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用物質獎勵孩子?了解德西效應,物質獎勵只會讓孩子厭惡學習

2020-08-19 未說育兒

生活當中我們總是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學習,就比如說會給他們一些獎勵。很多時候孩子都是因為通過獎勵的方式來不斷的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但這樣的操作方式往往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李先生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夠得到一個良好的提升,於是每次在孩子考試考到不錯的分數時,就會給予一些獎勵。有的時候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有的時候會給孩子買一些禮物。

本以為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得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得越來越好,但是有一次正是因為李先生沒有給孩子買禮物,而下一次孩子的考試成績居然變差了。這樣李先生感覺到非常疑惑,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退步了呢?



其實都是物質獎勵所存在的一些影響,很多時候父母並沒有深刻的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總會覺得通過物質獎勵可以使得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往往在學習這方面,物質獎勵所存在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物質獎勵的潛在影響?

物質獎勵在學習當中最容易存在的影響,就是孩子可能會因為物質而去學習。這樣的話,孩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絕對不會是走心的,因為他們只是想要一些物質上的獎勵而已。當孩子得不到這些物質獎勵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甚至會荒廢自己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一旦得不到獎勵,就會展現出被動局面的原因。所以父母千萬不要選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獎勵孩子,因為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並不是為了自己而學習的,而且物質需求也會讓孩子喪失掉理智。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物質獎勵對於孩子是有所幫助的,在德西效應中就已經很好地提出了這一點,它恰恰證明孩子越是得到更多的物質,他們就越是容易出現不好的情況發生。



什麼是德西效應?

心理學家德西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他隨機選取了一些學生,並且讓這些學生去做一些難題。剛開始的時候,他讓所有的學生都在做題,即便孩子們能夠把這些題都做出來,也不會給予任何獎勵。

到了第2輪的時候,他把學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採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做題,而另一組還是按照原先的方式。

而到了第3輪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就是當所有的學生又在一起做題的時候,這一輪所有的學生都沒有得到獎勵。但是有趣的一幕是,那些一直沒有得到獎勵的學生,反而做題的效率是更高的。而那些之前得到過獎勵的孩子,這一輪所表現出來的樣子是比較被動的。



所以通過這件事情,我們更應該清楚的了解到如果總是通過物質獎勵孩子的話,那麼孩子的學習成績竟然是不會有著太大的提升的。當然我們也不用因此而感覺煩惱,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使得孩子喜歡上學習。

如何讓孩子更好地學習?

1.鼓勵孩子

其實鼓勵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的時候正是因為我們的鼓勵,才會使得孩子更加喜歡學習。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不聞不問,所以孩子才會喪失掉自己學習的興趣。

這也就意味著千萬不要以一種漠然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那麼孩子自然也會愛上學習的。畢竟有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稍微滿足一下孩子的虛榮心,那麼孩子就會成倍的增長。



2.創造學習的氛圍

我們也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也是非常容易讓孩子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學習當中的。譬如我們把房間弄得溫暖一些,安逸一些,而且在孩子學習過程當中,父母堅決不要去打擾孩子。這樣的話就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良好的環境,他們變不容易反感學習。

3.讓孩子感受到壓力

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孩子擁有著一些壓力,因為這樣的話,也會讓孩子開始有所動力。就比如我們給孩子設立一個標杆,讓孩子與這個標杆進行比拼。當孩子發現對方非常優秀的時候,他們肯定也會動用全部的努力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愛上學習。



所以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這三種方式來不斷的使得孩子愛上學習,而這一切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困難。那麼你覺得還有怎樣的方式可以使得孩子愛上學習呢?說出你的看法,讓我們來討論一下。

