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道美食都有一個故事系列,東坡肉的由來和做法。

2020-12-25 有飯兒有內涵

每一道美味,都有著自己的生命和靈魂,每一道菜餚的誕生,背後都有著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環境、地域、歷史,造就了一道道極富特色的菜品,食材、配料、做法,組成了一個個關於菜餚的故事。今天小飯兒要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關於東坡肉的故事!

相傳蘇東坡在徐州、黃州、杭州三個地方做過東坡肉。在任徐州知州時帶領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百姓紛紛殺豬宰羊上府慰勞,東坡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家人燒制紅燒肉回贈予老百姓。大家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它為回贈肉。

元豐三年(1080)二月一日,蘇軾被謫貶到黃州,見黃州市面豬肉價賤,而人們不大吃它,便親自烹調豬肉。有一次他食得興起,即興作了一首打油詩名曰《食豬肉詩》,詩中寫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詩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開始爭相仿製,並把這道菜戲稱為東坡肉。蘇東坡二任杭州知州時,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葑草湮沒大半的西湖重新恢復昔日美景,杭州的老百姓非常感謝他,過年時,大家就抬豬擔酒來給他拜年。蘇東坡收到後,便指點家人將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醇香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們吃,大家吃後無不讚賞稱奇,於是東坡肉的美名更傳遍了全國。

怎麼樣,是不是腦海裡浮現出八個大字,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別急,做法呈上!

步驟

1. 五花肉切4釐米方形塊,由於我買的肉形狀有限,所以我切成了麻將大小的長方形,也沒有什麼影響。

2. 用棉繩把五花肉十字法綁好,防止煮的過程中肉變形。話說我買的這個五花肉我認為選的不錯,肥瘦相間

3. 蔥姜切片,稍微多點,一會兒要放鍋底防止燉肉過程中,肉沾鍋底會糊掉

4. 取一砂鍋,把砂鍋底刷上少許油

5. 鋪一層薑片

6. 鋪一層蔥

7. 鋪肉,肉皮朝下。我這個肉少鍋大了,如果有小點的鍋就完美了

8. 放一大勺生抽,適量老抽,半斤花雕酒,上面撒一把冰糖,大火燒開,小火燉一個小時。這就是小火慢燉的菜,想吃美食,就得付出。

9. 中間翻面一次,豬皮朝上

10. 煮一個小時後,把肉塊從砂鍋裡夾到碗裡,把剩餘的湯汁也倒碗裡,蔥薑片就不要了

11. 蓋上一個盤子(防止蒸氣水進入),高壓鍋蒸40分鐘即可。根據自己家高壓鍋的能力決定時間長短。

12. 蒸好就可以食用了,好吃!

好啦,今天的內涵美食就介紹到這裡,歡迎大家評論關注,咱們共同學習,我是你們的小飯兒!我們的口號是做一個有內涵的吃貨!

