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電影《聲之形》,一個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

2020-12-25 南風漫漫談

神啊,求你再祝我一臂之力吧,我不會再逃避討厭的事情了,明天開始,我會好好正視大家的臉,明天開始,我也會好好聆聽大家的聲音,明天開始,我一定會好好做人的。

前言:一個男孩經常欺負坐在他前面的女孩子,然而這個女孩子卻並沒有厭惡這個男孩,反而還一直想和他成為朋友。在經過種種事情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男孩再次遇見了女孩,懷著愧疚的心情,男孩慢慢試著與女孩去交流,成為朋友,最後兩人又經過種種事情之後,終於走到了一起,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在這個業界被預測藥丸的時代,京都動畫仿佛就像一個標杆一般,無論是被調侃的千篇一律的京都臉,還是原作粉碎機,京都動畫總能在一片質疑聲之中,獻上一部又一部讓我們欲罷不能的精品佳作。

《聲之形》這部動漫電影,也是在這種質疑聲之中誕生的,由於是一部以聾啞人為主角的作品,當京都動畫宣布改編成電影之時,受到了非常巨大的阻力,不過好在,這部電影還是在2016年如期上映了,但是上映之後的效果,和以往京都動畫的作品得到的評價完全不一樣,是一部毀譽參半的電影,一部分人怒斥在現實之中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欺凌者無法得到原諒,另一部分人卻視為這是能夠觸動心靈的美好電影。今天,就讓我來講講這部毀譽參半,卻又如此美好的動漫電影《聲之形》吧。

01活靈活現、矛盾重重的個人

京都動畫所擅長的從來不是為我們講述精妙絕倫的故事,而是展現一個又一個活靈活現且又矛盾重重的個人,《聲之形》完美的展現出來了京都動畫最擅長的部分,而且這一次京都動畫比以往更加的大膽,每一位主角,都有著自己的善與惡。

一、惡意的開始

在《聲之形》的開始,主角石田欺負硝子可謂是無惡不作,上課時候的驚嚇,平時的取笑還算是輕的,將硝子的助聽器扔出窗外、把她用來交談的寫字本扔進水潭的行為真是看的讓人很難受,短短的幾分鐘,就將石田的惡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個活靈活現、令人討厭唯恐天下不亂的小霸王就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而石田的這種欺凌行為為什麼沒有得到阻止呢?因為《聲之形》中,也為我們展現出來了被欺凌的對象硝子的「惡」,石田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欺負硝子的,當硝子剛剛轉到石田所在的班級時,大家對於硝子還是十分的善意與溫暖,上課時幫助硝子記筆記、下課時努力與硝子交談,一副同學之間其樂融融的氛圍。

但是這種氛圍是從何時被打破的呢?打破這種氛圍的並不是嚴重的衝突吵架,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與默許。當硝子在聲樂課上發出令人難受的聲音時;當硝子在課堂中發出令人刺耳的朗讀時;當老師又一次區別對待時,圍繞在硝子身邊的善意與溫暖轉變成了不快,小小的不快迅速的蔓延開了轉換成了惡意,善良與溫暖就此崩盤,惡意與欺凌成為了解決辦法,這就是硝子無奈且揪心的「惡」。

在開篇十幾分鐘的時間裡,除了兩位主角的「惡」,其餘角色的惡也為我們展現的一覽無餘,在欺凌硝子的過程中,石田雖然是領頭人理所應當受到懲罰,但是圍繞在石田周圍的這群人沒有一個可以置身事外,幫助石田實施欺凌的尖酸刻薄的植野,看似乖乖女實際上是個做作綠茶的川井,還有明明是石田的共犯在事發之後卻把鍋全甩給石田的男二島田,每個人的惡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二、善意的結束

但是惡意明顯不是《聲之形》這部作品想要告訴我們的,它以主角們的惡意開頭,卻以主角們的善意作為了結束,《聲之形》這部作品之所以會在開篇十幾分鐘講述主角們的惡意,是為了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兩面的,在惡意的表面之下,也蘊含著無盡的善意。

