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文藝聯合書單|我牙齒的故事

2020-12-25 澎湃新聞
《艾約堡秘史》

張煒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本書為茅盾文學獎得主張煒新作,是一部透視中國富豪發家史和心靈史的長篇小說。小說通過一個私營企業巨頭吞併風光旖旎的海濱沙岸的典型現代事件,聚焦當今中國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既高度依賴又相互糾結的尖銳現實,直指工業化城市化和資本膨脹過程中的公平與正義問題。

《百年風雅》

劉宜慶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本書選取陳寅恪、黃炎培、張君勱、費孝通、錢玄同、鄧稼先、朱希祖、胡適等八個江南名門望族,講述百年中國的家國變遷。

《彼得堡》

[俄]安德列·別雷著,靳戈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在西方,安德列·別雷被看作20世紀俄國小說家中最傑出的天才,著名小說家納博科夫更是將別雷最重要的作品《彼得堡》與西方的另外三部劃時代作品——《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變形記》一起,列為他最欣賞的20世紀西方四大名著。《彼得堡》憑藉豐盈的想像和跳躍的意識流描寫,再現了1905年俄國革命期間彼得堡十天裡所發生的故事;也通過「彼得堡」這個聯結著俄國的歷史與未來、東方與西方的概念,繪織出一幅20世紀初俄羅斯帝國末期的多重奏圖景。

《大唐狄公探案全譯(高羅佩繡像本)》

[荷蘭]高羅佩著,黃祿善等譯,北嶽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狄公案》是中國眾多公案小說之一種,但是,隨著著名荷蘭漢學家高羅佩20世紀40年代對《武則天四大奇案》的譯介以及之後「狄公探案小說系列」的成功出版,「狄公」這一形象不僅風靡西方世界,也使中國讀者看到「中國古代犯罪小說中蘊含著大量可供發展為偵探小說和神秘故事的原始素材」,認識到「神探狄仁傑」,「雖未有指紋攝影以及其他新學之技,其訪案之細、破案之神,卻不亞於福爾摩斯也」。

《看見鯨魚座的人》

糖匪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這是一部幻想類短篇作品集,收錄了《看見鯨魚座的人》、《博物館之心》等十六篇小說,作者用豐沛的想像力和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個個存在於當下、過去、未來的奇妙故事。著名華裔「雨果獎」「星雲獎」得主劉宇昆譯介了其中的主要作品,並為本書寫了序。

《六代之民:張中行別傳》

孫鬱著,北方文藝出版社2018年2月

作者孫鬱從自己與張中行先生的交往中的感性印象出發,勾勒出這位有故事的老人的豐富一生。其間既有時間脈絡,也有生命體驗的線索,不僅敘其事,更畫其魂。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

[美]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著,逢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1月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全集》是納博科夫的短篇小說作品在國內首次完整結集。68則風格各異的短篇小說,由納博科夫之子德米特裡按照年代順序編輯而成。在這些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技法,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智力遊戲,以及對生命中無從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蹟」。

《培爾·金特》

[挪威]易卜生著,蕭乾譯,四川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培爾·金特》是挪威著名的文學家易卜生創作的一部最具文學內涵和哲學底蘊的作品,也是一部中庸、利己主義者的諷刺戲劇。譯者是著名翻譯家蕭乾。該書通過紈絝子弟培爾·金特放浪、歷險、輾轉的生命歷程,探索了人生是為了什麼,人應該怎樣生活的重大哲學命題。

《青藏光芒》

馬麗華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青藏光芒》是一部全景式呈現青藏高原科考研究歷程的紀實之作。重點敘寫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中國科學院為主導的青藏科考各階段,特別是1973—1992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首次進行較大規模考察的經歷和成果,以及其後至今二十多年間,青藏研究事業在參與國家重大基礎科研計劃、參與國際科學界全球變化研究中,在地球系統科學各領域取得的一系列優異成績,在推助高原各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十二怒漢》

[美]雷金納德·羅斯著,何帆譯,譯林出版社2018年1月

《十二怒漢》通過一場陪審團審判,生動演繹了美國的法律制度與文化。書中探討的「合理懷疑」、「疑罪從無」等法律理念也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該書是美國宣傳法律和法律制度的「銀法槌獎」的首部獲獎作品,同名電影也是經典之作。

