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我們總是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學習,就比如說會給他們一些獎勵。很多時候孩子都是因為通過獎勵的方式來不斷的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但這樣的操作方式往往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李先生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夠得到一個良好的提升,於是每次在孩子考試考到不錯的分數時,就會給予一些獎勵。有的時候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有的時候會給孩子買一些禮物。
本以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得越來越好,但是有一次正是因為李先生沒有給孩子買禮物,而下一次孩子的考試成績居然變差了。這樣李先生感覺到非常疑惑,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退步了呢?
其實都是物質獎勵所存在的一些影響,很多時候父母並沒有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總會覺得通過物質獎勵可以使得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往往在學習這方面,物質獎勵所存在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物質獎勵的潛在影響?
物質獎勵在學習當中最容易存在的影響,就是孩子可能會因為物質而去學習。這樣的話,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絕對不會是走心的,因為他們只是想要一些物質上的獎勵而已。當孩子得不到這些物質獎勵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甚至會荒廢自己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一旦得不到獎勵,就會展現出被動局面的原因。所以父母千萬不要選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獎勵孩子,因為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並不是為了自己而學習的,而且物質需求也會讓孩子喪失掉理智。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物質獎勵對於孩子是有所幫助的,在德西效應中就已經很好地提出了這一點,它恰恰證明孩子越是得到更多的物質,他們就越是容易出現不好的情況發生。
什麼是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他隨機選取了一些學生,並且讓這些學生去做一些難題。剛開始的時候,他讓所有的學生都在做題,即便孩子們能夠把這些題都做出來,也不會給予任何獎勵。
到了第2輪的時候,他把學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採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做題,而另一組還是按照原先的方式。
而到了第3輪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當所有的學生又在一起做題的時候,這一輪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得到獎勵。但是有趣的一幕是,那些一直沒有得到獎勵的學生,反而做題的效率是更高的。而那些之前得到過獎勵的孩子,這一輪所表現出來的樣子是比較被動的。
所以通過這件事情,我們更應該清楚的了解到如果總是通過物質獎勵孩子的話,那麼孩子的學習成績竟然是不會有著太大的提升的。當然我們也不用因此而感覺煩惱,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使得孩子喜歡上學習。
如何讓孩子更好地學習?
1.鼓勵孩子
其實鼓勵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的時候正是因為我們的鼓勵,才會使得孩子更加喜歡學習。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不聞不問,所以孩子才會喪失掉自己學習的興趣。
這也就意味著千萬不要以一種漠然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那麼孩子自然也會愛上學習的。畢竟有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稍微滿足一下孩子的虛榮心,那麼孩子就會成倍的增長。
2.創造學習的氛圍
我們也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也是非常容易讓孩子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學習當中的。譬如我們把房間弄得溫暖一些,安逸一些,而且在孩子學習過程當中,父母堅決不要去打擾孩子。這樣的話就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良好的環境,他們變不容易反感學習。
3.讓孩子感受到壓力
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孩子擁有著一些壓力,因為這樣的話,也會讓孩子開始有所動力。就比如我們給孩子設立一個標杆,讓孩子與這個標杆進行比拼。當孩子發現對方非常優秀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會動用全部的努力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愛上學習。
所以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這三種方式來不斷的使得孩子愛上學習,而這一切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那麼你覺得還有怎樣的方式可以使得孩子愛上學習呢?說出你的看法,讓我們來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