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我牙齒的故事

2020-12-25 新京報

瓦萊裡婭·路易塞利(Valeria Luiselli) 現任教於紐約州霍夫斯特拉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1983年出生於墨西哥的一個外交官家庭。2010年首部作品《假證件》出版。2015年《我牙齒的故事》出版,被列為《紐約時報》《衛報》年度選書。

《我牙齒的故事》作者:(墨西哥)瓦萊裡婭·路易塞利 譯者:鄭楠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延伸閱讀《假證件》 作者:(墨西哥)瓦萊裡婭·路易塞利 譯者:張偉劼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3月

這,是一部關於我牙齒的故事:一部關於我這些收藏品、它們獨有的名字和它們經回收後煥然重生的作品。像其他所有故事一樣,我的故事有開端、中間和結尾。就像我的一位朋友所說的那樣,故事剩下的部分是文學,有比喻、誇張、省略、寓言和迂迴。

——古斯塔沃·桑切斯·桑切斯(《我牙齒的故事》主人公)

除了古斯塔沃·桑切斯·桑切斯,世上大概沒有幾個人會想著要為自己的牙齒著書立傳。

沒錯,就是牙齒。《我牙齒的故事》裡,又被大家親切地叫作「高速路」的古斯塔沃·桑切斯,想講一部關於他牙齒的故事:從出生時就有的四顆乳牙,到長大後不願被人見到的滿嘴糟牙,再到一次拍賣會上擁有了原本屬於瑪麗蓮·夢露的牙齒……古斯塔沃·桑切斯的人生也因他的換牙理想而改道駛上了高速路:四十歲後,他從墨西哥城莫雷落斯大街果汁廠的一名保安,一躍成為世界上自稱最棒的拍賣師和收藏家。「我叫高速路。在世界上所有站在臺後高聲吆喝的拍賣師裡,我,是最棒的。」每次拍賣會上他都如此開場。

除了擅長拍賣,「高速路」還熱衷收藏。他受到前輩勒洛伊·范·戴克一首名叫《拍賣師》的鄉村民謠的啟發,開始環遊世界並在旅途中收集各式各樣的物件:古地圖、車零件、老報紙、舊硬幣、自行車、鈴鐺……它們看上去那麼普通,又不同尋常。他好像並不在乎它們實際的物質價值,因為他知道自己總有辦法讓它們不同凡響。

「物件的確會被提及,但無關緊要,它們並不是拍賣所圍繞的核心。」核心是物件背後的動人故事,高速路很早就對故事的重要性有所覺察。他還在師傅俄克拉何馬老師總結的誇張、比喻、迂迴、省略四種拍賣方法的基礎上,自創了寓言拍賣法,並堅持相信「在使用寓言法的拍賣中,與其說是拍賣物件,不如說是拍賣給予物件價值和意義的那一個個故事。」

所以《我牙齒的故事》的落點也許並不在牙齒,而在於一個個或虛或實的故事。如果說最初讀時只能跌跌撞撞跟緊「高速路」的步伐,聽他巧舌如簧、渲染誇張,那麼估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瓦萊裡婭·路易塞利不只為「高速路」留下一部虛構的傳記,她還設置了一場直到最後才讓我們恍然大悟的遊戲。

區分

從物件到故事

藝術品如何獲得價值

一個男人被起名為「約翰」,可能因為「約翰」是他父親的名字;一座小鎮被命名為「達特茅斯」,可能是因為「達特茅斯」位於達特河的河口。但是「約翰」這個名字,字面上並沒有父子同名之意:同理,所有叫「達特茅斯」的地方不一定都位於達特河河口。

——約翰·斯圖亞特·密爾

相較於「高速路」的魔幻傳奇,其實最先讓人好奇的是瓦萊裡婭·路易塞利在每個故事章節開頭設置的引文,因為那六段看上去一本正經的語言哲學討論實在與墨西哥式的天馬行空怪誕風格不相匹配。尤其是弗雷格關於符號(sign)、符號的意義(sense)和符號的所指(reference)的區分,以及克裡普克關於「嚴格指示詞」(rigid designator)的界定,這完全是哲學課堂上才會分析研讀的文本。