《四大名著(珍藏版)》

曹雪芹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2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四大名著」整理本,經過馮其庸、張友鸞、顧學頡、黃肅秋等專業學者認真研究,採納各本的優點整理而成,經過60餘年的歷史與多次修訂、完善,已成為風行海內的經典版本。此「珍藏版」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四大名著」的升級版,增加81幅著名畫家戴敦邦先生的插圖作品,針對作品中龐雜的人物結構層次與地理時空,還根據每部名著的特點,有針對性地編制附贈了6大實用圖表。

《天問》

丁伯剛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該書把筆觸指向生活逼仄之中的卑微個體,關注他們在小事件中的心理走向,觀照社會形態各異的精神癥結,既體察生活不可承受之沉重,也描摹人性難以捉摸之駁雜。

《往事茁壯》

馬金萍著,時代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上世紀60年代初中期,松花江邊的一個小縣城裡,有一個日本人修建的老戲園子,老戲園子胡同裡有個叫狗剩子的小男孩兒。小說講的是狗剩子和他身邊這群同伴在戲園子胡同的成長,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上世紀末三十多年間,他們用少年和青年時期的故事,給讀者展示了一個時代的縮影。

《我就是我母親——陪護母親日記》

劉慶邦著,河南文藝出版社2017年12月

作家劉慶邦的首部長篇非虛構作品。當得知辛苦操勞一生的母親病倒入院,作家從京城趕赴床前守護,一百多個日夜,點點滴滴的記錄,寫下這部日記,記錄了這段特殊的心路歷程與生命體驗。

《我牙齒的故事》

[墨西哥]瓦萊裡婭·路易塞利著,鄭楠譯,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

《紐約時報》、《衛報》年度選書。本書的起因是作者受一家果汁廠贊助的藝術機構委託,撰寫一份藝術展覽的說明,作者想了巧妙的辦法將藝術與果汁廠,通過「文學」銜接起來。這實質是一部為工人所寫、有架橋意義的作品,作者期望拉近藝術和普羅大眾的距離。小說講述了世上最好的拍賣師古斯塔沃和他牙齒的故事。

《洗澡課》

楊小濱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11月

這本詩集匯集了楊小濱近年來詩歌創作的四個系列:「女世界」、「多談點主義」、「指南錄」和「自修課」,共百餘首作品。

《現代文學名著原版珍藏(第一輯)》

魯迅、蕭紅等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現代文學名著原版珍藏(第一輯)》遴選《彷徨》《吶喊》《朝花夕拾》《呼蘭河傳》《商市街》《死水》《背影》《沉淪》《望舒詩稿》《志摩的詩》的善本進行影印,充分保留民國出版物的原始風貌,既富有文學研究意義,又兼具收藏價值。叢書還延請多位金話筒獎得主錄製有聲版本,一同引領愛書人重回中國現代文學的流金歲月。

《斜面》

[墨]阿爾豐索·雷耶斯著,趙德明譯,灕江出版社2017年12月

《斜面》收集了阿爾豐索·雷耶斯寫於1912年至1914年間的作品。小說具有浪漫激越的氣息與重視細節描寫的現實主義特點;題材來源豐富,有對古希臘、羅馬故事的闡述,也有對墨西哥本土社會生活的關注。雷耶斯的寫作意圖在於主張精神自由和獨立思考。在藝術上,他努力發掘歐洲和墨西哥的古典精華,堅持在人文科學領域要掀起一場新的文藝復興運動。

《尋愛記》

王松著,花城出版社2018年1月

中醫名門的齊家,衣缽無人繼承。齊建國的兒子齊三旗又出走了,這一次不是被拐,而是跟著路邊修家具的細木匠走了。齊三旗因受傷回家後,並沒有像父親希望的那樣,潛心醫術。為了心中的愛,他再次出走,奔赴洪遠。齊三旗的兒子齊落瓦也出走了,這一走,便不知能否找回來了。《雙驢記》作者王松全新作品。

