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爸爸媽媽幫我

2021-03-05 大樹英語

大樹英語

出自  兒童發展專家-廖笙光老師

聽到孩子說「我不會,爸爸媽媽幫我」,該不該出手相助?從情緒層面來看,孩子說「我不會」可能來自於兩種不同的情緒,用心觀察與判斷,才能引導他從說「我不會」到「我可以」。

如果從情緒層面來看,「我不會」可能來自於兩種不同的情緒:

一種是缺乏自信而害怕失敗,

一種則是想要吸引父母親的注意力。

雖然外在行為都是愛說「我不會」,

但是引導孩子的方式卻截然不同。

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吧!


情緒1 -害怕失敗,所以一直說「我不會」的情形經常出現於四歲左右。

此時孩子發展出新的能力──「察覺別人的想法」,他不再像三歲的小小孩,搞不懂別人在想什麼。但是,進步也需要付出代價,當孩子開始在意別人的想法,就會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因此,孩子會開始出現「害怕失敗」的擔心與焦慮,希望別人能夠教導或協助,以避免這樣不愉快的感受。此時,強迫孩子獨立、評論孩子作品的缺失都是火上加油,反而會讓孩子更愛說「我不會」。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鼓勵與陪伴,成功的經驗愈來愈多,就會慢慢改變。