更知名的要數羅素在《論指稱》(On Denoting)中那段經典的關於「摹狀詞」和「專名」的討論也被路易塞利借來一用——假設「《威弗利》的作者」並非指「司各特」,那麼「司各特是《威弗利》的作者」這句話將是錯的,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果「《威弗利》的作者」指的是「司各特」,那麼「司各特是《威弗利》的作者」這句話將為贅述。但實際上並不是。因此,「《威弗利》的作者」這句話既不指「司各特」也不指其他任何事物,即「《威弗利》的作者」什麼都不指——這段論證聽上去纏繞得雲裡霧裡,但其實說明了「《威弗利》的作者」和「司各特」是兩種非常不同的表達,雖然在日常語言中,當我們說「司各特是《威弗利》的作者」這句話時,並不能覺察到有什麼不一樣。

而路易塞利一直想借「高速路」之口做的其實也是這件事,就是反覆提醒人們要有意識地做出區分。用拍賣師「高速路」的話來說,這是故事和物件的區分;用哲學家密爾、弗雷格、羅素的話來說,則是「約翰」這個名字和叫「約翰」名字的人的區分,符號意義和所指的區分,以及「《威弗利》的作者」和「司各特」的區分。而人們總是理所當然地將它們混為一談,正因為這樣,「高速路」才能又是比喻又是迂迴,還極盡所能地誇張放大——即便那是「看上去黃黃的,舊舊的,也許還有些不平整」的牙齒,但這些缺陷並不重要——它們是瑪麗蓮·夢露的牙,僅僅這一點就能讓整個故事頓時美妙。

實驗

從果汁廠到藝術館

藝術如何真正走進生活

本書設計的遊戲其實是將物品從賦予它們價值和權威的背景故事中摘出,將杜尚的創作模式顛倒。看看這些脫離了背景故事的物品,它們的意義以及人們對它們的見解是否會受到任何影響。

——瓦萊裡婭·路易塞利

然而,故事、寓言、意義,其實是可以試著被抽離的。那副牙齒如果沒有夢露故事的加持,不過就是普通的牙齒。藝術家、作家們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籠罩在巨大光環下,他們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人。路易塞利在《我牙齒的故事》裡輕而易舉地用她的方式將他們的光環褪下:阿根廷作家科塔薩爾成了「高速路」的鄰居,還死於破傷風;西班牙哲學家米格爾·德·烏納穆諾則成了老色鬼,在電臺的教育頻道主持某節目;日裔秘魯作家卡洛斯·Yushimito是「高速路」在倫敦大街髮廊裡遇見的拍賣導師;拿破崙想必是與「高速路」十分契合的歌手,因為後者不時就冒出幾句他的歌詞。高速路在文哲系進修時讀到的柏拉圖、聖·奧古斯丁、彼特拉克、蒙田、盧梭、伍爾夫、博爾赫斯也都派上了用場,他在一次拍賣會上把他們的生平都安到了他自己換下的那口糟牙上,這讓它們在競價中實實在在地多賣出好幾千比索。

路易塞利當然不只是為了趣味和炫技才做這樣的設定。她把大師們拉下神壇,安上奇奇怪怪的角色,無非是想揭示他們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所以,當人們覺得藝術只有藝術家和作家才可以參與討論和創作,路易塞利卻想表達不是這樣的。就像「高速路」的人生一樣,拍賣會和果汁廠之間也能架起橋梁,藝術家和工人,以及藝術作品和果汁也是一樣。而《我牙齒的故事》正是這樣一部充當「橋梁」的作品。

這是直到「後記」裡路易塞利才向我們告知的,「這本書是一系列協作的成果」。除路易塞利,真實存在的位於埃卡特佩克的胡麥克斯果汁廠的工人們也是作品創作者。他們借鑑了19世紀中期古巴雪茄廠的朗讀模式,讓工人們每周都能在朗讀會上讀到路易塞利新近完成的寫作,「工人們的朗讀會被錄下來,並且每周寄給我。這樣我不僅可以聽到他們朗讀作品時的聲音,而且還有他們的評論和批評。我將集會中提出的建議和評論記下,然後再動筆寫下一周的稿子。」