在欺凌事件暴露之後,石田受到了無盡的懲罰,他從不可一世的小霸王變成了硝子二號,從欺凌者變成了被欺凌者,正是這場被欺凌的經歷,讓他深刻的了解了自己當初對硝子做的事情是多麼的可惡與不容原諒,所以他也是這部作品中第一個發現與展現自己善意的人。

石田學習了手語,偶然之下在遇見了硝子,他想要為當初自己的所作所為道歉,但是在剛開始的時候,石田並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能得到硝子的原諒,所以他只好說出了想要讓硝子不再流淚的話語,並且笨拙的陪伴在硝子身邊,笨拙的將自己理解的好的東西給了硝子。

另一方面,看到以前欺負自己的人突然跑到自己面前,說想和自己做朋友的硝子,剛開始也是很慌張與笨拙的,但是在和石田的陪伴之中硝子逐漸體會到了友情的快樂,認識到了石田這個人是真的想要和自己做朋友的,硝子也是終於感受到了和同齡人一起玩的幸福。

笨拙卻又小心謹慎的二人,跌跌撞撞的過著自己的生活,跌跌撞撞的觸碰對方,終於是從對方身上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兩人都是尋求救贖的人,卻又互為救贖者,在最終展現出來了雙方的善意。

另一方面,曾經的石田小團隊的人,也在這場救贖與被救贖的故事中發揮了很多的力量,明明是叫囂著討厭硝子,恨不得硝子消失的植野,卻只是不想讓石田再次受傷,最後認可了硝子;明明是做作的綠茶川井,卻也擁有真正的溫柔,真心的擔心過硝子和石田;明明是最初落井下石的島田,在石田落水差點遇難的時候,卻是第一個跳下水將石田救起的人。

在最後,《聲之形》這部作品以眾人散發的善意為結束,在這部作品中,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缺陷,但同時都有著人性的亮點,以惡意開始,以善意結束,沒有極致的惡,也沒有極致的善,《聲之形》中的眾人,活靈活現矛盾重重的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02這不是欺凌的故事,而是救贖的旅途

一、欺凌之下的真相

為什麼《聲之形》這部作品評價並不高呢?原因就是這部作品觸碰了一個最讓人難受的話題:欺凌,而且在最終實施欺凌的人全都得到了「善終」,這種太過理想的劇情讓很多人不舒服,所以當看到結尾的時候,看到被欺凌者硝子和欺凌者石田走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出現那麼多人給出了低分評價。

但是在《聲之形》中,即使前面有十幾分鐘展現的欺凌劇情,這部電影真的就是想要為我們講述欺凌與被欺凌的故事嗎?很顯然不是,欺凌只是在為我們闡述一個現實之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就是殘障人士遭到不公平的對待。

《聲之形》只是在為我們闡述為什麼硝子會那麼討厭自己,同時也在反映現實之中的一個悲傷殘酷的事實,他們很多時候得不到公正的對待,很多時候都會怨恨自己。而《聲之形》最想要告訴我們的故事是什麼呢?是想要告訴我們:即使是身體殘缺,他們也擁有活下去的意義,就算有過挫折,就算社會對待他們有過歧視有過不公,但是,他們都有活下去的意義,他們的存在不是一個麻煩,他們值得得到救贖,值得溫柔的對待。

二、尋求救贖與施予救贖

這部電影主要是石田與硝子之間的故事,既然是為了講述一段對於殘障人士施予救贖的故事,那麼下意識的認為石田就是施予救贖的人,而硝子就是被救贖的人顯然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聲之形》這部電影精彩就精彩在這個地方,硝子是尋求救贖的人,但同時也充當了施予石田救贖的人,雙方都是尋求救贖的人,卻同時又是施予對方救贖的人。

石田的笨拙石田在小學欺凌硝子的事件暴露之後,成為了硝子二號受到了欺凌,並且在上了中學之後的人際關係依舊是十分的糟糕,一度非常自卑的想要自殺,在那個時候回報母親與向硝子道歉成為了他唯二的活下去的動力。

而在他重新見到硝子的時候,想要向小學時的所作所為向硝子道歉,想要和硝子成為朋友,所以他笨拙的把自己認為是好的東西都給了硝子,陪她餵魚,陪她去見小學時唯一一個直到最後都對硝子友好的同學——佐原,以為硝子如果和小學時期欺凌她的同學們和好,就是對她最好的,所以他有點迫不及待的促使了讓硝子和植野、川井相遇,想要重新建立友好關係。

