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獎勵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嗎?寶貝,你把作業做完,你就能多看十五分鐘電視。孩子,你這一次考試,只要考全班第一,我就給你買新玩具。這些話,估計大家都沒少講吧。家長們都認為這些話很有效果,只要一說,孩子就能馬上行動起來,自己又不用生氣,孩子就能乖乖地聽自己的話,這何樂而不為呢?家長們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作用只是短暫的,同時,它本身帶有的副作用也有很大,下面,就由小編來跟大家說一說吧。
當你有一天你不給孩子獎勵了,孩子還會聽你的話嗎?媽媽說,孩子過來幫一下媽媽,把水果捧出去。孩子問,那有什麼獎勵嗎?媽媽回答道,沒有。孩子說,沒有獎勵我幹嘛要去做,我不做。一旦物質獎勵消失,孩子的積極性也會降低,孩子還會覺得,做事情有獎勵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遇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孩子也不會伸出手,幫助別人,孩子會覺得幫助別人對自己沒好處,幹嘛要幫。同時,孩子很難體諒父母工作的辛苦,容易讓孩子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做事情只想著自己,很難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孩子對為家裡做貢獻是義務的概念不清晰甚至是不知道。
用物質鼓勵孩子學習,讓孩子好好學習考了個好成績,這一次是成功了,那下一次呢?孩子從第一名降到第20名,媽媽問,寶貝,為什麼你這次考試退步這麼多?孩子回答道,因為這一次沒有獎勵啊,上一次你還獎勵我吃漢堡包,可這一次沒有。
時間一長,孩子會把原本屬於自己的事情歸類成一個任務,讓孩子失去學習的動機,把孩子原本該有的興趣,硬生生抹掉。長期以來,孩子就會養成習慣,每次要的獎勵還會越來越大。其實當孩子拿到一個好成績時,家長只需要對孩子一頓誇獎、給一個擁抱就足夠了,對孩子精神上的鼓勵更加有效。
物質獎勵會讓孩子化為被動的角色,孩子會被動地學習,被動地幫家長做家務……物質獎勵即是賄賂。父母以賄賂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會讓孩子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就算將來犯法了,也可以用錢把事情搞定。當物質獎勵消失了,孩子對該事物的牴觸心理會更加強,這會害了你的孩子。
如果是新任的爸爸媽媽,自己不知道怎麼教孩子,可以多逛逛同城部落相關社區,那裡有很多的生活達人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等經驗,如果想要更好的教導孩子也可以在國民生活大平臺找家庭教官,這樣就不用為孩子不知道怎麼教煩惱啦!
小編知道,家長教育孩子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只有一步一步地教,孩子才能成為家長心目中的有用之人。希望家長們不要靠外在的因素去激勵孩子,不然一不小心,還會起反作用。家長們從現在開始,拒絕物質獎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