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非遺走進浦東機場活態展示 獲中外旅客"點讚"

2020-12-20 大蘇網

「原生態」的陽澄漁歌《啥魚白啥魚黑》

6月8日下午,「醉美鄉愁•魅力中國——我在浦東機場學非遺」主題系列活動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舉行。有「中國民間文藝之鄉」之稱的相城,將最具地方特色的非遺珍品,零距離地呈現在中外旅客面前。緙絲、草編、磚雕、泥塑等民間非遺大師親臨現場,進行技藝活態展示,中外旅客在與大師的互動學藝中,深度感受非遺魅力和傳統文化精髓。

實物展陳巧奪天工 「老古董」重放異彩

一副精美絕倫的緙絲臺屏旁,圍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嘖嘖,這工藝,放現代也不一定能做出來。」人群中時不時發出這樣的讚嘆。緙絲,是中國絲織業中最傳統的一種挑經顯緯,極具欣賞裝飾性的藝術品。2009年,緙絲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緙絲傳承人王昌江現場展示緙絲技藝

緙絲傳承人王昌江也來到活動現場。據他介紹,蘇州王氏緙絲的前三代傳人都是清廷匠師,第一代傳人王金停專做宮廷龍袍褂子等緙絲,第二代傳人王新定曾為慈禧太后緙制八仙慶壽袍和霞帔等。「但是修補龍袍也絕非易事。」王昌江說,緙技易學難精,雖摹緙書畫,並非簡單的照葫蘆畫瓢,而需要純熟的工藝技巧和相當的書畫藝術修養,許多緙絲書畫具有很高的藝術鑑賞價值。因為講求工藝的精美與完整性,工匠通常需要不間斷地完成一個構圖,往往好幾個小時必須一直坐在紡機前不能離開。

「這幾天在蘇州博物館見過類似的中國工藝品,一直以為都是由機器製作的,今天才知道原來珍藏品都是手工縫製的,真是難以置信!」來自法國的Henri和朋友們結束了首次中國行,再臨上飛機前才得知了緙絲的「秘密」。「以前只覺得絲緞上的圖案栩栩如生,十分精巧,現在更佩服發明這項技術的古人,這應該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才對!」Henri興奮地說。

相城生產的仿古青銅器約有上千種產品,其中最著名的就屬巧生爐。而巧生爐的製作,曾經一度失傳。自20世紀70年代起,陳巧生致力於挖掘、恢復自明代起逐漸失傳,至民國時期已完全失傳的宣德爐製作技藝。近40年的走訪、查閱和試驗,他終於復原明代宣德爐鑄造技藝,繼而完善和發展了銅爐開模、煉銅、鑄造、皮殼製作等幾十道關鍵工藝。「中國的青銅器馳名海外,但沒想到在百年前流失的工藝還能夠重新找回來。」來自英國留學生Amy指了指身邊的巧生爐,「這類工藝品在其他國家很稀有,憑藉精緻細膩的製作工藝,如果出口到海外,價值一定不菲。」Amy拿出手機拍了許多照片,準備回國後向家人「炫耀」一番。

非遺展演人氣火爆 旅客爭相互動體驗

「阿公站船頭,甩開膀子,緩緩划槳向湖中,一搖一推間,清亮的嗓音敲開了暮色的沉寂。你方唱罷,站在船尾的阿婆,順勢接上,一邊整理著漁網,一邊以歌聲回應,你來我往間,盡顯濃情蜜意……」原生態的陽澄漁歌《啥魚白啥魚黑》一開唱,便將中外旅客紛紛吸引過來。一曲作罷,另一曲《陽澄湖四季情歌》又起。吳儂軟語,配上充滿水鄉風情的小調,仿佛一下子把人帶入到波光粼粼的陽澄湖畔。

蘇派磚雕傳承人袁中平現場展示磚雕技藝

陽澄漁歌作為吳歌嫡系之一,是以吳方言傳唱的山歌,充滿江南水鄉特色和原生態特點,唱腔委婉清麗、含蓄纏綿,從春秋吳國傳唱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從搶救漁歌走街串巷記歌單,到年輕人學唱漁歌、改編漁歌,再到鄉土文化進校園,相城陽澄漁歌千年不衰,培養了數百傳承人,很好地活在了當下。「方言雖然聽不懂,但曲調和伴奏都很特別,很高昂、優雅。」來自美國的Alex聽著漁歌入了迷,不由自主跟著哼了起來。「音樂是無國界的,就像我們的搖滾、鄉村、爵士、嘻哈一樣,只是表演形式不同,核心是一樣的,都是對生活的一種藝術詮釋。」

