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個民主國家碼?這個還真沒有

2021-02-14 老王閒話2018

美國是個民主國家碼?這個問題大家可能會覺得非常奇怪,但是,按照美國《憲法》規定,美國不是民主制國家,美國《憲法》裡也沒有「民主」這個詞。

美國憲法

美國國父們費盡心機創建的「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制度,其目的就是共和,而不是民主。這是為什麼呢?在當時美國的上流社會認為,「民主」這個詞充滿暴力色彩,所以他們制定了限制民主的制度。看下美國國父們怎樣批評民主的:

漢密爾頓說:「對群眾的要求讓步,這是因為對民主精神出奇暴烈和蠻橫估計不足。」並稱:「民主是一種疾病,它給予分裂分子、敵對勢力、邪教集團、野心家們奪權的合法外衣。」

亞當斯指出:「以往所有時代的經歷表明,民主最不穩定、最波動、最短命。」他說:「記住,民主從不長久,它很快就浪費、消耗和謀殺自己,民主很快就會倒退到獨裁。」

費雪說道:「民主的已知傾向是將野心勃勃的號召和愚昧無知的信念當成權利來泛濫。」

現在看來,美國的先賢們真是高瞻遠矚,極富有遠見,有些國家都被野心家們打著民主的旗號,有些還是選舉的方式奪取了政權,最終走向專制暴政和自我毀滅的道路。像納粹德國、中東的某些國家,有些國家還搞三代世襲。

所以,美國的國父們在建國之初,就創立了共和政體。

美國國父山

在現在人看來,民主和共和意思都差不多,僅是不同的說法而已,其實,這個真的不同!

其實,「民主」和「共和」兩個詞分別來自於希臘語(Democracy)和拉丁語(Republic),民主是指古希臘的那種直接民主制,共和主要指的是羅馬的政治制度,即貴族和君主分享權力。

大家知道,民主的原則就是少數服從多數。這個原則看起來無懈可擊,其實有很大的漏洞。一是少數人的合法利益如何得到保障?

二是多數人的利益就是正當的嗎?

三是容易造成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

美國實行的共和制,就是要保障社會各階層的合法權益,而不論這個階層是大多數,還是極少數,不能說大多數人的要求就是正義的,而極少數人的要求就是非正義的。美國政府不代表任何社會階層,而是代表全體美國人的利益。

比如在解決貧富差的問題上,共和的理念是怎麼體現的呢?

一是對極少數地主、資本家,並不認為天生是有原罪,只要是合法的權益就予以保護,對非法行為就堅決打擊。美國對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稍有侵犯消費者行為和其他違法行為,往往是天價罰單,有的壟斷企業還會被拆分。

二是通過稅收調節分配,鼓勵企業家為社會多做貢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在羅斯福新政時期,1920年代,最初所得稅為24%,遺產稅為20%,羅斯福第一任時期,所得稅升為63%,目前為35%,第二任升為79%,50年代中期,隨著「冷戰」時期開支加大,升為91%。遺產稅由20%,升到45%,最終達77%,目前為50%。

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

根據CATO Institute統計, 2015年,收入最低的50%人口只付了聯邦收入稅總額的2.8%;收入前50%人口付了97.2%的聯邦收入稅;收入前10%的人口付了70.69%;收入前5%的人付了59.69%的聯邦總收入稅;收入最高的1%人口付了39%聯邦總收入稅。

三是對低收入階層,採取減免稅收,在住房、醫療、就業等方面各種補貼和照顧,幫助其擺脫貧困,進入中產階層。美國的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水平,實際上已經達到某些國家中上階級的水平,有房,有車,無法想像,家庭年收入3-4萬美元的公務員,居然也是低收入階層。

總之,美國是保護,而不是消滅富人,把社會蛋糕做大;通過稅收調節,鼓勵富人為社會多做貢獻,同時,富人們還開展各種慈善和公益活動,關愛社會弱勢群體,美國的富人受到了全社會的尊重,也化解了社會矛盾;政府對窮人進行補貼照顧,最終達到了富人、窮人共贏的結果。

那麼,實行共和制的美國,是如何避免出現專制統治的呢?

1. 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比如,美國總統想讓某人擔部長,先要向國會提名,需要由國會審議、表決通過後,由總統籤字任命,實際上總統只有提名權,沒有決定權。總統提岀某個法案,比如財政開支,向國外出兵,都需要國會審核通過。國會還有彈劾、罷免總統的權力。當然,總統也有解散國會的權力。美國有9個大法官,其中有1個首席大法官,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這9個大法官由總統提名、任命,但大法官的決策權、罷免權還是在國會,大法官是終身制,某人一但擔任了大法官,那就是獨立辦案,任何人也無權幹預。只要不犯法,總統也好、國會也好都無權罷免,大法官可以審核政府、國會的各項法案是否違憲,可以否決下級法院的判決,甚至可以審判總統。

2. 任期制:美國總統是有任期制,4年1期,最多連任2期,只有羅斯福總統在二次期任了3期,還在第3任期上病死。國會議長也是任期制,4年一期,國會議員毎年淘汰三分之一,避免了專制。

