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這個困擾,每天下班後和孩子待在一起,除了問一些簡單的:「今天在學校怎麼樣?作業寫完了沒?一會兒想要吃什麼?」這樣的對話,就再也沒什麼了。
溝通是維持親子關係最有效的一個方法,經常和孩子聊天對他們成長也很有幫助。
有研究表明,孩子與父母交談的頻率越高,他們大腦中語言相關區域的活動就越強。父母和孩子有效的交流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量,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幫孩子養成自信樂觀的的性格。
但很多家長不知道怎樣和孩子交流,今天艾兒寶貝就來教大家幾個和孩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僅供有這方面困擾的家長學習。
1. 用平等的語言和態度和孩子交流
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聊天的父母多半是缺乏童心,家長可以試著轉變一下自己的位置,做孩子的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要老是端著大人的架子,各種命令孩子,給孩子講大道理,這樣只會把孩子推得更遠。
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更有助於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願意和父母分享他的所見所聞,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2. 認真傾聽孩子講話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講的話沒邏輯或者無聊就敷衍孩子,也不要邊忙於其他事情邊聽孩子講話,這樣次數多了以後孩子可能就不願意和家長交流了。
父母和孩子講話時要注視著孩子,用眼神表示你在認真聽他講話。還需要隨時注意孩子的表情和行為,適時給孩子反饋,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父母重視的。這樣更有利於建立親子關係,讓孩子願意和父母分享生活,對孩子語言能力的提升也很有幫助。
3. 多用易懂的短句
家長和孩子說話時儘量多用一些容易懂的簡短句子,同時也可以根據具體話語感情色彩的不同改變說話的語調,讓孩子從溝通中感知父母的情緒。這樣講話更容易讓孩子聽懂,對孩子認知情緒、考慮他人感受很有幫助,很好地鍛鍊了孩子的社交能力。
4. 多誇讚表揚孩子
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和潤滑劑。小朋友的自我意識很強,家長適當地對孩子給予肯定和讚賞,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讚揚孩子可以增加孩子對父母的好感,從而更加樂於同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
5. 不要嘮叨
小朋友犯錯是常事,父母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就開始一大通嘮叨,從不好好吃飯到不愛乾淨再到不好好學習,這會搞得孩子很無措。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麼錯誤,惹得父母這麼不開心,接著就開始反省自己,覺得父母不愛他,慢慢抗拒和家長交流。
6. 語氣溫柔,不要命令或責罵孩子
家長和孩子講話時語氣要溫柔,不要用帶有命令、警告、責備、謾罵等負面意義的語氣說話。
家長無意間的一句話或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重大的影響,讓孩子變得自卑怯弱或暴躁易怒,和父母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7. 了解孩子的喜好
家長平時可以多陪孩子玩,了解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就著孩子的喜好尋找話題和他聊天。這樣會激發孩子和父母交談的興趣,促進親子關係,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
8. 從生活小事入手
不知道和孩子聊什麼的時候可以從日常生活小事入手,或者詢問孩子看法,或者講述自己的經歷,或者為孩子科普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增長孩子的知識儲備,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哦!
9. 引導孩子講述他的想法
家長平時可以多問問孩子喜歡什麼,對他經歷過的某件小事情有什麼感受,對他的朋友是什麼看法,對爸爸媽媽的某些行為是怎麼看的,引導孩子講出他的想法。
如果你還想讓孩子理解行為規範和社會準則,那麼也可以和孩子討論他的行為有可能給別人造成什麼影響,別人會是什麼感受,從中獲得了什麼經驗。
10. 保持和孩子溝通的頻率
感情都是需要維持的,家長需要保持住和孩子溝通的頻率。父母閒暇時需要多和孩子聊天,讓孩子養成樂於和父母溝通的好習慣,這是增強親子關係的一個重要途徑。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性格特點、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家長需要根據具體事情採用不同的態度和語言和孩子進行交流。
注意:不要給孩子這樣說話
1. 貶低孩子話
你簡直是個廢物,什麼也幹不成,傻瓜,沒有用的東西
你這麼胖,家裡人都不喜歡你
2. 揭孩子短的話
小時候就笨,上學了還這麼笨
忘了你作業寫不好就抹眼淚
3. 輕視孩子的話
小小年紀還隱私呢
小孩子問那麼多幹什麼
以上這些小技巧記住了嗎?今天下班回家就和孩子開始一場新的對話吧。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艾兒寶貝,和艾兒一起科學育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