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北班的20年:漢語漢字復興有賴於中國的復興

2020-12-13 搜狐網

  「普北班」如今已走過了20年,回顧這些年,周質平說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漢語漢字的復興有賴於中國的復興,而不是中國的復興有賴於漢語漢字的改革」。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楊天 | 上海報導

  「『普北班』20年來培訓了3000名美國著名高校學員,訓練了1200名新師資,已成為美國高校舉辦在華高校短期漢語培訓班的成功樣板。」2012年7月14日,北京師範大學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漢語合作項目(「普北班」)20周年紀念會上,作為創始人的周質平說到「普北班」20年的成長時頗為自豪。

  「普北班」是「普林斯頓北京暑期漢語培訓班」的簡稱,旨在通過兩個月的強化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漢語水平。成立於1993年,由普林斯頓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辦。北師大主要負責提供住宿和教室,每年有2~4個老師參加教學。其他如招生、課程設置、培訓班的運作程序、教師招聘和培訓、教師酬金的發放等都由普林斯頓大學負責。

  據周質平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這種中美高校間合作新模式的可行性最初曾受到種種質疑,但經過20年的實踐,如今,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在內的美國諸多高校也都紛紛採取了這種模式和中國高校合作辦學。

  「『普北班』目前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可以說是歷史最悠久、質量最高、辦學態度最嚴謹的班。」周質平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普北班」每年面向美國及全世界招收150~160名學生。如今,這些學生已遍及美國政府機構、學術機構、商業機構等各個領域。「我們每年帶著一批美國學生來中國學習生活兩個月,大概也對加深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有一定的貢獻吧。」周質平說。在這個生於上海、長在臺灣、大半輩子呆在美國的華人學者看來,能到中國內地來教漢語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語言誓約

  「夏天,如果你在北京師範大學附近看到洋人和洋人之間互相講中文,肯定是『普北班』的學生。」周質平說。

  「普北班」有一項特殊規定:開班之前,每個學生都要籤訂一份「語言誓約」。其中明確要求,學生在北京學習期間,不得使用英語或其他母語,只能說漢語。如果被發現說漢語以外的其他語言,會被開除,學費不退還。教師雖然沒有「誓約」,但若被發現用英語教學或談話也會受到批評。

  「語言誓約」的傳統源自周質平曾經任教的美國明德大學暑期中文學校。上世紀70年代,周質平從臺灣赴美,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83年,他開始接觸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出任美國明德大學暑期中文學校的校長。明德大學是位於美國東北部佛蒙特州的一所文理學院,1966年,明德大學開辦暑期中文學校,秉承了美國中文教學的先行者、語言學大師趙元任先生倡導的大小班結合、大班講解練習、小班集中操練的教學方式。對很多美國人來說,在美國境內學漢語,明德暑期中文學校往往是首選。

  這種「沉浸式教學」是明德暑期中文學校的最大特色,旨在為學生營造全中文的學習環境,籤訂「語言誓約」亦出自這樣的考慮。

  「這個方法固然好,可是你在美國東北角搞一個中文沉浸式的教學,怎麼也真不了,大環境畢竟還是英語環境。」執掌明德暑期中文學校9年後,周質平希望能到中國開展真正的、中文環境的沉浸式教學法。

  在周質平的多方奔走下,1992年,普林斯頓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達成合作協議,成立了「普北班」。翌年暑假,第一批來自全美各著名大學的1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到「普北班」學習。

  「既然你們來參加這個班,就要用漢語拼音和簡化字」

  在「普北班」,周質平一直努力推廣簡化字和漢語拼音。「我覺得中國的文字在海外始終沒有統一,所以我想把簡化字在海外和港臺地區推廣。」周質平說。

  在他看來,現在中國內地用的都是簡化字,語言文字就應該跟著多數人走,這沒有什麼好爭議的。這是給自己方便,也是給別人方便。「你在那裡堅持二十世紀早期的書寫方式,會造成很大的不便利。」