工人們同路易塞利並未見過面,卻也能通過文字互相交流。除此之外,書中所講述故事中的很多橋段,都「來自工人們在每周聚會上閒聊時所講述的個人趣事」,路易塞利只是將人名和地名做了修改。就連文字後的插圖也是胡麥克斯藝術收藏的兩位員工哈維爾·裡維羅和狗子在工廠附近街區拍的一些作品,所以路易塞利把他們的合作模式概括為「狄更斯+MP3+巴爾扎克+JPG」。

「這兩個世界之間的差距巨大:藝術館與工廠,藝術家與工人。藝術作品與果汁。我應該如何在它們之間搭建橋梁呢?文學作品是否可以作為中介促成兩者接觸?我決定以一種間接相關甚至寓言的方式來寫一寫藝術世界,並專注於工廠裡的生活。」其實這本小說的形成本身,就是彌合這兩個世界所謂差距的極好說明。就像路易塞利把題記「獻給胡麥克斯工廠裡的工人們」,這其實就是一本為他們而作的書,他們不僅是小說的第一批讀者,還給了這本書現實的語境,並共同參與到了它的創作之中。是他們身處在這些亦真亦假的故事之間,也是他們真正讓藝術走進生活。

撰文/新京報記者 李佳鈺

相關焦點

  • 新書錄:《我牙齒的故事》 大師的牙齒什麼樣?寫給工人的實驗小說
    《我牙齒的故事》(墨)瓦萊裡婭·路易塞利上海人民出版社閱讀墨西哥80後女作家瓦萊裡婭·路易塞利的實驗小說《我牙齒的故事》時,讀者會真切感到自己是一個「聽故事的人」。敘述者「我」——「世界上最好的拍賣師」、人稱「高速路」的古斯塔沃·桑切斯——講述自己與牙齒分不開關係的怪誕生平時,絮絮叨叨,東拉西扯,常常「關於某事,先說到這兒」,頗有「此處按下不表」、「話分兩頭」般的說書架勢。而作為一個拍賣師,為了把物品拍出高價,編故事更是必備技巧,巧舌如簧如他,甚至能將自己換下來的十顆糟牙編造成柏拉圖、蒙田、盧梭、伍爾夫、博爾赫斯、比拉-馬塔斯等大文豪的遺物賣出去。
  • 有聲繪本:《牙齒大街的新鮮事》一個故事,讓寶貝愛上刷牙
    樂爸導讀今天分享的繪本故事叫《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哈克和迪克這兩個小東西看起來古靈精怪,其實是兩個野心勃勃的危險分子——他們在牙齒上挖洞建房,不僅要修建自己的舒適小窩,還夢想著修建可以出租的豪華公寓……就在他們的夢想快要實現的時候,一把大刷子帶著很多警察出現在牙齒大街上。感受美,發現愛,啟迪智慧。孩子,我要給你最好的成長。
  • 教育隨筆:我和牙齒的故事
    「我第一顆牙齒拔下來時候,很疼,但是,第二顆是吃飯時不知不覺自己掉的,沒感覺!」 「我也有一顆牙晃動了,每次吃東西我都不敢用這邊牙,有點疼。」 「奶奶說下面牙掉了扔屋頂上,我剛張出來的牙齒有點比以前的牙大。」......
  • 牙齒《小豬佩奇》兒童故事繪本分享
    書名《小豬佩奇》1、《小豬佩奇》兒童故事繪本分享簡介:佩奇掉了一顆牙齒(怎麼不痛的,我記得小時候掉牙很痛啊),她興致勃勃把牙齒刷乾淨,等著牙仙子過來拿金幣換走她的牙齒牙仙子很美麗,果真第二天換走了佩奇的牙齒。佩奇將金幣好好地保存了起來。過了半年,佩奇的又掉了一顆牙齒,不哭也不鬧,等著牙仙子用金幣換走她的牙齒。就這樣,用自己的牙齒換了兩枚金幣,金光閃閃的,佩奇有個夢想,希望用金幣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在期待著下一顆牙齒的到來。
  • 關於寶寶牙齒
    小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跟寶寶說:再吃糖牙齒就沒了,那個時候覺得是恐嚇,現在才發現牙齒真的有消失的可能性。作為家長只能坐視不管麼?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牙齒這件事。大人和小寶寶吃東西都是有區別的,因為在吃完之後大人會刷牙,但是寶寶是不一定的。所以,一旦寶寶攝入的糖分過多,那麼就一定要讓寶寶刷牙。