但是他明顯沒有考慮到這對於硝子的壓力將會多麼巨大,石田是真心想要和硝子成為朋友的,所以硝子可以接受,但是植野明顯沒有這個意思,雖然由於硝子的溫柔並沒有正面的表現出來硝子的壓力,在植野引導石田與島田相遇的時候,石田終於明白了自己幹的蠢事,所以在之後的一次小小的衝突之中,他通過自爆讓這群傢伙全部滾蛋,以此想要還給硝子輕鬆的氣氛。

可是重新給了硝子輕鬆的氣氛就意味著,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收集的友情,再一次支離破碎,他再一次在學校之中變成了無法直視他人的孤家寡人,回到了自閉的狀態。

硝子的自卑很明顯石田除了笨拙之外,還沒有知道硝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硝子真正想要的其實是不想看到自己成為一個負擔,不想看到自己成為破壞他人友情的壞人,她既弱小又自卑,所以當石田帶給她的,她都全盤接受,即使是對於自己有惡意的人,她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道歉,從來不會去指責他人,這是一種非常令人揪心的溫柔。

所以石田自爆,就是這個笨拙的石田幹的一件最完蛋的蠢事,對於硝子來說,她再次看到了,由於自己的原因,石田的友情破碎,由於自己的原因,給了其他人帶來了麻煩。同時接下來硝子外婆的去世,更是給這個溫柔的人帶來了更大的絕望,硝子在這個時候,基本上認定了這些錯誤、悲傷的事情,都是由於自己,自己不應該活在這個世上。

幸好,這個笨拙的石田,沒有笨拙到最後,即使自己有危險,他還是拼命救下了想要跳樓的硝子。

雙方的救贖在石田撿回了一條命昏迷的時候,硝子憑藉自己的努力,想要去修復這個「由於自己破壞的友情」,不管這是不是出於石田的願望,這都是硝子自身的想法,也是她努力走出救贖的一步。在最後,石田醒來,對著硝子說出了硝子最想聽到的一句話,你活在這個世上是有意義的,如果不知道,那麼我和你一起尋找。

另一方面,救下了硝子的石田,也是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救贖,自己終於真正意義上的幫助了硝子,終於彌補了當初犯下的罪過,能被任何人所認可的彌補。同時,在硝子的幫助下,他終於能夠坦率的抬起自己的頭,去直視這個世界。

03結語

《聲之形》是我能夠反覆刷幾遍的作品,無論是作畫音樂劇情抑或是人物塑造,在我心中都能夠得到很高的分數,也許這部電影的劇情讓人看起來太過理想,欺凌者怎麼可能有自知之明還想要道歉呢?但是,藝術不就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東西嗎?