  「我和美國學生說,繁體字是二十世紀中期之前中國人用的,簡化字是二十世紀中期以後中國人用的字,毫無疑義要學中國人現在用的中文。」

  「普北班」中一些來自港臺的學生,對於繁體字有依戀情結,對簡化字和漢語拼音則比較抗拒。

  「我對來參加這個班的學生包括港臺學生都明確說明,既然你們來參加這個班,就要用漢語拼音和簡化字。文字上的統一我覺得是很重要的。所以『普北班』所有的教材都使用簡化字。」

  周質平給港臺學生以英文舉例:現在有兩種英文,一個是美國大陸的英文,一個是夏威夷的英文,夏威夷的英文發音和拼法都和美國大陸有一定的出入,你要學哪一種?如果你要堅持學夏威夷的英文,那麼一旦到了美國大陸,會造成很大的不便。

  「有了這樣的類比,他們對於簡化字和拼音的抗拒都會慢慢消解,這也是我們這個班的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周質平說。

  教材風波 

    周質平向本刊記者回憶,「普北班」創辦早期也曾經遇到一些「矛盾或者不協調」,主要集中體現在教材上。

  2000年,北京師範大學一位對外漢語教師在《北京社會科學》上撰文,指「普北班」的教科書中「滲透了美國和臺灣的意識形態」。北師大受到一定的壓力,希望周質平他們修改教材。

  「《紐約時報》曾經就此登了一則消息,之後美國的很多媒體和刊物,如《美國高等教育年刊》、CNN等都報導採訪了這件事。我自己也寫了一篇名為《阿Q,義和團與對外漢語教學》的文章作了回應。」周質平回憶。

  「比如我們一篇課文是給剛到中國的美國學生學習的,講到『廁所裡沒有衛生紙』。他們覺得這個不合適:為什麼一定要用這樣的題目來敘述中國呢?」

  最後,為了能讓這個班繼續辦下去,周質平們對教材做了一些修改。「我覺得對外漢語的一個主要職能是教外國人怎麼把漢語說好,怎麼說得對,字正腔圓。至於他們對中國的事情怎麼想,那是他們的事情。」周質平說。

  外國學生開始發現中文是「有用」的

  在周質平看來,與其他的漢語教學機構相比,「普北班」最大的特點,在於施行的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教學方法。

  「我們不搞一些時髦的理論。從80年代開始,在美國有一些影響很大的教學法,如『能力語言教學法』、『任務法』等,這些我們都沒有採用。我們主要實行小班制。我們相信學習語言還是要從具體的聽說開始,而不是講一些非常空泛的所謂文化議題。」

  針對過去幾十年來在對外漢語教學界中存在的「重流利而輕準確」「重功能而輕結構」等傾向,「普北班」始終堅持「準確」且不忽視結構。

  「現在很多語言學習班往往會開設諸如『商業中文』之類的課程,在我看來,只有中文商用,而沒有商用中文。這種過分專業化的語言訓練,往往是為了迎合某些學生急功近利的心態。」

  「普北班」如今已走過了20年,回顧這些年,周質平說自己最大的感受是「漢語漢字的復興有賴於中國的復興,而不是中國的復興有賴於漢語漢字的改革」。

  「早年美國學生學習漢語往往是一種學術上的興趣,還有一些是獵奇,對李小龍、陰陽八卦等有興趣。而現在很多美國學生學習中文,是覺得中文是一種有用的語言,能對他們將來的工作有所提升。這是很值得中國人驕傲的。」

  他舉自己所任教的普林斯頓大學為例,「現在選讀中文的學生數量僅次於西班牙文,甚至超過了德文、法文、義大利文。這是在我40年前剛到美國時所不能預見的。這樣的改變當然是因為中國國力加強了,中國的崛起引發了西方世界對中國語言文字的重視,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相關焦點