相關焦點

  • 東坡肉的由來 蘇東坡原來也是個美食家
    蘇軾作為一代大文豪大家想來都不陌生,但這位文壇大家卻也是一個不折不扣吃貨。作為江南地區特有傳統名菜「東坡肉」的由來估計就是對這位吃貨詞人最好的佐證了。自古漢族在吃食一界的美味佳餚,多流行江浙一帶。而作為江浙菜裡一道遠近聞名傳統名菜「東坡肉」,更是因我國一代大家的蘇軾而富有傳奇色彩。「東坡肉」因為汁多肉美,成品色澤明亮如瑪瑙,口感軟而不爛,滑而不膩,而獲得大多美食搜羅者的讚譽。東坡肉的由來則因為故事情節多種多樣而版本多樣,但無一例外都離不開蘇軾。
  • 東坡肉原來還有這樣一個故事,鮮為人知,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對於每天做菜的朋友,肯定都會為每天做什麼菜而發愁,平時應該做的菜已經吃膩了,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好,那麼今天就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款菜,這道菜的菜名大家都應該很熟悉,而且這道菜還有一個傳奇的歷史故事。因為肉太多,蘇東坡就想出了很多處理它們的法子,於是他讓妻子把肉做成一塊一塊的,然後按照方法加入作料上鍋蒸煮,然後把做好的肉分給工人吃看,他們吃完後發現不錯,於是慢慢傳開,後人就叫它東坡肉了。那麼如何製作東坡肉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方法。
  • 東坡居士與一碗東坡肉的故事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東坡肉的故事,此事還得從東坡先生說起,都說讀過《蘇東坡傳》和他的詩詞散文,就不難知道這位聞名於世的大文豪不管身處何地,也不管何種境遇,他總是以一份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面對日常,認真細緻地對待一飯一蔬、一飲一食。
  •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簡單卻不普通 東坡肉的來歷和故事
    東坡肉是一道名菜,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美,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入口糯糯,肥而不膩,有鮮紅的色澤,肉香汁濃,骨脆勁道而不肉爛,十分可口。宋哲元有四年(蘇軾去了杭州,15年前州長後。浙江太湖地區多暴雨,洪水泛濫,大量農作物被淹。
  • 蘇東坡與東坡肉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本期給大家帶來的是歷史上到現在一直都很有名的一道名菜和一個偉人的故事蘇東坡與「東坡肉」。蘇東坡在歷史上是因為「東坡肉」而被世人所知曉。東坡肉是又叫滾肉、紅燒肉,是江南漢族傳統名菜,豬肉味首要的食材,薄皮嫩肉,顏色紅眼,味香齊全,酥而不碎。
  • 東坡肉的起源和做法
    他自己開荒種地,便把此地號稱「東坡居士」。這就是「蘇東坡」的由來。蘇軾(公元 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少時博通經史,於宋仁 宗嘉柘二年(公元 1057年)中進士,深受歐陽修讚賞,名滿京師,曾官至禮部尚書。但在北宋激烈的變 法運動及新 舊黨爭的政治漩渦裡,屢遭貶謫,先後貶至黃州、杭州、惠州、儋州,最後病死於常州 。
  • 始創於徐州,完善於黃州,在杭州名揚的東坡肉與紅燒肉有何不同
    東坡肉與紅燒肉長相十分的相似,很多人都將紅燒肉和東坡肉混為一談,其實紅燒肉和東坡肉並不是同一種美食,而是兩種不同的美食。紅燒肉的做法大家都清楚,而東坡肉的做法,可能並不熟悉,說到東坡肉就有必要為大家講講東坡肉的由來。
  • 你和大廚的區別在這!做東坡肉,很多人都會忽略的一步!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江浙一帶的美食——東坡肉。一說起東坡肉,大家都很容易聯想到蘇東坡。那麼這東坡肉和蘇東坡之間有著什麼聯繫呢?都說蘇東坡最愛吃東坡肉,其實不然。從東坡肉的由來便知!東坡肉的緣由:相傳,蘇東坡在徐州在任時,處理洪水災害,興修水利,組織生產,使得洪災漸漸減少,百姓莊稼豐收,被百姓稱為蘇青天。過年的時候,百姓都將自家的豬肉送給蘇東坡以表謝意。蘇東坡則令家人們把豬肉收下,用秘制的調料烹製好,再分發給貧窮的百姓。這便是東坡肉的由來~並非東坡愛吃東坡肉!
  • 蘇東坡與東坡肉:一個吃貨的人生哲學
    東坡肉據考是為紀念東坡所做,並不是蘇東坡本人所創。蘇軾(1037.1.8-1101.8.24),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治水名人。
  • 《在下東坡,一個吃貨》刷爆B站,劇裡沒說的美食都在這裡啦!
    首集《在下東坡,一個吃貨》在B站播出後 一石激起千層浪 有網友用「表面荒誕無節操,內心高潔學問高」 然而正是東坡先生的這一「奇思妙想」,千年來引起不少美食家的好奇和揣摩。後來經常州名廚反覆研製,才慢慢演變成今日常州名點——網油卷。網油卷外殼脆而薄,脂香撲鼻、綿軟適口、甜而不膩。