  • 這是一個關於張果老的故事,你知道他為什麼倒騎驢嗎?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一下八仙之一張果老的故事,希望大家會喜歡。張果老是我國古代神話中非常著名的一個神仙,他是八仙之一,八仙可以理解為一個神仙組合,他們分別是:呂洞賓、藍採和、鐵拐李、張果老、鍾漢離、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我國還有一個諺語就是說的這八個神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2月文藝聯合書單|我牙齒的故事
    小說通過一個私營企業巨頭吞併風光旖旎的海濱沙岸的典型現代事件,聚焦當今中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既高度依賴又相互糾結的尖銳現實,直指工業化城市化和資本膨脹過程中的公平與正義問題。《往事茁壯》馬金萍著,時代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上世紀60年代初中期,松花江邊的一個小縣城裡,有一個日本人修建的老戲園子,老戲園子胡同裡有個叫狗剩子的小男孩兒。小說講的是狗剩子和他身邊這群同伴在戲園子胡同的成長,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上世紀末三十多年間,他們用少年和青年時期的故事,給讀者展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
  • 關於孩子牙齒的保護,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
    牙齒是我們身上最堅硬也最「脆弱」的器官,堅硬是它的形態,它可以幫助我們咀嚼食物;「脆弱」是因為它使用頻率很高,需要我們用心的去保護。作為一個從小愛吃糖深受蛀牙困擾、經歷過兩年鋼牙矯正煎熬的我,現在特別注意牙齒的保護;作為媽媽,更是關注寶寶的牙齒護理,希望我小時候那種牙齒齲壞鑽心的疼痛以及躺在牙科治療椅上的恐懼畫面,不要在我女兒身上發生。
  • 牙齒爛了等換牙就好了?關於寶寶的牙齒「誤區」,家長們要注意了
    很多人知道「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句話,尤其是那些親身經歷過牙齒疼痛的人,相信對這句話的體會更加深刻。 我全國第四次的關於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的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佔70.9%,平均齲齒數是為4.24顆。
  • 有聲繪本故事《敢數鱷魚牙齒的兔子》
    "這時,有隻小灰兔正在給一隻大河馬講故事,大河馬聽見森林裡一片鬧嚷嚷的聲音就說:"小灰兔,去看看怎麼回事?鬧得我都沒法聽故事了。"小灰兔聽了這話,就去大櫸樹下探個究竟。看見來了只小灰兔,大夥鬨笑起來:"哈哈,小灰兔也來競選最勇敢的動物了!"大老虎和棕熊都笑著說:"讓他當個最膽小的動物還差不多。
  • 牙菌斑快把我的牙齒「挖空」了!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大家好,我是Crystal。大家應該都知道,我們平時刷牙,是為了刷走牙菌斑,而牙菌斑是導致我們牙齒齲病和牙周炎的罪魁禍首。今天呢,Crystal就想給大家講這樣一個關於牙菌斑的故事,給大家科普一下,我們的牙齒是怎樣被牙菌斑「挖空」的!
  • 爸爸,我的牙齒掉了
    沒過一會,就在床上喊著:「爸爸,爸爸,我的牙齒掉了。」我跑過去開燈一看,前幾天鬆動的那顆門牙真的掉了,牙齦的位置還流著血,我一邊拿紙巾給他一邊問他:「牙齒呢?」他說掉在衣服裡了,找了一會才找到,原來是掉在床上了,我還怕他吞到肚子裡。我媽說快點在地上雙腳站齊,然後把牙齒丟到床底下,這樣長出來的牙齒才整齊,這是老一輩的做法,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做的。
  •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保密與保護的故事
