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因為公式化而日趨平庸

2020-12-16 艾書匣子

韓國電影近些年異軍突起,卻逐漸回落。因為《監視》和《密陽》的素材也被其他國家拍成影視作品,所以適合用於比較分析。通過與其他國家的作品兩兩對比,可以輕易發現兩部韓國電影中的「自救」情節。甚至可以概括出一個公式。

《監視》:生命自救

《監視》翻拍自美國的《車庫驚魂》,講述了女職員英雨憑藉自己的勇氣和智慧逃脫魔爪的故事。

很多觀眾認為它不如原版,因為它不夠懸疑,不夠驚悚。的確如此。韓國導演不擅長製造感官衝擊,但他們懂得如何營造絕望。比如,我們遇到困難時,會向同事、路人、警察求救。但是影片把這些希望一個個地排除,告訴觀眾:他們統統沒用。一步一步地擊潰主角和觀眾的安全防線。直到把主角逼入絕望的谷底,求生的本能點燃了他的小宇宙,憑一己之力終於擺脫困境。當觀眾跟著主角一起慶幸「最後還得靠自己」時,導演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密陽》:靈魂自救

在《密陽》這部影片裡,申愛想要聽從神的旨意,去原諒殺死她兒子的匪徒。可是匪徒告訴她,他已經被神原諒了,並不需要她的原諒。這讓申愛的信仰瞬間崩塌。影片正是要打破人們對宗教的幻想。教義的自相矛盾,註定它無法拯救人們的靈魂。

在TVB也拍過這段故事,只是結局不同。女主被肇事者潛心悔過的行為感動了,化解了心中的憤恨。而在《密陽》的結尾卻用了一個隱喻:申愛自己給自己剪頭髮,暗示著能拯救她靈魂的,只有她自己。

這就是韓國式的「自救」主義:不但生命只能自救,靈魂的救贖也只能靠自己。把它的敘事結構總結出一個公式:選擇一個普通人做主角,讓他遭遇一次無辜的傷害,再讓他求助無門,最後逼得他自救。

公式化的弊端

然而,這樣的「自救公式」有它的弊端。

首先是不真實。在所有人都敗下陣來的時候,主角憑什麼可以突然如有神助、所向無敵。現在的觀眾不再喜歡戲劇性的轉折。他們喜歡的是草蛇灰線,伏行千裡。電影中要有蛛絲馬跡可供觀眾推敲,得出最後的結局。

其次,一旦電影的故事有了套路,就很難引起觀眾的興趣。看到開頭,就猜中了結局,還有什麼意思呢?同時,對導演本身也不利,因為他很難有所突破,很難讓觀眾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所以他的功與名都會大打折扣。

即使明知套用公式會讓作品流於平庸,導演們為了迎合市場,還是前赴後繼地拍攝這類題材電影。搜腸刮肚地尋找各種案件,想著用一個離奇事件製造噱頭。這樣的電影難免虎頭蛇尾,觀眾看到一半就哈氣連連。於是為了黏住觀眾,導演和編劇就需要製造各種出其不意。於是乎,很多電影,演著演著就成了玄幻片。

公式化已然讓觀眾的審美疲勞,韓國電影又出現了回落的勢態。

用精細彌補公式化的沉痾

有的導演較為聰明,做不到新意,但可以努力精細。《監視》的豆瓣得分只有5.5分,《密陽》達到了7.9分。他們的差距就在演員的表演。《監視》的演員還有偶像包袱,在演繹的過程中,凹造型的痕跡明顯。一個懸疑片走到了時裝片的軌道上,觀眾自然不會買帳。而《密陽》的表演則以劇情為重,演員的妝容與服飾樸實無華,提高了表演與劇情的貼合度。而且請到了國寶級演員宋康昊,演技方面也得到了保證。做不到人無我有,就努力人有我優,這也是電影的一條出路。

