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串通、偽造債務, 4人因虛假訴訟獲刑

2021-01-08 澎湃新聞
惡意串通、偽造債務, 4人因虛假訴訟獲刑

2020-12-30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鄭州中院 鄭州中院

導語

企圖通過惡意串通、偽造債務,提起訴訟,保住自家財產,四名被造人被法院以虛假訴訟罪分別判處拘役至有期徒刑不等的刑期。這是日前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打擊不誠信訴訟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一起典型案例。

案情介紹

2016年年初,被告人焦某芝因與焦某麗有民事糾紛,為保全自家財產,被告人焦某芝、焦某法、孟某、李某共同捏造焦某芝欠焦某法借款的虛假事實,並偽造了借款合同、收條等相關材料。2016年2月17日,焦某法以焦某芝欠其借款330萬元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同年2月29日焦某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人民法院依申請於3月3日裁定查封焦某芝房產一套;同年3月10日,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民事判決,判令焦某芝支付焦某法借款318萬元及相應利息。判決書生效後焦某芝的債權人申請檢察院抗訴,經調查發現被告人焦某芝、焦某法、孟某、李某存在惡意串通、偽造債務提起虛假民事訴訟的行為。最終被告人焦某芝、焦某法、孟某、李某因犯虛假訴訟罪分別被判處拘役至有期徒刑不等的刑期,原民間借貸案件經檢察院抗訴進入再審程序,並改判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法官說法

鄭州中院民四庭庭長

張 鵬

該案的被告人結夥、惡意串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的虛假起訴行為是虛假訴訟案件中的典型之一。被告人的行為嚴重破壞司法秩序,應當予以嚴厲打擊。該案的判決,對虛假訴訟的認定和裁判具有典型意義,警醒社會公眾虛假訴訟害人終害己的後果,有利於彰顯司法權威、維護正常的訴訟秩序。