    原創 郝在今 檔案春秋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保密與保護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1949年前夕如何秘密營救民主人士的故事。宋慶齡與史良(右)這是一幢上海最普通的石庫門房子,史良躲在二樓,偷偷向外張望。所幸,這一帶很安靜。突然,對面房子的一群鴿子飛了過來,公然停在史良的窗前。史良愛憐地看著鴿子,用餅乾渣餵食。樓下突然敲門,史良忙躲避起來。只聽樓下說:「區長啊!您怎麼大駕光臨……」「我來找我的鴿子。」
  • 繪本《牙齒牙齒扔屋頂》獲豐子愷獎,作者劉洵:我不在乎銷量
    《牙齒,牙齒,扔屋頂》書封在8月25日落幕的上海書展上,中國中福會出版社出版的原創繪本《牙齒,牙齒,扔屋頂》受到讀者追捧。這是一個可以三代同堂共同品讀的繪本,描繪了南京城南老巷子裡的舊日生活和對新生活的憧憬。
  • 這是一個關於我們,關於成長的故事...
    關於成長,多少都會有遺憾,我們可能沒有成為想成為的人,可能想的事情越來越複雜,可能再也沒辦法像小時候那樣表達愛...,…小時候,我們總說,「XX是我一輩子的好朋友…」長大後,我們都各自結識了新的好朋友,我們好像已經很少聯繫對方,也根本不想聯繫對方,…小時候,我們總覺得,大灰狼就是最壞的角色了..
  • 《牙齒,牙齒,扔屋頂》:中國版的牙仙子風俗,為何慢慢被遺忘了
    這也正是繪本《牙齒,牙齒,扔屋頂》講述的故事。這是一本可以四代同堂品讀的繪本,講述了傳統扔屋頂的「換牙風俗」,也描繪了我們記憶深處老巷子裡的舊日生活,讓我們讀著讀著就掉進了回憶裡。如果有一位專門收集小孩子掉落的牙齒的仙女,晚上悄悄降臨到掉牙齒的孩子房間,把孩子放在自己的枕頭下面的牙齒拿走,並留一枚金幣給他。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故事呀?國外牙仙子的故事在我們國內的很多家庭都傳頌著。我常看到朋友圈的父母們在拍自己扮演「牙仙子」的趣事。
  • 《我會照顧我的牙》:保護牙齒很重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娃娃抓起
    這句話直接反映了一個問題,牙齒和身體的關聯性非常大,牙齒好,身體才會變得更好,所以牙齒是身體好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怎樣才能夠讓孩子懂得牙齒的重要性,如何讓孩子愛上刷牙而不反感,如何讓孩子照顧好自己的牙齒……這些課題已經擺在有孩子的每個家長面前,急切地跟孩子普及關於牙齒的知識,讓孩子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並且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 這是一篇關於孩子牙齒的科普文,這是一張每個孩子必備的牙齒卡
    於是棒媽發奮圖強,查閱資料補充了相關知識,並整理成一篇科普文貢獻給大家這是一篇兒童牙齒科普文,裡面也包含了一張每個孩子必備的牙齒護理年卡。棒媽選擇聿明口腔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創辦人王聿明院長本身就是個很愛做公益的人,這張兒童牙齒年卡其實也算是公益活動。棒媽相信只有極少的機構能用99元的價格,去做一張包含兒童一年護理牙齒所需項目的年卡。
  • 快看看這些關於牙齒的護理知識吧
    很慶幸在希希還沒長牙時就有看一些關於牙齒護理的知識!從希希第一顆乳牙長出來後每次母乳後都會用乾淨紗布幫他擦,後來慢慢增加輔食後就開始用手指牙刷早晚幫他刷牙,我都不記得我的手給他咬腫過多少次,也不記得他刷牙時哭鬧多少次了不過幸好堅持下來了!現在刷牙雖然還是哭,不過為了讓寶寶擁有一口小白牙,我還是會堅持下去!
  • 銷售心態:這不是戀愛故事,只是一個關於恆心的故事!
    前段時間一直聽到這樣的一個故事:說一個男孩小天追一個女孩小雪,追了很多年,兩人一直沒有承認關係,小雪的態度一直模稜兩可,她既沒有直接拒絕小天,也沒有直接接受他的追求,小天的身邊也有一個一直喜歡自己的女孩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