況且這部作品,是想要去溫柔的告訴那些身體有殘缺的人,他們值得被溫柔的對待,就如同這部電影的宣傳語一般:「幫你活下去」,他們不是這個社會的累贅,他們有活下去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聲之形:這部電影真的是三觀不正嗎?或許它只是個自我救贖的故事
    《聲之形》是2016年上映的一部日本動畫電影,播出以後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理解。自我救贖的治癒向其實在《聲之形》最初打出的宣傳口號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治癒向的動畫電影,畢竟都說了「幫你活下去」。至於為什麼會在網上引起那麼激烈的討論,主要還是因為涉及到了校園暴力這個話題,這點小編放在後面來討論。
  • 《聲之形》霸凌者的自我救贖,石田將也的贖罪之路
    《聲之形》是京都動畫製作的動畫電影,講述的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聽力障礙的西宮硝子,和曾經在小學欺負過她的石田將也的故事。可以說是一部反對校園暴力,和關懷殘障兒童的電影。電影裡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善惡觀念,當石田將也在欺負西宮的時候,可以感覺出來,他喜歡著這個女孩,但是小學生對愛情的表達方式,就是一直欺負自己所喜歡的人,可是石田將也卻完全沒有分寸,他不了解西宮的一切,不明白西宮的助聽器對西宮意味著什麼,一次又一次地去破壞助聽器,甚至撕裂了西宮的耳朵。
  • 《聲之形》: 一部未能深入探討校園霸凌的殘缺佳作
    原作者大今良時與動畫電影導演山田尚子並不是想以此表達被霸凌者應該選擇原諒霸凌者,他們只是想給觀眾展現一個交流、救贖與獲得新生的故事。(救贖與新生才是《聲之形》的主題)《聲之形》給觀眾的預設感覺是「討論校園霸凌問題」,但這種定位卻在作者構建劇情時失敗。最終這部電影變成了單純講述一個因校園霸凌而起的故事。
  • 日本口碑電影《聲之形》曝「和解」片花
    時光網訊  「2017年度醉美動畫」《聲之形》正在全國熱映,電影由竇靖童親力操刀創作電影推廣曲,曾被新海誠導演盛讚,更在「東京動畫獎2017」評選中,擊敗《你的名字。》斬獲最佳動畫和最佳編劇兩項重磅大獎。
  •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對我的救贖 豆瓣電影高分幫榜首
    也不僅是人對希望的救贖,更多表現的是人對自己的救贖。從前一直認為自己肯定有多麼了不起的成就,獲得不凡的事業,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人生就很圓滿。那時還是在校大學生,也會覺得迷茫,但仍舊以為自己與其他任何人不同,那時就瘋狂地看電影,直至凌晨一兩點鐘,豆瓣排行榜上的電影幾乎快看完了。直至看完《肖申克的救贖》,那種震撼,那種直抵內心的衝擊,讓我久久不能釋懷,電影就好像在講述我自己的故事一樣。
  • 豆瓣8.9《失物招領》:救贖與自我救贖的故事
    該片於2017年6月16日以電影植入的方式上映。它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巨大反響。現在豆瓣得8.9分。這部短片講述了一個名叫「Lou」的小怪獸住在學校操場旁的失物招領盒子裡,而Lou一直在盒子裡靜靜地看著孩子們玩耍,守護著校園。有一天,他發現了一個惡霸,並Lou教育了這個小校霸,幫助他找到了丟失在他心中的美。這是一個關於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 《聲之形》這部電影為何爭議如此之大?
    電影本身就有不少地方脫離現實,略顯怪異(雖說電影本身就是虛幻,但這種現實題材的電影,得到觀眾的共鳴是很重要的)。對於被校園暴力過的人,我想大部分是難以認同這部電影的,而其他人也沒有資格逼他們認同,更沒有資格指責其「看不懂內涵」「帶入自己,帶入情緒」,難道我們看電影時的感受,和我們自身的經歷和情感是毫無關係的嗎?
  • 豆瓣8.9分的《失物招領》:一個關於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短片講述的是在一個學校遊樂場旁的失物招領箱中,住著一隻名叫「Lou」的小怪獸,Lou一直在箱子中默默看著孩子們玩耍和守護著校園,有天他發現了一個欺凌孩子的校霸,Lou教育了這個小校霸,並幫助他找回了心中遺失的美好。這是一個講述救贖和自我救贖的故事。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看了好多遍的經典電影,我一直都想知道電影為什麼叫做救贖,它在救贖什麼,在滿是犯人的監獄裡,談救贖是何等的好笑啊,可是看過影片之後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這兩個字有自己理解肖申克的救贖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到達,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這是電影裡的一句經典臺詞,他讓我們在一個壓抑,充滿了罪惡的監獄裡看到了希望
  • 那些關於救贖的電影,你看過沒?