美國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

3. 去政黨化:美國建國之初長期沒有政黨,美國《憲法》裡沒有提到政黨制度,相反還防止和消除黨派對政府的影響。直到南北戰爭後才逐步建立了兩黨制,所以美國政府不代表某個階層、某個政黨的利益。1883年,美國通過了《彭德爾頓法》,建立了文官體系,中國人稱為公務員,美國的公務員不能參加任何黨派,軍隊、警察、法官更不能參加政黨。保證為社會各界層服務。美國的政黨平時也沒什麼事幹,大選時推舉個人選,搞下競選活動。現在有6個政黨,也沒什麼入黨、退黨手續,也不交黨費,填個表,發表個聲明即可入黨。美國大多數人也不參加什麼政黨,所以美國各政黨總共有多少人,誰也說不清楚。不少人連總統選舉也不參加,每次總統選舉,投票人超過50%就不錯了,反正誰當總統無所謂。

4. 公民自治:美國各級政府都是民選的,聯邦政府、州、市縣、鎮沒有什麼上下級隸屬關係,只對選民負責。聯邦政府也只有外交、軍事、司法、財稅等權力,屬於有限政府,有的幾千人小鎮,鎮長也是兼職,有的乾脆不設立政府。美國人有廣泛的新聞和言論自由,但美國各級政府、政黨卻沒有,不能辦新聞機構,報紙、廣播電視、網際網路都是民辦的,像CNN、美聯社、華盛頓郵報都是民辦的。美國唯一一家新聞機構「美國之音」是聯邦政府辦的,還不能對國內發布信息,只能對國外宣傳美國政策,幹涉別國內政了。從而保證有新聞對政府的有效監督和人民的言論自由權。

一個反對「民主」的共和制國家,卻成為了當今世界公認的民主國家,頭號世界強國,令人深思。

更多精彩文章:

