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峰、丁夕著,百花文藝出版社
小說講述了在父母庇護下生活的男主角柳青陽經歷家庭變故後,憑藉聰穎才智和赤子之心在商界拼搏並最終收穫事業和愛情的故事。玩世不恭的男主人公,經歷人生的重創後,在職場女強人陳一凡的鼓勵和師父梅道遠的教導之下,將太極推手的精髓運用到商業經營中,歷經商場的洗禮和鍛鍊,逐漸成為一名商業精英。同樣一張面孔,不同的性格,使柳青陽收穫了很多不屬於他的青睞,也面對了更多的挑戰,「你愛的是我,還是愛我像他」。一路走來,柳青陽通過接觸太極拳的拳理和智慧,以真純的性格一步步解決商戰中的詭譎陰謀,又反過來幫助戀人陳一凡和師父梅道遠解開了多年心結,並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安寧。
《被塗汙的鳥》[美]耶日·科辛斯基著,莫雅平譯,世紀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黑色文學的經典,被《時代》周刊評為1923年來最好的一百部英文小說之一。1965年初版於美國,剛問世便引起轟動,同年獲法國「最佳外國小說獎」。作者耶日·科辛斯基的生平充滿神秘與傳奇,他是「二戰」大屠殺中的倖存者,也是阿瑟·米勒和大衛·福斯特·華萊士推崇的作家。小說將地獄般的成長曆程和斑斕豔麗的感官體驗融為一體,它映照出了我們自己為心智、情感和肉體的倖存所做的抗爭。書名「被塗汙的鳥」象徵著被視為異類的人。
《城中之城》滕肖瀾著,安徽文藝出版社
金融現實題材原創長篇小說。小說塑造了以趙輝、苗徹、陶無忌等為代表的兩代金融人「文學新形象」,記敘了金融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領域的安全監管、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中國成就,以及新時代中國金融的新發展等熱點問題和重大事件。
《出雲南記》(增訂本)雷平陽著,北嶽文藝出版社
首屆中國屈原詩歌獎金獎的獲獎詩集《出雲南記》是當代詩人雷平陽2000-2017年創作的詩歌精選集,既有獲得魯迅文學獎的長篇敘事詩,也有獲得人民文學獎的組詩,增訂本收錄詩人新創作的組詩《去白衣寨》和作者的手稿,《殺狗的過程》《大江東去帖》《祭父帖》等代表性詩作,構築了它獨特的詩歌質地和當代美學價值。
《春日天涯》章緣著,上海文藝出版社
本書為作者二十年來創作的短篇小說的精選集,內容涉及當下都市生活特別是女性生活的諸多方面,展現了章緣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對於當代都市人的生活與生存的關注與關照。
《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育邦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作者以極為感性和抒情的文字,介紹了31位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及其代表作,寫出了作者對這些作品的領悟和對作品人物和意境的闡發。本書論及的名著包括《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雪國》等。
《蜂麻燕雀》蔡志浩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天涯年度十大作品。民國初年,社會動蕩,軍閥混戰,在江湖騙術當中,以蜂、麻、燕、雀四大門為首,一場世仇攪起了江湖上的腥風血雨。出身貧窮的孟小六被機緣巧合地攪入其中,因為一場騙局他家破人亡,母親上吊,父親坐牢。為了報仇雪恨,孟小六走上了江湖的道路。靈與肉,忠與義,良心和利益紛紛在小六的經歷中碰撞,那殘酷而現實卻充滿神秘色彩的江湖,朝他打開了大門。
《黑塞童話集》[德]赫爾曼·黑塞著,黃霄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收錄了黑塞的二十篇童話作品,涵蓋其整個創作生涯,也見證了他的人生軌跡。黑塞的童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童話作品,深受東西方通話傳統的影響。從他十歲時創作的《兩兄弟》,到他1933年寫就的最後一篇《鳥兒》,它們見證了黑塞試圖運用這一體裁記錄自己身為一個藝術家的內心世界的嘗試。與同時代的很多歐洲作家一樣,黑塞密切關注著周遭發生的一切:科技的迅速發展、物質主義的興起、世界大戰的爆發、經濟的騰飛和衰退……凡此種種,以及他個人所經歷的創傷、疑問和夢想,都在藝術童話的世界裡得到了完美體現。
《老中醫》高滿堂,作家出版社
繼《大宅門》之後,作家出版社推出中醫題材巨製《老中醫》。七個醫案傳奇,兩代濟世名醫,十裡洋場,既有江湖遊醫裝神弄鬼,也有孟河大夫治病救人。西學東漸,中醫歷經磨難幾近被廢,眾多中醫世家流派失傳。著名編劇高滿堂數下江南,走訪孟河名醫,閉關三載打造的實力之作。
「林清玄給青少年的生命課」林清玄著,浙江文藝出版社
叢書包含《盛開於繁花的季節》《漫步在青春的河畔》兩本,是林清玄親自為成長中的年輕人甄選的散文集。他生前親自擬定書名,審定篇目,不僅加入多篇新作,還專門為少年寫了兩封親筆信作為序言。他認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時間,善待一切看見與看不見的事物,是每個人一生需要學習的生命課,也希望每個人都能於清雅中體悟文字的淡然,於淡然中理解生命的重量。
