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非常喜歡吃麵食的,尤其是在北方,人們一日三餐,總有一餐是要吃麵條的,麵條的吃法有很多種,味道好,營養價值又比較高,而且麵食是我們人類健康飲食寶塔中最底層的一種食物,它可以提供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讓我們的健康得以保障,而且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一種主食。
說到美味的麵條,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炒麵,香滑又筋道,而且裡面還有很多蔬菜搭配在一起炒著吃,味道更好,營養價值也是比較豐富的,不過在做炒麵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炒麵之前要先煮麵條還是先蒸?總有人做錯了,難怪炒出來的麵條軟爛沒味道。
其實在做炒麵的時候,總有人會把麵條放在鍋裡面煮熟了之後撈出來過涼水,然後直接放入鍋裡面去炒,這樣簡單翻炒幾下麵條就會斷掉,而且炒出來的麵條特別碎,用筷子都夾不起來,吃著軟辣沒味道,一點都不好吃,想要炒出筋道的麵條,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蒸的。
首先我們把麵條抖散,然後蒸鍋中加水,大火燒開,鍋中水燒沸騰之後會出現大量的熱蒸汽,打開鍋蓋在籠屜上面鋪上一層溼布。再把麵條放在蒸鍋籠屜上面,底下鋪上溼布可以防止麵條粘鍋,而且麵條也不會被蒸得軟爛。蒸1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麵條蒸好之後,撒上少量的香油拌一拌,這樣麵條吃起來會比較香滑又筋道。然後起鍋燒油油熱,放入幹辣椒,蔥,姜蒜,還有少量的紅油攪拌均勻,炒出香味之後,再把麵條放入鍋中去翻炒當麵條,炒至表面亮晶晶炒成黃色的時候,放入少量的生抽,再加入一些豆芽青菜等配菜,炒熟,放入雞精,食用鹽攪拌均勻即可出鍋,非常沒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