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法院:專家「坐診」,成功調解兩起物業連鎖糾紛案件

2020-10-30 紅網

紅網時刻10月29日訊(通訊員 朱峰雲)10月27日晚上,原被告在調解協議上簽字,標誌著兩起物業連鎖糾紛案件在北湖法院組織的「專家團隊」努力下調解成功。這是北湖法院物業糾紛調解室設立以來首次調解成功的案件。

據了解,劉某2010年3月以抽籤方式購買了位於郴州市北湖區香雪路某山莊一套房產,房屋面積135.06㎡,2012年春天欲裝修時發現房屋漏水。對此,劉某多次跟物業和開發商溝通請求修繕,但一直未果。於是劉某多次撥打市長熱線,市委辦督促相關部門處理。

因為房屋漏水未得到解決,自2010年3月至今,業主劉某拒絕交納物業費,十年累計費用達1萬餘元。

小區物業公司亦有苦說不出,多次催繳未果後,於2020年7月一紙訴狀將劉某告上法庭,要求劉某給付拖欠的物業費以及滯納金。

劉某不服,認為房屋嚴重漏水導致自己無法裝修入住,給她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氣憤之下,亦一紙訴狀將某開發商告上北湖法院,請求判令開發商按國家質量標準進行對房屋修繕並賠償損失14.8萬餘元。

北湖法院訴調對接中心的法官受理案件後,認為該兩起案件系因物業糾紛引發的連鎖訴訟,雙方矛盾尖銳,為避免糾紛升級矛盾加劇,提出可以先進行訴前調解,徵得當事人同意後,訴前調解工作立即啟動。

訴調對接中心法官邀請了3名物業專家及1名人民調解員,由「法官+物業專家+人民調解員」組成的專家團隊對案件進行先行調解。專家團隊對三方做思想工作,給他們分析了各自存在的問題,並從法律專業的角度講述責任如何分攤。調解工作從當天下午2:30持續到晚上9:30,經過7個多小時的調解,三方達成調解協議,開發商同意在下個月15日前向劉某支付房屋維修費、補償費等共43000元,兩起糾紛在訴前化為無形。

「在法院打官司還真高效快捷,而且法官還請我們吃了一個盒飯,感覺格外香。」以最小的成本,化解了多年的積怨,調解成功後,劉某喜不自禁。

「物業專家具有這個行業專業的法律知識和技能,且經驗豐富,他們作為中立的第三方,更容易讓當事人信任,當事人更願意坦誠面對他們,這均有助於進一步推進物業糾紛法治化調處和疏導。」參與此次調解的訴調對接中心法官謝萍如是說。

據悉,今年來,北湖區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大力推進訴源治理工作,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全面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了物業糾紛、金融糾紛等調解工作室2個,訴源治理工作站2個,推進矛盾糾紛就地化解,讓更多矛盾糾紛止於訴前。截至目前,該院在新收案件基數大的情況下,實現了同期一審收案數量增幅下降20.23%,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調處案件776件,調解成功率高達86.68%。