情緒2 想吸引父母注意的行為,則較常發生於五歲左右。

這種狀況是孩子能力上沒問題,只是渴望被「注意」而出現的行為。明明可以獨自完成,但希望父母陪伴,才一直說「我不會」。「我不會」像神奇的咒語,只要大聲念三遍,「願望」就會實現,愈來愈常說,最後就成為習慣。這個階段的孩子害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孤單;孩子喜歡父母陪伴,但我們的回饋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我們可能花了很多時間陪伴,卻也因此無心的強化了孩子的賴皮行為,結果愈弄愈糟;相反的,讓孩子自己嘗試,完成後再給予更多關注,反而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我的爸爸媽媽》
    小時候,我們一定說過,爸爸媽媽,等我長大了一定會好好照顧你們,我會掙很多錢,帶你們走遍全世界,我的孩子也和我說過:媽媽,等您老了,走不動了,我來背您,帶你去旅遊,這些話聽起來應該是很幸福的,但是大多數很多人沒有實現,所以這些話背後還帶著很多遺憾
  • 我的爸爸媽媽是蓋世英雄
    陪爸爸加班的王威涵媽媽跟我說過,您是一名網警,說實話,我一直以為,網警就是每天上網的警察,媽媽每天不讓我上網,玩手機,只要一發現我玩手機,就兇狠的像只大老虎。這句話,您可不要告訴她啊。我多麼羨慕您能每天上網啊。
  • 媽媽爸爸日記:我幫孩子抄作業
    編者按: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而媽媽就是這顆種子的守護神,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陪著他(她)沐浴陽光風雨。成長中,媽媽、爸爸記錄著點點滴滴,有幸福有煩惱,但他們都相信自己的小種子,總有一天會燦爛綻放、絢爛無比。人民網教育頻道推出《媽媽爸爸日記》專欄,歡迎您投稿一起分享育兒心得。
  • 我明白你們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因為我也是第一次當你們的女兒
    「第一次看到你肉嘟嘟的臉龐,第一次看到你學會走路,第一次看到你學會叫爸爸媽媽,第一次看到你獨自上學,一步三回頭,第一次......」第二天你們走了,爸爸去鄉裡做活去了,上學路上,鄰居問我:「你媽媽真的去雲南了嗎?」
  • 一位小學生的作文:「好羨慕爸爸有爸爸媽媽,而我卻只有爸爸」
    《我們一家人》我的爸爸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不在一起了,我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每天上班,只有禮拜天我才能見到媽媽!爸爸每天上班很忙,爸爸從來不做飯,每天睜開眼就對奶奶說:「媽,做好飯了嗎,我爸去哪了,又去弄澆他的花花草草去啦?」爸爸每天下班回家後進門的第一句話也是:「媽,今天晚上做的啥飯?」
  • 「爸爸媽媽,我不想你們……」
    「洛菲很懂事,從不責怪父母不與她主動聯繫,她知道每天爸爸媽媽都很忙,也不隨意打擾他們。」班主任許動峰每天都在關注小洛菲,經常鼓勵孩子像在學校當組長一樣,「一邊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活兒,一邊照顧好弟弟,讓爸媽放心。」
  • 假如我是爸爸(媽媽)
    他剛滿月的時我要教他叫人,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他到一百天時,我就要教他簡單漢字,這樣長大才有出息。但不能每天都學習,每天學習三小時以上,每天陪他玩,陪他睡,陪他吃,到到四歲時也要教他寫字,不要寫多好,只要用心去寫就行。到四歲了,他也要看電視了,每天可以先看半個小時,如果再想看的話就要練字,練多少時間就看多少時間的電視。
  • 一個8歲孩子的心聲:我想要爸爸媽媽離婚,我想要媽媽快樂
    其中的高贊回答,這樣寫道:高三畢業那年暑假,我幫著媽媽離了婚。如今,已經過去8年,我覺得這是我人生中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情,只是後悔自己做得太晚太晚。我見過很多因為孩子不離婚的夫妻,他們各有各的不幸福,但不離婚的理由,都只有一個:為了孩子,說啥也不能離婚,不然孩子太可憐了。
  • 什麼是好爸爸?從不幫媽媽做家務的爸爸,就是好爸爸
    昨天寫了,爸爸,我只想要媽媽,不想要老婆。今天就寫下,什麼是好爸爸?從不幫媽媽做家務的爸爸,就是好爸爸。朋友聽後笑了笑說,他不是幫我做家務,這是他的家,作為這個家的一份子,他有義務和責任讓家保持整潔。多年後見到他們家的孩子,我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幸福小孩的模樣。在一次測試中,我們發現只要是說,我從不幫老婆做家務的爸爸,他們的孩子都散發著光。試想一個界限感強,追求平等,家人之間,互相尊重的家庭,養育出來的孩子,怎麼會差。
  • 女兒:我想換個媽媽?爸爸不敢表態,網友:我知道爸爸是怎麼想的