    那些關於救贖的電影,你看過沒?救贖在現實生活中是件常見的事情,人們希望付出一些代價去換回一些東西,如果你還對救贖不夠理解,那麼接下來的這幾部關於救贖的電影,你是非看不可了。《七磅》影片主題是「勵志」《七磅》是由加布裡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羅莎裡奧·道森、伍迪·哈裡森、巴裡·佩伯等主演的勵志溫情電影。該片講述了一個由於妻子逝世變得一蹶不振的國稅局職員,他計劃要幫助七個陌生人改變生活,然後自殺,然而當史密斯遇到有心臟病的艾米麗時,他的想法開始發生轉變。
  • 深度解讀:為什麼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
    初次看《肖申克的救贖》是在大學,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播放,那時候年紀輕,沒有真正看懂,只依稀記得一些經典情節。如今幾年過去了,我也年過三十,重新找出來看,依然沒有完全看懂這部電影。承認自己看不懂,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孔子都說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求學做學問,就要端正態度,發現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的不足,別人不僅不會取笑你,反而還會認同你。
  • 一部電影史上的偉大改編:《肖申克的救贖》
    1994年一部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首映。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掀起了美國人的觀影狂潮,也創造了一個低成本高票房的電影奇蹟。而時到今日,這部電影仍以豆瓣評分9.5,超過80%的人給予4星或5星的評價傲視電影界,並被稱為電影史上永遠的第一名。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源自小說,豆瓣評分9.7分,一部監獄題材的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經典,被很多人列為男人必看的電影之一。
  • 這部被稱為韓版《肖申克的救贖》的電影,你看過了嗎?
    影史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即將迎來上映25周年,為了慶祝其上映25周年將開啟重映作為紀念,而首先宣布重映的是北美,將於9月22日、24日、25日在部分影院上映。聽到這一消息,相信很多影迷都無比興奮,不過國內暫時沒有重映的消息。
  • 建議對校園霸凌單獨立法,動漫《聲之形》,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
    而《聲之形》中的男主角石田將也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熊孩子,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眾人的心,生怕一個不小心就會惹事,然後結局拜拜了。而石田將也作為一個熊孩子果然去做了一件好事呢:將聾啞人西宮硝子的助聽器給惡意丟掉了,順便還特別的欺負她,比如:作業本丟到水池裡等等。而這些就是我們常見的校園霸凌,熊孩子在到處的欺負他人,欺負同學。
  • 生存與救贖——以色列電影《香櫞》觀後感
    香櫞果實圖片——源自網絡住棚節在猶太人的信仰傳統中有舉足輕重的屬靈意義,香櫞是住棚節準備的四大聖物之一(四大聖物為:一個香櫞 etrog (citron),一根棕櫚枝lulav (palm frond),三根桃金孃樹枝 hadassim (myrtle twigs) ,兩根柳條aravot
  • 談談電影《悲慘世界》是人性的救贖還是人性的弱點?
    這部電影有很強的救贖感,是人性的救贖也是心靈的救贖。之後冉阿讓改頭換面,寬容帶人,經過幾年奮鬥成為維高的市長,遇見了妓女芳汀,拉菲特,警督沙威是冉阿讓在監獄時的監獄長因為調令也來到了維高市,然後展開了後續的一系列故事,冉阿讓被迫逃離維高找到芳汀的女兒柯賽特逃到修女院,開始了電影的高潮,柯賽特想出去看世界不願繼續待在教堂,之後他們搬到了新房子,柯賽特認識了共和青年馬裡尤斯並與他一起陷入愛河,並與冉阿讓發生爭吵,冉阿讓告訴了柯賽特他曾經是罪犯,之後因為馬裡尤斯警督沙威注意到冉阿讓家
  • 電影《半世界》解析,三段不同人生的「救贖」,隱藏在心中的世界
    最近印象深刻的,還是上半年的那部《小偷家族》,故事中刻畫出來的那個充滿「傷痛」的家族,讓人不由得唏噓。而對於這種刻畫小人物的電影,則是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今天,烏木帶來的電影是《半世界》,三段不同人生的「救贖」,隱藏在心中的世界!半世界想必很多小夥伴都好奇,「半世界」是什麼意思?其實對於這三個字的理解,我想沒有人可以說得通。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聲之形》真正的意義在「形」不在「聲」,和解才是目的
    日本的動畫電影普遍都存在兩種進行成長的話語模式: 一種是高度將主人公的成長曆程與大時代背景相掛鈎,如《千與千尋》就是以泡沫經濟危機下的日本為背景,描繪了主人公千尋在兩個世界保留了「真我」的故事;另一種則是主動淡化時代背景,去突出個體的生存空間,如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就是在隔離時代下淡化了陽萊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