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與神對話讀書會」關注我們
給你有深度的靈性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地越固執。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固執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
01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跟人交談時,有時你從各個角度給他分析一個問題,提出中肯的建議,但是他怎麼都聽不進去,表現地異常固執。
比如,一個女孩深陷感情騙局,外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在騙她,但女孩子卻固執地認為男孩是真正地愛她,任憑外人怎麼說,她都不會改變主意,甚至認為別人在不懷好意地破壞他們。
再比如,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說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增長見識,對自己的事業、人生都有幫助,他卻認為什麼文化、知識都沒有用,遇到事情還得靠錢、靠關係、靠運氣。
於是,你所有的建議壓根就不會起作用,他總會固執地尋找理由,固執地放棄努力。
每當這個時候,等你們爭論一番毫無結果時,你也許會有一種挫敗感,甚至捶胸頓足地喊道: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固執的人,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是不懂呢?
前幾天跟一個夥伴交涉某個問題,他提出來說一項數據不正常肯定是設備故障的原因。我說先別著急,等我查一查。
當我告訴他數據不對並非是設備運行不正常,而是因為那個時刻正好有工人在檢修,同時又受其他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才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我把檢修記錄發給他,並指出了幾項可能性的因素,但無論我怎麼擺事實說明,他都認定了就是設備故障的原因。
我說得口乾舌燥卻又氣憤難當,分分鐘都有想把電話摔掉的衝動。
等冷靜下來之後,我便想他為什麼這麼固執?
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設備故障,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地越固執。
02
有很多人會說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
我想說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
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
而這時,你就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也有很多人把固執當成一種張揚自我的個性,仿佛有一天一旦不固執了,那是不是就會隨波逐流,變得毫無特點可言。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錯在把固執這種稜角當成了個性,將稜角和個性相混淆。
有些阻礙成長的稜角是應該被磨平的,使自身變得更加圓融,但這不影響你個性的形成。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它往往使得你越來越偏激,缺少寬容和智慧,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
個人構念即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個人的腦海裡便會呈現出他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當你的認知能力很低時,腦海裡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於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而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的多、讀到的多、經歷的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著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
03
如果用數學的集合來表示,即認知低的個人構念是A,認知高的個人構念是B,B包含了A,除了A之外,B中還有其他的集合(比如C、D、E……)。
舉個例子,認知水平低的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小學沒畢業的人賺得多,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認知水平高的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你返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你又進步了,你的認知水平又提升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因為,你的認知水平越高,你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識是學不盡的,你沒法固執起來,只有謙虛地走在學習、領悟的道路上。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物反而很謙虛。
就像蘇格拉底所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因為認知能力低,個人視角太小,想法單一,缺乏判斷力,所以表現為固執,又因為如此固執,便拒絕了學習,拒絕傾聽他人的意見,因此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便會停滯不前,如此便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04
認知水平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越輕鬆自如,認知水平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交流時往往會有「時間怎麼過得如此之慢」的艱難。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沒有話可說,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成長,其認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有的人卻在原地踏步,那麼這些人的認知水平還是多年前的水平,自然會以多年前的思維、認知做判斷。
固執的人是缺少反省能力的,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
固執是無明和缺乏智慧的表現,而開放則有助於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智能。
心理學家佛拉維爾提出過「元認知」的概念,指對個人學習、思維活動的認知,即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覺知、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我以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這是性格裡帶的特點,改不掉了。
但隨著不斷地學習,發現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自己以前所固執認定的理念也一再被推翻。
當我知道的越多,從優秀的人身上學到的越多,再出現固執之時,就會自動、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知和反省。
當然這個改變不容易,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更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閱讀,去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緩和了,你可以有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你不再執著於自我。
多讀書、多了解、多思考,當經歷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認知能力提升了,固執自然會有所改善。
延伸閱讀:越固執的人越容易受傷(達照法師)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管問題、毛病有多少,善惡、煩惱有多少,關鍵的錯誤就是兩個:一個是我執;一個是因為我執產生的錯誤行為。
別讓心太固執。
佛在菩提樹下開悟的時候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也就是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在輪迴當中出現的問題、毛病有多少,善惡、煩惱有多少,關鍵的錯誤就是兩個:一個是我執;一個是因為我執產生的錯誤行為。要修解脫道的人必須要認識到,我執跟解脫之間的關係到底在哪裡?