相關焦點

  • 韓國電影《惡人傳》:食材很重口 廚藝忒平庸
    韓國電影《惡人傳》:食材很重口 廚藝忒平庸 原標題:   ◎張成  《惡人傳》從三個方面讓人期待:一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些年韓國電影的標誌性特點就是「大尺度、敢於直面尖銳的社會性話題」;二是壯漢馬東錫在韓國現象級電影《釜山行》中圈粉無數,東亞盛產武打明星,但是這種美式壯漢一直缺位
  • 韓國歡慶《寄生蟲》贏得奧斯卡獎,韓國電影的全球影響力日益擴大
    據英國《衛報》2月19日報導,電影《寄生蟲》榮獲奧斯卡獎,成為奧斯卡金獎歷史上第一部韓國電影榮獲此獎,同時也是第一個獲獎的非英文電影。結果出爐後,韓國電影界群情振奮,人們紛紛表達了對韓國電影的未來充滿信心。
  • 韓國宗教迅速崛起,特別是電影方面讓人刮目相看
    而在整個亞洲範圍內,韓國現代宗教的發展與其經濟崛起的速度一樣,讓人敬佩。因為很少有亞洲國家會像韓國那樣,把西方節日與東方節日平等地設立為國家法定假期,更沒有哪個城市如首爾一樣,佛教寺廟和基督教堂相對而立。可以說韓國遍地都是宗教,其中也會衍生出一些「邪教」,據說他們的信眾人數遠遠超出國家人口總和?
  • 看夠了韓國的懸疑電影,看這一部黃政民暴打富二代,豆瓣評分7.5
    電影每日推,我是老哈,想必大家都公認韓國電影的精良製作,優秀的劇本和演員的敬業導致韓國電影在世界影業佔有一席地,大家這幾年一定看過許多很多例如《殺人者回憶》《手機》等。不得不佩服編劇的強大,但今天老哈為你推薦一部特別的韓國電影《老手》。
  • 吳鎮宇演爛片成癮,電影洩密者平庸混亂,香港電影真的要滅亡了?
    曾經輝煌一時的香港電影,近幾年的處境總是讓人覺得尷尬,提起港片,人們也總是在「已死」和「復活」等類似的關鍵詞之間搖擺不定。自從香港電影進軍大陸市場後,經典老港片的導演基本死了個遍。這次我們要說的就是邱禮濤導演的一部新作品,這部電影的題材可以說是很有香港特色的,幾乎每一位香港電影導演都接觸過。這類曾讓港片在世界影史上大放異彩的題材,更是邱禮濤導演除了Cult影片外的最愛——警匪片。
  • 韓國電影年度海外總收入有增無減
    2014年韓國電影院共上映1095部新片,其中本土電影217部,外片878部。總數比2013年增加了190部,本土片則比2008年足足翻了2倍。上映片數的大幅增加也和IPTV市場大熱相關,私人電影院概念的升溫促進了「成人電影」的需求,而「電影院公映作品」的名頭顯然是此類電影的某種質量保證。因此小製作成人情色片大量出現,這也是2014年韓國電影的新現象之一。
  • 《82年生的金智英》:讓韓國男性起立反對的電影
    《82年生的金智英》並不是一部節奏緊張的電影,它場景有限,人物有限,甚至都沒有激烈的衝突感。結尾時,也是以金智英淡淡的寫作而落幕。如果說,這是一部未根植於現實所拍攝的電影,那麼它絕對是一部平庸之作,然而當它與韓國社會掛鈎,所呈現的就是另外一幅畫面了。
  • 湯唯將出演樸贊鬱新片,韓國導演都偏愛她,全是因為電影《色戒》
    據韓國媒體的報導,湯唯將會和韓國演員樸海日一起合作,出演韓國電影導演樸贊鬱的新電影《分手的決心》。通過這次機會,估計能使湯唯的演藝事業再進一步,而且有極大的可能能夠再次獲獎。湯唯出演韓國電影雖然,前幾年有不少韓國女演員到中國來發展,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細數一下韓國電影你就會發現,這幾年的韓國電影裡幾乎沒有中國演員的身影。唯一能出現在韓國電影裡的女演員也就只有湯唯自己。
  • 《82年生的金智英》:韓國「大尺度」電影,重新定義女性的價值
    韓國的大部分電影有著一個醒目的特點,就是「大尺度」。電影在給觀眾們帶來的精彩劇情的同時,也會夾雜著許多對社會弊端的批判和揭示。韓國這些真實反應社會弊端的電影不僅沒有遭到封殺,反而還使觀眾產生共鳴和認可,使得韓國電影獨特的風格聞名於世。
  • 推薦2019年韓國十大必看電影,爆款不少,值得一看!
    開篇語:2019年,韓國電影也很精彩!首先給大家帶來2019年韓國電影票房榜:10、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豆瓣評分:7.3《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推薦理由:《我身體裡的那個傢伙》講述了黑幫老大張判水和高中生金東賢因為意外,靈魂發生互換的故事。
  • 「去公式化」分析化學教材及題解背後的故事
    但是,我無法用「公式方便、容易計算」去說服學生背公式,因為軟硬體的飛速發展使得計算不再困難。另外,我認為教學重心在於原理和思路,而不只是套用公式,況且公式無法解決複雜化學平衡問題。隨著教研的深入,我發現組分濃度計算、終點誤差計算、準確滴定判別、滴定曲線繪製等問題都能夠脫離公式,而且可以納入一個統一簡潔的理論框架。「去公式化」課程體系的脈絡逐漸清晰。
  • 昆池巖豆瓣評分6.8 韓國電影《昆池巖》恐怖到把觀眾嚇跑