相關焦點

  • 【調解面對面】涿鹿法院:陪審員參與調解 物業糾紛成功解決
    近日,涿鹿法院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了解群眾、善於做群眾思想工作的優勢,邀請人民陪審員王麗傑參與調解了兩起因物業合同產生糾紛的案件,促成案件成功調解結案,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原告是涿鹿縣某社區物業公司2020年8月11日,原告因物業費繳納問題向涿鹿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潘某和被告張某分別繳納2016年至2020年期間、2014年至2020年期間的物業費2084元和3874元。案件受理後,涿鹿法院法官認為該案件適宜調解,在徵求當事人意見後,轉入調解程序,由人民陪審員王麗傑進行案件調解。
  • 陪審員參與調解 物業糾紛成功解決
    河青新聞網訊 近日,涿鹿法院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了解群眾、善於做群眾思想工作的優勢,邀請人民陪審員王麗傑參與調解了兩起因物業合同產生糾紛的案件,促成案件成功調解結案,受到了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原告是涿鹿縣某社區物業公司,被告潘某和張某是該社區兩名住戶。
  • 臨湘法院:訴前成功調解30起物業糾紛,業主當即履行
    近年來,一些看似案情簡單、標的較小的物業糾紛,因其涉及群體廣泛,且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之一,稍有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群體性糾紛。近日,臨湘市人民法院收到43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物業管理公司以業主拒繳物業費為由向臨湘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法判決沈某等43名業主支付拖欠的物業費及違約金。
  • 承德兩級法院聯動調解兩起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件
    近日,承德中院民五庭成功調解兩起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被告甲人壽保險公司與乙人壽保險公司共向原告孫某某支付保險理賠金9萬餘元。2019年,孫某某向法院起訴兩家保險公司,索要十三份人身保險合同保險理賠金,其中十一份保險理賠金順利得到賠償,但剩餘兩份保險理賠金,因孫某某未確診系重大疾病且診療費用未實際發生,而被兩級法院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孫某某不滿判決結果,希望兩案進入再審程序。
  • 敦煌市法院通過在線音視頻調解平臺成功調解12起民事糾紛案件
    網際網路+」的模式,成功調解12起民事糾紛案件。12起服務合同糾紛案,經辦案法官查明,12起案件系同一被告何某,且人不在本地。,詢問了何某的意見,且徵得了原告方的同意,12起糾紛案件啟動遠程在線調解程序,在敦煌市法院在線音視頻調解平臺開庭了,經過法官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耐心調解,雙方均同意協商解決。最後,被告何某遠程通過微信在達成了調解協議的筆錄上簽名予以確認。至此,12起民事糾紛落下了帷幕。整個在線調解過程信號流程,聲音清晰,可保存、可查閱整個調解過程錄像。
  • 一次性解決糾紛|某小區物業起訴欠費業主 法院調解雙方糾紛
    到小區實地考察今年7月以來,陸川縣人民法院收到多起陸川縣某小區物業公司起訴欠繳物業費業主,要求繳清逾期未繳物業費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負責審理案件的主辦人覃彬與民一庭庭長陳靜積極聯繫雙方當事人,成功調解6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促使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達成調解。
  • 李滄公證處參與調解化解物業糾紛案件
    隨著住房商品化和住房管理市場化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和小區物業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區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之間矛盾愈發增多,大批量的物業糾紛案件湧入法院,給法院的審判工作帶來不小壓力。  李滄公證處處駐李滄區人民法院參與訴前調解的工作人員,本著便利當事人和充分發揮公證參與調解的優勢的原則,耐心地與每名業主進行溝通,了解每名業主未按時繳納物業費的原因和訴求,結合相關的政策和法律條文,為當事人分析各自的訴訟風險,提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在每個案子同業主和物業公司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勸說後,近一半的物業糾紛案件在訴前得到了解決
  • 服務基層治理|相山區法院領導進社區 助力物業糾紛調解
    為積極踐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理念,紮實推進物業糾紛多元化解,將大量物業糾紛化解在源頭11月9日,相山區法院審委會專委王永躍一行到相山區法院物業糾紛南黎調解中心與南黎辦聯合調解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南黎街道辦事處物業糾紛調解中心裡,雙方當事人情緒激動、爭執不下,在調解員耐心細緻的詢問、調解下,原本情緒激動的雙方當事人終於平靜下來,能夠心平氣和地陳述案情,現場氣氛有所緩和。
  • 蕪湖:物業糾紛調解中心運行半年 40餘件小區「家務事」被成功調解
    業主不滿房屋質量和物業服務,拒不繳納物業費,怎麼辦?業主與業主之間存在矛盾,怎麼辦……」在弋江區,這些困擾居民和物業的難題有了解決辦法。今年初,弋江區全市首個縣區級「樂幫物業糾紛調解中心」成立,該中心致力於調解物業相關糾紛,讓居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半年來,該調解中心調解處理了一大批小區內部的「家務事」,為基層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 我市首例「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調解成功