當我們把心量放大,把惡業消除,把善業圓滿起來,感受到了人生的和諧、快樂,但是最終還有一層,就是最外面的這層氣球,它把我們包住了,這就是我執。破除了我執,我們就了斷了生死。
這個世界上的眾生的心是剛強難調的,人家說比花崗巖還硬,我估計比金剛石還要硬,可能用電鑽都鑽不進去,很固執。但是你只要每天靜下來半個小時,慢慢地堅持,心就會開始柔軟起來,開始融化,語言就開始不長刺了。
有些厲害的人語言像刀一樣鋒利,會把人氣死,那是在造業——用語言就把人家氣死,你說多造業!心堅硬的人是最容易受傷的,越固執的人越容易受傷,因為他很難包容別人,很容易感覺自己被人欺負。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弓如果太硬,它的弦就容易斷;鋒利的鋼刀,它的刃最容易受損。你的心如果太強硬,就很容易受傷,別人的兩句話可以把你氣得不行;別人燒幾炷香,拜幾下佛,你就覺得他一定是自私的,接受不了;別人叫你去做好事,你也會覺得別人不對。
要有一顆上善若水的心。
通過靜心,你的心會開始柔化。柔化到什麼程度?開始是軟下來,最後心變成水一樣。上善若水,如果你的心像水一樣,那就是最上等的善良。像水一樣謙虛、柔軟,能夠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潤萬物。所以剛強的人不會永遠佔上風;只有真正慈悲的人、有愛心的人,才會受到這個世界眾生的崇敬。
我們一定要明白,當第六意識妄想的心靜下來後,心就開始變得柔順;心柔軟了,身上的病也會消除。
現在很多人得癌症,特別是肝癌,一定是他的心太固執了。癌就像石頭,剛強難化。一個人的心如果剛強難化,到最後心不再柔化,硬了,心的能量就會轉變成質量在他的身體中展現出來,於是在身體上出現問題。所以一定要勸癌症病人,心要柔和,不要固執。
如果心沒有固執,完全柔和了,那麼他身上即使有癌症也會被軟化掉。癌症另外的名稱叫瘤,腫瘤。腫瘤最初就是肉塊,小小的,軟軟的。如果是良性的就沒問題;如果是惡性的就叫癌症了。
所有的病都是由心而生的。但是我們不要看到別人有癌症,就說:「你心太硬了。」你不能這樣說,因為這樣說會傷害他人,而且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病不是由單一原因引起的,外在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空氣環境也與之息息相關。
佛法講緣起,條件是眾多的,但是其中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你可以這樣去觀察,可以教他讓心變得柔軟。
你能夠在心裡把自己的妄想慢慢地融化,最後你的心像水一樣,甚至比水還要柔軟。什麼東西比水還柔軟?虛空。
我用手拍水的時候,手還是會痛的、我的手在虛空中揮舞一下,不會痛,因為虛空不會傷害任何東西。我們的心如果像虛空一樣,這叫做至善——至上的善。
祖師大德告訴我們,儒家的孔孟是人間的聖人,他們的思想境界都達到了這種至善。至善比上善還要高,而且還「止於至善」——將至善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全息宇宙
《與神對話》全集——你一生等待的書
靈性科學全集(收藏版)
《太傻天書》全集——你的最後一本書
克裡希那穆提 精選集
愛是唯一真實的力量——《愛的道路》歡迎你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與神對話讀書會」千聊直播間,收聽靈性著作的分享和解讀(每周二、周五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