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之形》聾啞女孩的小學生活

2020-12-10 煙翔宇

《聲之形》是由漫畫改編的,京都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這部動畫電影的口號是:「幫你活下去」,作品也被日本拿來在學校當中宣傳,從小學到高中,用來防止校園欺凌,和普及對殘障兒童的關懷。

這部電影只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但是每個人看完以後卻久久不能釋懷。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出現了一個男高中生,他一邊打工攢錢,一邊在日曆上勾畫著什麼。這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他站在橋上,幻想著自己想往下跳的時候,這一舉動令人感到疑惑。

之後的電影就進入了明快歡樂的片頭曲階段,三個小孩在小學的時候,歡樂的玩耍。直到一個女轉學生的到來,班上的一位女同學植野直花,告訴自己的同桌石田將也,班裡到來了一個轉學生,是個女孩子,將也玩弄著自己手中的自動鉛筆,表示毫不在意。教室的大門被滑開了,一位可愛的女孩子和班主任一起進入了教室,但是這個女孩子的自我介紹卻引起了班裡所有人的關注和好奇,只見女孩子打開書包,拿出來筆記本,翻開筆記本,向大家展示了筆記本上記載的內容,這個女孩名叫西宮硝子,她希望以後和大家的溝通可以通過這個筆記本來表達,她表示自己無法聽見聲音,她是一個聾啞人。

班裡譁然一片,之後班長川井未希在筆記本子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硝子也表示很高興認識班長,而坐在桌子上的植野卻問硝子會不會說日語,班長笑著阻止了植野,並詢問硝子怎麼稱呼她合適,硝子在本子上說道叫自己小硝就好,這個時候植野扭頭對著和同伴玩鬧的將也說道她的名字跟你的一樣啊,因為在日語發音裡小硝和小將是同樣的發音。

之後植野也開始幫助小硝記筆記,但在班級的合唱排練中,由於硝子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所以她只能依靠別人的嘴型來合唱,而且發出的音調與正常人也截然不同。植野也向班長表示,有硝子在,這場比賽算是完了。

在班主任的課上,植野因為發音的問題被老師教訓了,輪到硝子站起來發言的時候,植野以為自己被欺騙了,因為她發現硝子聽的到聲音,其實硝子是先天聽力障礙,她只能聽見一點點的聲音。硝子也開始照著書本念,但聲音卻異常的刺耳,先天聽力障礙,會導致人的音調和正常人的完全不一樣,班裡的同學也感覺發音完全的不對,但班主任卻直接讓硝子坐下了,植野卻很惱火,憑什麼她念出那樣都不會受到批評,將也這個時候站起來,模仿硝子故意發出了奇怪的聲音,引得了眾人大笑,這個時候電影的基調還是明快歡樂的。之後的故事將繼續為大家講述。

