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日夜陪伴,寧夏新聞網微信上線5年,粉絲50萬+。
海量信息的網絡世界中,能有你的關注是多小的概率,快來做我們「一見鍾情」的人。寧夏新聞網微信《「微」有料》欄目回顧一周精彩內容,精選網友評論,不怕意見相左、想法各異,我們期望得到大家的關注和支持,盼望你「不留情面」的批評之語,或是正能量的傳遞之語。
「零距離」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寧夏新聞網微信@你啦!
【一周榜單Top3】
一周微信關鍵詞
批改作業到底誰的事?
戳下面地址: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寧夏教育部門正在研究意見。聽聽家長怎麼說……
上周,寧夏新聞網微信發布的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的消息,留言被網友刷爆,是小編見過字數最多的留言,有的留言近乎一篇作文的字數。在文末的留言裡,82%的網友支持禁止家長批作業的行為。由此可見,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不理解和抱怨已經越來越深。
這些天,一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件迅速發酵,引發一場混戰。很多家長慨嘆「終於有人說了自己想說而不敢說的話」,並大倒「苦水」,甚至逐漸演變為一場對老師的聲討。而老師們也在「發聲」,不少留言曬出老師「披星戴月」的作息表,以此證明自己的「委屈」……
網友普遍反映:孩子的作業太多了,對於一個小學生,每天從放學四點鐘到補習班一直寫到晚上十點多,還要發視頻上傳,做作業的時候比在學校的時間都長。不少人還說,如果打卡沒完成,沒有配合好,還要被老師在群裡點名。作為員工不僅在單位要被領導點名,回家還要被老師點名,做人太難了。
「家長敢怒不敢言,原因是孩子在老師手裡。老師的任何一個小動做都有可能對孩子心裡和身體造成傷害。以前上學是老師教育,家長配合。現在的感覺是全靠花錢校外機構在教育,家長配合幫助老師有時間去做自己其他事情。」
連沒有娃的網友都有話說,「我姐的女兒一年級,上班把娃送小飯桌下午七點去接,回到家繼續寫作業,弄完十點多,我姐還要給辦手抄報,試問才一年級的學生,會多少詞彙量呀,說白了就是給家長布置。還有的是爺爺奶奶帶的,誰給做?國家開放二胎政策,好多人都不敢生的原因也有這個吧,想想都是崩潰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那個「備備課、上上課、陪孩子玩玩,還有寒暑假」的中小學教師,負擔到底有多重?
網友有話說,現在各種單位的非教學任務都安排給學校,安排給老師,壓榨老師的教學時間,老師哪裡來的時間精力一心撲在教學上。填不完的表,做不完的各類調查問卷,各種App,各種平臺學習答題,一套工作做兩遍,電腦一遍,紙質一遍。老師要做,家長也得做,學生怎麼會受益?
「給學生減負的同時,請給老師也減負,減少老師除教學及提高教學水平以外的事物,讓老師一心撲在教學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騰出時間完成給孩子批作業,輔導作業的時間。」這已經成為很多老師和家長的心聲。
「教師承擔了很多非教學的任務,一些本該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轉嫁到了家長身上,導致了家長和老師職責上的混亂和錯位。」「家校共育才能培養出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孩子!尊師重教!家長配合老師監督孩子有沒有認真去對待學習,至於孩子的作業做得對與錯還需要老師去批改,督促孩子去改正!有多麼全能多麼優秀的家長也代替不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尚和威信!弘揚傳統文化,就是需要家長和老師都能夠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也呼籲教育部門給孩子們減負減壓的同時也給老師減減壓力!」
小編搜索了一下歷史消息,2017年寧夏曾出臺意見,明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不要把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明確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不得要求家長對書面作業檢查並籤字,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近年來,國家和自治區教育部門針對教育減負出臺了各種意見和規範,然而從學校到老師,從家長到孩子,各種負擔不勝其擾。寧夏這份意見發布三年,為何落實不了?小編想是缺乏強制和管控機制。
就像這位網友留言:整改不是走走形式,或者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換湯不換藥。兒子班裡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但是老師招式變了, 他只批改幾個組長的作業 ,然後再讓組長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業,唉!防不勝防。
寧夏新聞網記者聯繫寧夏教育廳獲悉,我區教育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意見,相信很快會有一個答覆。小編希望為學生減負、為家長減負的同時,也能為老師減負。否則,教師和家長之間就有一顆定時炸彈,矛盾總是存在。
寧夏新聞網@楊小仙認為,因為無「法」可依,這個「法」並非上述意見和規範,而是監督意見和規範執行的「法」。學校雖是教育機構,卻也是社會關係的組成部門,層出不窮的考核、評比、指標、推廣等任務,讓學校這個本應最單純的機構也陷入了各種關係交叉的怪圈。沒有強有力的執行保障,沒有讓人敬畏的「法」,即便有意見和規範,那也是停留在紙上的文字和人們口中的談資。所以,亟需站在法治的高度,讓違反法度者心存敬畏,為教育減負保駕護航。
(網銀/綜合)
End
編輯:楊春暉
審核:馬江
來源:寧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