原標題:《惡意串通、偽造債務, 4人因虛假訴訟獲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柏鄉縣人民法院防範虛假訴訟風險告知書
    當事人提起訴訟時不得惡意串通、規避法律,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案外人合法權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如果因虛假訴訟給他人造成損害的,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其他法律責任。二、當事人或者單位向法院提交的證據材料應當真實,不得偽造、變造、隱匿證據以及指使、賄買、脅迫他人做偽證。
  • 杜撰債權債務,虛假訴訟獲刑,鹹安這對親兄弟自己害了自己
    鹹安這對親兄弟卻杜撰虛假債權債務,逃避債務執行,結果兩人雙雙獲刑。記者昨日從鹹安區人民檢察院獲悉,由該院依法提起公訴的被告人陳某強、陳某成涉嫌虛假訴訟罪日前獲一審刑事判決,法院判決兩被告人各拘役6個月,緩刑8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鹹安人陳某強承包了該區某單位農場。
  • 虛假訴訟的典型情形及司法實務認定
    如在高小勇與蔡煌輝虛假訴訟再審案((2017)閩01民再26號)中,為逃避債務的履行,經惡意串通,在福建思中律師事務所曾某忠、蔣某涓律師的幫助下,蔡煌輝通過偽造債權債務確認書、指使他人作偽證等方式,與蔡雙玲、高小勇相互串通,在蔡煌輝與高小勇並不存在真實債權債務關係情況下,由高小勇以自己的名義起訴蔡煌輝,而後蔡煌輝偽造其欠高小勇款項的債權確認書,蔡雙玲則指使蔡巧明偽造其受高小勇委託轉款給蔡煌輝的確認書
  • 律師參與偽造87萬欠款起訴,結果虛假訴訟終獲刑
    本報訊 偽造證據來法院起訴?律師知法犯法,想玩弄法律?打一場假官司,構成虛假訴訟罪,得不償失呀!8月5日,湖南省長沙縣人民法院官方公眾號通報了一起這樣的案件。什麼是「假官司」在司法中,「假官司」又被稱之為「虛假訴訟」。
  • 【微普法】走進虛假訴訟那些「隱秘的角落」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商事領域虛假訴訟不僅嚴重侵害當事人或他人合法權益,損害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更對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什麼是虛假訴訟呢?俗稱打「假官司」,指案件當事人、訴訟參與人等,單方或者與另一方當事人惡意串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合法權益,妨害司法秩序的行為。
  • 列舉15種行為是虛假訴訟,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虛假訴訟,從字面上理解,就能知道是利用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將虛假的、不存在的民事關係合法地固定下來,以維護自己的利益。舉一個簡單例子:夫妻離婚的時候,一方與他人捏造不存在的債務,讓他人起訴自己,以便多佔夫妻公共財產。
  • 通告 | 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關於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的通告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打擊和懲治虛假訴訟,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構建平等、誠信、公正、法治的和諧社會,呼和浩特市人民檢察院現向全市範圍內徵集虛假訴訟案件線索。什麼是虛假訴訟虛假訴訟是指當事人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致使法院作出民事裁判,從而損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
  • 民間借貸中10種涉嫌虛假訴訟的認定
    虛假民間借貸訴訟是指當事人為了獲取非法利益,通過採取惡意串通,捏造事實、偽造變造證據實踐中,當事人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借貸關係真實存在,且借貸雙方之間存在關聯關係和人員混同等情形,人民法院能否認定當事人雙方構成惡意串通,意圖通過虛假訴訟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 湖南省嶽陽縣人民法院關於依法打擊虛假訴訟的通告
    為依法打擊和制裁虛假訴訟,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促進社會和諧誠信有序,依照有關法律及司法解釋,通告如下:壹虛假訴訟一般包含以下要素:以規避法律、法規或國家政策謀取非法利益為目的;雙方當事人存在惡意串通;虛構事實;
  • 綺惠說法 | 隱瞞真相vs虛假訴訟
    「第一百一十三條 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以上規定來看,此時民事訴訟中的虛假訴訟違法行為需要惡意串通才能構成,對於故意隱瞞與訴訟有關的重要事實應當認定為是當事人訴訟策略選擇、依法行使訴權。
  • 蘇仙:以案代訓 堅決杜絕虛假訴訟
    至今為止,該院未發現虛假訴訟案件。虛假訴訟,你不得不了解的相關知識:一、什麼是虛假訴訟?虛假訴訟是指當事人之間或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虛構案件事實,偽造訴訟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損害國家、集體或他人合法權益,獲取非法利益的行為。當事人利用虛假仲裁裁決、公證文書申請執行,獲取非法利益的,以虛假訴訟論處。二、虛假訴訟有哪些主要表現形式?
  • 偽造借款2000餘萬,兄妹倆虛假訴訟雙雙入獄!
    1年10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被告人項某芬有期徒刑1年4個月,並處罰金2萬元。2014年1月至6月期間,被告人項某彬、項某芬經事先預謀,通過銀行流水走帳、籤訂借款合同等手段,偽造了被告人項某芬與嘉興某置業有限公司之間的虛假債權2345萬元。
  • 錫林郭勒盟檢察機關關於在全盟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的通告
    虛假訴訟嚴重擾亂正常訴訟秩序,損害社會公信力和司法權威。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充分發揮檢察機關民事檢察監督職能,嚴厲打擊民事虛假訴訟行為,錫林郭勒盟檢察分院現向全盟範圍內徵集虛假訴訟案件線索。
  • 最高檢發布5個虛假訴訟民事監督案例
    該案的監督,旨在明確:當事人惡意串通、虛構債務,騙取法院支付令,在執行過程中通過以物抵債的方式侵佔國有資產,構成虛假訴訟,檢察機關對此類案件應當依法進行監督。 (二)武漢乙投資公司等騙取調解書虛假訴訟監督案(檢例第53號)。
  • 周至縣人民檢察院關於在全縣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的通告
    ,現向社會徵集周至縣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虛假訴訟俗稱「打假官司」,是指當事人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起訴訟或仲裁,企圖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妨礙司法秩序的行為。
  • 鄂爾多斯市檢察機關 關於在全市徵集民事虛假訴訟 案件線索的通告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打擊虛假訴訟,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構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諧社會,鄂爾多斯市人民檢察院現向全市範圍內徵集虛假訴訟案件線索虛假訴訟是指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致使法院作出民事裁判,從而損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行為。
  • 黃陵縣人民檢察院關於向社會各界徵集民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的通告
    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打擊和懲治虛假訴訟,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構建平等、誠信、公正、法治的市場環境和秩序,現向社會徵集虛假訴訟案件線索。什麼是虛假訴訟?虛假訴訟俗稱「打假官司」,是指當事人單方或者與他人惡意串通,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法院或仲裁機構提起訴訟或仲裁,企圖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侵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權益,妨礙司法秩序的行為。
  •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參與虛假訴訟的定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8年10月1日施行 法釋〔2018〕17號)第一條 採取偽造證據、虛假陳述等手段,實施下列行為之一,捏造民事法律關係,虛構民事糾紛,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三百零七條之一第一款規定的「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一)與夫妻一方惡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債務的
  • 山東成武糾正2起虛假訴訟:為「合法佔有」房產虛構債權債務關係
    來源:檢察日報原標題:為「合法佔有」房產虛構債權債務關係山東成武:糾正兩起虛假訴訟 起訴5人虛假訴訟犯罪姚雯/漫畫本報訊(為避免將折抵給自己的房產再抵押或折抵給其他債權人,達到「合法佔有」的目的,王某、孫某與置業公司法定代表人侯某商議,將王某先前已經轉讓給孫某的置業公司的債權再次「轉讓」給鄭某多、鄭某康,與二人捏造虛假事實,虛構民事債權債務關係,企圖通過訴訟程序達到上述目的。
  • 最高檢解密:虛假訴訟那些「隱秘的角落」 2020/8/4(925)
    最高檢第六檢察廳檢察官劉玉強告訴記者,在企業破產清算程序中,當事人惡意串通騙取法院判決或調解書,並以法院生效文書認定的虛假債權申報破產債權,是一類典型的虛假訴訟,也是檢察機關近年來的監督重點。浙江省檢察機關辦理的徐某等與杭州L置業有限公司借貸糾紛民事抗訴案,就是該領域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