還沒等旅客從悠揚動聽的歌唱中緩過神來,非遺大師們已經在機場大廳裡「擺了攤」。機場一時成為了「非遺文化互動體驗館」,大師們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袁中平是蘇派磚雕的傳承人。只見他微微俯身,手握一把小刻刀,幾乎把臉貼在了面前的青磚上。那種專注,讓人肅然起敬。來自加拿大的William在磚雕前站立了許久,津津有味地看著袁中平的每一道工序。「我們國家大多是立體人像的雕塑,像這樣平面的雕刻我從來沒見過,很有古典宮廷的韻味。」William用手比劃了起來,「人像雕塑體積大,操作相較簡單,在磚頭上雕刻難度應該更大,況且它在平面上也表現出了立體的感覺。」William指著磚雕的鏤空花紋,驚嘆道。袁中平見William對磚雕興趣濃厚,把手中的刻刀交給他,並手把手地展開教學,「力度、方向,都需要精確把握好……」袁中平一邊指導,一邊講解道。

蘇州泥塑傳承人陸招妹現場展示泥塑技藝

「太逼真了,跟變戲法似的,這就是泥塑技藝嗎?」看著小時候玩的泥巴,在來自相城的蘇州泥塑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陸招妹的手中,變身成精美的工藝品,旅客王先生不禁豎起大拇指。陸招妹介紹說,蘇州泥塑歷史悠久,唐宋已有作品問世,明清達到高峰,蘇州泥塑和無錫大阿福、天津泥人張、潮州大吳泥塑齊名,並稱為「中國四大泥塑」。2008年,蘇州泥塑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王先生躍躍欲試,跟著陸招妹捏起了泥人。「沒想到來外地出差也能有這樣特別的體驗,教學過程很有趣,學到了不少東西。」離登機還有半個多小時,王先生才與「師傅」道別,依依不捨地離開,「下次有機會,希望去相城非遺文化館看看。」

千年積澱滋養,相城非遺走向世界

2500年歷史的沉澱,滋養著相城的民間手工藝。一塊御窯金磚、一方錦繡緙絲、一曲陽澄漁歌……這些來自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相城的自然脈絡,彰顯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為代代相傳的寶貴財富。至今,相城區已公布了六批47個非遺項目、五批76名代表性傳承人。其中有國家級項目1個,省級項目8個。

中外旅客駐足感受非遺魅力和傳統文化精髓

如何傳承發揚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讓更多國內外人士了解,留住手藝,留住文明的記憶,給非遺創造更多露臉的機會,讓更多人知道非遺、了解非遺的價值所在。近年來多個博物館在相城落地,匯聚相城民間藝術精粹,開創了國內眾多歷史文化博物館的先河。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是全國首家展示「御窯金磚」的(遺址)博物,「御窯金磚」是皇室御用的「天下第一磚」。蘇州巧生爐博物館是國內首家銅爐主題博物館,陳列近四十年陳巧生家族收藏的明清宣德爐和近千鼎「巧生爐」精品。相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交易館是蘇州市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集互動展示、產品交易、宣傳教育、創新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性場館,薈萃了全區14個非遺項目,20多位傳承人免費入駐,展示了共200餘件非遺作品。

相城還致力於為非遺搭建「走出去」的平臺,通過組團參加博覽會、交流會等途徑,為相城非遺進行多方位展示交流,御窯金磚就曾漂洋過海,巡展「金磚國」,走上國際大舞臺。據悉,這已不是相城第一次亮相上海。2016年為期兩個月的「向手藝致敬」浦東機場蘇州相城非遺大展,共展出相城13個非遺項目的百餘件實物展品。2017年,「活力新城,書香太平」和「相融天下 城通四海」相城形象展在上海虹橋站鄉愁小棧文化展廳開展,吸引數百萬旅客了解相城、認識相城。而此次的「醉美鄉愁•魅力中國——我在浦東機場學非遺」活動,則是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將相城非遺帶入全新的場所和文化空間,面向國內外受眾,展開的一場相城非遺與國際的「對話」。