《麵包與玫瑰:柏林故事》[斯洛維尼亞]阿萊士·施蒂格著,梁儷真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當今活躍歐洲詩壇最富原創力的一位青年詩人——阿萊士·施蒂格向柏林的偉大文學人物致敬之書——從海涅、本雅明、貝恩和巴赫曼,到當代傑出詩人格林拜恩和貝格等。本書由三十篇細密畫式的詩-散文,及二十一幅黑白攝影構成。文本與圖片並非疏闊的描摹和圖解,它們之間存在互動,試圖在一本書之間重新創造一座龐大和複雜的城市。這是充滿繁複細節的漫遊者之書,介於隨筆-散文-詩歌之間的文本,又如作者所感受的柏林:看似繁複,卻是純淨的美的記憶之城。
《莫若相逢於江湖》金庸等著,長江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武俠泰鬥金庸先生重磅領銜之作,是金庸先生畢生散文精華作品,收錄其三十餘篇比較罕見散文、隨筆作品。
《女性五人詩》王小妮、翟永明、藍藍、周瓚、海男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匯集當代五位有代表性的女性詩人有代表性的詩歌作品,展現了女性立身當代的感受和思考。同時,顯現了當代詩歌創作的的美好風採。
《普希金的詩》[俄]普希金著,劉文飛譯,商務印書館 | 成都分館
普希金一生共創作800餘首抒情詩,本書由50首不同時期和主題的抒情詩組成並以中俄雙語對照的形式呈現。著名俄國文學專家劉文飛譯作。
「散眾文叢」第三輯塞壬、王族、範曉波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散眾文叢」第三輯收入塞壬的《沉默、堅硬,還有悲傷》、王族的《神的自留地》和範曉波的《夜晚的微光》三本散文集。作品語言質地各異奇趣,塞壬的老辣硬朗、王族的閒適散淡、範曉波的溫潤靈動,將給讀者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
《談話錄》王安憶、張新穎著,譯林出版社
本書是兩位以文學為志業者的對話,在書中,王安憶談到自己如何感受寫作的快樂,坦承文學道路上的幾次重大轉折。她分享了自己的創作觀,談小說家如何打量日常生活,談虛構與審美化的力量,談創作者對時代的關切和疏離。她回憶與冰心、宗璞、汪曾祺等文學前輩的交往,談及陳映真、史鐵生、陳丹青等對自己的影響,暢談與莫言、餘華、阿城等當代作家的相知相惜。
《屠岸譯文集》屠岸譯,北方文藝出版社
屠岸(1923年—2017年),本名蔣壁厚,筆名叔牟,江蘇省常州市人。 屠岸先生研究英國詩歌達六十餘年,他的譯筆忠實,謹嚴,靈動,久已蜚聲讀書界。《屠岸譯文集》包括《狄金森詩選》《濟慈詩選》《美國詩選》《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莎士比亞敘事詩·抒情詩·戲劇》《英國歷代詩歌選(上)》《英國歷代詩歌選(下)》《英美兒童詩選》共八卷。所選篇目都是由屠岸先生生前親自審定。
《晚清風雲錄·戊戌變法》李克定著,河南文藝出版社
該書以戊戌變法為主線,再現暗流湧動的晚清局勢,描繪出晚清帝國在三千年之大裂變的懸崖上蹣跚行走的巨幅畫卷。
《心理師》老甄著,花城出版社
國內原創心理學推理系列,驚險刺激,多次反轉,層層解開諸多案件背後的心理機密。
《陽臺上》任曉雯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陽臺上》精選了任曉雯近二十年間的中短篇小說九篇,無論從題材、人物角度選取,還是從寫作手法、語言等方面,本書都體現了一位作家在文學寫作的早期階段所做的努力和可貴探索,用作家自己的話說:「這是一個寫作者初入文學腹地之後的左衝右突,是直覺性的生命記錄。」
《一本雜誌與文學史現場》(1986—2016)王雙龍、李明彥、吳景明、孟春蕊、張濤等主編,時代文藝出版社
本書是一套論文集,是《文藝爭鳴》雜誌社創刊三十周年論文集萃,包括了視點卷、詩論卷、先鋒文學卷、尋根文學卷、文學理論卷、文學史建構卷、作家作品卷、隨筆體卷、史論卷、再解讀卷十卷,涵蓋了1986年—2016年間刊載在《文藝爭鳴》雜誌社上各個欄目的文章,力圖從《文藝爭鳴》的視角出發,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史、文藝理論、藝術學等研究領域的諸多前沿問題、重點問題及熱點問題。
《與茶說》半枝半影著,灕江出版社
這是一本關於茶的小書,作者以一個愛茶人的視角和眼界,用生活化的方式,看待茶、感受茶、懂得茶、享受茶。
《曾國藩傳》張軍著,湖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張軍是商界大腕,學習曾國藩二十年。在經營事業之餘,歷時6年寫成《曾國藩傳》。本書160萬字,採用章回體,全書共有四部,第一部寫曾國藩接受父令,光宗耀祖,貴人相助,進入翰林。第二部寫曾國藩接受君令,書生帶兵,屢敗屢戰。第三部寫曾國藩總攬全局,圍攻金陵,成就功勳。第四部寫曾國藩整頓吏治,處理教案,派遣留學,開創洋務。
《追憶往還錄》[法]安德烈·紀德、馬塞爾·普魯斯特著,宋敏生譯,四川文藝出版社
兩位法國大文豪普魯斯特、紀德通信錄首次引進,《追憶似水年華》出版事宜全記錄;普魯斯特想出版《追憶似水年華》,但收穫了一系列退稿,最終只好自費出版。其中,退稿之一來自《新法蘭西評論》,而退稿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紀德。第二年,紀德寫信給普魯斯特,第一句話是:「拒絕這部作品是新法蘭西評論社最嚴重的錯誤,這是一生中最刺痛我,令我感到遺憾、後悔的事之一。」兩位文學大師的通信由此開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