    我市首例「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調解成功」達成調解,足不出戶地解決了困擾雙方一年多的勞務官司,這標誌著首例勞動糾紛案件在我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努力下實現成功和解。,經過徵求雙方當事人調解意向,按照《關於建立健全涉勞動爭議矛盾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意見》中的有關規定,9月16日向市總工會通報,由市總委派勞動爭議調解員劉振律師進行訴前調解。
  • 猇亭法院:「法院+工會」成功化解兩起勞動糾紛
    自11月3日,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猇亭法院掛牌成立以來,工作室充分發揮的「橋頭堡」作用,區法院攜手區總工會充分發揮「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平臺」功能,積極探索勞動爭議調解新機制,迅速成功調解兩起勞動爭議糾紛,金額達14萬餘元。
  • 小隴山林區法院成功調解一起繼承糾紛案件
    發揮司法確認機制優勢 構建訴源治理新格局---小隴山林區法院成功調解一起繼承糾紛案件。近日,小隴山林區法院利用「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機製成功調解一起繼承糾紛案件。該院訴訟服務中心收到當事人訴訟請求後,工作人員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訴前調解機制,由人民調解委員會先行進行調解,通過調解平臺遠程視頻連線方式,對當事人「面對面」進行調解,藉助調解平臺強大功能,調解過程全程留痕,自動生成調解協議和司法確認申請書,多方當事人通過手機在線籤名,調解員將司法確認申請推送至法院辦案系統,經法官審查後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確認調解協議效力,從調解到結案不足一天,既方便了當事人又減輕了法官辦案負擔
  • 百合湖濱多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調解情況匯報
    2019年12月14日,湖南均豪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該公司系百合湖濱物業,以下簡稱為:均豪物業公司)向法院起訴了十餘起業主拖欠物業費的糾紛。事情還得從2011年說起,均豪物業公司與業主陸續籤訂了《物業服務協議》,但因種種原因這些業主分別拖欠了三至五年物業費。為此,均豪物業公司通過上門、發律師函等方式多次催繳,均未收繳到拖欠的物業費,故想通過訴訟方式收回。
  • 官渡區法院:成功調解148起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
    近日,官渡法院速裁法庭成功調解148起因開發商逾期辦證而引發的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這是官渡法院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又一顯著成效。考慮到該系列案件涉及人數眾多、影響較大,同時為緩解業主與開發商之間的矛盾,官渡法院速裁法庭法官第一時間向雙方了解基本情況,引導雙方進行訴前調解,並將該系列案件的調解工作交由昆明市明信公證處司法輔助中心負責。
  • 神木法院:物業糾紛搭上速裁「快車」,154起案件批量審結
    近日,神木市人民法院速裁團隊通過類案快審,順利審結了154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平均審理周期不到十天。據悉,該154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因標的額小、案情簡單、訴訟爭議不大,該院速裁團隊法官認真分析研判,採取類案援引,統一裁判標準。一是通過集約化電子送達平臺進行送達、排期,提高送達效率。二是物業公司對主動交納費用的業主,自願放棄違約金和訴訟費,促進調解。
  • 家門口的法庭解決物業糾紛 包頭青山法院調解結案率達九成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解裕濤)家住包頭市青山區的徐某某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累計欠其所在小區物業服務費7689.60元,12月23日,包頭市物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包頭市青山區人民法院房產物業巡迴法庭依法對雙方進行了調解工作,經過耐心的溝通
  • 沒去法院案子就結了!六枝法院在線調解2起案件
    圖為法官進行在線調解9月16日,六枝法院郎岱法庭充分利用「微法院」的便捷優勢,成功調解兩起當事人均在外地的民事糾紛案件,讓數據多跑路當事人少跑腿,有效減輕當事人訴累。案件一:被告肖某某因資金周轉困難,向原告李某多次借款累計9萬元,後肖某某多次推諉拖延償還李某欠款。案件二:被告李某乙因工程需要向原告何某某租賃挖掘機,租賃費用合計3.75萬元,李某乙未支付租賃費用。該兩起案件郎岱法庭經審查於9月16日立案。
  •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保德法院成功調解多起金融糾紛案件
    ,多措並舉妥善化解各類金融糾紛,有力維護了縣域經濟秩序和金融安全,提升了保障營商環境建設的法治軟實力。在了解詳細情況後,保德法院為銀行開通了「綠色通道」,對案件進行當日立案,並實行優先送達、優先排期、優先開庭,爭取減輕企業訴累。
  • 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又添新舉措 相山區法院成立淮北市首家物業糾紛調解中心
    ,與南黎街道辦、區司法局、區城管局、區物管中心等單位聯動,構建物業糾紛法院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的多元化解紛機制。物業糾紛調解中心共有10名專職調解員,11名人民調解員。區法院選派審判經驗豐富、群眾工作能力突出的法官採用「定點+巡迴」的方式,定期到巡迴法庭和發生糾紛的小區巡迴審判,指導物業糾紛調解中心工作,為建設和諧文明小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物業公司與幼兒園因物業服務起糾紛 市南法院這樣調解
    在原告青島某物業公司為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期間,被告青島某幼兒園拖欠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物業管理費69120元。期間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仍拒不交納,為此,特訴至市南區法院。在調查過程中,市南區法院人民調解員與原被告雙方進行了多次的溝通,了解到雙方矛盾由來已久,調解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