相關焦點

  • 《聲之形》聾啞女孩的溫柔微笑,西宮硝子的改變之路
    西宮硝子是《聲之形》裡的可愛女孩,由於她母親在懷她的時候,感染了病毒,導致西宮的耳朵出現了先天性的聽力障礙,所以西宮需要一直帶著助聽器。在《聲之形》中,西宮硝子在小學的時候就被石田將也一直欺負,可對於西宮來說那場霸凌,自己根本就沒有感受到,因為從小她就與普通人不一樣,所以她努力地去融入群體當中,她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 7歲女孩自創手語為聾啞伯父當「翻譯官」
    □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鄧小波□ 王冬媛湖南省桂東縣寨前鎮白竹村羅家組的7歲小女孩方雨萱,由於在父母離異後,父親長期在外打工,她與聾啞伯父生活,自創了一套特殊的交流手語,特殊的「一家人」其樂融融。
  • 深度分析電影《聲之形》,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
    在經過種種事情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男孩再次遇見了女孩,懷著愧疚的心情,男孩慢慢試著與女孩去交流,成為朋友,最後兩人又經過種種事情之後,終於走到了一起,可喜可賀可喜可賀。今天,就讓我來講講這部毀譽參半,卻又如此美好的動漫電影《聲之形》吧。
  • 解讀「聲之形」中的男女主角
    大家好,歡迎收看最新一期的拾部次元,在接下來的幾期節目,拾部君將會為大家解讀一下《聲之形》這部曾經號稱媲美《你的名字》的動畫電影。當然,儘管《聲之形》存有很多的不足,但也並不妨礙它成為一部現象級的動畫,而這一期的節目拾部君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這部動畫中的人物角色吧。【石田將也】作為影片的男主角,石田將也擁有了區別於其他動畫男主角的性格特徵。在小學的時候,石田就是一名十足的校園惡霸,兼其手下也有兩名整天跟隨在身邊的小混混朋友,這一三人惡霸小分隊在校園裡簡直就是橫行霸道的存在。
  • 趣丸動漫:點評動漫電影《聲之形》,一部讓人勇敢的電影!
    1.製作團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最喜歡的動畫公司京都動畫於2016年製作的動畫電影《聲之形》,《聲之形》改編自講談社於2014年完結的同名漫畫,共七卷單行本。雖然最初作者大今良時在新人漫畫賞投稿了這部作品並且得獎,但由於含有霸凌聽障者這個情節,所以被暫緩刊登,而在多次與日本聾啞聯盟協商下,「初版」聲之形終於登上了別冊少年Magazine,並在13年與周刊少年Magazine開始連載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聲之形》趣丸君先引領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京都動畫這家動畫製作公司!
  • 聾啞母親肺癌住院 10歲女孩請假當"翻譯"照顧媽媽
    ■楊淑婷來自漢中一個特殊的四口之家■父母、姥爺都是聾啞人,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她相信只要照顧好媽媽,樂觀面對生活,會出現奇蹟已經開學了,10歲的楊淑婷卻無法上學:聾啞父親外出打工,聾啞母親肺癌住院,家中還有77歲的聾啞姥爺。她只好在醫院邊照顧媽媽,邊擔任起媽媽和醫生之間的「翻譯。」
  • 山區聾啞女孩 「畫」出人生新軌跡
    屋內,聾啞女孩朱平正在往灶膛裡添柴火。從今年9月1日去萬州區特教中心上學之後,她就養成了早起的習慣。儘管這次請了病假回家,但她還是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就像在學校一樣。生火、燒水、做飯、準備豬食……在幫父母做好這些事之後,朱平站在鏡子前,練起了在學校學會的手語,家裡的鏡子有些小,鏡面也有些擦不掉的印記,但透過鏡子,可以看到女孩眼裡的光亮。小雨在午後終於停了。
  • 7歲女孩與聾啞伯父相依為命 自創「手語」洗衣做飯樣樣在行
    可湖南省桂東縣白竹村的7歲小女孩方雨萱(圖右一),因母親離異,父親又長期在外打工維持家庭,她只好與聾啞伯父生活在一起。她自創的一套特殊交流手語,使特殊的「一家人」其樂融融。「不用煮兩碗米,煮一碗就夠了……」7歲女孩方雨萱向聾啞伯父比劃著他們的專屬手語,傳達到訪客人不在家裡吃飯的意思。
  • 關注聾啞人群 遂寧小學老師拍微電影獲金獎
    原標題:關注聾啞人群 小學老師拍微電影獲金獎  以一場撞車的誤會開始,兩位小學生洗掉最初的偏見走入了聾啞少年瞿超的生活,展示他那無聲卻不乏燦爛的世界。這是遂寧市船山區燕山小學校美術老師劉子茂為消除人們對聾啞人群的誤解,拍攝的微電影《欠你一個道歉》。
  • 《聲之形》:日本校園欺凌愛情物語