    現在的電影宣傳簡直都是UC震驚部下屬部門,標題都是一驚一乍的,什麼提前鎖定xx年最佳恐怖片,什麼xx年以來某國/某人最佳的恐怖片,當然這種手段是為了增加點擊率的手段,但也無形中提高觀眾對電影的期待值,使得看完電影落差太大。前期太多營銷號尬吹了,結果實際上是一部相當平庸的偽紀錄片風格恐怖片。
  • 「去公式化」 分析化學教材及題解背後的故事
    作者 | 邵利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系)我上科大時學分析化學,留校後教分析化學
  • 又被韓國電影刷屏!
    而這個在韓國最普通的名字,卻讓韓國對於女性困境的討論陷入了又一輪狂熱。這股風潮的源頭是一本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上映——《82年生的金智英》。繼電影《熔爐》後,孔劉和鄭有美再度攜手出演。書籍作品推出僅兩個月,它刷新了韓國年度電子書的最高售出記錄,創造了實體書百萬銷量的奇蹟。然而男女讀者的評價罕見地呈極度兩分化。鄭有美也因為出演同名電影,遭到大量惡評。但即使遭到韓國大多數男性抨擊以後,這部電影仍然成功逆襲,目前豆瓣評分8.7分。
  • 八部電影示範韓國電影的暴力美學
    文/殺手裡昂Leon自1999年姜帝圭導演的《生死諜變》刷新了韓國電影票房紀錄之後,韓國電影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影壇中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而黑幫暴力題材的電影也一直是韓國電影中的一個重要題材。韓國的暴力電影既不同於吳宇森電影中教堂白鴿、升格處理的浪漫主義暴力美學,也不同於昆汀塔倫蒂諾電影中對於傳統的顛覆、結構的黑色暴力美學。韓國暴力電影在借鑑了好萊塢電影的一些敘事模式之後,又融入了韓國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更具本土化。在這裡,我找了八部比較有代表性的韓國黑幫暴力電影,讓我們在這些影片中去了解韓國電影的暴力史,感受影片中滲透出來的那種血色浪漫與殘酷的暴力美學。(影片排名不分先後。)
  • 韓國十大動作電影
    近幾年來,韓國電影不僅在劇情、動作、愛情等方面均取得不菲的好評之外,更是得到了眾多影迷的追捧。尤其是韓國的動作片,節奏緊湊,入題不拖沓,情節一環扣一環,打鬥精彩,給觀眾帶來刺激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韓國十大動作電影,喜歡的可以收藏哦。 10.
  • 你日漸平庸,甘於平庸,別再選擇繼續平庸
    有一句話是這種狀態的最好形容:「你日漸平庸,甘於平庸,將繼續平庸。」在平庸的生活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光亮」,實現人生目標,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路程。只有想清楚自己要去往哪裡,才能在平庸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努力方向。半山腰太擠了,我們總得去山頂看看不一樣的風景。
  • 《釜山行2》破了韓國今年票房紀錄口碑卻撲街,只因為沒了孔劉?
    大部分續集電影都不如第一部成功,《釜山行2》顯然也沒能打破這個定律。雖然這部備受期待的喪屍大片在韓國上映首日的觀影人次突破35萬,超過了李秉憲主演的《部長們》,刷新了韓國院線2020年首映日開場紀錄。最聰明的喪屍電影泯然眾人矣?我相信每一位影視作品的導演都有自己的野心,比如《釜山行》導演很早就透露《釜山行2:半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釜山行》的續集,因為沒有延續前作的劇情,上一部孔劉、鄭有美、馬東錫等主演的角色也不會回歸,只是故事發生在同個宇宙中。
  • 比上海東京平庸一些,但韓國首爾依然是中國遊客最喜歡的城市之一
    作為韓國首都的首爾,本身的經濟發展自然是相當不錯的,只不過相比於東京和上海,還是稍微平庸了些。雖然整體上來說,首爾本身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韓國也將首爾的傳統文明很好的保護和傳承下來了,但是首爾的城市建設還是有諸多不足的,這和首爾的經濟發展以及綜合國力息息相關。
  • 他叫馬東錫,是韓國電影屆的巨石強森,也是韓國電影的神話
    近幾年,韓國電影大熱,越來越多韓國影星被大家熟知。可是,有那麼一位演員,他沒有韓國歐巴一貫的的英俊帥氣,而且靠著熒幕英漢形象一步步走上了韓國電影的神壇。他是電影《釜山行》中一人硬抗一車廂喪屍的胖大叔,是《惡人傳》中那個嫉惡如仇且溫柔善良的黑幫老大,是《流感》中那個帶頭造反的腹黑軍官,他就是演員馬東錫。馬東錫,原名李東錫。1971年3月1日出生於韓國。1990年,馬東錫移民美國,就讀於美國哥倫布州立大學體育系,英語十分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