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項羽這一性格弱點,即便再給他重來的機會仍舊是必敗無疑
文/土老帽
文章聲明:本文章屬於「不易君子」原創內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本號。
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參選類型:焦點·人物精品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項羽武功高強,天下無人能及;他也最善於打仗,是絕對的常勝將軍。滅掉秦國之後,他成為諸侯中的老大,他自號西楚霸王,從而分封諸侯,這都是他靠自己的實力打下來的。但是項羽最終卻輸給了多次被他打敗的劉邦。
這事看似不合邏輯,但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發現他敗得合情合理。當然項羽的失敗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因為愛慕虛榮,讓他犯了三個致命錯誤,而這三個錯誤,足以葬送他的霸業。
一、要面子,鴻門宴錯失殺掉劉邦的良機
秦朝滅亡,諸侯中能夠跟項羽競爭的就數劉邦了,這一點項羽應該清楚地知道。劉邦親自到鴻門謝罪,這是一個天賜良機,項羽不用大動幹戈,就可以殺掉劉邦,但項羽卻壓根就沒有這樣的想法。而當範增在酒席宴上多次給他使眼色,提醒他殺掉劉邦的時候,項羽居然沒有半點反應。
他當然不是沒有領會範增的意思,他是不想背一個背後下黑手的「壞名聲」。範增安排項莊舞劍,想藉機殺掉劉邦,項伯挺身保護劉邦,項羽也只作局外人。項羽因為愛面子,錯失良機,最終讓他連裡子也一併丟掉。
二、好面子,為了到家鄉顯擺,把都城安在彭城
項羽在戰術上堪稱戰神,但是卻缺乏起碼的戰略頭腦。當時從楚懷王,到各路諸侯,都知道關中的戰略意義,以至於懷王許諾:「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劉邦先打進關中,聽從樊噲、張良的建議,對秦朝留下的財富和後宮佳麗秋毫無犯,拱手送給項羽,聽候項羽的安排。
項羽如果有一點頭腦,就應該佔據關中,在關中設立都城,這樣就可以利用關中有利地位,進可功,退可守,從而雄視天下。
但項羽卻偏偏把都城設在彭城,唯一的理由是那裡是他的家鄉,他的理論是「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誰能知之。」也就是說,他要向家鄉父老顯擺自己的霸業。但是彭城無險可守,一旦遇到危機,他就要冒巨大的風險。
其實他想向父老顯擺完全可以採取其它的方式,比如像劉邦那樣衣錦還鄉。項羽因為虛榮,竟然把都城設在危險之地,要知道,歷史上從來也沒有哪個帝王把彭城設為都城!
三、「死」要面子,因為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
項羽垓下被圍,確實敗得很慘,他的部隊全打沒了,他身邊只剩下二十幾個騎兵。他來到烏江岸邊,烏江亭長帶了一條船來接應他,並且告訴他只有這一條船,完全可以安全渡到江東。
當年項羽率領八千子弟,從江東渡河過來,馳騁天下,所向披靡,如今卻慘敗而歸,項羽實在無顏面見江東父老。所以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逃生,也是捲土重來的機會。他非常仁慈地把生的希望給了自己的坐騎烏騅馬,然後帶領身邊戰士,反身殺進漢軍陣中……
其實此時的項羽也完全應該向劉邦學習,劉邦慘敗的時候,連兒女都可以推下車子逃命,那還管什麼面子裡子!項羽再一次為了面子,而不顧裡子。不過之後他再也沒有機會顧及面子了,因為他連裡子都輸了個精光。
老話說:「死要面子活受罪。」這話好像專門為項羽而造。鴻門宴他因為要面子,讓劉邦得以活下來,跟他打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定都彭城,他面子賺足,但是卻讓自己的政權風雨飄搖。
最後在烏江岸邊,他終於成了真正的「死」要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