眾多中外旅客表示,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讓他們提升了對相城的認識和興趣,如果有機會,一定會去相城,親自探尋江南水鄉的歷史文脈和人文底蘊。從事文化產業的Clarence,經常奔波在新加坡和中國之間。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管是雅是俗,總能激起那些對中國文化有深刻感情的外國人深深的好奇心。比起空洞的文字,讓他們親眼目睹或者體驗,能夠大大提升傳播效果,由點及面,中華傳統文化才能在真正意義上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活態傳承讓非遺活力再現 我市「我們的節日·活態非遺」系列活動...
    集中展示「非遺」魅力市民學生互動體驗2019年6月5日,蘭州市「我們的節日·活態非遺」的展示分享系列活動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盛大啟動。全市精神文明先進典型、道德模範代表、蘭州好人代表、十佳志願者團隊的代表,以及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和蘭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代表近千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 「讓浦東機場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來自浦東...
    新華社上海12月11日電題:「讓浦東機場成為疫情下中外人員往來的安全港灣」——來自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旅檢一線的報告新華社記者吳宇目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每天入境人員在3000人左右,超過全國入境旅客總數四成
  • 澱山湖鎮走進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推介,鄉村旅遊「內外兼修」圈粉無數!
    本期導語 近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鄉愁小棧崑山旅遊體驗中心宛如一個「葫蘆王國」。一隻只大小各異的葫蘆上,烙繪著《花開富貴》、《連年有餘》、《沁園春·雪》等圖案,一個個異常熟悉的動人故事、鮮活人物,遒勁的書法、奇特的造型讓葫蘆擁有了生命,引得眾多中外旅客停下腳步,駐足、觀賞、拍照,愛不釋手。
  • 直擊浦東機場:入境旅客紛紛點讚,嚴密措施讓人「很安心」
    3月13日下午,上海浦東機場2號航站樓到達廳,從境外飛抵上海的旅客們秩序井然地走出來。「終於回國了。」一名旅客戴著口罩,看到接機的朋友高興地說。3月13日下午,浦東國際機場國際、港澳臺到達口,旅客們有序走出。
  • 浦東機場入境重點航班旅客從下機到隔離,閉環式管理全流程公布,一...
    2、從飛機落地到我走出機場被安排隔離需要等多久?SU208航班今天上午8點52分降落在浦東機場,家住松江區的旅客鄭凱文走進聯檢大廳時,是上午9點多。來自米蘭、羅馬、博洛尼亞、那不勒斯、威尼斯五個地區的乘客,他們的行李被篩選出來,讓重點地區旅客可以快速拿到行李,並和非重點地區旅客進行區分。2分鐘不到,鄭凱文就找到行李,並由機場工作人員陪同走專用通道至上海16個區設在浦東機場的工作點。一路上,每逢轉角,就有工作人員在等候查看護照,並進行引導。
  • 非遺小鎮的「活態」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開放近幾日,非遺小鎮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在山水環繞、移步換景的小鎮裡,觀眾們興致盎然地與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近距離互動,領略「非遺」的文化魅力,感受詩意生活的美好。    走進非遺小鎮,最吸引觀眾的是「活態非遺傳習體驗互動區」。
  • 非遺的活態傳承:「大世界」裡的非遺「小世界」
    原標題:非遺的活態傳承:內設展覽、表演、傳習、美食、數字非遺等五大功能業態「大世界」裡的非遺「小世界」這棟穿越百年時光的建築,定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內設非遺展覽、非遺表演、非遺傳習、數字非遺、非遺美食五大功能業態。步入其中,竹編、磚雕、麵塑等令人目不暇接的文化精粹,令人恍若進入獨具魅力的「非遺小世界」。  推廣非遺,少不了「活態」傳承  一進門,迎面放置著的便是作為大世界經典記憶而留存的12面哈哈鏡。
  • 上海浦東機場全球最大衛星廳正式啟用,旅客基本告別擺渡車
    正值浦東機場通航20周年之際,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衛星廳今天正式啟用。浦東機場衛星廳是全球最大的單體遠距離衛星廳,呈工字型,位於浦東機場現有T1、T2航站樓南側,由2座相連的S1和S2組成,提供出發候機、到達及中轉服務。
  • 上海浦東機場的這張照片,刷屏了!
    嚴陣以待得知上圖中的位置是上海浦東機場飛機上可能有多位發熱乘客不少網友開始擔憂上海一天發布兩份通報「請廣大市民放心」>13日晚間,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口岸與交通組發布通報:自德國法蘭克福飛往上海的航班CA936於3月13日12點37分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降落。
  • 浦東機場1號航站樓進境免稅店全新開業旅客入境可以買買買!