美國的救世主是什麼?答案出乎你的預料

美國:只有權力才能制約權力

美國:清教徒們死磕出來的國家

鹹豐是大清最無能、最無恥的皇帝

鹹豐皇帝的無德無能使大清走向了覆滅的深淵

在美國教堂無處不在,因為「我們信仰上帝!」

相關焦點

  • 中國式民主與美國式民主之比較
    中國式民主與美國式民主的比較研究一直是學界熱點之一,在這個問題上,存在兩種錯誤的認識:一是以美國民主標準為參照,即先按照美國民主設定一個標準,然後將中國民主對號入座,這是在別人標準、別人話語體系下研究自己,結果總是對自己橫挑鼻子豎挑眼,長此以往,自己好的東西都會被「整容」給毀了。
  •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沒有普世性
    也是在其它方面受他們影響的」,「私人資本家還必然直接或間接地控制情報和知識的主要來源(報紙?廣播電臺?教育)。因此?一個公民要達到客觀的結論?並且理智地運用他的政治權利?那是極其困難的?在大多數場合下實在也完全不可能」(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3卷?商務印書館1979年版?第272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美國著名戲劇家帕迪?查耶夫斯基講?「電視是最醜惡的民主。」(丹尼爾?B?貝克《權力語錄》?
  • 從美國大選看美國民主制度
    老百姓通過投票來選舉國家領導,而想當領導的人必須千方百計去討好選民,有時還不得不在各路媒體的聚光燈下「裸奔」。普通民眾可以公開批評政府首腦,甚至可以笑罵國家總統。這樣的民主制度看上去很美,但問題是,經選舉產生的國家領導是否真能代表人民利益。 在建國初期,美國人很重視社會道德,而且把道德與民主聯繫在一起。
  • 美國一片混亂、民主形象崩塌 民進黨還吹「臺灣民主受美國肯定」?
    許智傑還故意抹黑「香港警方拘捕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活動分子」一事,「看到大陸只有看到不信任,看到臺灣就是看到信任,樂見全世界相信、信任臺灣民主制度。」      看看現在的美國,民主、人權、法治都變成赤裸裸的謊言……臺灣「民主」被美國肯定,這是一件值得高興自豪的事情嗎?
  •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鬼打鬼」
    今天,港嘢君要講述的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它是亂港派的幕後大金主,它還通過旗下四大機構為亂港分子搭臺站臺當後臺,甚至還為CIA收集情報。1989年,莊耀光就已勾搭上美國情報機構。六年後,他開始得勢迅速升任「香港人權監察」副主席。莊耀光私收黑金多年,直到今年4月東窗事發。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香港人權監察」得到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黑金後,開始大肆攻擊特區政府的「修例」行動,還賣力地配合西方反華勢力的亂港行動。在西方主子看來,「香港人權監察」業績斐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沸沸揚揚的2020年美國大選至今還時不時冒出一些「插曲」,似乎沒到真正塵埃落定那天,就尚存變數。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 甘陽 託克維爾與民主——《民主在美國》臺灣版導讀
    (Tocqueville,Selected Letters on Politics and Society,ed.by R.Boesch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p.98—100)    託克維爾的名著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上卷 1835年,下卷1840年)。
  • 就這樣的水平 美國還好意思向全世界推銷民主?
    很簡單,如果你問美國人什麼是民主,他們一般會說多黨制、普選制。但如果你再問他們一個問題,那我是不是可以從你的這個回答中推論1965年之前的美國不是民主國家。坦率地說,多數美國人還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到1965年,美國的黑人才真正獲得投票權,這是一個常識。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選舉|選民|民主選舉|聯邦_網易...
    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如果說種族歧視和貧富差距等問題是當今美國社會的頑疾,那麼「民主選舉」這一味藥只能是暫時的「鎮痛劑」,治標不治本。
  • 對民主的二十個誤解
    其他大國——諸如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從傳統政治向現代政治的轉型都經歷過較為曲折的過程,這些國家至少都經歷過一次民主政體的崩潰。法國經歷過共和制與君主制的反覆,二戰以後還遭遇了第四共和國的嚴重危機。後面三個國家則都經歷過軍國體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政治改造。至於老牌發達國家名單之外的西班牙、韓國、智利、巴西、土耳其等國無不經歷過類似的曲折進程。
  • 國際觀察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
    沸沸揚揚的2020年美國大選至今還時不時冒出一些「插曲」,似乎沒到真正塵埃落定那天,就尚存變數。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
  • 國際觀察:「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
    沸沸揚揚的2020年美國大選至今還時不時冒出一些「插曲」,似乎沒到真正塵埃落定那天,就尚存變數。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  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
  • 各國競相諷刺,川普糟蹋美國民主選舉,連「第三世界」都不如
    對於密切關注海外選舉公正性的美國國務院官員來說,10月是忙碌的一個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警告前往投票站的非洲多個國家說,「民主國家不允許鎮壓和恐嚇」。他還提到,對那些助長選舉暴力的人,可能會實行籤證限制。隨後,他祝賀玻利維亞當選總統在該國「可信的程序」中選出新領導人。在塞席爾結束選舉之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讚這是「塞席爾民主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俞可平 | 為民主辯護: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善治
    儘管大家都在爭相談論民主,但對究竟什麼是民主,如何評價民主,學者和政治家之間的觀點不僅莫衷一是,而且常常針鋒相對。在克裡克看來,這是因為民主這個概念,「本身就承載著不同的社會、道德和政治內容」。無論是喜歡民主、崇拜民主,還是懷疑民主、拒斥民主,人類的政治生活卻又躲不開民主。
  • 國會山被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1835年,曾在美國遊歷了9個月的託克維爾在其著作《論美國的民主》中說,身份平等是美國社會中最為根本的基礎,其他一切事物都離不開它。它的影響超過了政治措施和法律,對政府和社會產生了同樣的限制作用。時至今日,美國的民主制度在兩黨制選舉的不斷「打磨」下,已經變成少數精英裹挾民意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遊戲。
  • 訪談︱王希:美國民主走入了死胡同?
    澎湃新聞:所以,有些批評家說,美國民主走入了死胡同。王希:我倒沒這麼悲觀,但覺得這的確是個嚴重的問題。美國學界也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有嚴肅的批評和討論。究竟如何解決,還沒有形成共識。美國人現在雖然有危機感,而且比前幾年更加強烈,但危機感還沒有大到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日常利益和總體利益受到了「清楚的和即時的威脅」(clear and present danger)的地步。到了那個時候,他們會採取行動的——因為他們手中握有選票。當然,很多人對選舉也不抱任何希望,尤其是年輕人,有人可能因此認為選舉民主是無效的。
  • 邢雲超:美國大選是美民主政治負資產
    美國自詡的全球最科學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民主機制未老先衰,瀕臨崩潰臨界點,因此正在經歷歷史大潮無情蕩滌。美國是在廣袤無際、分散多元的殖民地域上最早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其憲法體系在時代呼喚下並沒做出及時相關回應,也沒有糾正和完善在民主國家中最常見的預防選舉失敗之機制。
  • 美國的政治正確與民主反智
    張敬偉 作者為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美國大選是這樣的遊戲--選戰時兩黨全力開動攻擊對方的輿論機器,選舉結果出來後則敗選者願打服輸,向勝者祝賀。這是民主選舉的基本遊戲規則。
  • 歷史百科|美國國父們為何如此痛恨「民主」?
    為防止這一局面發生,美國的立國先賢們苦思冥想所制定的憲法,找到了限制民主泛濫的方法—— 《美國憲法》隻字不提民主;美國實行共和政體,堅決摒棄民主政體;美國實行「三權分立」,目的不是加強民主,而是為了限制立法會、議會至高無上的民主權利。政府實行總統負責制,總統有權擱置立法提案,有權解散國會,再怎麼體現民意的立法,若沒有與總統達成一致也無法通過。
  • 民主國家沒有腐敗?美國快捂不住了
    除了那些吹捧美國民主制度的人以外,其實了解美國政治的人不會感到意外,美國的企業、利益集團在立法、決策和政治過程中的嵌入程度極深。中國人到美國觀察政治圈子,如果不是被先入為主的偏見所屏蔽,那麼一定會注意到政商之間的曖昧關係何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