  • 古代的東坡肉究竟是什麼味道?
    現在把這盤肥肉端走,換一道東坡肉上來,奇蹟出現了。那些厭惡肥肉和恐懼肥肉的朋友,突然之間就變得毫無抵抗力了。試著想像一下。那道東坡肉,方方正正,塊壘分明,每一塊都切得恰到好處,每一塊都是五花三層,每一塊都閃著紅光,像切開的玉石,像雕成的瑪瑙。更要命的是,這些瑪瑙還是軟的,軟糯,彈牙,飄著濃鬱的香味兒,讓人忍不住就想夾起一塊放進嘴裡。唔?一點兒都不膩呀,明明很好吃啊。
  • 吃貨們有福了,蘇軾的《豬肉頌》介紹東坡肉的做法,還能吃出情懷
    但當時的蘇軾顧不得許多,對豬肉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他還親自動手發明了東坡肉,並使之成為一道流傳千年的美食。有人說這是一首宋詞,但也有人說他是一首小詩。筆者看來把它當作一首膾炙人口的打油詩更為妥當。這首詩介紹的是豬肉的烹飪做法和品嘗感受,流傳甚廣。
  • 教你東坡肉最正宗的做法,色如瑪瑙,肥而不膩,招待客人特有面兒
    大家好,我是瘦猴,關注瘦猴,每天為大家分享各種家常美食做法供大家參考。今天教大家做一道杭州名菜「東坡肉」的做法,東坡肉又叫滾肉、東坡燜肉,在很多不同菜系裡都有這道菜,只是做法上會略有不同,有的會先煮後燒,有的先煮後蒸,也有直接悶煮收汁的。
  • 東坡四珍,除了東坡肉剩下三珍是什麼,有人知道嗎?
    東坡四珍又被稱為徐州東坡四珍,是東坡先生在徐州任官期間所留下的四道菜,其色香味美讓人垂涎。對於東坡四珍,很多人只能想到東坡肉而不知道其他三珍是什麼,接下來讓我們認識一下其他三珍是什麼吧。於是醉青蝦就出來了,醉青蝦其實和醉蝦差不多。要做這道菜需要把活下在清水中養上一兩天,讓蝦把體內的泥沙吐乾淨,然後再衝洗一遍,然後再用涼白開衝洗乾淨,蝦一定要衝洗乾淨,不然會影響口感;接下來將活蝦放入盆中,加入高粱酒、煙、白糖以及胡椒粉等調料,然後蓋上蓋子醃製十五分鐘左右後就可以吃了,在吃的時候沾一些醬料是很好吃的。
  • 淺談東坡肉:東坡肉的起源,東坡肉的流傳,東坡肉的烹技
    很快,蘇軾不僅居黃州東坡躬耕,而且還在此處荒地築起了一間草房,取名「東坡雪堂」,同時自號「東坡居士」。在這裡,蘇軾每天除了勞動和賦詩下棋,還在閒暇時琢磨起烹調技藝。有一次家裡來客人,蘇軾親自動手烹豬肉待客。他把豬肉切塊放到水鍋裡,加調料並以微火慢慢燉著後,便與客人對坐下起棋來。不過在棋局結束時,他才猛然想起鍋中的肉。
  • 東坡肉咖喱飯的做法
    >花椒 1茶匙八角 3個咖喱 4塊米飯 1碗生抽 1湯匙老抽 1/2湯匙料酒 1湯匙醋 1/2湯匙蠔油 1茶匙做法步驟蓋上鍋蓋後轉小火煮20分鐘5、接著向鍋中倒入糖、生抽、老抽、料酒、醋、蠔油 6、再向鍋中倒入4塊咖喱,攪拌至咖喱融化後,蓋鍋蓋轉小火咕嘟咕嘟煮15分鐘7、將青菜倒入鍋中,煮至稍微變軟8、將做好的東坡肉擺到米飯上,再淋上花椒油
  • 辭舊迎新,東坡肉肥而不膩,你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嗎?
    新年馬上就要到了,家家戶戶的年夜飯中可能都有這樣一道菜,方方正正、有肥有瘦、吃著不膩、顏色紅亮,提起這四種特點想必大家都猜到了這時什麼菜了,不錯,這道菜就是傳說中的「東坡肉」。今天咱們說說這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一帶的一道特色名菜,東坡肉是浙菜、鄂菜也是屬於川菜。
  • 東坡肉居然與杭州淵源頗深?這道名菜的由來居然是這樣的
    當提到蘇東坡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印象除了他曾經寫下的許多詩詞之外,還有就是他在美食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其中東坡肉尤為出名。大家都知道東坡肉是蘇東坡在被貶官期間自娛自樂為了自我排遣才發明的一道菜,誰知道還有這種說法,東坡肉的發明與杭州老百姓也有關係。
  • 東坡肉的正宗做法,香糯解饞還不膩
    東坡肉是一道甜食,在上海和杭州很受歡迎。然而,因為東坡肉很有名,味道也很好,它現在已經擴展到全國,甚至受到外國人的喜愛。然而,真正的東坡肉方法有許多步驟。今天,小編和你分享這道菜的做法,希望大家人都喜歡它。東坡肉,又名紅燒肉、煮豬肉和東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的一道特色傳統菜餚。
  •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
    東坡肉有什麼來歷?我相信東坡肉這道菜大家都很熟悉吧,那有多少人知道東坡肉為什麼叫東坡肉麼?可見得煮肉火候是最要緊了。有人常喜歡吃東坡肉,就是把肉切成大塊,用醬油、好酒及作料慢火燒煮,其味鮮美。這方法是宋朝蘇東坡創造出來的,他在黃岡的時候,曾有一首吃豬肉的詩說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能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可見東坡煮肉的方法之妙了。