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業把家長「逼瘋」!光出臺意見制止不行,必須健全問責機制!

2020-12-17 寧夏新聞網

感謝你們日夜陪伴,寧夏新聞網微信上線5年,粉絲50萬+。

海量信息的網絡世界中,能有你的關注是多小的概率,快來做我們「一見鍾情」的人。寧夏新聞網微信《「微有料》欄目回顧一周精彩內容,精選網友評論,不怕意見相左、想法各異,我們期望得到大家的關注和支持,盼望你「不留情面」的批評之語,或是正能量的傳遞之語。

「零距離」聽民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寧夏新聞網微信@你啦!

【一周榜單Top3】

一周微信關鍵詞

批改作業到底誰的事?

戳下面地址:多地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寧夏教育部門正在研究意見。聽聽家長怎麼說……

上周,寧夏新聞網微信發布的叫停家長批改作業的消息,留言被網友刷爆,是小編見過字數最多的留言,有的留言近乎一篇作文的字數。在文末的留言裡,82%的網友支持禁止家長批作業的行為。由此可見,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不理解和抱怨已經越來越深。

這些天,一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事件迅速發酵,引發一場混戰。很多家長慨嘆「終於有人說了自己想說而不敢說的話」,並大倒「苦水」,甚至逐漸演變為一場對老師的聲討。而老師們也在「發聲」,不少留言曬出老師「披星戴月」的作息表,以此證明自己的「委屈」……

網友普遍反映:孩子的作業太多了,對於一個小學生,每天從放學四點鐘到補習班一直寫到晚上十點多,還要發視頻上傳,做作業的時候比在學校的時間都長。不少人還說,如果打卡沒完成,沒有配合好,還要被老師在群裡點名。作為員工不僅在單位要被領導點名,回家還要被老師點名,做人太難了。

「家長敢怒不敢言,原因是孩子在老師手裡。老師的任何一個小動做都有可能對孩子心裡和身體造成傷害。以前上學是老師教育,家長配合。現在的感覺是全靠花錢校外機構在教育,家長配合幫助老師有時間去做自己其他事情。」

連沒有娃的網友都有話說,「我姐的女兒一年級,上班把娃送小飯桌下午七點去接,回到家繼續寫作業,弄完十點多,我姐還要給辦手抄報,試問才一年級的學生,會多少詞彙量呀,說白了就是給家長布置。還有的是爺爺奶奶帶的,誰給做?國家開放二胎政策,好多人都不敢生的原因也有這個吧,想想都是崩潰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那個「備備課、上上課、陪孩子玩玩,還有寒暑假」的中小學教師,負擔到底有多重?

網友有話說,現在各種單位的非教學任務都安排給學校,安排給老師,壓榨老師的教學時間,老師哪裡來的時間精力一心撲在教學上。填不完的表,做不完的各類調查問卷,各種App,各種平臺學習答題,一套工作做兩遍,電腦一遍,紙質一遍。老師要做,家長也得做,學生怎麼會受益?

「給學生減負的同時,請給老師也減負,減少老師除教學及提高教學水平以外的事物,讓老師一心撲在教學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騰出時間完成給孩子批作業,輔導作業的時間。」這已經成為很多老師和家長的心聲。

「教師承擔了很多非教學的任務,一些本該教師承擔的教學任務轉嫁到了家長身上,導致了家長和老師職責上的混亂和錯位。」「家校共育才能培養出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孩子!尊師重教!家長配合老師監督孩子有沒有認真去對待學習,至於孩子的作業做得對與錯還需要老師去批改,督促孩子去改正!有多麼全能多麼優秀的家長也代替不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尚和威信!弘揚傳統文化,就是需要家長和老師都能夠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也呼籲教育部門給孩子們減負減壓的同時也給老師減減壓力!」

小編搜索了一下歷史消息,2017年寧夏曾出臺意見,明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不要把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明確不得布置超越學生能力的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要求家長通過網絡下載並列印作業,不得要求家長對書面作業檢查並籤字,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近年來,國家和自治區教育部門針對教育減負出臺了各種意見和規範,然而從學校到老師,從家長到孩子,各種負擔不勝其擾。寧夏這份意見發布三年,為何落實不了?小編想是缺乏強制和管控機制。

就像這位網友留言:整改不是走走形式,或者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換湯不換藥。兒子班裡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但是老師招式變了, 他只批改幾個組長的作業 ,然後再讓組長批改其他同學的作業,唉!防不勝防。

寧夏新聞網記者聯繫寧夏教育廳獲悉,我區教育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意見,相信很快會有一個答覆。小編希望為學生減負、為家長減負的同時,也能為老師減負。否則,教師和家長之間就有一顆定時炸彈,矛盾總是存在。

寧夏新聞網@楊小仙認為,因為無「法」可依,這個「法」並非上述意見和規範,而是監督意見和規範執行的「法」。學校雖是教育機構,卻也是社會關係的組成部門,層出不窮的考核、評比、指標、推廣等任務,讓學校這個本應最單純的機構也陷入了各種關係交叉的怪圈。沒有強有力的執行保障,沒有讓人敬畏的「法」,即便有意見和規範,那也是停留在紙上的文字和人們口中的談資。所以,亟需站在法治的高度,讓違反法度者心存敬畏,為教育減負保駕護航。