    免稅百貨商品售賣區浦東機場1號航站樓(T1)新建的進境免稅店於日前開業。對標國際標杆機場、擁有510平方米的全新進境免稅店一經亮相,立即引來中外旅客紛紛駐足,打響上海入境購物打卡的第一站。擴增進境免稅規模,升級旅客購物體驗為了升級旅客購物體驗,緩解航班尖峰時段旅客排隊等候,浦東機場擴增了進境免稅店規模,進一步優化了品牌布局,升級改造了店鋪形象,為入境後的旅客提供了全新的購物環境。
  • 記者探訪浦東機場:候機樓運行平穩有序、進出浦東機場行程卡不會...
    上海機場方面昨天連夜組織力量對浦東機場貨運單位人員進行核酸檢測。記者今天在浦東機場看到,目前候機樓運行平穩有序,店鋪照常營業。P4停車庫到航站樓的免費接駁車也正常運行。昨晚連夜做核酸檢測的P4停車兩幢樓目前已完成消毒工作,處於封閉狀態。
  • 浦東機場2019年開通內部地鐵 航線及旅客將更多
    2019年建成後浦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將達到8000萬人次。工程總投資約206億元。衛星廳總建築面積62.2萬平方米,為目前世界上最大單體衛星廳,其規模比浦東機場T2航站樓(48.55萬平方米)還大近14萬平方米。衛星廳採用國內出發到達混流、國際分流的基本剖面布局,為基地航空公司的樞紐化運作提供方便。
  • 相城「非遺」生動還原歷史場景
    &nbsp&nbsp&nbsp&nbsp相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不僅孕育了吳門畫派代表人物沈周、通俗文學之父馮夢龍等,還鍛燒出專供皇家建築的御窯金磚,織造出紫禁城裡的龍袍御衣……目前,現有非遺代表作名錄12大類46項,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72人。
  • 浦東機場全力保障「16+3」入境人員轉運接待點
    殷立勤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記者 殷立勤) 因為疫情,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正承受著進出港旅客量的低谷,卻在與此同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量駐場人員——自3月6日起,上海16個區和蘇浙兩省駐點人員進駐浦東機場,3月22日安徽省駐點人員也入駐浦東機場,由此形成了「16+3」省區市點對點登記護送格局,而對於「16+3」轉運接待點的服務保障,則依然由浦東機場默默兜底
  • 浦東機場海派時尚藝術裝置亮相公眾區
    央廣網上海5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沈雪婷)芳菲時節,浦東機場又迎來嶄新景觀藝術裝置。浦東機場致力於打造升級版「公共文化空間」,航站樓景觀布置從構建上海城市文化之窗的定位進行系統規劃。2018年開始,以上海「海派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為時間軸線,浦東機場對航站樓文化展示空間制訂了三年規劃,更好地在空港營造上海城市文化氛圍,為中外旅客提供精細服務和豐富多彩的海派文化體驗。
  • 試點增加凌晨1點至6點國內航班 浦東機場加強春運保障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為緩解春運旅客量激增與大型機場白天時刻受限的矛盾,今年春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成為凌晨一點至六點試點國內航班夜航的機場之一,浦東機場將採取服務措施,保障夜航航班旅客順暢出行
  • 上海機場國內航班恢復了多少?旅客想「隨心」,浦東虹橋機場卻滿眼...
    暑期出行漸入佳境,上海兩大機場國內航班和旅客客流回暖趨勢明顯。7月14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國內計劃進出港航班652架次,航班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87%,國內客流量已恢復至同期80%;虹橋機場7月14日計劃航班696架次,航班量和旅客數分別恢復至同期的95%和80%。
  • 上海機場邊檢人:薪火相傳,服務浦東開發開放二十年
    自2003年以來,浦東國際機場口岸客流的「大進大出」成為常態。為服務保障大客流「快進快出」,上海機場邊檢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用持續推出的便民服務舉措、勤務模式改革、通關效能升級,維護著口岸通關安全、便捷、順暢,向全世界展示著上海服務、浦東服務的國際級水準。
  • 《上海浦東機場》獨角龍-協助拍攝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IATA代碼PVG,ICAO代碼ZSPD)(上交所:600009)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的江鎮、施灣、祝橋濱海地帶,面積為40平方公裡,距市中心約30公裡。2011年,浦東機場保障飛機起降34.42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4144.23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310.86萬噸。浦東機場的航班量佔到整個上海機場的六成左右,國際旅客吞吐量位居國內機場首位,貨郵吞吐量位居世界機場第三位。通航浦東機場的中外航空公司已達48家,航線覆蓋90餘個國際(地區)城市、62個國內城市。
  • 上海浦東機場旅客捷運系統有哪些特別之處?
    上海浦東機場旅客捷運系統有哪些特別之處?,上海浦東機場旅客捷運系統將於本月16日正式啟用。為了提高運能,上海浦東機場首次將用於城市軌道交通的鋼輪鋼軌制式納入到機場的捷運系統中,其設計載客量為每節車廂承載300人左右,每趟列車為4節編組,可單次承載約1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