相關焦點

  • 還在用物質獎勵孩子?懂得德西效應,了解獎勵會讓孩子更不愛學習
    而另一組得到過獎勵的人,因為外在報酬拔高了他們的要求,吸引了他們的關注點,所以在沒有外在獎勵一美元報酬的情況下,他們就不會願意再做題。總的來說,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這也被稱為著名的德西效應。在此,我們可以基於對德西效應的理解來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 過多的物質獎勵,易扭曲孩子的學習動機,家長要規避「德西效應」
    孩子已經不是單純為了追求自身學習進步而學習,而是為了獲取物質獎勵。不難發現,嫂子對於孩子的教育陷入了&34;的&34;。何為&34;?德西效應是心理學家德西的一個實驗發現:德西找將受試者分為兩部分,讓他們進行拼圖遊戲一共分為三個階段。最初階段中,只要參與就能獲取相應獎勵。
  • 物質獎勵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家長應謹防「德西效應」的負面發展
    其實這個故事就是典型的「德西效應」,孩子最開始在查理門前玩耍只是出於開心的目的,而後卻是為了錢,他們的動機由精神上的滿足轉化為物質方面的滿足,於是在得不到物質方面的滿足後,自然會失去玩耍的動力。一、什麼是「德西效應」?所謂的德西效應是指:當我們做某件事的之前,得知完成後能得到一些獎勵或好處,我們就不會產生像之前那樣巨大的欲望和衝動。
  • 家長動不動就獎勵孩子?錯誤的獎勵孩子,只會產生"德西效應"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用獎勵的方式來激勵孩子。比如有些家長會對孩子說:"只要你考到100分,我就獎勵你一百元、只要你聽話,我就答應你一個條件."類似這樣的話,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家長動不動就獎勵孩子?錯誤地獎勵孩子,只會產生"德西效應",家長們不要得不償失。
  • 還在物質獎勵孩子?小心中了德西效應的招!激發孩子潛力得這麼做
    ,導致孩子對目標的追求出現了轉移,她的家庭教育,走入了「德西效應」的誤區。什麼是「德西效應」?心理學大師愛德華·德西博士曾經開展過一次著名的實驗,用以研究獎勵的做法對人的動機會產生哪些影響。在這次實驗中,德西博士隨機選擇了一些學生去單獨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難題,同時,將這些學生分成了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這個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在第一個階段,所有參加實驗的學生都沒有獲得獎勵。
  • 獎勵孩子需警惕「德西效應」,適度獎勵孩子,才能激發學習動力
    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應」。這個實驗分為三個階段,實驗中德西讓學生們去解答難題。第一階段,所有參與實驗的學生們都沒有獲得獎勵。要明白只有適度的獎勵才能夠真正做到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否則只會削弱孩子的學習動力。
  • 用「獎勵」讓孩子進步?心理學德西效應:別讓獎勵抹殺孩子的興趣
    有很多家長這時候會問了,既然打罵孩子要不得,獎勵孩子也不可取,那當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的時候,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主動一點呢?作為家長,我們不能盲目走進獎勵孩子的誤區,當獎勵機制過度運用,反而會抹殺孩子的興趣,在心理學上就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德西效應來解釋這一情況。
  • 用物質的方式獎勵孩子合適嗎?
    孩子就這樣被家長用獎勵的方式帶入了「德西效應」。心理學家德西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一個老人房子前有一塊平地,每天晚上有許多小朋友來玩,他第一天給每個小朋友10美分,微笑著對他們說,「我平時很無聊,非常感謝你們來這裡玩,給我帶來快樂。」第二天來的孩子多了,他還是每人給10美分,對孩子們說那段話。第三天也是。
  • 孩子考得好父母獎勵現金?當心"德西效應"找上門,要警惕
    ":孩子考得好父母獎錢,只會讓孩子為錢而學習為什麼說父母用錢獎勵孩子,時間長了會降低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呢?因為,這種行為會讓孩子陷進"德西效應"裡,進而影響到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父母用現金獎勵孩子,就得當心"德西效應"找上門,要警惕!"德西效應"是什麼?它是心理學家德西根據自己的實驗結果,提出一個心理學效應,如今被廣泛利用在育兒和教育方面。
  • 你還在盲目獎勵孩子?德西效應:這3招才是打開獎勵孩子的正確方式
    同事小李,經常就用獎勵的方式來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同事與我訴說道,有一次孩子考了100分,小李之前就告訴孩子,如果考試獲得100分的話就會給他買一輛自行車,可由於小李晚上加班工作,當天晚上並沒有給孩子買自行車。
  • 物質獎勵不管用?「德西效應」:獎勵沒有錯,內在動機才是關鍵