  • 韓國出現「漢字復興」,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原因是什麼?
    旅遊可以說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种放松自己身心的方式,對於旅遊的態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人喜歡在國內旅遊,而有的人則會選擇去出國旅遊,畢竟很多人的思想當中,出國旅遊要比在國內旅遊高端很多。所以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出境旅遊的人數已經比在國內旅遊的人數多了。韓國出現「漢字復興」,小學課本必須添加漢字讀音,原因是什麼?
  • 為何美國學生不願在中國高校學漢語?
    復旦大學中文系嚴鋒教授(現為雪梨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就此問題發表的微博評論被廣泛轉發:「外國人在中國大學裡學漢語,還趕不上在外國大學裡學漢語,這聽上去很荒唐,但確實是有可能的,因為國外的漢語教師可能更了解外國人的學習特點,課程更有針對性,也更量大密集。所以國內不要一廂情願以為自己在對外漢語教學上肯定有優勢。」 (見《爭鋒|在中國大學裡學漢語,沒有外國大學裡學得好?》
  • 美國學生不願在中國學漢語?|漢語|美國|中文|對外漢語|高校
    復旦大學中文系嚴鋒教授(現為雪梨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就此問題發表的微博評論被廣泛轉發:「外國人在中國大學裡學漢語,還趕不上在外國大學裡學漢語,這聽上去很荒唐,但確實是有可能的,因為國外的漢語教師可能更了解外國人的學習特點,課程更有針對性,也更量大密集。所以國內不要一廂情願以為自己在對外漢語教學上肯定有優勢。」 (見《爭鋒|在中國大學裡學漢語,沒有外國大學裡學得好?》)
  • 評論:「漢字書寫熱」呼應了中華文化復興潮流
    殷墟是中國商代後期都城遺址。商代從盤庚到帝辛(紂)共8代12位帝王實行273年的統治,建都於此。這裡也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都城。  在殷墟文字博物館,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之一——甲骨文。它不僅證明古老的漢字是獨立起源的,還提供了中國古代獨立的造字法則。這種文字對3000多年來中國文化產生了根本的影響。十幾億中國人今天使用的漢字,即源自甲骨文。
  • 獨尊語文,抵制英語,掀起漢語文化復興高潮
    中國人要有文化骨氣,我們幾千年都是只學國學,只說漢語。民族危亡之時,偽滿洲下的國人面對日本人的刺刀都不低頭學習日語,不學習外來語言。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不是靠學英語得來,是靠中國人漢語文化智慧。有人說英語是國際語言,非常重要,必須全民學習。這是放屁,對於中國人來說只有漢語必學,只有漢語才是衡量人才的標準。我們的教育就必須獨尊語文漢語,歷史證明,我們的漢語足以讓我們國家成為世界強國。
  • 「復興教體」邯鄲市復興區復興小學師生硬筆書寫比賽「感受漢字之...
    漢字,如同鮮活跳動的生命。橫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一筆一畫,彰顯中正平和,書寫歷史千年。為弘揚悠久的傳統文化,提高全體師生的書寫基本功,激發師生學字練字的興趣,近日,復興小學舉辦了師生硬筆書寫比賽。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20世紀與21 世紀世紀之交,江澤民曾以詩一般的語言指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是躍出東方地平線的一輪絢麗紅日,這輪紅日是註定要高高升起來的,它的美麗霞光正在照耀祖國的大好河山。」2012 年 11 月 29 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在率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提出「中國夢」的概念,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 語言學家欲復興越南古「喃語」
    他們希望復興這種形似漢字的古文字,並將其與英語建立翻譯聯繫。越戰期間被迫來到越南的美國詩人JohnBala-ban介紹說,已有四位年輕的越南刻字匠正在著手將喃字數位化,而他本人則致力於越南古詩的翻譯,並已編輯了一本字典,其中收錄了2萬個喃字。
  • 復興公園:中國唯一的法式園林