    《聲之形》是女導演山田尚子的第三部電影,主題相當豐富,不僅鮮明反映了負罪感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而且令人深思的聚焦於贖罪和社交恐懼,同時究其根本依然講述的是一個甜蜜感人的愛情故事。2017年《聲之形》在國內上映時,總被拿去跟前一年的《你的名字》作比較,但在我看來明顯《聲之形》更具感染力。《聲之形》根據同名漫畫改編,以精湛的動畫予以呈現,堪稱日本動漫電影的最佳典範。《聲之形》不是那種以巨型機器人、誇張的動作場面和迎合宅男性幻想的女性角色為特色的誇張動畫。
  • 素昧平生的愛心人士合力幫助15歲聾啞女孩入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重慶9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田文生 通訊員 陳鈺樺周舸)今天,重慶市城口縣15歲聾啞女孩萍萍(化名)正式開始了在校園裡的求學生活。周舸攝今年7月2日,本報刊發《幫聾啞女孩畫出斑斕的世界和夢想》,講述了萍萍的故事。報導受到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重慶市聾協主席鄭璇的關注。
  • 湖南桂東7歲女孩自創專屬手語為聾啞伯父當「翻譯官」
    湖南桂東7歲女孩自創專屬手語為聾啞伯父當「翻譯官」 2018-06通訊員 王冬媛 攝   中新網桂東6月28日電 (記者 魯毅 通訊員 王冬媛)「不用煮兩碗米,煮一碗就夠了……」28日傍晚,湖南省桂東縣7歲女孩方雨萱向聾啞伯父比劃著他們的專屬手語傳達到訪客人不在家裡吃飯的意思。她先豎起兩個手指又擺擺手,然後豎起一個手指並做出了「OK」手勢……方雨萱幫忙曬衣服。
  • 聲之形:這部京阿尼製作的漫改電影,到底講了什麼?有什麼魅力?
    導讀:昨天在刷視頻的時候突然刷到了看過許久的一部動漫電影《聲之形》的片段,而底下評論區更是熱鬧得不可開交,此時我才意識到,《聲之形》這部動漫原來還有這麼多人喜歡,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部動漫到底講了什麼,有什麼魅力!
  • 動畫《聲之形》曝主題曲 唯美畫風令人墜入愛河
    動畫《聲之形》曝主題曲 唯美畫風令人墜入愛河 《聲之形》曝「墜入愛河 」主題PV 時長:02:30 來源:電影網
  • 《聲之形》中的三個女孩|我理解你,但我無法原諒你
    (全文共3089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無法原諒的一切2017年,大今良時的漫畫《聲之形》被拍成電影,但不少觀眾觀看過後,認為西宮硝子是個「聖母」,是個「劇情推進工具人」,認為電影結局狗血,對男主的原諒不切實際。
  • 不是特別能理解《聲之形》這樣的神作
    日本動畫《聲之形》也是本周的一部新片,雖然之前就聽過不少關於本片的好評,包括宣傳方更是將這部電影比肩去年大熱的動畫片《你的名字》。如果從熱度上看,這次《聲之形》確實算《你的名字》之後又一部現象級的動畫電影。它在日本本土票房確實非常牛逼, 累計票房一共超過22億日元。在臺灣也獲得了有史以來日本動畫電影票房第四的好成績。
  • 10歲聾啞女孩三個月學會漢語拼音創新紀錄
    三個月學會漢語拼音,對聾啞孩子可以說是一個  昨天(3日)上午9點,鄭州未來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的6個聾啞孩子,來到鄭州市銀河世紀夢幻樂園。  其中有個特殊的孩子,就是本報(《東方今報》)一直關注的大別山聾啞女孩汪頌玲。  10歲的頌玲是個棄嬰,養父今春病逝,養母病重。今年9月12日,記者將這個可憐的孩子帶到鄭州,送到鄭州未來語言康復中心進行語訓,希望她能「開口說話」。
  • 聲之形:日本校園霸凌文化的脈絡釐清與和解
    儘管一定會有人覺得《鬼滅》有點過譽了,但從絕大多數的讀者或觀眾是少年的前提看來,《鬼滅》和《聲之形》這一類的漫畫,無論是否延續了熱血漫畫的傳統王道路線,其角色內在理路之細膩,真可謂寓教於樂於無形,光是這點就功德無量了(以下討論將以動畫版為準)。
  • 《聲之形》請不要做卑怯的膽小鬼
    動畫電影《聲之形》,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它不像真人電影能帶來有血有肉的衝擊感,但它細膩的感情表達也能帶給你很好的觀影體驗。對於《聲之形》這部電影,網絡上對它褒貶不一,有人說它是神作,也有人吐槽它劇情凌亂。
  • 《聲之形》: 一部未能深入探討校園霸凌的殘缺佳作
    校園霸凌問題一直是現代社會中的一種宿疾,隨著義務教育制度的普及與現代傳媒的日益發達,越來越多的「校園霸凌事件」遭到曝光,我們開始接觸到青少年校園生活中最為黑暗的一面。尤其在近十年來,東亞各國家、地區都出現了性質極其惡劣,引起社會轟動的校園霸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