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當中有個概念叫」不可能三角「,原本是說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資本流動自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
說人話那就是:世界上很多事情都符合不可能三角理論。
就拿自學德語來說,時間,成本,質量這三個因素就是不可能三角。要想時間快,成本低,那麼就要放棄質量;要想時間快,最後德語學習質量好,那就要加大成本投入。
回到文章標題的問題,自學德語是否可行,當然可行;但如果你想短期靠自己學到德語中級水平,那這個答案就不確定了。(學習大神請忽略)
所以決定是否自學德語之前,大家可以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最需要弄清楚的第一個問題是:
我為什麼要學習德語?只是單純的感興趣;想多學一門語言增加競爭力;考試要用;工作中需要;留學需要;想要去說德語國家旅遊……
只有知道自己想要學習德語的根本原因和初心,接下來的路才會比較順利。因為這一點直接影響了如何自學德語的一系列問題。
如果英語或者別的語言已經學習的很好,並且有自己一套學習方法可以借鑑在德語學習中的同學在自學德語的過程中是會有優勢的。它會幫助我們減少自學德語的摸索階段。如果身邊有德語好的朋友能給你提供學習方法,學習資源,並幫助你檢測你的學習成果,給你反饋,這會讓你自學德語之路更輕鬆,能少走很多彎路。如果你沒有語言學習經驗,身邊也沒有直接可以用的資源,但是你學習德語動力和目的很清晰,你的學習能力超強,知道怎麼從零去了解德語,了解學習資源,知道用什麼樣的教材適合自己,使勁按也比較充足,那你也是完全可以pick自學德語這個方式的。很多時候我們沒能堅持下來一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反饋機制。在學校學習我們能知道身邊同學的學習進度,老師也會告訴我們哪裡做的對,哪裡還需要提高。對於語言學習,尤其是口語部分,是很需要反饋機制的。只有把學到的內容和外部進行溝通交流我們才能清楚認識到這段時間的學習成果。如果你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自學德語請繼續加油!時間:明白為什麼學習德語後,還有一個問題很重要:那就是要在多長時間內達到這個目的。如果時間緊,任務重,那尋找外界支持就很必要了。荀子曾說過:」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有時候擅於利用外部幫助支持助一臂之力是聰明的做法。
資金:相信很大一部分同學選擇自學語言是因為這樣可以省去一筆培訓費用。
如果只是對德語感興趣,時間又比較充足的同學來說,當然可以自學德語,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德語學習資源,一步步來。但如果是要考語言證書,要留學,工作中需要儘快用到德語的情況,那花錢參加德語培訓從結果來說要比自學德語有效得多。
以上小編掏心掏肺給大家進行了自學德語可行性分析,是否自學德語,這幾點你都清楚了嗎?希望能對大家得德語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