    01關於德西效應,有個小故事:有一群孩子經常在一位老人家門口玩耍、嬉戲打鬧,這對於愛清靜的老人來說,無疑是一種痛苦。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的學生在第二階段很努力地答題,而在第三階段,興趣減弱,而無獎勵組的學生,有更多人在休息時間努力解答。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 「獎勵教育」對孩子越來越沒效果?了解「德西效應」你就明白了
    相信很多的家長都用過這樣的方式來獎勵孩子,可是時間不長,獎勵的方法似乎是越來越沒效果了。這樣很多的家長很犯難,這就需要家長們來了解一下「德西效應」了。德西效應就是說當給予人過度的獎勵後,就無法激發人內在的興趣和動力,導致獎勵方法失效。而適當的獎勵才會讓人有積極性,有動力去執行工作和任務。
  • 還在對娃使用物質獎勵?不懂德西效應,你將是娃不愛學習的助推劑
    如今很多家長為了激勵孩子,讓孩子更好的學習和參加勞動,會制定各種獎勵制度。比如考試得了一百分獎勵多少錢,幫父母做一次家務活獎勵多少錢,又或者是用小紅花、積分等方式。總之目的都是為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能夠願意去做,只是這樣的激勵方式靠譜嗎?
  • 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得當心"德西效應",別讓孩子為獎而學
    孩子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怎麼辦?大多數父母能想到的辦法中,肯定有用物質獎勵來督促孩子學習,提升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這誠然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並且很多父母都在使用,但也不能忽視這個辦法的弊端。父母用獎勵督促孩子學習?
  • 家長必讀的"德西效應":錯誤的獎勵,容易抹殺孩子學習興趣
    ,也容易抹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家長必讀的"德西效應",你了解多少?01、家長必讀的"德西效應",究竟是什麼?著名心理學大師德西曾為講過這樣一個寓言:有一群孩子,每天很早就在老人的家門口玩耍,孩子在玩耍的時候,難免會發出很大的嬉笑聲,這已經打擾了老人的作息,讓老人感到難受。但老人沒有責罵這些孩子,也沒有很嚴肅地趕走他們,他接下來的行為,讓人感到驚訝。
  • 總對孩子實行物質獎勵?小心觸犯「德西效應」,不當獎勵變懲罰
    文章/熊二編輯/琳姐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對孩子實行物質獎勵,一方面是因為物質獎勵對於孩子的激勵作用比較大,另一方面是因為直接用物質獎勵比起帶孩子出遊等行為獎勵來得更加簡單方便。所以在家裡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爸爸媽媽對孩子說:&34;或者是孩子有進步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會處於對孩子的獎勵,給孩子零花錢或者是買玩具。孩子對於這樣的獎勵很開心,爸爸媽媽也對物質獎勵給孩子帶來的直觀進步很開心,但是俗話說,物極必反,有時候對孩子過度的物質獎勵,也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 為啥越獎勵,孩子反而越沒有學習動力,家長要警惕「德西效應」
    很多家長都會用這種獎勵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可是一些細心的父母,也會發現,在一段時間確實會起到一些效果,可是時間久了,這些就會慢慢地失去作用。甚至孩子還會說出這些沒什麼稀罕的話?看著孩子學習沒有動力,家長還會絞盡腦汁地想像用什麼來打動孩子。其實,和任何獎勵都無關,這很可能是因為出現德西效應。
  • 你還在用物質獎勵鼓勵孩子嗎?深圳過來人:物質獎勵容易害了孩子
    當你有一天你不給孩子獎勵了,孩子還會聽你的話嗎?媽媽說,孩子過來幫一下媽媽,把水果捧出去。孩子問,那有什麼獎勵嗎?媽媽回答道,沒有。孩子說,沒有獎勵我幹嘛要去做,我不做。一旦物質獎勵消失,孩子的積極性也會降低,孩子還會覺得,做事情有獎勵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好好學習,不然真的會毀了你的孩子
    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父母想盡各種辦法——恐嚇、打罵、嚴厲說教,還有的家長用各種物質、甚至是金錢來激勵孩子,只要孩子能好好學習,就獎勵他各種想要的或者想不到的東西。物質獎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產生不少的副作用。首先,獎勵變成親子交易。很多家長覺得物質獎勵越重,孩子的學習進步就會越大,殊不知,長期以往這種習慣會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變成親子之間的一場交易。
  • 孩子的獎懲有大學問?了解「德西效應」,父母用錯方法會適得其反
    小趙最近的學習一直在下滑,成績不斷地在退步,小趙的父母心裡非常擔心,就想著嘗試用一些獎勵的措施來鼓勵孩子,希望孩子在他們的推動力能夠變得積極一點。於是小趙的父母就和孩子說:「只要你這一次考好了,爸媽就帶著你去買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