網銀/綜合

End

編輯:楊春暉

審核:馬江

來源:寧夏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回應「家長作業」:健全作業布置機制,學校家長各歸其位
    12月10日,教育部在發布會上回應近期熱點「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時稱,教育部對此高度重視,下一步將採取多方面舉措落實好作業管理工作。近期有媒體報導,一位江蘇家長因「不堪重負」,憤而退出家長群,讓「家長作業」話題再度引起熱議。家長群的出現在方便家校溝通的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雙方帶來了一些困擾。
  • 家長不能讓孩子給逼瘋了
    我感覺要被孩子給逼瘋了你有一顆太躁動不安的心❤,隔著手機屏幕我都能感覺得到,這樣是不行的,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的焦躁不安早已通過情緒傳遞給了孩子,孩子能夠學好才是怪事。孩子撒謊不愛寫作業,馬虎丟三落四太正常了,孩子沒這些毛病就不是孩子了,那是聖人。每個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做家長的任務就是培養孩子的優秀習慣,摒棄孩子的不良壞毛病。
  • 教育部發聲:違規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遼寧省教育廳出臺最新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
    這位家長認為 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 使得自己承擔了 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 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 老師甚至直接點名批評 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如何落實?
    從2018年至今,全國多地教育部門出臺類似文件。不少成都家長也在問:成都會出臺相關政策嗎?其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成都在2018年1月印發的《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提到「教師應認真批改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檢查教師布置的作業並籤字。」怎麼布置作業?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教育部門都出了哪些招?
    記者注意到,隨著「江蘇家長退群」事件的持續發酵,多地已出臺新規或展開專項整治行動。除了明確「不得讓家長代批作業」的禁令,不少省市還從嚴控家庭作業量、清理教師非教學任務等方面入手,多環聯動構建良性教育生態。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成都早有明確要求
    12月1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切實建立起有利於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生態。從2018年至今,全國多地教育部門出臺類似文件。不少成都家長也在問:成都會出臺相關政策嗎?
  • 讓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資料圖健全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方面的機制;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設計,創新作業形式,強化實踐性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
  • 禁止讓家長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資料圖健全學校作業的常規管理、年級和班級的統籌、教師試做和面批講解、學生反饋和評估等方面的機制;在嚴格控制作業總量和時間的基礎上,優化作業設計,創新作業形式,強化實踐性作業,積極探索彈性作業、跨學科的作業;鼓勵各地系統化設計一整套符合學生學習規律
  • 我省出臺實施意見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我省出臺實施意見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發布日期:2021-01-04 08:00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日前,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
  • 幼兒園手工作業逼瘋家長?最新方案出臺:為家長減負!
    導語開學兩個月,#家長輔導作業崩潰#又又又又成為了家長社交平臺上的熱門話題。許多家長感嘆:白天被甲方虐、晚上被孩子的作業虐,做個好爸媽簡章太難了!就在昨天,山西省出臺了一則「為家長減負」的方案,引起了廣泛討論。其實,上海市在也提出過了與「減負」有關的意見。
  • 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將嚴肅處理
    (原標題: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多地發文禁止家長批改作業,一紙禁令能給家長「鬆綁」嗎?
    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這是教師的職責。對於不及時親自批改作業的老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校長也會受此牽連。  這一規定的出現讓不少網友拍手稱讚,但一紙禁令是否能有效遏制這類現象,還要畫個問號。
  • 多地發文禁止家長批改作業 一紙禁令能給家長「鬆綁」嗎?
    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這是教師的職責。對於不及時親自批改作業的老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校長也會受此牽連。這一規定的出現讓不少網友拍手稱讚,但一紙禁令是否能有效遏制這類現象,還要畫個問號。梳理相關政策可以發現,在這位江蘇家長「崩潰」之前,江蘇省教育廳早在2017年就明令禁止不得要求家長代批改作業。
  • 教育部定調「家長批改作業」家長先別忙著狂歡
    近日,多個省市明確發布家長批改作業禁令,叫停一些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並非解除家長教育責任
    近日,多個省市明確發布家長批改作業禁令,叫停一些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的行為。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原標題: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
  • 教育部:對於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家長群的出現方便了家校溝通,同時也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一些困擾。最近,各地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措施,關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話題則引發了社會關注。  12月10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家長未批改作業被點名,至少7省份已叫停「家長批改作業」
    目前至少已有七省份發布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事件未批改作業被點名批評 「將來孩子和你一樣可悲」10月11日,網曝江西吉安井岡山經開區學校幾名家長,因未批改作業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昨晚賺了幾百萬?」「你這樣將來你的孩子和你一樣可悲!」
  • 教育部回應家長批改作業,明令禁止!將從三方面落實管理工作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將從健全作業布置的機制、提升作業的質量、加強日常監管等三個方面落實好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