    復興公園位於法國梧桐掩映的復興中路北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公園,也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法式園林,曾經被譽為「上海的盧森堡公園」。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究竟復興什麼
    原標題:公方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究竟復興什麼 當下中國,沒有哪個目標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具誘惑力和想像空間。這是一個可追溯至孫中山先生的老目標、老口號。但讓國人產生真切感及質感,還是因為取得了改革開放後數十年經濟發展成就。
  • 漢字在韓國日趨走俏 犯人學漢字或獲得減刑(圖)
    五大經濟團體發出企業錄用新員工和員工升職應該增加漢字考試建議後,響應的大企業不斷增多。連三星、現代汽車、現代重工、大宇綜合機器等韓國主要大企業從2004年起都陸續引入了漢字考試。韓國企業還積極展開鼓勵使用標有漢字名片的「運動」。具體來說,很多韓國企業要求職員通過學習漢字,能理解對方名片上的相關信息。這對一個中斷漢字教育達20多年的韓國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校園巡禮 復興高級中學:復興究竟有多大
    2009年,第六屆上海市示範性中學學生會主席論壇(青少年世博營)在復興高級中學舉行
  • 歐洲與中國的復興、啟蒙、現代化
    1500年之前歐洲的大學歐洲的復興和啟蒙,二者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便是之前的所謂「黑暗時代」(即中古的前半期,500─1000,西羅馬帝國覆亡後的混亂期)。此500年乃歐洲科技和文藝發展的一大斷層,主因是戰亂,次因是基督教會(不是宗教信仰本身)的威權性。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它著眼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
  • 一個中國建築師的城市復興實踐
    吳晨說,2000年前後,中國的大城市盲目地追求雕塑型建築、地標型建築,相比城市規劃謹慎、城市保護嚴格的歐洲,北京一度淪為外國建築師的試驗場。吳晨曾經公開發表文章批評這種現象,這也促使他下決心回國,為國人建造具有中國風格的建築。在英國倫敦工作期間,吳晨曾經多次參與重大項目,如英國內政部總部新辦公大樓設計。
  • 媒眼看復興——國家級、省市級媒體聚焦復興教育
    5學習強國復興小學在2020年4月受邀參與共青團中央與邯鄲市少工委聯合拍攝的7中國教育報8月4日,《中國教育報8中國教育新聞網4月21日,中國教育新聞網刊登17邯鄲日報2月20日,《邯鄲日報》來源:復興教育體育
  • 國學認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是什麼意思?
    中國夢 復興夢本篇關鍵詞:中國夢、復興夢、中華傳統文化、造紙術、印刷術、漢字、統一。透視一個社會依次是技術、制度、文化!!!「技術」帶動生產資料高效運作;「制度」保障技術的高效轉化;「文化」是人類進步的文明沉澱;「漢字」鎖定了文化的積累與傳承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了能鎖住文明的漢字——象形字
  • 中國醬油復興記
    上世紀90年代,人民日報社發起「中國質量萬裡行」大型系列報導,成為當時國內最具有影響力的社會活動。1999年11月,報社再度率團,前往日本豐田公司參觀。回國後,一篇《豐田的二次創業》很快引發國內企業管理模式的大反思。當時隨團媒體及企業家三十餘人,誰也沒有想到,這次出行帶來了十年後中國另一個民族產業的復興!
  • 臺灣復興航空突然解散 持有復興機票旅客快去退票
    昨日,廈門不少票務代理公司在微信朋友圈裡都發布了臺灣復興航空停航解散的消息。­  昨天下午,復興航空公司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全面停航後將解散公司的決定。晨報記者走訪相關旅行社和臺商,業者表示,個人遊受影響更多,更有臺商直呼自己是復興航空的「損失者」。
  • 中國· 新文藝復興,始於「漢服」
    只是,中山裝所代表的是現代中國的復興基調,但無法展現出古之中國那種大國神韻。在民間,漢服運動被不時的提出,亦有有志者試圖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來促進這項運動的發展。2003年7月21日,澳大利亞華裔青年「青松白雪」(王育良)上傳自製漢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