《中華國學歌》

尤靜波編著,安徽文藝出版社2018年1月

這是一套音樂與古詩詞相結合的「中華國學歌」系列叢書,共三卷,每一首古詩詞和蒙學均配有樂譜和錄音範唱。

《主角》

陳彥著,作家出版社2018年1月

作者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起廢沉浮,及其與秦腔及大歷史的起起落落之間的複雜關聯。其間各色人等於轉型時代的命運遭際無不躍然紙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11月文藝聯合書單|簡短的婚姻故事
    《大步向前》修瑞著,時代文藝出版社這本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1974年出生在東北農村的主人公何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洪流,與巨變中的中國農村一起成長的故事。《掬水月在手——鏡中的葉嘉瑩》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掬水月在手》以同名傳記電影大量採訪素材為基礎,將百萬字錄音稿系統整編,輔以百餘張高清劇照
  • 文藝聯合書單第42期|《安妮日記:漫畫版》入選
    文藝聯合書單,由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二十餘家圖書出版單位聯合發布,我們每月發出一期文藝類新書單,這是第42期。本期,湖南文藝出版社的《安妮日記:漫畫版》入選。2020年7月|文藝聯合書單第42期在這裡,看見中國最好的文藝書《安妮日記:漫畫版》安妮 弗蘭克/著高翔/譯
  • 5月文藝聯合書單|神奇動物在哪裡
    《春秋來信》張棗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7年2月《春秋來信》是詩人張棗生前出版的詩集。本書的篇目由詩人生前親自編定,收錄了他重要的代表作品,一共六十三首。憑藉這本詩集,張棗為漢語貢獻了獨特的美學價值,他也成為當代詩歌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書中的第一首詩《鏡中》,現已成為張棗流傳最廣的作品。
  • 文藝聯合書單第45期|《家是最小國》
    文藝聯合書單,由全國最具影響力的二十餘家圖書出版單位聯合發布,我們每月發出一期文藝類新書單,這是第45期。本期,湖南文藝出版社《家是最小國》入選。2020年8月本書是一部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1974年出生在東北農村的主人公何文,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洪流,與巨變中的中國農村一起成長的故事。
  • 9月文藝聯合書單|白雪公主的簡歷
    《刀客》曹保明著,時代文藝出版社本書收錄了文化學者、民俗專家曹保明先生的九部記憶故事。《我從山中來》謝玉光著,湖南文藝出版社謝道難出生在曾國藩的故鄉,家境極為貧寒,個人極為聰穎,童年從落難知識分子那裡受到傳統文化薰陶,學業優異,本可升入縣內最好中學
  • 8月文藝聯合書單|沒什麼好怕的
    《亡者在放學後歸來》寫主人公「我」頂著別人的皮囊在醫院裡醒來後,以這副新面孔作為插班生回到了原來的班級,因為我相信自己活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查清到底是誰殺了我。尋找真相的路上,充滿了悲傷。《沒什麼好怕的》[英]朱利安·巴恩斯著,郭國良譯,譯林出版社「我哥哥質疑記憶的根本真實性,而我質疑我們渲染記憶的方式。」
  • 6月文藝聯合書單|剛多林的陷落
    這個故事在託爾金對第一紀元的想像中處於核心地位。遺憾的是,託爾金平生寫出的完整版本卻僅有一個,便是那部創作於青年時代的文稿。託爾金確實著手重寫過,但他並未完稿。《剛多林的陷落》也是他的小兒子克里斯多福·託爾金編輯整理的最後一部託爾金作品。書中附有奧斯卡獎得主、奇幻插畫大師艾倫·李創作的8幅彩色插圖、15幅黑白插圖。
  • 1月文藝聯合書單|我為什麼自己的書一本沒寫
    正如作者在導言所說,這個故事「須迎合人性中那份莫可名狀的恐懼,要能引發人們的驚悚恐懼;這個故事要讓讀者不敢側目旁顧,要讓讀者血流凝滯,要讓讀者心跳加速」。《黃河故事》邵麗著,河南文藝出版社這是一部「黃河故事」,也是典型的「中國故事」,父親生前在家庭中所經受的一切,被女兒的衣錦還鄉重新激活,家人、親友的過往與現實生活漸次展開
  • 4月文藝聯合書單|被塗汙的鳥
    《推手》張曉峰、丁夕著,百花文藝出版社小說講述了在父母庇護下生活的男主角柳青陽經歷家庭變故後,憑藉聰穎才智和赤子之心在商界拼搏並最終收穫事業和愛情的故事。同樣一張面孔,不同的性格,使柳青陽收穫了很多不屬於他的青睞,也面對了更多的挑戰,「你愛的是我,還是愛我像他」。一路走來,柳青陽通過接觸太極拳的拳理和智慧,以真純的性格一步步解決商戰中的詭譎陰謀,又反過來幫助戀人陳一凡和師父梅道遠解開了多年心結,並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安寧。
  • 4月文藝聯合書單|同飲一江純淨水:數字時代的自然