    ,自己一個人坐椅子上哭,看到爸爸回來就特別委屈的問爸爸:我可以換個媽媽嗎?爸爸:是不是考慮讓我換個老婆?小女孩:我問你個事,當初為什麼要跟媽媽結婚?爸爸:為什麼呢?,這個也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幹,所以她一旦犯規,媽媽的處理方式讓她覺得委屈,讓她覺得我的媽媽肯定是不愛我,才會跟我對著幹。
  • 女兒:我想換個媽媽?爸爸不敢表態,網友:我知道爸爸是怎麼想的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往往是越操心的媽媽越不受孩子待見,越是當甩手掌柜的爸爸越受孩子的喜愛和歡迎。案例:視頻中的五歲左右的小女孩因為做錯事受到媽媽的責罰,自己一個人坐椅子上哭,看到爸爸回來就特別委屈的問爸爸:我可以換個媽媽嗎?爸爸:是不是考慮讓我換個老婆?小女孩:我問你個事,當初為什麼要跟媽媽結婚?
  • 我希望,你將來的孩子不會羨慕別人的爸爸媽媽
    說一個我自己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高中,那個時候我的媽媽和我的外婆關係不太好,因為兩人的脾氣很像,所以矛盾觸發了就很難收拾,越親近的人一旦鬧起矛盾,隨之而來的就是互相尷尬,誰也不謙讓誰,那個時候我很煩惱,兩邊都是親近的人,而且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的媽媽在家排行老二,有個哥哥有個妹妹,她從小覺得我的外婆更偏心舅舅和阿姨,太多的誤會真的很不好。
  • 分享繪本《我爸爸》《我媽媽》
    這兩本書是非常經典的繪本,寶寶兩歲時我給她購入。內容簡單卻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並且覺得非常有意思。《我爸爸》全書爸爸的形象圍繞著一件格子睡衣展開,把爸爸在孩子們幼小心靈的偉岸、高大、幽默展現的妙趣橫生。
  • 爸爸媽媽我想回家
    在地鐵上,在路上,在車上,或在等待時間流逝的任何時刻,我都需要如此打發時間。我發現在我的生活中一直都是這樣,平淡無趣為底色,淡傷敏感為感官。我發現我很難融進外面的世界,或許是已經很久沒有什麼能讓我真正發自內心的快樂了,我一直在掩蓋內心真正需求的聲音,不敢面對它,也不知道怎麼面對,甚至慢慢變成了逃避。
  • 夜讀 |「爸爸出軌了,但我更痛恨媽媽!」
    ,給媽媽的家用也越來越少,而所有對丈夫的不滿,媽媽盡數發洩在了小野身上:只要爸爸不回家,媽媽就站在她身後一遍遍數落丈夫的不堪和自己的不容易,罵她是討債鬼。她害怕冷冰冰的屋子,害怕爸爸看似慈愛的臉,更害怕媽媽猙獰的模樣和已經聽出繭的那句:「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
  • 小朋友寫的《我的爸爸和媽媽》
    前面幾天小朋友看到我在頭條上寫文章,他吵著要寫並發出來,敲幾個晚上,以下是他寫的[憨笑]不會打字,一個手指頭按出來我的爸爸有圓圓的臉蛋,胖胖的肚子,我覺得他是我家的機械師,他會修電燈、電腦、電視機等等,他會給我用木頭做玩具,周末會帶我和媽媽出去玩,會給我和媽媽買吃的。我過生日的時候,他會送我禮。而且明天爸爸要帶我和媽媽去東山玩。啊!我好喜歡我的爸爸呀!
  • 抖音我愛他他是我心中的那隻蝶是什麼歌 爸爸媽媽完整歌詞
    抖音我愛他他是我心中的那隻蝶是什麼歌?其實其實這首歌年代非常久遠了,是王蓉的《爸爸媽媽》!  抖音我愛他他是我心中的那隻蝶是什麼歌  其實這首歌年代非常久遠了,是王蓉的《爸爸媽媽》!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爸爸媽媽原聲音源!
  • 兒子用爸爸的卡給媽媽清空購物車,共花費8萬,爸爸:我太難了
    兒子用爸爸的卡給媽媽清空購物車,共花費8萬,爸爸:我太難了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中,都是媽媽在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因為中國有著非常傳統的思想,那就是&34;,女性還要負責&34;,所以在很多比較大男子主義的男性心目中,認為帶孩子是女性的義務,所以很多時候,孩子不聽話,大家怪罪的都是孩子的媽媽,但其實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 【愛的告白】我的爸爸媽媽
    Happy Labor Day 我的媽媽名叫蔣莉,是未來之星幼兒園的園長,我的媽媽有一頭烏黑的長髮,一雙黑珍珠般的大眼睛,鼻子雖然不太高,但我還是覺得我的媽媽是天底下最漂亮的女生
  • 爸爸,可以幫我嗎?
    最近總是聽到阿麗雅找爸爸幫忙的時候,會很自然而然的說:芭比,可以幫我一個忙嗎?或者說:爸爸,我想請你幫我一個忙,等等的話語,然後你會看見,爸爸很樂意的為女兒做了他想做的事情小結:做父母的很多時候,會發現,孩子複印的那份真,那份純粹,她的語氣很多時候都和父母一樣,所以,我們這份原件才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本分,注重自我成長,才是為整個家庭幸福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