實生動的一面。唐末滕昌佑就「栽花竹杞菊以觀植物之榮悴,而寓意焉。久而得其形似於筆端。……復精於芙蓉茴香,兼為夾紵果實,隨類傅色,宛有生意」。流風及於宋代,宋徽宗自己的「日中月季」「孔雀登高」已成觀察自然之典範。易元吉為取鳥獸之態,在自家園圃中種竹植梅「馴養水禽山獸,以伺其動靜遊息之態,以資於畫筆之思致。故寫動植之狀,無出其右者」。
  • 浙大/上海藥物所/山大揭示膽汁酸受體配體識別及激活的獨特機制
    該研究首次利用單顆粒冷凍電鏡重構技術解析了膽汁酸受體GPBAR在合成配體P395以及膽汁酸類似物INT-777作用下與Gs蛋白三聚體形成的複合物的高解析度結構,明確了GPBAR對兩親性配體的識別機制;揭示了GPBAR識別多種膽汁酸的指紋圖譜;鑑定了天然膽汁酸結合受體的別構位點;闡明了GPBAR非經典激活機制以及受體第三個胞內環的重要功能;同時還探究了不同配體介導受體下遊信號偏向性的結構基礎
  • 研究發現ATM激酶別構調節的分子機制
    5月16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蔡剛課題組題為Structural basis of allosteric regulation of Tel1/ATM kinase 的研究論文,闡明了基因組穩定性調控核心激酶-ATM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別構調節的分子機制
  •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結構域是三級結構層次上的獨立功能區定義: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常可摺疊成多個結構較為緊密且穩定的區域,並各行其功能,稱為結構域 (domain) 。大多數結構域含有序列上連續的100至200個胺基酸殘基,若用限制性蛋白酶水解,含多個結構域的蛋白質常分解出獨立的結構域,而各結構域的構象可以基本不改變,並保持其功能。結構與可以看成是球狀蛋白質的獨立摺疊單位。
  • 上海有機所在去芳構化反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含有多個手性中心的螺環二烯酮結構廣泛存在於天然產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如caesalpin J和futoenone是從在傳統中藥中分離得到的天然產物,分別具有潛在的抗炎症活性和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活性。一些含有苯酚取代螺環二烯酮衍生物同樣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
  • KAUST 黃國維團隊 | 新型磷-氮贗脫芳構化鉗式銠配合物:常溫下與氧氣只發生在配體骨架的反應性能探索
    自2020年1月起, ICF要求新投稿的文章在參考文獻中加入每篇論文的標題。鉗式配體(pincer ligand) 由於其所形成的金屬配合物三齒配位模式使得其穩定性相對於其他傳統金屬配合物大大提高,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鉗式配體簡單易調節的空間和電子結構使得其在催化方面的應用提供了巨大可能性。
  • 構音障礙的原因與治療策略有哪些?
    「醫師,幼兒園老師說他發音有問題,請我們來康復科?這個有嚴重到需要康復嗎?」「孩子注音說不好也拼不好,老師說來看醫師,你們有在教注音嗎?」。以上是門診常遇到的問題,評估之後,孩子多有說話不清楚的狀況,俗稱「臭乳呆」或「大舌頭」,也就是醫學上所謂的『構音異常』。
  • 量表清單|言語語言治療師必會的構音量表有哪些?
    作者 / 李魯萍編輯 / 教研院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有構音問題的患者。為了準確有效的進行康復訓練,我們需要對其構音障礙程度進行準確評估。2、構音檢查一共分為六項,包含會話觀察、單詞檢查、音節複述檢查、文章檢查、構音類似運動檢查以及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