    《叢林之書》[英]吉卜林著,張新穎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2月《叢林之書》是英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代表作,也是他講給成人聽的經典童話故事。本版《叢林之書》由復旦大學張新穎教授翻譯,忠實展現原著風格,完整收錄吉卜林叢林故事全部16個篇目,為迄今最全的中文譯本。
  • 3月文藝聯合書單|從催眠的世界中不斷醒來
    《大宋帝國三百年》(第一部)月潤江南著,清華大學出版社該系列圖書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從唐末農民起義到崖山海戰之間三百餘年中發生的歷史故事。民國時期曾有「南有上海,北有天津」的說法,天津作為一座華洋雜居的城市,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產生了無數的傳奇人物與故事。《李白傳》李長之著,百花文藝出版社《李白傳》(修訂插圖版)是我國著名文學史家李長之在1937年撰寫的《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和1951年撰寫的《李白》兩本書的合集。
  • 學文、作文與「咬文」之道丨12月文藝聯合書單
    這是一個少年自我救贖的故事,關於悲傷和失去,也有親情和成長。就像海浪不斷溫柔地衝刷沙灘,小說充滿治癒人心的力量。更多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好書請關注公眾號:bbtpressbook呂叔湘 著2020年11月藝文志丨上海文藝出版社呂叔湘先生學兼中西,文章一流。
  • 5月文藝聯合書單|怪談錄音帶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餐桌上的修行》[韓]大安法師著,文慧譯,湖南文藝出版社空空的碗裡,有滿滿的慈悲。寺院素食料理是供奉給佛祖的餐食,它滋養身體,讓因貪嗔痴生出硬繭的心漸漸融化。「讓我奉上一桌清淨、柔軟、如法的餐食,獻給最珍貴的你。
  • 9月文藝聯合書單|生命的層級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些故事,從不同的側面,刻畫出生活百態。《交響樂》王筠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本書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真實歷史背景為題材而創作的長篇小說,以志願軍某部軍直偵察營、某師醫院治療隊、某部穿插營和美軍某空降團戰鬥群特遣隊的戰鬥歷程為牽引,再現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 4月文藝聯合書單|引惡之名_翻書黨_澎湃新聞-The Paper
    《北京西郊故事集》徐則臣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茅盾文學獎得主徐則臣最新短篇小說集,收入了《屋頂上》《輪子是圓的》《六耳獼猴》《成人禮》《看不見的城市》《狗叫了一天》《摩洛哥王子》《如果大雪封門》《兄弟》等九篇作品。
  • 這是一個關於我牙齒的故事
    2015年《我牙齒的故事》出版,被列為《紐約時報》《衛報》年度選書。《我牙齒的故事》作者:(墨西哥)瓦萊裡婭·路易塞利 譯者:鄭楠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延伸閱讀《
  • 12月20日《文學照亮人生——中外經典文學講壇》王筠開講
    聯合網訊 《文學照亮人生——中外經典文學講壇》12月20日上午,將在山東書城二樓與大家如約而至,主講嘉賓王筠將為大家帶來「書寫一個民族站起來的靈魂——從《長津湖》到《交響樂》到《阿里郎》」的主題講座。王筠,祖籍安徽靈璧,客居山東青島。
  • 向經典取經|《故事裡的中國2》重塑現實主義文藝創作的觀賞性
    11月15日,隨著微博話題#鍾南山疫情期間日程表#登上熱搜,網友們才關注到一個細節——「戰疫」期間鍾南山院士接受白巖松採訪連線中,因為太過勞累而沒能立刻回答上提問。直至採訪結束,他才說「我腦子已經木了」。這一細節是鍾南山院士的秘書蘇越明,在《故事裡的中國2》的舞臺上所透露,而蘇越明也正是當初全網刷屏的「坐餐車去武漢」照片的拍攝者。
  • 牙齒《小豬佩奇》兒童故事繪本分享
    書名《小豬佩奇》1、《小豬佩奇》兒童故事繪本分享簡介:佩奇掉了一顆牙齒(怎麼不痛的,我記得小時候掉牙很痛啊),她興致勃勃把牙齒刷乾淨,等著牙仙子過來拿金幣換走她的牙齒牙仙子很美麗,果真第二天換走了佩奇的牙齒。佩奇將金幣好好地保存了起來。過了半年,佩奇的又掉了一顆牙齒,不哭也不鬧,等著牙仙子用金幣換走她的牙齒。就這樣,用自己的牙齒換了兩枚金幣,金光閃閃的,佩奇有個夢想,希望用金幣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在期待著下一顆牙齒的到來。
  • 教育隨筆:我和牙齒的故事
    「我第一顆牙齒拔下來時候,很疼,但是,第二顆是吃飯時不知不覺自己掉的,沒感覺!」 「我也有一顆牙晃動了,每次吃東西我都不敢用這邊牙,有點疼。」 「奶奶說下面牙掉了扔屋頂上,我剛張出來的牙齒有點比以前的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